真实的三国有多恐怖(有人说三国是个惨烈的时代,你怎么看)_瘟疫_公元_东汉

本文目录

  • 有人说三国是个惨烈的时代,你怎么看
  • 刘备有多凶残呢
  • 三国演义与正史相比,谁被黑的最惨
  • 孙策不死,便无三国,他到底有多“恐怖”
  • 东汉末年的动乱到底有多可怕
  • 三国时期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有人说三国是个惨烈的时代,你怎么看

一个时代是否惨烈,关键看老百姓的生活如何。

曹操写过一篇: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中就提到老百姓的生活: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句话或许过于抽象,我给诸位看一组数据:

董卓死后,长安陷入一片混乱,《三国志》记载: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

数十万户,那是百万人口就二年时间相啖食略尽,我看到这里是手脚发麻,无法想象那个场景。

当汉献帝回到洛阳时,“尚书郎以下,自出樵采,或饥死墙壁间。”当官的都饿死了,那百姓会怎么样?不用想就知道了。

袁术刚占领南阳时,南阳户口数百万,这也是袁术称帝的根基,人口众多。结果几年之后,“荒侈滋甚,后宫数百皆服绮縠,馀粱肉,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数百万户口空了。

这是什么概念?

黄巾之乱前的人口有估计有5千万,到西晋统一,这中间近百年时间过去了,人口只有1600万左右。两相对比可见三国之乱的惨烈。一百年时间人口都没有恢复元气。要知道清朝实行摊丁入亩之后,从公元1740年到公元1792年,1亿人口变成3亿,翻了三倍。

一旦时局稳定,老百姓的人口增长都很快的。晋朝一统一就迎来短暂的平稳,30年时间人口就变成3500万。

三国这几十年时间人口并没有恢复更能说明当时三国百姓的苦楚和惨烈。

(以上引用的数据来自网络,是否权威和准确没有考证过,希望大家甄别对待,不过不影响用来形容惨烈)

刘备有多凶残呢

凶残,那是相当凶残啊。刘备是三国君主中,出生最低的,没有之一。曹操,大家族出身,国防部长的儿子,二十多岁凭着老爹的关系就做了洛阳城北,公安分局副局长,达到了,大部分人一生无法企及的高度。

孙权,孙家世据江东,有孙坚和孙策的二代经营,已经颇有实力,加上他本人善谋略,连曹操这等人物都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

大耳刘皇叔呢,说是中山靖王以后,可他祖宗的爵位二百多年前就被汉武帝革掉了,碰到厚道人,人家称呼你皇叔,碰到势利小人,呸,你也配姓刘。小时候卖草鞋,与母亲相依为命。一生无数次失败,颠沛流离。45岁了,还流浪在荆州刘表处,有一次吃饭,刘备中途离席,回来就哭了,刘表问他为何啊,备答。备住荆州数年,尝於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意思就是,我少年时期,经常身不离马,十分精壮。如今,由于长久不骑马,竟然大腿长出了赘肉,马上要老了,但还是一事无成。

一般人觉得,45岁了,做不出成绩,也就没希望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刘备,他再次创业,又过了15年,终于在成都登基,史称汉昭烈帝。要是你,人到中年,创业败了又败,你敢说,打败阿里巴巴,干翻百度,要上市吗,可刘备能。陈宫 评价刘备,讲过一句话,备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这么一个人,你说他到底凶残不凶残。

三国演义与正史相比,谁被黑的最惨

曹真,演义里变饭桶。

韩浩,几乎没人记住他是谁。

毛玠,一路人。

刘备,一代枭雄变成爱哭鼻子的怂包,人家也是有血性有脾气的

魏延,被污蔑有反骨,成了反贼

蒋干,一名士,变成小丑

周瑜,气度恢宏,演义成了小肚鸡肠

鲁肃,文武双全,极具战略眼光,演义成了老好人。

孙策不死,便无三国,他到底有多“恐怖”

孙策,字伯符,“江东猛虎”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兄长。他是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如果没有孙策,便没有孙权的江东六郡八十一州。还有人说“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孙策到底有多“恐怖”?他到底干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有人这样认为呢?

公元191年,孙坚攻打荆州时,被荆州牧刘表的部下黄祖所杀,这时,孙策才17岁,还是一个未成年人。他将父亲孙坚安葬在曲阿之后,又守孝两年,便投奔了袁术。在袁术手下,孙策不被信任,郁郁不得志。他于是多次哀求袁术,袁术才将孙坚旧部归还给孙策,孙策于是带着亡父的三千部下来到江东,开疆辟土。

孙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一个好伙伴周瑜,还有亡父的部下程普、韩当、黄盖,及自己的班底周泰、蒋钦等人。他经过五六年的东征西讨,击败刘繇、黄祖等人,一统江东。

孙策在统一江东后,着手北伐,想要逐鹿中原。此时,北方经过十余年的征战,韩馥丢失冀州,刘备多次战败投奔荆州,公孙瓒、吕布败亡,北方只剩下了袁绍和曹操两大强者。

曹操看到孙策吞并江东,他却与袁绍在官渡等地相持,无力东顾,于是叹息道:“今后恐怕无法遏制孙策的扩张了。”他为了避免树敌过多,只能对孙策实行安抚。曹操让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还将胞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胞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迎娶孙贲的女儿,结成秦晋之好。总之,曹操无所不用其极,都是为了讨好、稳住孙策。

《三国志》:是时哀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为子章取贲女,皆礼辟策弟权、翊,又命扬州刺史严象举权茂才。

由此可见,孙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有多重,他已经将其放在与袁绍同级别的地位了。孙策在统一江东后,雄心壮志,想要北伐,袭击许昌,迎奉汉献帝,匡扶汉室。他不是随便说说,而是付诸于行动,秘密整顿军队,暗中调兵遣将。

但是,在他即将北伐,奇袭许昌的时候,他在丹徒山打猎被杀死的吴郡太守许贡的三个门客行刺。孙策及其部下虽然将三个刺客全部击杀,但是他也身受重伤,被救回不久之后身亡,年仅26岁。

孙策遇刺身亡的消息传到曹操大营,他才松了一口气,感到后方不会被袭击了,能够全力以赴与袁绍对战了。说实话,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发生大战,袁绍几十万大军,而曹操能够抽掉去前线的仅有几万,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曹操当时是无力同时与袁绍、孙策两线作战的。在官渡之战最关键的时刻,只要孙策出兵偷袭曹操后方许都,曹操大军便会彻底崩溃。

只是孙策要偷袭许都的谣言传到曹操阵营,曹营之中的将领们便私通袁绍,向袁绍写信,作为袁绍的内应,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在此紧急关头,曹操大谋士郭嘉却说道:“孙策吞并江东,杀了不少英雄豪杰,手下虽然有不少猛将,但是仇敌也多。最关键的是孙策自以为武功高强,经常独自一人出去,不作防备。像他这样的人,不用太担心。”郭嘉还精准预测孙策必定死于刺客之手。果不其然,孙策在袭击许都前夕,被许贡的三个门客所杀。我们不知道郭嘉是如何得知有人要刺杀孙策的,却不能否认这个结果。

《三国志》: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

结语

孙策在统一江东之后,实力确实“恐怖”,连曹操都感到害怕。他可以集合整个江东的兵力袭击许都,迎奉汉献帝。官渡之战的结局也会改变,袁绍获得最后胜利,曹操战败,退出争霸。孙策挟天子以令诸侯,与袁绍在北方争霸,便没有魏蜀吴三国了。

可惜的,孙策被三个小小的刺客所杀,要不然,还真的可能是“孙策不死,便无三国”,而是双雄争霸。

东汉末年的动乱到底有多可怕

东汉末年,瘟疫横行、地震频发、战乱不断,人的存活机率非常低,躲得过瘟疫,逃得了地震,但能否躲得过战争的威胁吗?

瘟疫

东汉末年瘟疫大爆发,死者无数。《三国演义》对于瘟疫记载语焉不详,但从只言片语中,还可以推测一二。

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

《三国演义》对瘟疫的介绍只是一笔带过,但张角依靠念咒语、施符水这一江湖骗术,最后竟有四五十万百姓追随,可见瘟疫肆虐已久,人心惶惶,百姓为了生存只有寄希望于喝符水了!

这次瘟疫肆虐地域之广,流行时间之长,是前所未见的。据史料记载,瘟疫自公元一世纪开始,一直流行到公元三世纪,特别是在公元204年至219年最为严重。东汉张仲景在“伤寒卒病论”中说:

“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以来,犹未十年,其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 。

不到十年时间,张仲景的家中亲属居然死去了三分之二,瘟疫之可怕可见一斑。

赤壁之战就发生在公元208年至209的冬季,当时正值瘟疫爆发,曹操军众大多来自北方,劳师远征,水土不服,加之军中瘟疫爆发,战斗力急剧下降,这是赤壁之战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曹操败北之后,曾给孙权写信,信中写道:

赤壁之战,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战船到底是曹操自己烧的还是周瑜烧的,已经难以考证了,曹操军中有疫情这是不容质疑的。

地震

《三国演义》开篇记载

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

这是大地震之后又引发海啸了,以当时的民众认知能力,认为这是天谴,是要生异端的不祥之兆。

据洛阳市志记载,从公元119年到公元149年的四十年间,洛阳发生了五次大地震,震级已不可考证,但从死亡人数和房屋毁坏程度来看,震级都在7级以上。

战乱

公元184年,张角黄巾起义爆发,起义军蜂拥而起,呈燎原之势,东汉政权摇摇欲坠,虚弱不堪的东汉王朝根本无力镇压农民起义,号令各地自行募兵镇压起义军,这一招无异于饮鸩止渴,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了,但地方割据势力愈发强大。

公元189年,外戚何进和十常侍争权夺利,兵戎相见,何进引西北豺狼董卓进京。董卓倒行逆施,残暴无度,废汉少帝,立刘协为帝。地方诸侯不满,拥袁绍为盟主,组成联军讨伐董卓,董卓死后,群雄之间相互征讨混战,曹操、袁绍、袁术等军阀逐渐崛起。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曹操灭袁绍,统一北方。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爆发,曹操大败,魏蜀吴形成三国鼎力之势。

公元220年,汉献帝禅位与曹丕,东汉灭亡。

瘟疫、地震、战争,这里哪是人间,分明是炼狱。下面这组数字可以直观感受到炼狱之可怕。

公元156年,全国人口5006万人。

公元256年,全国人口560万人。

三国时期普通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来试着回答一下。

有句古话“宁做太平犬,不为乱世人”,三国时期是真正的乱世,普通人的生活肯定是水深火热。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从十常侍乱政到三家归晋前后百年左右,中国人口急剧下降减少,这个足矣说明问题了。

首先,人们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军阀混战。从农民起义到讨伐董卓,紧接着中原逐鹿。袁绍和曹操大战,曹操又灭吕布,赤壁之战之后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这个时期老百姓稍稍有些喘息,随着曹操去世,三国先后称帝,东汉灭亡。老百姓又要经受新一轮的灾难,各国之间征伐从未停止。

这一时期的百姓要承担非常重的赋税来为战争买单。

从东汉到晋朝再次统一,人口从近五千万降到七百多万,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这是对这一时期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