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北大上课:台上侃侃而谈,台下空无一人_南京_父亲_城市

沈仲章(1905—1987)一生经历丰富,涉足甚广,颇具传奇性。他的交际遍及三教九流,尤其是与文化界诸多知名人士都有直接往来。

由沈仲章之女沈亚明撰写的 《众星何历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们》一书,除了叙述沈仲章与陈寅恪、刘天华、刘半农、陈珪如、胡曲园、周祖谟、金克木、徐森玉、钢和泰、卫礼贤、鲁雅文、洪涛生、斯文·赫定等人物的交往外,还忆及胡适、傅斯年、赵元任、徐志摩、曹未风等人。沈仲章对早年不少学术团体、文化活动和历史事件,也是最知情者之一。他回忆的第一手资料,独特而鲜为人知,有助于填补现代文化史的空缺。

下文摘自《众星何历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们》,标题为出版方中华书局编辑所拟,转自中华书局1912微信公号。

回忆陈寅恪

文 | 沈亚明

来源 | 中华书局1912

寅恪先生不是北京大学的教授,而是清华学校研究院的国学导师,清华后来改制为大学。北大请寅恪先生去教过两个学期,先后开设两门课。寅恪先生的课,也是以难著称。父亲生性“闻难则喜”,机会难得,自然不肯放过,两门课都去听了。

展开全文

第一门课的名称,父亲说是“佛典翻译研究”。该课程讲了一个学期,主要介绍鸠摩罗什和玄奘等佛经翻译者,解释一部经乃至一个词在各种中文译本里的异同,还比较中文与其他亚洲语言的佛经文本,诸如此类。随着内容的展开,上课涉及的语言文字种类很多,梵文、英文、德文、法文就不用说了,还有藏文、西夏文、巴利文等一大串。

1947年,陈寅恪在清华大学新林院52号书房内

寅恪先生高度近视,到北大授课时,他视力已经很差,不过还没差到必须配备助手。其时他看近的东西还行,能自己在黑板上写字。寅恪先生的板书乍看起来,没什么系统规律,东一块西一片,又是各种文字交替使用,以致不少学生连笔记也抄不下来。

就佛学经典而言,父亲说他当时没有什么根底,不少是为了修课而现学的,绝对谈不上“博闻”。就语言来说,他的英文固然没问题,可德文和法文才学了不到两年,虽然懂一点梵文,但藏文、西夏文、巴利文从来没碰过。好在父亲年轻,拼命“强记”,能把寅恪先生口中讲的和黑板上写的,都笔录下来。每次上课两小时,父亲每次都要记厚厚的一本笔记。父亲特意追加一句解释,他做笔记用的是铅笔。

沈仲章大学时代,1930年左右,李蟾桂提供

寅恪先生肚子里的学问实在多,讲课时天南海北、古今中外,扯得很广,思维跳跃。他看不太清台下学生的反应,常常自顾自站在台上滔滔不绝。寅恪先生名气大,刚开学时很多人慕名去听课,班上有二三十个学生;渐渐地学生越来越少,最后屈指可数,只剩五六个人了。父亲并不打算专门研究佛典,可对奇人怪课总有兴趣和耐心。听寅恪先生的课,每一堂课能汲取这么多知识,他觉得非常过瘾。因此,父亲从不缺席,每堂课都从头听到尾。

寅恪先生上课一般准时不误,每次照例带着一个黄布包袱,包着一大堆书。劳榦《忆陈寅恪先生》中也有类似细节,包袱布是橙黄色,没说明为什么。父亲提及一个解释,寅恪师之所以用黄布,是因为包袱里面以佛家典籍居多。这只是父亲的理解,他并没有说明这个解释是否源自寅恪先生本人。不过,我曾看到西南联大学生的回忆,如果不是佛家典籍,寅恪先生会用其他颜色的包袱布。

有一次上课最有意思,令父亲念念不忘,对我讲了又讲。

那天早晨下雨,父亲稍微迟到了一会儿。巧了,寅恪先生也晚到了一点儿。父亲走到教学楼走廊一头,远远望见另一头走廊上寅恪先生刚刚走到,提着他的黄布包袱,开门进了教室。

待父亲来到教室,门是关着的。父亲隔着门,就已经听见寅恪先生讲课的声音。父亲怕干扰别的同学,轻手轻脚地推开门,径直走向常坐的座位。父亲看见讲桌上黄布包袱已经解开,桌面上摊满书本,寅恪先生正在认真地讲课。

父亲坐定之后,悄悄环顾四周,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偌大个教室里,除了讲台上的老师,听众席上只有他一个学生!也就是说,在他进去之前,陈寅恪先生竟是对着空无一人的教室大讲特讲!

又过了一会儿,另外四五个学生才陆陆续续地走进教室。过后父亲曾把这事向人描述,大家都大为感慨。

据蒋天枢《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和卞僧慧《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记载,寅恪先生1928年春天到北大讲授“佛经翻译文学”,同年秋季开设“《蒙古源流》研究”。

《陈寅恪先生编年实辑》《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书影

父亲没有提到陈寅恪先生在北大开课的具体年份和学期,只说在他进北大的头几年,但提到两条参照信息:一是寅恪先生回国到清华任教不算太久,二是他就来北大开过这么两个学期的课。综合上一节言及父亲初入北大所修相关课程,推算时段与蒋、卞二书所载基本吻合。第一门“佛经翻译文学”,就是父亲说的“佛典翻译研究”。我认为课名不同很有意思,根据父亲列举的具体课程内容,冠以“佛典翻译研究”,似乎更为合适。

父亲没有描述另一门课,连课程名字也没说。很可能正如劳榦《忆陈寅恪先生》所言,第二门课相对容易一些。我猜父亲对那门课的印象,也因之而相对淡一些。

劳榦(1907-2003)

有趣的是,劳榦还说:“同学们中没有一个学过梵文的。”其实不然,只可惜当时劳榦与沈仲章还不相熟。选修那么高深的课,别的学生,大概就是劳榦说的“同学们”,大都是钻研国学多年的文科高年级学生或者研究生。“同学们”可能根本没想到,这个物理系来的、毫不起眼的沈仲章,进北大还不到两年,居然学过梵文,而且,若想吹嘘的话,还可以说是他们老师的老师钢和泰的“入室弟子”呢。不过,父亲向来低调。

父亲后来与劳榦相熟,从晚年通信来看,他俩不生分。但是,两人都没有以佛典翻译为专业,不一定想到谈论寅恪先生的课。把沈仲章和劳榦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的,是被称为“二十世纪东方文明的四大发现之一”的居延汉简。劳榦编辑的《居延汉简版图之册》,其中图像都是沈仲章所摄。

沈仲章在西北考查途中,1935年左右(李蟾桂惠赠存照)

回到寅恪先生北大开课之事。父亲记得,他上寅恪先生那两门课的时候,坐在较靠前的座位,笔录勤奋。他能明白感到,寅恪先生肯定注意到了他这个学生,但课堂里没怎么交谈。

THE END

《众星何历历:沈仲章和他的朋友们》

【美】沈亚明 著

沈仲章与当时文化界诸多知名人士的直接往来。如陈寅恪、刘天华、刘半农、金克木、胡适、傅斯年、赵元任、徐志摩、许地山、钢和泰、斯文赫定等。

沈仲章对民国时期一些学术团体、文化活动和历史事件是最知情者之一。他回忆的第一手资料,有不少独特而鲜为人知的内容。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

梁漱溟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梁漱溟文化思想 |叶圣陶孙女回忆叶氏文脉 |柳诒徵先生纪念讲座 |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陈作霖先生逝世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作家张爱玲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林散之、高二适先生纪念讲座 |钱穆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讲座 |阮玲玉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讲座 |上官云珠、周璇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讲座 |谭延闿逝世九十周年讲座 | 孙中山先生逝世九十五周年纪念论坛 |王阳明逝世四百九十周年纪念论坛 |

文化名家系列讲座

莫砺锋:开山大师兄 |周文重:国际关系新格局 |周晓虹:口述历史与生命历程 |周晓虹:费孝通江村调查与社会科学中国化 |周晓虹对话钱锁桥 |周晓虹、张新木、刘成富、蓝江对谈:消费社会的秘密 |群学君对话舒国治 | 群学君对话叶兆言 | 黄德海、李宏伟、王晴飞、王苏辛、黄孝阳五作家对话 |孙中兴:什么是理想的爱情 |杜春媚对话郭海平 |程章灿:作为诗人与文学史家的胡小石 |谷岳:我的行走之旅 |黄盈盈:中国人的性、爱、情 | 金光亿:人类学与文化遗产 | 周志文:人间的孔子 | 严晓星:漫谈金庸 | 周琦:越南法式风情建筑 | 魏定熙:北京大学与现代中国 | 胡翼青:大数据与人类未来 |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系列高峰论坛 | 毕淑敏读者见面会 | 徐新对话刘成 | 谢宇教授系列演讲 | 王思明:茶叶—中国与世界 | 祁智对话苏芃:关于写作 |甘满堂:闽台庙会中的傩舞阵头 | 张静:研究思维的逻辑 | 翟学伟:差序格局——贡献、局限与新发展 | 应星:社会学想象力与历史研究 |吴愈晓:为什么教育竞争愈演愈烈? | 李仁渊:《晚清新媒体与知识人》 |叶檀读者见面会 |冯亦同:金陵之美的五个元素 |华生、王学勤、周晓虹、徐康宁、樊和平对话 |

城市文化与人文美学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一期) |东方人文美学深度研修班(第二期) | 大唐风物,侘寂之美: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一期) |大唐国宝、千年风物: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二期) |当颜真卿遇上宫崎骏: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第三期) |史上最大正仓院与法隆寺宝物展:日本美术馆与博物馆之旅 | 梦回大唐艺术珍品观展会 | 四姝昆曲雅集: 罗拉拉、单雯、孙芸、陈薇亦 |昱德堂藏扬州八怪精品展 | 《南京城市史》系列人文行走活动 |《格致南京》系列文化活动 | 文心雅韵:中国传统人文美学系列讲演 | “文学写作与美好城市”高峰论坛 | 仰之弥高:二十世纪中国画大家展 | 首届微城市文化论坛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一期:南京运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二期: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三期:文旅融合)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四期:城南旧事)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五期:灵谷深松)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六期:清凉山到石头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七期:从白马公园到明孝陵)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八期:从玄武门到台城)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九期:从金粟庵到大报恩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期:从夫子庙到科举博物馆)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一期:从五马渡到达摩洞)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二期:从狮子山到扬子饭店)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三期:从南朝石刻到栖霞寺)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四期:牛年探春牛首山) | 南京城市文化深度行走(第十五期:中山陵经典纪念建筑) | 从南京到世界:第一届微城市论坛 |园林版昆曲舞蹈剧场《镜花缘记》 | 秋栖霞文学日系列活动 |

社会科学研修班与专题课程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6)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7) | 社会心理学暑期班(2018) |社会科学经典理论与前沿方法暑期班(2019) |口述历史与集体记忆研修班(2020) |中国研究:历史观照与社会学想象力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会学:从本土化尝试到主体性建构——纪念中国社会学重建40周年学术研讨会 |第一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 (2018) |第二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19) |长三角论坛2019新春学术雅集 | 第三届长三角社会学论坛(2020) |

新书分享会 | 经典品读会

《金陵刻经处》 | 《 生活的逻辑: 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国知识人(1927-1937) 》 |《谢辰生口述》 |《袍哥》 | 《年羹尧之死》 | 《朵云封事》 |《两性》 |《放下心中的尺子——庄子哲学50讲》 |《东课楼经变》 |《旧影新说明孝陵》 |《光与真的旅途》 |《悲伤的力量》 |《永远无法返乡的人》 | 《书事》 |《情感教育》 |《百年孤独》 |《面具与乌托邦》 | 《传奇中的大唐》 | 《理解媒介》 |《单向度的人》 |《陪京首善》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诗经》 |《霓虹灯外》 |《植物塑造的人类史》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 | 《拉扯大的孩子》 |《子夜》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骆驼祥子》 |《朱雀》 |《死水微澜》 |《通往父亲之路》 |《南京城市史》(新版) | 《被困的治理》 |《双面人》 | 《大名道中》 |《笺事:花笺信札及其他》 | 《九王夺嫡》 |《乡土中国》 |《白鹿原》 |《冯至文存》 |《在城望乡》 |《海阔天空》 |《遗产的旅行》 | 《城堡》 |《被遗忘的一代:第四代导演影像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