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法自弊的故事
商鞅是我国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他年轻时聪明好学,尤其喜欢研究刑法。他在魏国做过小官,没有得到魏惠王的重用。
秦孝公锐意变法,于公元前361年下求贤令。于是商鞅离开魏国,到了秦国。秦孝公与他谈了三次以后,觉得他很有本事,便任命他为左庶长,让他制定变法的新法令。
商鞅改革了秦国的旧制度,制定了一套新法令,比如百姓五家为一保,十保相连;一家犯罪而九家举发,若不举发,则十家连罪;投降敌人的要斩首,私藏罪人的要判罪;有功的封赏进爵……新的法令施行后,不到10年,秦国就强盛起来。商鞅又把全国划分为31个县,设置令、丞等官吏,丈量土地,统一量器,等等,秦国逐渐成为诸侯中的强国。
商鞅的新法很严格,用法又极严厉,他在秦国为相10年,得罪了不少达官贵人,又曾经对太子的师傅用刑来警示太子,朝廷内很多权贵、大臣心里都怨恨他,只是由于秦孝公重用他,敢怒而不敢言罢了。
有个名叫赵良的人拜见商鞅,说:“您是由太监引荐给秦王的,这不是谋取功名的正道;做丞相不为百姓谋福,却大兴土木,这不是功德。刑至太子的师傅,用严刑峻法来压制人民,这是积怨蓄祸啊。用礼教来教化人民要比用严法命令人民深刻得多。现在你建立的事业违背常理,所变之法违背常情,你又被封为商君,以法制裁秦公子,杀死祝欢,黥公孙贾。这些事,都是得罪人的啊。为什么不归还所封的地,去退隐山林呢?如果您贪图富贵,以在秦国专权为荣耀,置百姓的怨愤于不顾,秦王一旦不用你,你就会有生命危险。”
商鞅不听赵良的话。
不久,秦孝公死了,秦惠王继位。有人便诬告商鞅,说他要谋反,秦惠王派人收捕商鞅。商鞅急忙逃跑,逃到函谷关下,想到旅馆住宿。店主人不知道他就是商鞅,对他说:“商君立法规定,收留没有证件的客人住宿要判罪。”商鞅慨然长叹说:“唉,自己作的法竟然弊害到如此地步!”于是,他又逃到了魏国。魏国人恨他曾打败过魏军,不接受他,还要把他交给秦国。商鞅逃到自己的封地商去,和他的部属发兵攻击郑地,被秦军打败,商鞅被秦王施以五马分尸的酷刑。
后来,“作法自弊”这一成语,用来比喻自己立法,自受弊害。
作法自弊出自:《史记·商君列传》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