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可以喝牛奶吗得了冠心病需要注意什么,还能治好吗?新生儿一饿喝奶粉就特别着急,经常呛奶怎么办_冠心病_宝宝_喂奶

本文目录

  • 冠心病患者可以喝牛奶吗得了冠心病需要注意什么,还能治好吗
  • 新生儿一饿喝奶粉就特别着急,经常呛奶怎么办
  • 新生儿14天,喝奶总吐奶,吃奶很急躁怎么办
  • 哺乳期你们会在公共场合喂奶吗
  • 宝宝两个多月了白天不吃奶,特别饿特别困才吃,晚上吃睡都挺好,突然四天没拉了,是怎么回事

冠心病患者可以喝牛奶吗得了冠心病需要注意什么,还能治好吗

近年来,我国冠心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这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加是有关系的。得了冠心病,在很多方面,都需要注意。比如,在饮食上面就不能跟正常人一样,什么东西都吃。

牛奶的营养丰富,冠心病患者能不能吃牛奶呢?

牛奶的蛋白质含量丰富,冠心病患者是可以吃牛奶的。但是,冠心病患者建议吃脱脂的牛奶。为什么有这样的建议呢?

  • 目前的研究认为,冠心病患者心脏内的斑块,与胆固醇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胆固醇里面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被认为是导致斑块形成最重要的因素。
  • 因此,冠心病的患者都需要服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胆固醇的含量。而且冠心病患者,并不是低密度降低到正常就可以了,而是要求更高,需要将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到1.8mmol/L以下。
  • 低密度脂蛋白1.8这个标准还是挺高的,有些人吃了他汀依然无法达标,可能需要联合依折麦布来治疗。因此,冠心病患者在饮食上就应该注意了,尽量做到低脂饮食。
  • 脱脂牛奶就是把牛奶里面的脂肪去掉了,这样既保留了牛奶的营养,又不用担心摄入过多的胆固醇。

得了冠心病,还能不能治好?需要注意什么?

得了冠心病,还能不能治好,这是所有患者都想知道的一个事情。但是很遗憾的是,以目前的医疗水平,只能做到控制,而不能完全治好,也就是没有办法断根。

尽管无法断根,但是只要好好治疗,按照医生说的做,还是可以活的很好的。以下是我给冠心病患者的几点建议:

一、好好吃药

从确诊冠心病的那一刻开始,意味着你必须长期的服药。尽管你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从此成为药罐子,但是要想好好的活着,必须说服自己好好吃药。

冠心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两大类:

1、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药物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心病里面最急、最危险的一种类型。大多数的情况是因为心脏的斑块出现破裂,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引起血管的完全堵塞,不及时的治疗,有生命危险。

  • 抗血小板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其他的包括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ACEI/ARB类(培哚普利、贝那普利、缬沙坦等)。
  • 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是每个患者都必须使用的药物,后面两个是降压药物,并不是每一个患者都能使用,但是尽量用上。

2、改善心肌缺血,减轻症状的药物

  • 这类药物主要是减轻心绞痛的症状,并不是一定需要使用。如果没有症状,也可以不使用。
  • 包括硝酸酯类(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另外,还包括尼可地尔,曲美他嗪等。

二、避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很多,有些是无法认为干预的,比如年龄大了,遗传因素。这些都无法改变。
  • 能够改变的是那些可以干预的因素。比如吸烟的患者,要戒烟;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要好好治疗,控制好血压和血糖;肥胖的患者要减肥等等。
  • 对危险因素的干预,可以防止冠心病的进一步加重。

三、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很多方面,饮食方面、作息方面、坚持运动、良好心态等等。

  • 要戒烟、限酒,吸烟不但导致斑块的形成,还会导致斑块不稳定。因此,得了冠心病,继续抽烟的,容易诱发心肌梗死。限制饮酒主要是酒喝多了对血压不好,因此要限制饮酒的量。
  • 饮食方面,做到低盐低脂饮食,糖尿病患者还要糖尿病饮食。平时新鲜的蔬菜要多吃,没有糖尿病的,水果也要多吃。
  • 在作息方面,做到不要熬夜,每晚尽量在差不多的时间睡觉,对于睡眠问题的老年人,可以使用安眠药。
  • 运动方面,建议每周运动5天,每天运动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利于控制血压、控制血糖、降低体重等。

四、避免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因素

冠心病患者最怕的就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那些容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的因素是需要尽量避免的。

  1. 避免吃的太饱,尤其是脂肪不能吃太多
  2. 避免便秘,因为用力大便,容易导致血压升高,斑块破裂
  3. 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
  4. 避免情绪大喜大悲
  5. 戒烟或者避免二手烟
  6. 不要早晨起来锻炼,尤其是寒冷的冬天。

五、心肌梗死发生时,要学会判断

急性心肌梗死就是血管完全的堵塞了,心肌得不到血液供应,就会坏死。时间拖得越久,坏死的心肌面积越大,病情也就越重。

因此,时间就心肌。越早判断出心肌梗死,越早到医院,心梗坏死的面积就会越小,病情也相对比较轻。

  • 心肌梗死相比于心绞痛,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胸痛、胸闷时间更久、胸痛的程度更重,持续的不缓解。一般的稳定性心绞痛,疼痛也就5-10分钟,休息或者含服硝酸甘油,等会儿也就好了。但是心梗不会,疼痛可达数小时或者更久。
  • 另外,有些不典型的症状是不容易识别的。比如有些糖尿病的老太太症状容易不典型,出现肚子痛、牙痛的。这种情况,不容易识别。但是如果是家里老人出现这些情况,又有冠心病病史的,不管是不是,及时送医院就对了。

心梗的先兆:

  • 有50%-80% 左右的病人,在心梗之前有先兆,比如在发病前几天,胸闷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等。
  • 出现新发生的心绞痛,或者如果之前就有心绞痛症状的人,但是最近心绞痛发作更频繁、发作时间更久、发作时心绞痛程度也更重。
  • 这些都是心肌梗死的先兆,需要引起重视的。

六、定期的复查

  • 得了冠心病还是要定期复查的,比如化验一下血脂有没有达标,最近血压控制的怎么样?吃了那么多药物,有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等等。

总结:

  • 得了冠心病,需要注意的事情就很多了。因此,最好就是不要得冠心病。在还健康的时候,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多运动。血压、血糖高了,及时的治疗。
  • 但是,如果不幸得了冠心病,也要勇敢面对。做好以上6个方面的注意事项,相信也可以活的很好。

我是坚持医学科普的陈大夫,对我回答满意的,请给我点赞和关注。你的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新生儿一饿喝奶粉就特别着急,经常呛奶怎么办

我也是宝妈,我孩子那时候也是特别容易呛奶。慢慢我总结出经验,就是不要等到他太饿了才喂,新生儿一般1-2小时就要喂一次,30-60毫升,看自己孩子的胃口去冲,奶瓶呈45度喂,看他太急不知换气就要稍停一下下。喂完要竖抱着拍嗝,练习多几遍就可以改善了

视频加载中...


新生儿14天,喝奶总吐奶,吃奶很急躁怎么办

新生儿喝奶总吐奶这属于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新生儿的胃并未发育完善,胃处于水平位,并且喷门也发育不完善,使得宝宝喝奶后会吐奶。这并不是只有您家孩子这样,我家2个孩子刚出生时也是这样的。

当然,新生儿喂奶我们也要注意下方法,尽可能的降低宝宝吐奶的次数。

1、注意喂奶姿势:宝宝喂奶的姿势较多,但新生儿喂奶时一定不能让宝宝保持水平位,一定要适当抬高宝宝的头部。

2、别喂太急:有些宝妈奶水充足,奶流量大,这种情况可用手指适当用力夹住乳晕位置减少奶流量。

3、别喂太饱:新生儿的胃容量有限,如果孩子吐奶频繁,一定要少喂勤喂。

4、喂完拍嗝:喂完奶后,竖抱着宝宝,轻轻拍嗝。

5、喂完奶后不宜马上平躺。

上述是认为可降低新生儿喝奶后吐奶的方法,希望对您有用。


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注、点赞@育儿有故事,我们与您在育儿路上一起共同成长!

哺乳期你们会在公共场合喂奶吗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记得自己在没生宝宝的时候看到别人在公共场合喂奶,心里想着自己可能不会这样,生了宝宝才发现原来好多事情是身不由己,尤其是小宝宝,饿了就哭就闹,怎么也哄不好,奶瓶喂养还好,母乳宝宝就尴尬了,但是从人文的角度我觉得是应该味的,记得好像国外有过调查,连幼儿在公众场合尿尿都是可以的,何况是喂奶

但是在公众场合喂奶可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哺乳衣

在公众场合带着孩子避免不了喂奶的事情,宝妈们出门可以穿着哺乳衣,时尚并且方便,喂奶的时候不用掀起衣服,而且基本上其他人是看不出来的,顶多只是看到喂奶的动作而已,出门的宝妈不放用这种方法试一下。

2、背对大家

为了避免喂奶的尴尬,在人多的情况下,宝妈可以选择背对大家喂奶,一时能够避免身边人尴尬的眼神让尊重他们,又能够让宝宝舒适的喝奶。

3、随身携带喂奶巾

宝妈们出门的时候可以带上喂奶巾,这样即使是在公众场合喂奶也能够有意见东西能够遮挡,避免尴尬。

宝妈也不要觉得不适,他人应该对宝妈的行为表示理解,毕竟谁都是从宝宝长大,这都是人生中必要的经历。

希望我的回答会对你有所帮助。

宝宝两个多月了白天不吃奶,特别饿特别困才吃,晚上吃睡都挺好,突然四天没拉了,是怎么回事

谢谢邀请!

宝宝不爱吃奶有许多原因,比如,疾病、母乳口味改变、奶粉口味改变、奶嘴孔大小不适、生理性厌奶等。

从题主描述情况来看,宝宝白天只有在饿急了或特别困时才吃,晚上吃睡都挺好,这种现象有可能是宝宝生理性厌奶。

生理性厌奶的表现:

一、看见乳头或奶瓶就扭头;抱到怀里喂奶就哭闹打挺;强行喂奶就会吐。

二、白天吃得少,夜间吃得多。

三、清醒着不吃,睡迷糊了才吃。

四、吃奶时边吃边玩儿,一有动静就停下张望。

五、虽然白天喝奶量有所减少,但精神状态和其它方面都良好。

生理性厌奶期通常发生在三个时期:一个是宝宝3~4个月时,另一个是宝宝4~6个月时,还有就是6~10个月时。

但大多数发生于4~6个月时,2个多月的宝宝出现生理性厌奶属于比较早的了。

宝宝生理性厌奶主要是由于随着月龄的增大,他们的感官发育愈加成熟,进食不再是唯一需求,他们也开始对周围的景物和声音发生兴趣了,看到或听到什么都好奇,因此,对吃奶也就没那么专注了。

而到了晚上,由于光线比较昏暗,周围环境也比较安静。干扰宝宝吃奶的因素减少了,他们吃得也就更专注些。

另外,也有可能是哺乳妈妈因吃了某种食物而导致乳汁味道发生了改变或是新更换的奶粉味道不符合宝宝口味,致使宝宝不愿吃奶。

因为宝宝清醒时味觉比较灵敏,稍有异味的话就能感觉出来,而困迷糊了或饿急了时就感觉不出什么了。所以,这种时候会吃得比较好。

生理性厌奶怎么办?

一、喂奶时要选择光线稍有点昏暗且比较安静的环境。以避免宝宝吃奶时有所吸引。

二、不要强迫宝宝吃奶。这样反而会导致宝宝对吃奶产生恐惧和抗拒心理。

三、增加宝宝活动量。多活动可以促进胃肠道蠕动和消耗体内能量,这样可以增加宝宝的饥饿感。

四、宝宝4个月之后如果对吃辅食感兴趣可以尝试添加少量辅食。

乳汁或奶粉口味不对导致宝宝厌奶怎么办?

一、哺乳妈妈尽量避免吃一些容易导致乳汁味道改变的食物(大蒜、洋葱、花椰菜等)或炒菜时少放味道浓烈的调料。

二、尽量不要随意更换新口味奶粉,必要更换时,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地添加,宝宝实在不能适应时可尝试其他奶粉。

生理性厌奶宝宝的食欲恢复时间通常在1个月左右,如果厌奶时间超过一个月或宝宝的身高体重明显受到影响,家长应带宝宝去医院咨询或治疗。

对于宝宝四天没有大便的问题,有可能是由于宝宝减少了进食使得大便也相应减少。

这种情况首先要观察宝宝是否有异常症状,比如:烦躁、哭闹、腹胀、精神不振、有排便表现却排不出等。

如果有这些症状的话就是宝宝发生了便秘,需要给予及时解决,不能自行排便时,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或开塞露等。

如果宝宝看上去神情愉悦,活力正常,那就应该没问题。

但无论怎样,要尽量想办法让宝宝多吃些奶,这对他的排便和生长发育都有好处,同时平时多给宝宝做做腹部按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