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美国的B29轰炸机生产车间:三厂同时生产,昼夜不停全力运转,为何?B29是如何被击落的_日本_轰炸机_美国

二战美国的B29轰炸机生产车间:三厂同时生产,昼夜不停全力运转,为何

作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从上个世纪开始,美国在军队建设、武器装备等方面就一直处于领先水平,并研制出了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除了先进的技术、强大的经济实力外,美国的工业制造能力也为军备武器的研发和制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不仅为世界各国制造和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在太平洋战场上与日本对战时,美国也生产了大批军事装备,为美军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这其中就包括B29轰炸机。

二战时,B29轰炸机是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力战略轰炸机,也是当时体积最大的战机。这款轰炸机研制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美国的波音公司根据陆军航空队的需求,研制出了一款具有超长机翼,时速可达651.6千米,飞行高度可达7620米,重量高达8860千克,可以装载907千克炸弹,航程达到11263千米的大型轰炸机。这款轰炸机根据美国陆军的要求进行了修改后,发展成为了现在的B29轰炸机。

B29轰炸机是一款螺旋桨型战略轰炸机,既可以执行战略轰炸和远程轰炸的任务,也可以执行反潜、侦察、空中加油等任务,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强大的攻击能力,被称为“超级空中堡垒”,是当时最先进的战略轰炸机。B-29轰炸机的原型机制造出来,还没有进行试飞时,美国陆军就订购了五百架,后来又增加到了一千架。当时由于战争紧迫,美军制定了三家制造厂同时生产,昼夜不停全力运转,可谓是“火力全开”,在与日本的对战中,B-29轰炸机展现出优越的性能。

1944年至1945年,在“马里亚纳行动”中,美军使用B-29进行了25500次轰炸,投放了150000吨炸弹和燃烧弹,对日军进行了集中攻击。在这个过程中,B-29的损失也超过了五百架。在日本宣布投降后,B-29仍然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太平洋战场上的大量B-29战机承担起了救援任务,为亚洲多国的盟军战俘空投了大量物资,执行了约九百多次救援任务。B-29轰炸机在战时的优越表现,也反应出美国在上世纪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美国的工业实力依然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这也是美国能长期稳坐世界霸主的重要原因之一。工业实力关系着国家发展的命脉,会对经济、科技、社会等各个方面造成深远的影响。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离不开强大的工业实力,正是由于美国自上世纪以来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才能在冷战中拖垮苏联,发展成为头号世界强国。

B29是如何被击落的

B29的飞行高度一万多米(26000英尺),但那是续航高度,但是由于云层阻隔视线,加上地面风力影响,高空投弹命中率很低,低到无法接受的地步;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后来主持轰炸的李梅将军做出决定:轰炸日本的B29投弹高度一般为5000-8000英尺;

在这个高度上日军的战斗机及大口径高炮都能够得上,但是日军的战斗机及大口径高炮数量都很少,再加上由于多方向进入,可以对其有一定扰乱。这样的损失算是少了。

总体设计

B-29轰炸机提高了机身的流线形,同时放弃了机身设计的其他功能以增大装弹量。为了适应高空飞行,各舱室都采用了密封加压方案。B-29轰炸机为了降低机身被炮弹击中的机率,机身设计采用了正圆断面以减少机身表面积,防止一旦中弹导致加压系统失效。

但随之带来的缺点是使得机身较细,前后舱的连接通道过窄,妨碍了机组人员的自由活动。B-29轰炸机设计选定了加大炸弹舱,适当缩小座舱的方案,但同时也适当地改善了座舱的舒适性

日本为什么不出动飞机拦截美国携带原子弹的B-29轰炸机呢

日本不知道美国的轰炸机是来扔原子弹的,也不知道原子弹的威力。虽然美国在扔原子弹之前曾经用飞机撒传单,但是,美国的做法很容易迷惑日本人。美军喜欢搞宣传恐吓,搞的日本人见怪不怪了,很难相信美国人够狠的。

美国为了验证原子弹的实际效果,无需提前警告日本人是美国的既定方针,要的就是原汁原味的效果,日本人都跑了也就不能验证效果了,撒传单也是美国精心策划的,表面看起来美国还挺仁义,实际上则是根本不在乎日本人的死活。

美国向日本扔原子弹的时间是1945年8月份,而此时的日本对于美国的轰炸机早就很熟悉了,美国轰炸机频繁进入日本搞轰炸、搞侦察已经让日本变得麻木了,太频繁了,特别是美国计划扔原子弹的时间段,经常三三两两派轰炸机搞巡航,并不扔炸弹。结果,当美国扔下原子弹时,日本根本就没想到是这个样子的。

第二是日本实力已经很差了,无法做到对全域领土实施全方位的保护,已经千疮百孔,美国的轰炸机进入日本可以说是犹如无人之境。日本的海军此时基本都被美国给消灭了,当时的日本并没有空军,陆地防空基本都是陆军航空部队负责。二战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时,对于本土防空并不重视,本来飞机数量就很少,只能将飞机、防空火炮重点部署,不论是长崎还是广岛都不是重点保护目标。

三是日本的防空体系本身就是漏洞百出,从来就没有完整的时候,日本的防空雷达性能很差,根本就没有太大的使用价值。例如,1942年4月杜立特中校率领16架B-25空袭日本,日军虽然在本土部署了数量可观的1号1型雷达,但当美国飞机来袭时,日本的防空雷达跟本就没有探测到美军飞机。

日本当时的雷达虽然也有探测距离较远的雷达,也采取了体系布置,但是,各雷达就好比是挂在绳子上的铃铛,飞机碰到绳子铃铛会向,但只能是知道有飞机来了,至于从哪里来的精确位置,飞向哪里,什么飞机,是自己的还是美国的则有点迷糊。况且发现距离近,即便是派飞机,人家的飞机也飞出雷达探测圈了,根本就找不到。

我们可以从日本的机载雷达性能看出日本雷达的水平。日本陆军直到1943年3月才研制出タキ1号机载雷达,装备个头大的97式轰炸机和屠龙轰炸机上,战斗机装不下,性能只能是轰炸机上有雷达而已,样子货。

1945年中期,日本陆军搞出了タキ2号火控雷达,该雷达对大型飞机探测器距离3公里,还不如眼里看的远。日本雷达技术源于纳粹德国,而纳粹德国的雷达技术本来就不如美英,加上日本的技术水平更差,所以,日本知道二战结束都没能搞出具有使用价值的雷达。

关于网络上说的日本的战斗机升限低,够不到升限超过万米的美国B-29轰炸机,这是不对的,日本的数种战斗机的升限都超过B-29轰炸机的10241米升限。关于网络上说的日本的高炮够不着美国的B-29轰炸机也是不严谨的,日本的150重型高炮射高1.9万米,炮弹爆炸杀伤半径30米,据日本说曾经在东京久我山的高射炮阵一炮打下两架B-29轰炸机。不过,美军和日本的官方媒体并没有记载,不论是真是假,最起码说明日本是有击落B-29轰炸机的高炮的。

综合而言,日本没有对扔原子弹的美国B-29轰炸机进行拦截,一是日本缺乏防空体系,包括缺乏更多的战斗机保护全境领土,特别是除东京以外的城市,缺乏必要的防空措施。二是被美国忽悠了,美国的轰炸机每天都要开心到日本的天空中绕上几圈,日本习惯了。

例如,广岛原子弹爆炸后,8月9日凌晨3点49分,美国的两架 B-29 轰炸机是计划向小仓扔原子弹的,当时小仓上空上阴云翻滚,机长威内斯驾驶飞机,用了 45 分钟在小仓上空来回飞了三次,最终决定放弃轰炸小仓,把原子弹扔在了长崎。这么久的飞行时间,日本根本就没有派飞机拦截,由此可见,日本当时的防空能力有多差。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