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陈寅恪,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陈寅恪和鲁迅住过同一宿舍,陈寅恪为何只字不提鲁迅_陈寅恪_郭沫若_教授

本文目录

  • 国学大师陈寅恪,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 陈寅恪和鲁迅住过同一宿舍,陈寅恪为何只字不提鲁迅
  • 如何评价陈寅恪
  • 陈寅恪的「恪」念kè还是què
  • 陈寅恪的恪读音
  • 陈寅恪明明知道是吴宓推荐他进入清华国学院成为导师,为何却从不承认
  • 陈寅恪的学说为何有力量
  • 陈寅恪为什么会被一些人称为“教授中的教授”
  • 如何评价史学家陈寅恪和郭沬若
  • 陈寅恪是什么人

国学大师陈寅恪,他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谢空空邀。

主要成就是留给我们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该有的精神。

不为名利,勘破生死关,专心治学。一辈子探索真理和真相的不忘初心和从一而终的精神。

陈寅恪和鲁迅住过同一宿舍,陈寅恪为何只字不提鲁迅

陈寅恪先生和鲁迅先生同住一个宿舍,陈寅恪却只字不提鲁迅这件事,我不知道出自哪里,是否可考,在这里权当事实,简述我的理解。

鲁迅先生的文章读过一些,但是陈寅恪先生的文章只读过一篇,那唯一读过而且能记住的就是其为王国维写的纪念碑了。尤其是最有一句:“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火,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先生强调的是一种自由思考的思想,不是“自由思想”,而是“思想自由”,而他的研究重点多在史学、考据等(据说如此,我没有研究过,只能看先生的简介)。而鲁迅先生则不同,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文学和批判性的思想。二者研究方向不同,生活中或有交集,研究上交集却不多。而作为一个将“思想自由”看得比生命还重的人,对于以传播思想为己任的思想家,大概会产生天然的抵触。

鲁迅先生是社会名人,是享誉华夏的文学家、思想家,还是青年导师,解放后如此,解放前也是如此。而陈寅恪先生是研究学问的,关注的是学问本身,对于社会名人,大概不会有太多的关注。而且,即便日常交往,作为学术大家的陈寅恪大概也不会主动关联社会名人的鲁迅而抬高自己来获得知名度。况且,在学术圈子里,陈寅恪先生的地位绝对在鲁迅先生之上。

二者既不在一个圈子,研究的交集也不多,没有过多的提及也属正常。

以上浅见,不妥之处,希望大家不吝赐教。拜谢!

如何评价陈寅恪

陈寅恪博学大师是中国历史上千年一遇的奇才。近代史上陈氏三十才子之一,这三十才子是陈宝箴(陈寅恪爷爷)、陈三立(陈寅恪父亲)、陈衡恪(陈寅恪哥哥)、陈独秀、陈其美、陈叔通、陈寅恪、陈望道、陈布雷、陈伯达、陈封怀(陈寅恪亲侄)、陈延年、陈乔年、陈嘉庚、陈果夫、陈立夫、陈绍禹、陈昌浩、陈铭枢、陈公博、陈公培、陈济棠、陈绍宽、陈景润、陈诚、陈云、陈毅、陈赓、陈仪、陈光。

陈寅恪的「恪」念kè还是què

辞典里并没有que这一读音,只有ke。读que的一般都是陈寅恪先生的亲朋故旧,我听过北大历史系邓小南老师的课,她说起陈寅恪,读的就是que。

据考证,湖南方言读恪为quo,陈先生北上后,清华北大的那帮人也跟着读que,实际上是一种方言北移的现象。有人就这一问题问过陈寅恪,陈先生也是语焉不详,他说,名字只是个符号,读什么都无所谓。

不过,我觉得,作为普通读者,与陈寅恪先生非亲非故,也就没必要装那个逼了,就依照辞典读ke吧。

陈寅恪的恪读音

陈 寅 恪

拓展资料:

陈寅恪(1890年7月3日—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来源:头条百科

陈寅恪明明知道是吴宓推荐他进入清华国学院成为导师,为何却从不承认

其实,从《吴宓日记》中的记载来看,在推荐陈寅恪到清华国学院任导师问题上,吴宓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上世纪20年代,在清华大学决定筹建国学院时,身为国学院筹备处主任的吴宓向曹云祥推荐了当时还在柏林留学的陈寅恪,从现有的资料看来,曹云祥当时没有立即答应,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历问题,另几位导师,梁启超和王国维虽然没有高学历,但其资历和在学术界的声望所带来的影响特别大,赵元任和李济都是哈佛大学博士,陈寅恪虽然留洋十多年,却没有拿硕士或博士学位,正因为头上缺这一顶博士帽,所以才让吴宓在推荐他的时候费尽心思;二是名气问题,如前所述,梁启超和王国维虽然没有博士学位,但在中国学术界早已声名远播,而且当时的陈寅恪,并没有什么名气,“教授的教授”、“王安石以后最伟大的史学家”这些都是后来才得到的声誉,在当时,他还名不见经传。

  基于上述两方面原因,所以曹云祥很可能没有立即答应。较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吴宓又向梁启超推荐了陈寅恪,梁启超便亲自找到曹云祥,再次推荐陈寅恪,曹云祥才同意的。过程是,梁启超向曹云祥推荐陈寅恪,曹云祥问:“他是哪一国博士?”梁启超说:“他不是学士,也不是博士。”曹云祥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启超说:“也没有著作。”曹云祥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梁启超一听就生气了,说:“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好吧,你不请,就让他在国外吧!”经这样一说,曹云祥感觉到了陈寅恪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答应请他任导师。

  曹云祥同意后,1925年2月16日,吴宓便以校长曹云祥的名义发了一封电报给远在德国柏林的陈寅恪,请他到清华国学院就任导师,在犹豫了一番之后,陈寅恪同意就聘,但不能马上到学校来,4月27日,吴宓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陈寅恪复信来。(一)须多购书,(二)家务,不即就聘。”吴宓因此感叹道:“介绍陈来,费尽力气,而犹迟疑,难哉。”之后,吴宓又几次去电报劝说陈寅恪早日回国到清华就任,6月25日,吴宓在日记中记载道:“晨接陈寅恪函,就本校之聘,但明春到校。”8月14日,吴宓日记写道:“陈寅恪有函来,购书殊多且难。”陈寅恪提出种种困难,吴宓便和曹云祥说,请曹云祥帮助解决,其实主要是钱的问题,陈寅恪不但需要回国的旅费,他买了大量的书也需要钱,曹云祥最终同意先给陈寅恪预支几千元薪水,汇到了柏林,陈寅恪这才于12月18日由马赛起程,第二年7月8日到达清华园就任,成为著名的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

陈寅恪的学说为何有力量

2019年10月8日,是一代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日。

大师郑天挺却称他为:“教授的教授。”大师吴宓却赞其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大师梁启超也由衷佩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大师傅斯年更是惊叹:“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陈寅恪先生的学问自不必说,而他的诤诤铁骨最让人敬佩。

1953年,中央设立历史研究委员会,并决定在中科院设立上古、中古、近代三个研究所。拟请郭沫若、陈寅恪、范文澜担任三所所长。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提出:学习应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真地研究中国历史。陈寅恪不答应,提出两个条件:

“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宗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其意就在不要有桎梏,不要先有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也不要学政治。不止我一人要如此,我要全部的人都如此。”“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少奇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有和我同样的看法,应从我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在1953年的中国,这样的答复无异于石破天惊,其结果可想而知。这一年,历史研究所三所正式成立,所长分别是郭沫若、陈垣、范文澜。

1958年反对“厚古薄今”运动全面展开。陈寅恪被指为封建主义立场之种族文化论者,是一面资产阶级的“大白旗”,应当拔掉。这一年,陈老撰写《柳如是别传》为柳如是立转,不过是借传修史,倡导做人治学的气节与风骨。他写柳如是,不过是想倡导“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做学问也好,做人也罢,若失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见到烟花女子柳如恐怕也会羞愧脸红吧!

纪念陈寅恪先生逝世50周年

陈寅恪为什么会被一些人称为“教授中的教授”

在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批评一下前面那一条回答。浅陋无知到了这种地步,一点历史人文常识都没有,不了解陈寅恪先生是怎样的人,你在那儿胡说什么?

要详细了解陈寅恪先生的生平,可以去看一下两本书《南渡北归》,或者是《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陈寅恪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不世出的历史天才,精通多国语言,学问深厚,王国维先生死后,陈寅恪先生所写的文章中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几乎成为了现代中国学者所遵循的精神信条。陈寅恪先生对隋唐史的研究很深,同吴宓交情很好,“教授的教授”应该是是刘文典提出的这种说法。

刘文典特别看不起沈从文,他觉得沈不配当教授,也不配拿教授薪水,而他认为陈寅恪先生是教授中的教授。

在西南联大的时候,一次日军空袭,大家都逃跑,刘文典说了大概这么一个意思:陈寅恪先生跑是为了保存国粹,它自己跑是为了保存庄子,沈从文你凭哪一点跑?

关于陈寅恪先生有太多东西想说,捋不清楚头绪,一时不知所云。推荐一篇文章给大家,是先生写给他的学生的,叫《赠蒋秉南序》。

如何评价史学家陈寅恪和郭沬若

有关的问题不想争执了,但还是想说说二三十年后对这两人可能的看法。

二三十年后,陈寅恪的评价一定低于郭沫若。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在批评郭沫若,说他水性杨花,说他阿谀奉承,说他挖皇陵,说他没有气节,也因此很多人对郭沫若的评价是不屑一顾。但问题是,万一所有涉及到郭沫若的负面评价都是谣言呢?(这里想说明下,我在头条号发了很多和郭沫若相关的小文章,分门别类对郭沫若负面消息中的谣言进行了辟谣,欢迎围观)

其实郭沫若学术评价受到其人品的影响,很多人不以为然。但实际上郭沫若既没有抛弃妻子(和张琼华是旧式婚礼,与鲁迅相似;和郭安娜是分手;和于立忱是子虚乌有),也没有对上阿谀奉承(所谓的给斯大林、毛、江等人的奉承信都是后来人伪造),更是在特殊时期坚持真理累及自己的儿子(特殊时期毛批评郭沫若的学术观点,郭长期不认错,直到1974年才不得已认错)。这样的人,迟早会以一个正面的形象重构出来。

当郭沫若真实面目重新面向世人时,他的学术成就一定也会客观公正地被更多人所认可。至于陈寅恪,差了很多。

陈寅恪是什么人

我们今天提到民国的大家大师们,会想到蔡元培,会想起胡适,会提到马相伯,会谈起梅贻琦等等,但是一定少不了一个清瘦笔直的身影——陈寅恪先生。

陈寅恪先生

出身书香,立志博学

1890年出生的陈寅恪,其祖父陈宝箴官至湖南巡抚,后因首先响应光绪皇帝发动的戊戌变法而被罢职;父亲陈三立是清末著名的诗人《被称为”清末四公子“之一。所以陈寅恪从小可谓是生长在书香门第,并且父亲和祖父都是积极求变改革的进步人士,因此陈寅恪从小不仅熟读传统的四书五经等书籍,并且对西方文化也有所涉猎。

陈宝箴

并且在1903年,陈寅恪13岁时就被父亲陈三立送到日本读书。1909年,陈寅恪在复旦公学毕业,从此踏上了西欧游学的历程。他的父亲也好,自己也罢,都是希望自己能够有更好的前途,而不是服务于行将末路的晚清政府,所以他想要得到更多的知识。

游学西欧,三无教授

陈寅恪先后两度出国游学,第一次是1909年复旦公学毕业后自费出国,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学习,这一次的游学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中止。

1918年,得到官费出国的机会,陈寅恪再次前往德国柏林大学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在这期间,他掌握了中亚古文字、蒙古语、梵语、巴利语、波斯语、突厥语、西夏语、英语、法语、德语,成为一段佳话。并且陈寅恪极其聪明,学习刻苦,但是在游学期间始终没有得到文凭,甚至没有发表过一篇著作文章。

其实这和先生的治学理念有很大的关系,他曾说过一句话:“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的知识了。”原来先生是不想把时间浪费在已经掌握透的知识上了,想要留出时间来学习更多的新的内容,所以才一直没有时间去好好的获得文凭。

青年陈寅恪

1925年,游学结束的陈寅恪回国。当时的清华大学进行改制,打算建立研究院国学门,招聘当时著名的专家学者当作导师,国学大师王国维、主张变法图强的梁启超、语言学家赵元任以及陈寅恪。当时的陈寅恪与其他三人相比真的是有点“名不副实”,原因是当时的那三人的名头以及很大了,而学历、著作都没有的陈寅恪和他们相比多少令人不是很信服。

清华园四大导师

但是研究院主任吴宓力主邀请陈寅恪,当陈寅恪入驻清华园后,所有人都为其学问精深宽广而惊叹不已,不仅是学生,就是教授老师来请教陈寅恪问题的也不在少数,所以当时就称陈寅恪先生为“教授中教授”。

据他的学生回忆说,陈寅恪先生教课时往往会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你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是不知道的,什么知识是他说不出来的。往往讲到一个知识点,先生能够顺着这个点讲成一个大面积的知识网络。就在这样学问之高的导师的教导下,他的学生也都是后来有名的大家,比如季羡林、蒋天枢、胡守为、刘适等。

国难当头,一心为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人发动全面侵华,不久北平沦陷。当时已经47岁的陈寅恪因为高度近视又加上学习治学导致用眼过度,使得右眼已经看不见了,如果当时不是为了尽早离开北平南下治学,先生的眼睛是可以恢复的。

七七事变

在离开北平前,先生将前半生的藏书寄到先行长沙,而未曾想后来长沙也很快沦陷,先生又随着远避昆明,先生的书籍就葬送在战火里,而随身携带的书籍竟在前往昆明的途中被盗,可谓是雪上加霜。这让原本因眼疾痛苦不堪的先生,心中更是悲痛。

而此时先生所在的昆明虽然没有沦陷,但是日军时而进行空袭,加上物资紧缺、条件简陋,使得先生的眼疾不断加重。而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先生强忍着身体上的折磨,坚持给学生上课,并且完成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难以想象先生在双目几乎都看不清、身体虚弱的情况下是如何完成这等不朽的名著。

先生在西南联大

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先后数次邀请先生前往教学,担任汉学教授。一开始并没有同意,但是后来考虑到自己眼疾的问题,前往医治眼疾就同意前往,但不幸的事再一次降临。1914年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使先生的游学中止,这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得先生欧洲行终止,只能暂避香港。后来日军占领香港,一队日本兵围住先生的公寓。

先生一人一椅坐在客厅中央,当时已经双目几乎失明,只剩左眼能微微看清一点的先生,依旧炯炯有神地瞪着双眼,用正宗的东京口语大骂进来的日本队长。小日本一听也愣了,还有这一尊大神啊,也就没为难先生一家,时不时的还送来一些米面,但是平生最痛恨日本人的先生断然不食日本兵送来的食物。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可见一斑。

留赠来者,先生当如是

抗日战争胜利后,心情舒畅的先生再次回到清华园教书。当时的先生已经双目失明,但是依旧不肯休息,坚持教书,在清华园继续教了两年以后,战事再次打响,先生受邀前往岭南大学任教,从此开始了先生在广州这最后二十年的生命。

口述中的先生

1952年,院系调整,岭南大学合并改名中山大学。但是先生似乎不为外物影响,只关心自己能把书教好。而随着特殊时期的到来,先生的精神、学问被当作“守旧”而被打倒,先生失望地辞职了,结束了几十年的教书匠生涯。不管外界怎样批判先生,先生只是一心的扑在学问上,晚年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在助手黄萱的帮助下,用了整整十年时间,口述完成了《柳如是传》,书中将先生当时内心的追求和想法展现的淋漓尽致。

陈寅恪夫妇

而命运似乎对先生的折磨还没有结束,1966年,先生遭到前所未有的批判和折磨,精神和肉体上的双重痛苦让先生吃尽苦头。终于,在1969年10月7日,先生与世长辞,留下一生著作,在先生去世12年后被弟子蒋天枢整理出版,算是先生留赠来者的一份独特的礼物。

先生从小留学日本,后又游学西欧,教书数十载,战火、苦难饱经沧桑。但是始终不改其志,做学问也是,做人也如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贯穿先生的一生,我等后辈以先生为楷模。

晚年陈寅恪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