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的死与冈村宁次有什么关系?汪精卫怎么死的_汪精卫_日本_溥仪

本文目录

  • 汪精卫的死与冈村宁次有什么关系
  • 汪精卫怎么死的
  • 中国历史上最可恨的汉奸是谁其结局是怎样的
  • 大汉奸汪精卫病死在日本名古屋,怎么一回事
  • 激情是由欲望激发出来的,你信不信
  • 汪精卫在日本快战败的时候,自己是作何感想
  • 汪精卫的结局如何他是怎么死的
  • 末代皇帝溥仪第三任妻子谭玉龄是怎么死的
  • 坏人都是怎么死的
  • 汪精卫是因被刺杀而死的么

汪精卫的死与冈村宁次有什么关系

冈村宁次对汪伪政权是一点也不感冒的,作为华中派遣军主力第11军的首任司令官,冈村宁次一直与国民党中央军主力作战,这个“中国通”坚持认为,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是摧毁“黄埔系重庆军”的抵抗意志,而扶植一个掌握不了黄埔系军队的汪精卫,是没什么卵用的。

(汪精卫校阅伪军)

但是推送汪伪集团上位是东京大本营的意见,并且时任陆相是比较铁腕的坂垣征四郎,冈村宁次为此特地上书阐述自己的观点:“敌军抵抗势力的中枢只在于以蒋介石为中心、黄埔军官学校系统的青年军官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队的抗日意志,只要该军存在,迅速和平解决有如缘木求鱼”,同时要求给11军增兵扩大战事。刚刚把阿南惟畿踢到山西当师团长的板垣大怒,立马解除了冈村宁次的司令官职务,调回东京就任虚职“军事参议官”,坐了整整一年的冷板凳,冈村窝火,对汪伪政权也是怀恨在心。

日本天皇裕仁对这个“三羽乌”骨干还是认可的,1941年5月钦点其升任华北方面军司令,晋升大将军衔。冈村宁次于是开始驻寨北平,与南京的汪精卫虽然无甚交集,但骨子里仍然是排斥的。这一点从隶属于他指挥的华北伪军态度便可以解读出来,华北“皇协军”基本不太听南京汪伪政府的招呼,并且还存在自己的伪政权,也只在名义上归属南京。

1944年冈村调任机动兵团第六方面军司令,指挥整个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侵华日军,自然与南京的伪政府打交道多了起来。日军集结空前规模的兵力发起“一号作战”,冈村的司令部便不停地向汪伪政府催粮、催夫和其它后勤物资,时间紧任务重,让控制区域有限的汪精卫集团苦不堪言。

汪精卫1932年曾经替蒋介石挡了三颗子弹,其中一颗留在胸脊中未能取出,身体始终不是很好,在思想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一次冈村宁次的特使前来催债大米100万石、壮丁20万时,前去迎接的汪精卫不小心从楼梯上踏空摔下,当场昏死过去。

祸不单行,1944年11月冈村宁次又晋升“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常驻南京总司令部,成为了汪伪政府的“太上皇”,对汪精卫的压榨更甚。特别有一次,冈村和汪伪最高军事顾问、梅机关头目影佐祯昭共同约请汪精卫,在南京中日文化宫吃饭,席间不停地灌汪精卫日本清酒,终至酩酊大醉,致使汪的伤口发作,住进了南京日本陆军医院,经过手术取出了子弹,却造成汪精卫脊椎严重变形,基本是全身瘫痪了,连大小便都失禁了,无奈之下,冈村只好同意送汪去日本治疗。冈村宁次大约不知道现如今的规定,喝死人要承担责任的!

日本专家在名古屋进行了会诊,才发现汪精卫患有骨癌,已经是病入膏肓了,只能尽力拖延他的生命。不料1944年11月9日,美军飞机轰炸名古屋,汪精卫被紧急疏散到防空洞,这一折腾彻底要了他的命,下午四点死去,临咽气前对儿子说:“我要回中国”。

冈村宁次其实与汪精卫的死并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冈村的态度代表了昭和军阀的普遍心理,即当发现汪精卫的伪政权起不到预想的作用、不再有大的利用价值后,日本陆军的将领们开始鄙视和遗弃他,集体不待见他,而在举国一片的骂声中,汪精卫承受着重庆政府和日本政府两边的夹板气。

当年孙凤鸣本来是要刺杀蒋介石的,可是在会后集体照相时,蒋介石发现楼下人员杂乱,出于军人的警惕,本能地拒绝参加合影,于是孙凤鸣选择了地位仅次于蒋的汪精卫下手,冥冥之中,或是自有安排。

汪精卫怎么死的

汪精卫虽为病死,但死因有不同的说法。汪精卫曾被王亚樵派遣的铁血锄奸团成员刺杀受伤,子弹深陷体内,无法取出,铅毒逐渐扩散,终至药石罔效。日本作家上阪冬子访问汪氏子女后写的书支持病死之说。一说是其妻陈璧君相信中医,贴了中药膏药,却促使铅毒扩散全身,才造成汪精卫病死。另一说则是汪精卫遭日本军下毒谋杀,但被汪精卫长女汪文惺、女婿何文杰断然否认。何文杰表示汪精卫患的是“多发性脊骨瘤肿”。

中国历史上最可恨的汉奸是谁其结局是怎样的

中国历史上最可笑的汉奸就是这头小毛驴,身披鬼子皮,最后还让鬼子杀了吃肉。

大汉奸汪精卫病死在日本名古屋,怎么一回事

可以肯定的是汪精卫绝对不是日本人杀害的,当时虽然是中日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但日本方面还是需要汪精卫在中国办事,且汪精卫一直对日本忠心耿耿,日本有什么理由杀他呢?汪精卫,广东人,在1938年12月发表了“艳电”,到1944年去世,六年之间对日本言听计从,绝无日本将其杀害的可能,就算他这一年不死,一年以后呢?日本战败,我不相信他还能活着。可能这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吧。其实,当我们翻看下历史,汪精卫的死,完全是有迹可循的。

汪精卫的死可以追溯到1935年的11月1日,当时的他还没有投靠日本,但在南京遇到一次刺杀,虽然没有让他当场毙命,但这颗子弹一直射中了他的背部,因为子弹进入骨头,不便拿出,且并没有什么大碍,一直留在了那里。而后的日子里,背部常常隐隐作痛,但并没有引起汪精卫的注意,以为只是自己工作时间较长,并没有想到那颗子弹的事情。

一直到了1943年,背部的疼痛越来越厉害,汪精卫认识到自己背部绝对不是简单的工作原因了。于是,在汪精卫的要求下,东条英机将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的黑川利雄博士派往南京,为汪精卫确诊并进行治疗。但是此次,黑川利雄并没有检查出什么,只是单纯的认为汪精卫过于劳累,伤到了骨头,加以休养,便能恢复,不需要其他治疗。

但过了一段时间后,疼痛难忍,汪精卫再次请求日本方面。日本让当时在南京的日军第一医院院长后藤镣枝和军医部长桃井直干为汪精卫进行再次检查,经过一番检查后,也是不认为子弹对汪精卫造成的疼痛,这里读者们不要误会是日本故意不给他治疗,那是因为子弹已经进入脊椎,如果做得不好,有可能直接导致瘫痪,甚至死亡,日本方面和汪精卫都不想做这个手术,但汪精卫的病况越来越重,日本方面只好安排手术将子弹取出来。

此次手术十分成功,子弹取出后,情况良好,没有什么大碍。在后面的日子里,汪精卫身体看似逐渐恢复,多次宴请宾客,依旧主持大局,其实这时的他已经离死亡不远了。1944年的1月,病痛复发,汪精卫高烧不退,且身体情况每况日下,直至不能起床,所有事情都已经停止工作。黑川再次来到南京,经确认后认为汪精卫已经得了脊骨癌,当时的南京医疗不足以为汪精卫治疗,于是将其转院至名古屋帝国大学附属医院,为他进行治疗。其实在确诊时,日本方面已经知道汪精卫命不久矣,此病在今天的时代也是难以治疗,转院至日本只是日本方面做得人事罢了。

在日本做完手术后,身体时好时坏,日本方面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但汪精卫的病情还是越来越差,只是疼痛减轻。一直到了11月10日,病情急剧恶化,汪精卫再难以坚持,在日本医院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所以,汪精卫的死和日本方面是没有关系的。

激情是由欲望激发出来的,你信不信

激情:故名词义是指人的内心受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的激昂情绪。所以说,题主说激情是由欲望激发出来的也有一定道理,纵观人类历史,不管是达官贵人,亦或是平民百姓,他们为了生活所需,为了地位所及,为了关系所至,为了利益所现,为了目标所过,为了理想所达,都会从心底产生一种激情,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欲望、追求、信念、理想,为了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望与梦境,他们可以洒下汗水、付出心血、冒着危险,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来作为代价,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从古到今,案例万千。但人的心胸、气魄、梦想、信仰千差万别,于是便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人生答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屈原之死,忧国忧民,秦桧之死,卖国屈膝,郑成功之死,收复台湾名垂千古,汪精卫之死遗臭万年,岳飞之死精忠报国,毛泽东一家人为国捐躯,换来了亿万劳苦大众得解放,当今无数的科学家、医学工作者、解放战士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他们的激情何在?欲望何在?有的人苟且偷生,有的人驰骋疆场,所以,人的格局不一样,善恶更有别,由欲望发出的激情更是天壤之别。千万记住: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忠奸一字差,结局在天地。

汪精卫在日本快战败的时候,自己是作何感想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了重大的转折,在太平洋战场上,日军不得不从瓜达尔卡达尔和布纳撤退,到了五月,美军在阿图岛登陆成功,岛上的日军全军覆没。

中日战争即将以中国的胜利和日本的失败而告终,这一点是汪精卫集团始料未及的,该集团的头面人物之一周佛海就非常后悔当初对形势观察的错误,汪精卫同样因为日本战败的局面无法挽回而陷入绝望。

【汪精卫】

汪精卫这个人,向来是以风度翩翩、温文尔雅著称,但在此时此刻,他却大改往日的作风,动辄大发脾气,和过去简直判若两人。这一年的5月4号,是汪精卫的生日,褚民谊在汪公馆为汪精卫举行生日清河的仪式,汪精卫在这宴会上写了一首名为《盛怀诗》诗,照抄如下:

“六十年 无一事成,不须悲慨不须惊,但存一息人间世,种种还如今日生。”

同年的重阳节,他又写了一首《朝中措》:

“城楼百尺倚空仓,雁背正低翔;满地萧萧落叶,黄花留住斜阳。 栏杆拍偏,心头块垒,眼底风光,为问青山绿水,能禁几度兴亡。”

这首词序云:“重九登北极阁,读元遗山词,至故园江山如画,醉来忘却兴亡,悲不绝于心,亦作一首。”

【陈璧君与汪精卫】

我们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到,词中充满对当前局势的担忧,以及对他个人命运的担忧。日本的战败即将到来,而汪精卫的人生也即将走到尽头。汪精卫在1935年于国民党中央总部遇刺,虽然多方医治,但背部的子弹一直没有取出,到43年这一年,他的病况恶化,铅毒在体内蔓延,虽吃了不少药,但还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

而在这个时期,汪精卫仍然不遗余力,要协助日本人完成“大东亚战争”,一会儿去视察清乡,一会儿搞物资统制,一会儿办新国民运动,日本要搞绝对国防圈,汪精卫又飞到日本,没两天又回到南京,一个多月后再去东京参加“大东亚会议”,汪精卫实在支持不住,请求日本人找个名医给他看病,但他明面上却说是给自己的老婆陈璧君看病。日本就派了内科专家黑川利雄去南京给陈璧君看病。

【汪精卫】

黑川给陈璧君看完之后,也给汪精卫看了,黑川诊断除了糖尿病、肝病之外,枪伤没有伤及骨头,汪精卫问黑川有没有必要把子弹取出来,黑川表示没有这个必要。但是汪精卫的病情却一天天地恶化下去,不得已只好去南京日本陆军医院由院长后藤诊治,后藤替他把子弹取出,一开始汪精卫的病情还算是稳定,到了44年开春,汪精卫的病情继续恶化,在黑川的建议下,汪精卫赴日治病,但黑川早对陈公博说,汪精卫的病基本上是没救了。

【陈公博】

汪精卫赴日前,将政务交给陈公博、周佛海,日方为了给汪精卫治疗,汇聚了当时日本各科的著名医生,助手团也是一流名手,当时日本本土正面临美国飞机轰炸,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是垂死挣扎,本土的物资匮乏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但日本人仍然克服了一切困难,对汪精卫精心救治——这不是因为日本人对汪精卫有多么的喜爱,而是当时日本迫切需要通过汪精卫跟重庆方面的关系,想要诱使重庆国内民政府和日本谈判,推行所谓的“和平计划”。日本方面认为,在汪伪政府之中,除了汪精卫一人,其余的人是没有办法和重庆方面站在对等离场进行谈话的。

【周佛海】

但是汪精卫已经病入膏肓了,在病状的反复进退之后,终于在44年11月10日下午四点一命呜呼了。汪精卫死后,日本将死讯告知陈公博和周佛海两人,这两人物伤其类,悲痛欲绝,汪精卫后被安葬于南京中山门外的梅花山顶,梅花山在中山陵的右侧,汪精卫的意思是他生前是孙中山的助手,死了之后也要跟随孙中山先生左右,当然他是不可能了结这个心愿的,日本投降之后,蒋介石授意何应钦亲自布置,将汪墓秘密炸毁了,汪精卫的尸体和棺材则全部火化,骨灰被弃于荒郊野岭,这就是一代大汉奸的可耻下场。

汪精卫的结局如何他是怎么死的

汪精卫于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汪兆铭,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

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

扩展资料:

汪精卫出生于广东三水。幼年接受家塾的传统教育,曾获番禺县试第一名,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赴日留学。其时正是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兴起之时,汪精卫加入了革命派行列。他不仅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而且担任会章起草和评议部负责人。

其间,汪氏为驳斥改良派的种种谬说,发表诸多战斗檄文,在革命党人中赢得了声誉。1910年,赴北京谋炸摄政王,事泄未成,被捕入狱,留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悲壮诗句。

1925年,汪氏加入孙中山北上行列,成为著名的孙中山遗嘱的起草人和见证者。随后,汪先后当选为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成为中国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

1943年8月,汪精卫旧伤复发,日本军医诊断为“多发性骨髓肿”,病根在1935年遇刺时仍留体内的子弹,也与他因日本侵略者在太平洋战争中败迹日益明显而心境恶劣有关。次年3月,汪精卫被秘密送往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附属医学院治疗。

11月10日,不治身亡,葬于南京明孝陵前的梅花山。1946年1月在蒋介石返回南京之前,国民党当局指令工兵部队炸开汪墓,将汪氏棺木连同尸体运往他处火化。汪精卫虽已尸骸无存,但其叛国巨奸之恶名却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末代皇帝溥仪第三任妻子谭玉龄是怎么死的

对于第三任妻子谭玉龄的死,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曾说:“她的死因,对我至今还是一个谜。”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婉容剧照)

在娶谭玉龄之前,溥仪已经有皇后婉容和皇妃文绣了。

然而,这两个女人却让溥仪颜面尽失。

文绣早在随溥仪和婉容搬到天津张园时,便为离婚闹得沸沸扬扬。想想好歹也曾是皇帝,居然被女人给甩了,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溥仪虽然用尽了各种方法,却还是不能让文绣改变主意,最后只能同意离婚。这事被人们议论了很久,大家感叹着:“终究还是过了气的皇帝,连个女人都敢革他的命。”

为了躲避这些刺耳的言论,溥仪跑到伪满洲国做了日本人的傀儡皇帝。他以为这样就可以摆脱文绣给他带来的耻辱,可他万万没想到,皇后婉容,竟又给他补了一刀。

原来,溥仪把文绣离婚的原因归结到婉容身上,认为是婉容把文绣给挤兑走了,所以他对婉容非常反感。

到伪满洲国做了傀儡皇帝后,溥仪对婉容更是不闻不问。得不到丈夫的关爱,在生活中又处处被日本人监视,在压抑孤寂中,婉容竟不甘寂寞,和溥仪身边的侍卫有了私情,并且还怀上了孩子,直到快要分娩时,溥仪才知道婉容给他这样的难堪。

这让溥仪大大地受了刺激,觉得这简直是奇耻大辱。为了惩罚婉容,溥仪不仅废除了她的皇后之位,还把她打进冷宫。

(溥仪剧照)

溥仪这样做,日本人很高兴,他们再三建议溥仪迎娶日本女人为皇后,甚至还拿来一沓照片,让溥仪尽管挑。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溥仪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他深知日本人之所以这么热情,无非是嫌他这个傀儡皇帝还不够听话,想通过联姻,彻底地控制他。

对婚姻没有信心的溥仪,为了让日本人死心,他只得随便挑了个满洲贵族女孩做他的妻子。

这个被挑中的女孩就是谭玉龄。

当时,谭玉龄才17岁,还在北京读中学。

被选中后,在亲戚的陪伴下,年轻的谭玉龄来到长春,见到了32岁的溥仪。

当时的溥仪,由于受了婉容和文绣的折腾,对婚姻并没有信心。所以他看到谭玉龄后,也没有什么喜悦,只是随便给她了个“祥贵人”的封号。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溥仪发现谭玉龄聪明贤惠,性情温和,待人接物很有分寸。特别是当他受了日本人气后,回来把气都撒在谭玉龄身上时,谭玉龄不仅不恼,还总是很温柔地劝慰他,化解他心里的烦恼。

除此外,谭玉龄对溥仪还非常忠心,处处维护着他,因此两人的感情很深厚,从来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溥仪也因为谭玉龄的原因,尝到了婚姻的幸福和快乐。

当时,溥仪担心谭玉龄寂寞,常常嘱咐手下陪她聊天散心,唯恐谭玉龄不开心。由此可见,溥仪对她的生活考虑得非常周详。

(谭玉龄剧照)

不过,这桩顺心顺意的婚姻,并没能维持多久。

1942年,谭玉龄感染了风寒。

溥仪认为不打紧,便让身边的侍医佟成海和徐思允给她把脉开方。

说起来,佟成海和徐思允也算是医术高明的老中医了,但溥仪认为佟成海用药过猛,而徐思允用药又太保守,所以略通医理的溥仪,在他们把药方呈给他后,还特意在药方上做了增减,然后才让药房煎药给谭玉龄饮服。

这样喝了一段时间,谭玉龄的病却不见好。

溥仪便让针灸大夫给谭玉龄施以针灸,结果病情不但不见好,反而更加严重了。

溥仪这下着了慌,赶紧找西医黄子正来,让他给谭玉龄诊病。

由于此时的谭玉龄已经病得很重,黄子正便把市立医院医术很高明的日本内科医生给找来了。

经过一番治疗,日本内科医生表示,应该给谭玉龄导尿。但溥仪认为皇帝女人的私密,怎么可以暴露呢?这是有损皇室颜面的事情,所以他迟迟不同意。结果由于延误了病情,当夜谭玉龄便病逝了。

谭玉龄去世后,溥仪满腹疑惑,他想到日本内科医生在给谭玉龄治病的过程中,曾被吉冈中将叫走,谈了很长时间。等内科医生再回来时,竟一反开始紧张忙碌的态度,变得慢条斯理。眼看着谭玉龄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竟丝毫没有慌张。

所以溥仪认定,谭玉龄的死,绝对不是自然死亡。

可是,他还得仰日本人鼻息,又能说什么呢?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风风光光厚葬谭玉龄,并追封她为“明贤贵妃”。似乎唯有如此,才可以给年纪轻轻便去世的谭玉龄一丝安慰。

(参考史料:《我的前半生》)

坏人都是怎么死的

坏人是作死的。常言道,人作有祸,天作有雨。一个人知道自己干的是坏事,却要继续干下去,而且越干越凶,越肆无忌惮。这样的人会得逞一时,更加疯狂,拉帮结伙,孝忠小集团的利益。互相充当保护伞,壮大自己的势力,心狠手辣,打击报复,伤害无辜百姓,藏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好人死了,他还活着。坏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坏人死了,他必将遗臭万年,秦桧,吴三桂,慈禧,汪精卫,蒋介石就是这样的人。

汪精卫是因被刺杀而死的么

汪精卫死于枪伤,这个枪伤,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改变了我们国家的历史。

汪精卫出生于广东三水,家境良好,而且汪精卫非常聪慧,曾经获得番禺县考试第一名,后来被清政府派去日本留学。在日本,他了解到清政府已经腐朽不堪,而且由于当时在日本有很多革命义士,也正是在日本,汪精卫认识了孙中山,从此跟随孙中山左右,成为了孙中山忠实的小弟。

汪精卫,青年时期,仪表堂堂相貌不凡,而且口齿伶俐,非常善于蛊惑人心,往往有些人被他的一番话就能投身革命,因此汪精卫年纪不大却在革命党人中积攒了极大的威望。1910年,汪精卫密谋在北京刺杀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载沣,但没有成功被捕入狱,甚至还留下了“引刀成一块,不负少年头”的诗句以明志。

可以说,汪精卫少年时期对于革命的贡献功不可没。本来这样一个人,应该对孙中山无比的忠诚,应该非常热爱他自己的民族和人民。但是,他却叛变了,叛变了曾经培养他的孙中山,叛变了对他抱有期望的中华子民,叛变了生养他的中华民族。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汪精卫从法国回国,为了响应蒋介石,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政变,不但大肆屠杀我党人员,甚至连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也受到牵连,一时间,曾经繁华的武汉街头变得空空荡荡,武汉随处可见的是手持长枪的宪兵,而正常做生意的老百姓却寥寥无几。

抗日战争爆发后,汪精卫不仅不积极抗战,而且还利用他在国民党中的身份多次写信给国民党高层官员,信中所透露出的是对战争的消极看法,甚至他还曾经给蒋介石写了十几封信,劝说蒋介石投降日本,幸亏当初蒋介石抗日立场坚决,否则,如今的中国不知要变成什么样!

汪精卫凭借他在国民党中的威望,在国民党中自成一派,他和周佛海相互勾结,导致国民党内部出现了分裂,因为汪精卫的影响,国民党内部很多高层官员都走向了亲日的道路。

当年王亚樵派人来刺杀蒋介石,蒋介石恰好没有参加那场活动,杀手就朝二把手汪精卫开了三枪,三枪虽然没有把汪精卫打死,但给他留下了常年不愈的枪伤,汪精卫最后也是死于这个枪伤。这个事件之后,汪精卫和蒋介石彻底决裂。

1938年,汪精卫出逃香港,并辗转欧洲各国,大肆吹捧日本法西斯,对日本人残忍屠杀我国人民视而不见,甚至吹捧日本人能帮助中国独立,简直是无耻之极。

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出任汪伪政权的主席兼行政院长,正式开启了大汉奸之路。12月30日,汪精卫签署了“基本关系密约”和“汪日满共同宣言”这相当于把我中国大好河山拱手让给日本侵略者,并同时充当了日本鬼子侵略我国领土的马前卒,很多抗日义士,不是死在日本鬼子的枪下,而是死在了伪军枪下,实在是让人痛恨。

1944年,作恶多端的汪精卫终于在日本名古屋病死,被他的夫人陈璧君葬在了南京明孝陵前的梅花山,位于中山陵的旁边,相信孙中山在天之灵也不愿看到汪精卫这个叛徒。

日本投降后,汪精卫的坟墓被炸开,参与此事的人员在汪精卫的衣服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书“魂来归兮”四个大字,看字迹应该是其夫人陈璧君所写,一个无耻汉奸,如何当得起这四个字?

汪精卫的墓穴,在挖开当晚就被工兵们填平,他的尸骸连同棺木被焚毁的干干净净,后人也效仿对待秦桧夫妇的办法,在南京铸造了汪精卫夫妇跪像,永远被世人唾骂。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