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人斯大林_斯大林_苏联_列宁

  1942年,被法西斯主义拖进战争深渊的苏联人民,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以他们的统帅命名的城市,和正在这个城市中进行着的一场大决战上。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这座城市和斯大林的名字一起被铭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约瑟夫·斯大林生于1879年12月21日,父亲是格鲁吉亚哥里镇的一个鞋匠,母亲是农奴的女儿。双亲都是目不识丁的格鲁吉亚少数民族的下层劳动者。斯大林家境贫困,父亲制鞋所挣不多的钱大都买酒喝了,母亲拼命工作以便能供儿子上学。父亲对斯大林的愿望是长大之后做个鞋匠,母亲对他的期望是长大之后做个传教士。
  1888年,母亲把斯大林带到了她当清洁工的哥里镇教会小学,她为儿子申请到每月3卢布的助学金,再加上她每月10卢布工资,这就是他们母子的全部收入。靠这些,斯大林读完了5年的课程并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1894年夏,斯大林由校方推荐进入了第比利斯神学院。这所神学院,学生思想很活跃,是反对沙俄和封建势力的中心。斯大林在此读了大量的进步书籍。1898年秋,斯大林参加了社会民主党组织的“麦撒墨达西社”。1899年5月,由于斯大林的活动引起学院的反感,他被学院开除了。后来他参加了马克思主义运动,1903年加入布尔什维克。此后几年至1919年,斯大林一直是一名积极的党员,曾被沙皇当局逮捕7次,流放了6次。因为每次判罪很轻,加之他多次越狱逃跑,使他成了布尔什维克的得力人才。在这期间,他得到了名副其实、恰如其分的称号“斯大林”,意为钢铁之人。
  l917年十月革命成功之后的两年中,斯大林十分活跃。1922年但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这个职位帮助他在党内得到了权势。  
  1924年1月21日列宁逝世。列宁患病期间,批评斯大林粗暴,并对斯大林掌握无限权力以后能否永远谨慎地使用这一权力表示“没有把握”,建议将他从总书记这个位置上调开。5月,中央全会继续选举斯大林为总书记,他担任这一职务直到1952年10月联共(布)第十九次代表大会。列宁逝世之后,斯大林与加米涅夫、季诺维也夫组成三人同盟,成功地粉碎了托洛茨基及其同伙的势力。斯大林是政治斗争上的天才,之后顺利地当上了苏联的第一号人物。
  自1934年大权在握后,斯大林发动了一系列的清洗运动。那些在1917年革命中就当过共产党领袖的人,在苏维埃政府中给列宁当过部长的人,他们多数被斯大林指控有判国罪,被判处死刑,而且有许多都在大庭广众的审判下公开认了罪。1938年,领导过早期清洗运动的金利克·亚戈达本人也被带上了审判台,承认犯了判国罪,因而被处死刑。而他的接班人尼古拉·叶左夫最终也遭到清洗,被处以死刑。在1934年党的代表会议上当选的中央委员中,有2/3还要多的人在随后的清洗中被杀。由此清晰可见,斯大林的主要目的是要防止在国内出现独立政权。然而就在清洗运动进入高潮时,斯大林颁布了一部新宪法,称为苏联民主宪法。
  斯大林所制订的经济政策之一就是用强迫手段实行农业集体化。这一政策在农民当中很不得人心,许多农民加以抵制。然而30年代初根据斯大林的命令数百万农民不是被杀死就是被饿死,就这样他的政策终于获胜,并且得到全面的贯彻。但自那以来苏联的农业状况一直不佳。
  斯大林推行的另一项政策就是加速实现苏联的工业化。这种政策由于有苏联国境外的许多国家效仿,经过一系列的“五年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达到了目的。尽管斯大林的工业化政策还有不足之处,但总的说来是非常成功的。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虽然遭受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但是却治愈了战争的创伤,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工业大国。
  1939年,斯大林与希特勒签订了著名的《互不侵犯条约》。但希特勒出尔反尔,不久即撕毁了这个条约,开始大举进攻苏联。苏联在斯大林的带领下,同仇敌忾,经过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等一系列战役,彻底摧垮了德国法西斯的军队。1945年5月,苏联士兵将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
  第二次大战结束时,苏联占领了大半个东欧,斯大林利用这个机会在整个占领区建立了顺从苏联的共产党政府。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政府也在南斯拉夫出现了,但是该国没有苏联军队,因而没有变成苏联的卫星国。为了防止东欧其他共产党国家走南斯拉夫的道路,斯大林在东欧的卫星国也搞了清洗异己分子的运动。
  195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一伙医生由于阴谋暗杀苏联高级官员而被捕。这听起来使人感到斯大林在计划另一场大规模的清洗运动。但是1953年3月5日,这位73岁的独裁者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逝世了。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红场陵墓里,和列宁的遗体并放在一起。但是在1956年2月赫鲁晓夫发表著名的否定斯大林的演说之后,斯大林的名声在苏联一落千丈。
  斯大林个性的突出特点就是满腹狐疑,几乎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但是他有卓绝的才干,精力旺盛,坚忍不拔,思路敏捷,智慧超群。

钢人斯大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