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被害死,朱元璋不仅不难过而且还说死有余辜,并在祭文里大骂儿子,这是为什么?《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什么说年羹尧死有余辜_秦国_商鞅_死有余辜
本文目录
- 儿子被害死,朱元璋不仅不难过而且还说死有余辜,并在祭文里大骂儿子,这是为什么
- 《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什么说年羹尧死有余辜
- 小偷在偷东西的时候被打死了,是不是死有余辜
- 为什么有人认为袁崇焕不该杀,却有人认为死有余辜
- 张爱玲曾说,高鹗妄改红楼梦死有余辜,你觉得红楼梦后四十回有看的必要吗
- 傅雷夫妇自尽前说“儿子傅聪令我们死有余辜”,傅聪到底做了什么
- 商鞅变法压榨百姓,商鞅本人死有余辜吗
儿子被害死,朱元璋不仅不难过而且还说死有余辜,并在祭文里大骂儿子,这是为什么
白发苍苍的朱元璋见到儿子冰冷遗体的那一刻,早已把皇帝的威严抛掷脑后,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放声大哭起来。
毕竟,三年之前、自己苦心栽培的大儿子朱标就暴毙了,可没想到现在,还不到40岁的二儿子朱樉也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苦、或许只有老朱自己能够明白。
可是大哭一场之后,缓过神来的朱元璋却换了一种怒不可遏的眼神、死死盯着朱樉那没有一丝血气的脸庞,如同痛斥仇人那样骂道:“你这个不忠不孝的狗东西,死了活该!”
如此大相径庭的态度翻转,让身旁侧立的宦官、大臣们一脸不解,可让他们更疑惑的还在后面,朱元璋竟然洋洋洒洒写了一篇两千多字的祭文,字里行间全是对已故儿子的指责、痛骂。
乍一看,这二位哪里是父子、分明是一对冤家对头!
朱樉作为堂堂皇子,锦衣玉食无忧无虑,为什么会突然暴毙身亡呢?作为父亲的朱元璋,在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时,为何大发雷霆、把已经死去的儿子骂得狗血淋头呢?那么,朱樉到底做了哪些恶?
作为二皇子,朱樉虽然无缘“皇位接班人”,但在朱元璋还是蛮器重的,要怪只能怪他自己不争气,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公元1356年的冬天,伴随着一生婴儿的哭泣,朱樉出生了。
此时的朱元璋,已经是浙江、江苏一带十分得势的割据势力头领,所以朱樉自然也被视为掌上明珠。
朱樉毕竟是次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来说,他是根本无缘皇位的。但谁让老爹老妈对他宠爱至极呢?
所以在朱元璋称帝后,马皇后就一个劲地吹着耳边风。
“重八呀,你说封咱们老二做什么王?”
听完这个问题,朱元璋心里也直犯嘀咕。其实他心里也明白,名号这个东西都是虚的,只不过叫起来好听罢了。
但到底封朱樉一个什么样的名号,朱元璋一时拿不定主意。
见他迟迟不说话,马皇后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大是注定的太子,那么老二就是诸王之首,封号必须响亮!”
“夫人说得对。”朱元璋则在一旁应和着。
马皇后对这种附和的态度十分受用,眼睛滴溜一转便脱口而出:“不如封他做秦王吧。”
听到这里,朱元璋终于明白了。
唐朝时期李世民就被李渊封为秦王,一生立下了赫赫战功,“秦王”这个封号自那时起就水涨船高。
公元1370年,朱元璋正式下旨,封朱樉为秦王镇守西安。
“关内之民,自元氏失政,不胜其敝。今吾定天下,又有转输之劳,民未休息。尔之国,若宫室已完,其不急之务悉已之。”
朱樉动身就藩之前,朱元璋还把他叫到身边、苦口婆心地告诫。天下刚刚平定,关内的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你到封地之后要让他们休养生息。
面对这样的谆谆教诲,朱樉却把它当成了耳旁风。
刚到封地,他就迫不及待地大兴徭役,建造起气势恢宏的宫殿,以至百姓苦不堪言、骂声一片。
消息传到了京城,朱元璋十分生气,果断下旨将朱樉召回身边严加看管。虽然儿子任性,但朱元璋依旧不舍得责罚,正好那个时候宫内的大宗正院改为宗人府,朱元璋考虑到朱樉是藩王之首,便将他封为宗人令、专门管理皇家事务。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朱樉确实十分宠溺,就算他犯下多大的过错也不忍心惩罚。如果朱樉能够稍微收敛一些,肯定能继续做他的安乐王爷、也不至于落得个英年早逝的下场。
朱樉不改嚣张跋扈的个性,最终竟死于三个老女人之手,这是为什么?
虽然朱樉在京城依旧被委以重任,但身边到处都是亲军都尉府的暗探,所以日子过得远没有在封地里舒服。
为了能够重回西安,朱樉多次找到哥哥朱标诉苦。
“大哥,你在父皇面前说说情,把我调回西安嘛。”
面对弟弟的苦苦哀求,朱标心里也有些动摇,恰巧朱元璋命他到西安巡视,于是朱标到陕西一带转了一圈之后回京复命,声称秦王的封地内、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繁荣景象,朱樉治理得还算不错。
正是因为朱标的调节,朱樉最终得以回到西安,也为之后暴毙身亡埋下了伏笔。
在京城被束缚了多年,朱樉嚣张跋扈的性格终于在回到西安的时候得到了释放。为了满足自己的变态心理,他时常会将人的舌头割去、看他们张嘴却说不出话的窘迫。在寒风呼啸的冬天,他还会派人将罪犯埋进雪地里,每隔半个时辰就上前查看,以此试验人在极其寒冷的环境下究竟能撑多久。
更令人发指的是,在一次带兵出征前,朱樉竟然派人掳来150对幼男幼女,并且一个个地将他们的生殖器破坏。
听着孩子们稚嫩的哭声,朱樉则在一旁捧腹大笑,仿佛在欣赏天籁之音。
公元1395年三月的一天清晨,秦王府内的厨子照常送来一盘通红的樱桃。
见盘中的樱桃新嫩多汁,朱樉连忙抓起几颗便塞进嘴中,稍一咀嚼便感到怪异、心中暗自嘀咕道:“樱桃竟然被煮熟了?”
但煮熟后的樱桃口感更好,朱樉的疑问也被美味蒙蔽,不一会儿功夫便风云残卷地吃完了。
可是没过一会儿,他就感到腹痛难忍,一番挣扎之后便没了呼吸。
原来就在前几天,厨房里的三名老妇人不小心将泔水溅到了朱樉的身上,恼怒的朱樉当即就叫嚣着要处死她们。
这把老妇人吓得不轻,为了保住性命她们决定先下手为强,打听到煮熟的樱桃核有剧毒后,便趁着夜色偷偷潜入厨房动了手脚。朱樉正是因为吃樱桃时不小心将核咬碎,才导致中毒身亡。
得知儿子被毒死,朱元璋破口大骂:“真是古之未有”。
堂堂一代藩王、当今皇帝的亲生儿子,竟然死在三个名不见经传的妇女手中,这个消息传出来后、举国震动。
朱元璋当着群臣的面,脸色铁青地说道:“尔虽死矣,余辜显然”。
大臣们知道朱元璋十分憎恨朱樉的所作所为,但藩王暴毙、理应给个谥号,便纷纷上奏劝说。
架不住大臣们轮番上阵,朱元璋只好随手在纸上写了个“愍”字,这个谥号并不算好。
按照朱元璋的话说,因为朱樉年长,所以给了他一个“秦王”这样响当当的封号,并且希望他在封地里干出一番成就。可没想到朱樉竟然在西安为非作歹、以至于人神共愤,实在死不足惜,赐个“秦愍王”的谥号也是看在父子一场。
不过在祭文中,朱元璋毫不留情,洋洋洒洒两千字、列举了朱樉无数罪状,可见他对这个儿子已经失望至极。
《雍正王朝》张廷玉为什么说年羹尧死有余辜
也许张廷玉只想说:“年羹尧你膨胀了”!
年羹尧的死,就是一句话:“帝王让你三更死,不会留你到五更”。
年羹尧作为西北之地的重臣,在雍正王朝时期,雍正皇帝给了他很高的殊荣,而这份殊荣也让年羹尧愈发的膨胀,突然有一天,年羹尧的身体像一个气球一样“砰”的一生爆炸在了雍正王朝的上空,因为年羹尧被雍正皇帝弄死了。
纵观清朝的历史,我们能够明白多尔衮、鳌拜的死,我们大致也能理解年羹尧为什么会死了。
虽然,年羹尧可能没有做到能够威胁到雍正帝位的作用,那是为臣知道,恃宠而骄本来就是宠臣的大忌,更何况年羹尧还是康熙王朝的宠臣,对于康熙王朝来说,他是帝国之柱石,国家之栋梁,但是对于雍正皇帝来说,年羹尧是前朝老臣,是恃宠而骄、不知死活的大臣,也是他最好的利用人选。
出生于汉旗官宦之家的年羹尧,自然从小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年羹尧更是凭借自己的实力成为了康熙王朝的一名进士,此时的他才仅仅20岁。
年羹尧在康熙王朝的升迁速度可以说是---神速。
康熙39年,中进士。
康熙48年,四川巡抚。
康熙57年,四川总督。
康熙60年,川陕总督。
康熙61年,掌控西北军事。
可以看得出来,康熙帝走的时候,是活生生地给雍正皇帝留下了一位位高权重的人臣啊,但是雍正皇帝怎么对待年羹尧,那就是让给他一直膨胀。
我们不难想象,年羹尧的事情,就是雍正皇帝计划好的,年羹尧在雍正王朝蹦跶了四年就身败名裂,所以,雍正皇帝在上台之初就把他算在内的,一个新的帝王上台,如何树立权威,从以往的例子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诛杀一个位高权重的人臣,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手段。
而诛杀年羹尧,恰恰可以达到雍正皇帝上台立威的最好人选。
年羹尧,在雍正王朝的确是膨胀了,但是仔细想一下,年羹尧的这份膨胀,像极了雍正皇帝自编自演的一场戏,他给与了年羹尧极高的宠爱,雍正皇帝的这份恩情,让大家觉得作为前朝老臣的他得到了很好的回报,雍正皇帝的这一招可以说是毒辣至极。
一方面,他想借助年羹尧来平定西北青海地区的战乱。
一方面,他想借助年羹尧来达到自己收拢朝堂老臣人心的目的。
最恶毒的一方面,作为新上任的帝王,他急需树立自己的帝王之威望。
雍正皇帝的这一招,恩威并施,一箭双雕,他给与年羹尧最大的恩情,让他安心平定西北战乱,又一方面让年羹尧急剧的膨胀,说白了,年羹尧是被雍正皇帝一开始就算计在里面的。
雍正皇帝要用年羹尧的脑袋,为自己的帝王之姿,打造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屏障。
小偷在偷东西的时候被打死了,是不是死有余辜
小时候镇上庙会的时候,经常抓到小偷,往往都是一群人围着打个半死,最后都是派出所来了才算是得救了!
当时可以说是法不责众了,放在现在肯定是要追责的!法制社会还是要讲法律的,最正确的做法还是报警处理!
为什么有人认为袁崇焕不该杀,却有人认为死有余辜
《原创》在明清决战中,只有袁崇焕堪称有显贺战功。他以微弱之师,挡住了八旗铁骑之勇。并把努尔哈赤轰成重伤,半年后竟一命呜呼。在北京城下,仅以九千明军,败两万八旗强勇。令皇太极也无可奈何,可怜明朝腐败,大厦将倾,奸臣当道,皇帝不明。可怜一代英雄向岳飞一样以惨死告终。清朝仅用小小反间计,竟让崇祯上挡,这样的胡涂皇帝,他不灭亡,天理不容。袁崇焕是抗清英雄,他的死标志着明朝步入寿终。有人认为他死有余辜,这些人和崇祯一样胡涂,一样信谣传之辞,这是不应该的。也是袁本人楞角分明,作事不圆滑,树私情私仇较重,失了人情,在人情大国中,尤其官场上混,不谙此道者,有失人性之虞,一至于此,哀哉!
崇焕堂堂一英雄,
英名本该万古流。
英雄叛徒谁作主?
査查史料自分明。
农安县高纪元
2021年11月21日
张爱玲曾说,高鹗妄改红楼梦死有余辜,你觉得红楼梦后四十回有看的必要吗
虽然高鹗后续四十回的写作在思想和艺术上与曹公的前八十回差距很大,但与同类续书比较起来还是高高在上,有必读的价值的。
高鹗在后四十回里基本上按前八十回的线索完成了《红楼梦》里主要人物的悲剧结局。如:黛玉之死,宝玉出家,迎春、惜春的不幸遭遇等等。也沿着前八十回的脉络写出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落。
由于在思想上,高鹗有着浓厚的封建意识,他不甘上层社会的彻底破败,也对当时的封建制度怀有深沉的留恋和惋惜。
所以在写作上,很多内容都与曹公的原来创意相违背。当然,诗、词意境和写作艺术比起曹公来更是相差甚远。
不管怎样,高鹗的后四十回还是被世人认可、接受了,也算是《红楼梦》较完整的一个续本吧,我认为还是有可读的价值的。
要想《红楼梦》后续完美地逞现于世,永远也没有这个可能,世上再也没有这样的奇才了。纵然再续也是狗尾续貂,百般臆造了,除非曹公再世。谢谢邀请。
傅雷夫妇自尽前说“儿子傅聪令我们死有余辜”,傅聪到底做了什么
两位老人家怨错人了,孩子没错,后来人都知道是谁的错,是谁犯下的罪行。
商鞅变法压榨百姓,商鞅本人死有余辜吗
其实,商鞅所制定的法律就是要把秦国变成一个一直处于战时体制的国家,让秦国能够实现全国总动员,将所有潜力激发出来。
在商鞅的严刑峻法之下,仅仅十几年的时间内,秦国就变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并且夺回了失去已久的河西!
如果说商鞅在变法中有什么错误,那么始作俑者并不是商鞅而是秦孝公。如果商鞅死有余辜,秦孝公才是首犯,他应该怎么处罚呢?
(商鞅影视形象)
第一,秦国持续衰落,秦孝公寝食难安。
秦国在春秋的时候也曾经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当时秦穆公向西方发展灭掉了12个西戎国家,拓地千里成为东周在西部边境的屏障,并且因此得到了周天子的犒赏,成为西方诸侯之长。
但是,秦孝公之后秦国开始衰落了,而到了战国初期,由于他的东方邻国魏国率先通过变法强大起来,而遭到了攻击。而且,魏国那个时候来了一个著名的将领吴起,让秦国的压力更大了。
吴起这个人帮助魏国组建了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军队魏武卒,他率领这支军队攻占了秦国大片土地,还曾经率领5万魏武卒打败了50万秦军,搞得秦国岌岌可危。
还好,后来魏文侯逼走了吴起,减轻了秦国的负担。
但是魏国还是那么强大,在魏国的威胁下,秦国仍然不敢掉以轻心。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秦孝公时期。
秦孝公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国家变强大,不再遭受这个东方强国的侵略,整日发愁,可又找不到办法。
第二,为了使国家能够强大起来,秦孝公选择了不择手段,所以商鞅给他制定了最严苛的刑法。
正在秦孝公为国家如何强大不再受到欺辱而寝食难安的时候,商鞅来到了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介绍,商鞅见到了秦孝公本人。
商鞅来自当时的天下第一强国魏国,让秦孝公决定好好跟他聊聊。
商鞅第一次跟秦孝公讲了很多国家大事,一般的政治人物应该会听的津津有味,但秦孝公不是,睡着了。。。。
事后,秦孝公还把景舍责备一顿,认为他推荐的这个人不靠谱。
第二次,商鞅给秦孝公讲的是治理国家的大道理,这次秦孝公没睡着,但还是不满意,又把景舍说一顿。
要说商鞅还真是有能耐,他跟景舍说,我们还可以聊别的。
景舍就再次跟秦孝公推荐了商鞅,于是秦孝公第三次接见了他。
这次,秦孝公没睡觉,并且觉得商鞅说的有点道理,然后决定主动召见商鞅。第四次,两人谈的非常投机,一连聊了好几天秦孝公都不觉得累,并且决定采纳商鞅的建议。
景舍很奇怪,就问商鞅怎么回事,商鞅说:我们第一次聊的是帝道,第二次聊的是王道,这两种方法他都觉得慢,所以第三次我聊的是霸道,原来国君喜欢霸道。可惜这么一来虽然国家可以快速实现富强,德行上就不行了。
通过商鞅和秦孝公最初的聊天可以看出,商鞅之所以在秦国推行严刑峻法是秦孝公的意思,本来商鞅希望秦孝公学习古代先贤的治国方式,可秦孝公不干那。
所以,要是因为推行严刑峻法就压榨百姓就说商鞅的错,那这个错秦孝公占大头!
第三,秦法在压榨老百姓的同时也在激励着老百姓,但得罪了权贵!
秦法执行的是耕战制度,不管你是种地还是打仗,地种的好会有奖励,仗打得好也会拿军功,体现的是一种平等,而不是像之前那样靠出身来博取功名地位。
这样,老百姓在被严刑峻法管理的时候,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上升的通道。所以,打仗的时候秦军都特别积极。
这么一看,商鞅之法对于老百姓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当然,这对那些依靠门第出身获得功名地位的权贵来说可就坏了。从此之后如果他没有军功,没有为这个国家作出贡献,他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了,他所享受的祖先庇护越来越少,怎么能不对商鞅仇恨。
所以,真正反对商鞅的反而是那些权贵。
第四,在权贵的反对下商鞅被杀了,但秦法留下了
秦孝公死后他的儿子继位,就是著名的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影视形象)
秦惠文王这个人很有意思,他和西方历史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同岁!
同时,秦惠文王也是一个非常有为的君主。
由于在变法期间商鞅得罪了众多权贵,缺少了秦孝公的庇护后商鞅就惨了,权贵们很希望秦惠文王能够杀掉商鞅为他们出气!
商鞅知道自己在秦国的地位不保,只好从秦国逃走,可是他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最后,他回到了自己的封地,率领军队和秦军作战。
肯定是打不过的。
于是,商鞅被杀,他的尸体也被五马分尸。
商鞅死了,但是秦法留下了。
秦惠文王知道商鞅的法律可以使国家富强,所以在杀掉商鞅平息权贵愤怒之后,把秦法留了下来。并且对秦法严格执行,从此秦国开始对周边国家的不断蚕食,秦军也被各国恐惧称为虎狼之师!
可见,商鞅并不是死有余辜!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