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学四年不算工龄,下乡知青或者工作过的是不是连续计算工龄?想知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给大学生的生活待遇是怎样的_工龄_工农兵学员_学校

本文目录

  • 上大学四年不算工龄,下乡知青或者工作过的是不是连续计算工龄
  • 想知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给大学生的生活待遇是怎样的
  • 工农兵学员上学期间算不算工岭有文件规定吗
  • 你见过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吗
  • 你心目中的“工农兵学员”是什么形象

上大学四年不算工龄,下乡知青或者工作过的是不是连续计算工龄

《关于解决原下乡知识青年插队期间工龄计算问题的通知》中规定:凡在“文革”期间由国家统一组织下乡插队的知识青年,在他们到城镇参加工作以后,其在农村参加劳动的时间,可以与参加工作后的时间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从下乡插队之日算起。返城后等待分配工作的时间,不计算工龄。工龄的起算时间,可以由原插队知识青年现在工作的县团级以上单位(含县团级单位),根据本人档案中履历表和其他有关材料填写的下乡日期审定;对个别有异议的,可经所在单位调查,报县以上劳动人事部门审批。

城镇待业不算工龄。要从企业招工开始 ,档案里要有单位的招工表而且从建立个人账户开始就缴纳养老保险的才能计算连续工龄的。

想知道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给大学生的生活待遇是怎样的

我是1960年考入大学的,我们班有40个学生,是系里唯一的大班级,一般都是一个班30个人左右,也有更少的。

我所在的大学,没有收过学杂费(我们班没有听说有人交过学杂费)。入学以后,经过本人申请,班上评议,系里批准,绝大多数人都有助学金,记得一入学,批准下来的,全班40个人中,有34个同学,获得了分为1,2,3,4等的助学金。当时一等助学金是17元5角。我是二等助学金,15元5角每月,当时的伙食是发餐券,一个月一张卡片,上边有一个月的格子。一天分早中晚三顿。吃饭到食堂排队打饭,由食堂大师傅负责给同学打饭,菜定量,饭买几两粮食的饭,交几两粮票和几两粮食的的钱,由自己调节三顿饭吃多吃少的用量。每人都有粮食定量,当时对大学生比较照顾,定量偏高。根据男女不同及身体壮实情况,定量从30斤每月,到36每月。我的粮食定量是34斤每月。计划点,基本够吃,运动量大了,就不足一点。不够了不再发,余下归自己。除助学金以外,还有不少同学有棉衣补发,尤其是家庭困难的南方同学,在家里,不用棉衣,来学校以后,发了棉衣,棉裤,棉鞋,棉被和褥子,根据实际需要发放,发的衣物,一律不收费。北方同学,特殊困难的,也给与了需要的补发。五年的学习,没有收过书本费(包括所有书籍,本校编写的讲义,系和本专业的油印讲义)只有自己买一点笔记本,洗漱用品等。学校不收取住宿费和学杂费等费用。大学期间,去过一次课程实习和一次毕业实习,均在外地,这两次外地实习和一次外地劳动锻炼,没有收过一分钱的交通费,吃饭是自己负责。五年的医疗是免费的,学校有校医室,大病送到市医院,结算由学校负担。那时候在假期里,有比较少的劳动挣钱机会,我只有在三年级的暑假,由于学校建设需要,自己报名,经批准,干了20多天的工地搬运工,一天2元钱的工钱。学校有澡堂,各班级按分配时间去洗。夏天,可以在盥洗室冲凉。男女生分开楼房住宿,而且规定,夏天的冲凉要在晚上9点半以后进行。这时候,男女生不准串门,每楼有专门管理人员。星期天,可以自由活动,出学校要向班级打招呼,晚饭前回校。在外面过夜,要向年级管理员请假。学校规定:不允许谈恋爱。但是,暗中进行的,也没有人管,以不影响学业为准。五年时间里,参加了专业劳动,在学校实习工厂。工厂劳动,分别是二年级和三年级各一次,在市里的工厂。四年级叫课程实习,五年级叫毕业实习,都在外地。毕业分为专业设计和课题研究。因为是工业院校,多数人搞毕业设计,少数人课题研究。课题有教研室的规划研究课题(系列研究课题),和与市工厂合作的生产需要研究课题。我们这一届的两个和工厂合作的课题,都在工厂得到了应用。

至于那时候的娱乐活动,经常有露天电影,也在大食堂放映,都是不收费的。1962年以前,还经常组织舞会,也有系里的小型舞会,都不收费。62年以后,大学禁舞,就没有舞会了。在60年的时候,受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在61年底以前,停了一段时间的重体力的体育锻炼,像游泳,滑冰,长跑等。62年以后照常。

这是我的活动记忆,虽然有点啰嗦,但都是实际经过的。

工农兵学员上学期间算不算工岭有文件规定吗

转业指导文件明文:在读的硕士博士,读书期间,不得安排转业。

但是也有安排的,你懂得。

你见过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吗

有,我原单位的一位女工,看上了南京的小伙,其实是表哥,后来生下一个漂亮的儿子,不仅聪明。至今在南京当公务员,由于夫妻俩分地居住,女子思念老公,决定放弃当地较好的国企优厚的待遇,赴南京团圆。据说是夫妻俩感情到现在还很恩爱。

你心目中的“工农兵学员”是什么形象

从1972年至1976年,大中专招收工农兵学员,当时的招生原则是“群众推荐,组织批准,统一考试,学校复审,择优录取“。那是教育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时强调工农兵占领上层建筑历史舞台,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强调工人农民军人中的优秀青年优先接受高等教育; 强调学生的政治觉悟并且德智体全面发展;。由于要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造成学生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是学生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工农兵学员,这是不可低估的一代人,社会发展每个时期都有一代人创造的奇迹,不可能把一代人绕过去。这一代人目前也都70岁左右了。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绝对的好与不好,教育也是一样,一个时期重视了政治觉悟而忽视了文化程度;又一个时期重视了文化知识而忽视了政治立场和思想品质。一个时期强调爱国,我们就锁国自守; 又一个时期我们提倡开放,一些特优生就赴美不归。这都符合辩证法,凡事都一分为二。夜不避户少东西,繁荣昌盛多贪腐,很多社会现象我们看多了也都习惯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