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商鞅变法真正恐怖的是什么
- 夏朝灭亡是不是因为妺喜妺喜真的是间谍吗
- 夏朝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朝代有什么著名人物
商鞅变法真正恐怖的是什么
公元前338年,商鞅起兵谋反被秦惠文王反杀,死后其尸身被带回了秦都咸阳,以五马分尸示众,行刑后百姓们拍手称快,守旧贵族们弹冠相庆。
秦惠文王以商鞅为祭品,稳稳地坐上了秦国君主的位置。
2000多年前,中原大地进入了战国时期,旷野城郭到处都是血染的战场,列国诸侯为了强多地盘,背信弃义,撕毁盟约,如同嗜血的虎狼。
在列国诸侯眼中,秦国国力衰弱,又居于黄土高原之上,简直就是个乡巴佬,都不屑于攻打,列国卑秦已久,百年来士子不入秦已成列国共识。
可是,随着商鞅的到来,秦国逐渐从弱秦变为了强秦,更是在百年后,由秦始皇带领着百万雄狮,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当初,秦孝公的百般信任成了悬在商鞅头上的一把利刃,只待找准时机,就会将他撕得粉身碎骨。
01
变法初现
商鞅原本是卫国人,本姓公孙,据说是卫国国君的后代。后来,他投奔秦国,实行变法,打败魏国后,受封于商地,后人便称他为商鞅,或者是商君。
29岁时,他到魏国做了魏国国相公叔痤的侍从官,公叔痤很喜欢这个具有实干精神的年轻人,想要将他举荐给魏惠王。
一日,魏惠王亲自前往相国府看望公叔痤,看着病中的相国,魏惠王不由叹息道:“相国,你若撒手不管,那魏国可怎么办呀?”
公叔痤见此机会,便向魏惠王推荐了商鞅,言辞恳切道:“大王不用担心,商鞅虽然年轻,却又经天纬地之才,你可将国事尽交予他,他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魏惠王从未听过商鞅的大名,便没有放在心上,坐了一会之后便准备离开了。起身之际,公叔痤叫住了他,道:“如果大王不用卫鞅,那就将他杀了,千万不要让他走出魏国国境。”
魏惠王心下纳闷,相国一会让我用他,一会让我杀他,莫不是生了病,老糊涂了。于是并未将他的话放在心上,摆摆手就离开了。
公叔痤去世后,魏惠王早就忘记了有商鞅这一号人,既没有用他,也没有杀他,任由他离开了。
而此时,在魏国西面的秦国,一位年轻的君王正翘首以盼,他充满着无限的野心,希望能有一人如天神降世般,来拯救他这岌岌可危的国家。
他是秦孝公,如今的秦国国君,满腔的愤懑和不甘。遥想当年秦国是何等威风,东平晋国之乱,西霸戎狄之地,更是将河西之地收入囊中。
可如今呢?大片的国土被魏国抢去,如今已过去了两百六十多年,历经了十四代君主,河西之地仍未收复,秦国成了挨打的小弟,在周天子和六国诸侯心中再无一席之地!
为了能尽快摆脱国力衰弱的困境,秦孝公广发求贤令,晓谕七国,只要有人能献上强国大计,封侯拜相,分封土地。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公元前361年,商鞅怀揣着求贤令和李悝的《法经》,渡波涛汹涌的黄河,穿过漫天黄沙的高原,来到了这个即将实现他理想的国家。
他跨在马背上,漫天风沙中回头望去,魏国已经看不见了,他心中升腾起炽热的火苗,若有一日,我再回到魏国,带来的必将是杀戮与征服。
魏国与秦国实力悬殊之大,绝非一朝一夕就能赶上的。当年,魏国名将吴起训练出了精锐步兵魏武卒。
靠着这支精锐军队,魏国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收入囊中,秦国被迫锁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魏国虽然强大,到了魏惠王这却停下了脚步,他太过自信了,没有将秦国放在眼里,以至于给了秦国一次喘息的机会,而商鞅的到来,让秦国寻到了一丝生机。
商鞅也不是书呆子,来到秦国后和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攀上了关系,通过景监的引荐,商鞅第一次见到了这个敢向东方六国挖墙脚的年轻君主。
秦孝公见到商鞅后直奔主题,问了一个问题: 列国纷争,秦国当何以自处?
商鞅沉思了片刻,就分析起了各诸侯国的形势,如今各诸侯国连年征战,为了一座城池,一方土地,背信弃义,尔虞我诈,导致血流成河,而秦国当反其道行之。
秦孝公不禁有些好奇,不打仗,怎么强国?于是,商鞅搬出了五帝之道,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侃侃而谈,居然将秦孝公说睡着了。
这次会面的结果可想而知,秦孝公以为商鞅是个骗子,满口帝王之道一点用都没有。
景监见君上对商鞅的五帝之道不感兴趣,于是想让商鞅离开,可商鞅却再次求景监为他引荐,希望能跟君上再谈一谈。
景监心想,若事情有了转机,日后也能多个盟友。于是,在景监的劝解下,五日后秦孝公再次召见了商鞅,想看看商鞅是否还有高见。
这次,商鞅又搬出了王道之论,表示,若能用孔子的兴国之道,秦国必将成为礼仪之邦。可不待商鞅说完,秦孝公就冷哼道:“若食不果腹,破衣烂衫,文明礼仪又有何用?”
商鞅随即沉默不语,秦孝公见状,挥了挥手,将商鞅赶出了大殿,这次,他怒火冲天,将景监也骂了一顿,是不是脑子出了什么问题,一次又一次地为商鞅引荐。
同上一次一样,被赶出来的商鞅还是厚着脸皮再次求到了景监面前。这次,商鞅不再遮遮掩掩,直言要与君上讲一讲霸道。
也不知道是商鞅特别会忽悠人,还是景监特别看重商鞅,冒着被秦孝公斥责的风险,景监第三次将商鞅带到了秦孝公的面前。
秦孝公见商鞅如此执着,不禁有些好笑,问道:“先生这次有何高见啊?”
这次商鞅也不含糊,直奔主题道:“君上,今日我们来讲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五霸之道。”
见商鞅提到穆公,秦孝公不禁感慨道:“自穆公去后,我秦国再也不复往日雄风,也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能否振兴秦国。”
商鞅见状,心下更加明了,掷地有声地说道:“君上,秦国再现五霸雄风。秦国如今虽弱,却有沃野千里,居华山天险,易守难攻,与戎狄为伍,民风彪悍,能练强兵,君上有一颗称霸列国的帝王之心,若能辅以臣的法家之术,何愁大事不成。”
法家之术,强国之术,这是商鞅手中的王牌。在当时,各国诸侯皆是以人治国,遇贤明君主则国盛,遇守城之主则平庸,遇残暴之主则国灭。
而法家思想讲究的是以法治国,上到君王贵族,下到平民百姓,事事皆以法令行事,如此,整个社会都会以法令为依据有序发展,不会因为出现不贤的君王而导致国家大乱。
商鞅的话说尽了秦孝公的心坎里,这不就是他想要的强国之计吗。
当时,周氏衰微,各诸侯国都在拼命抢夺地盘,扩张生存空间,秦国被挤压得毫无还手之力,随时走在灭亡的边缘,他要的就是这样立竿见影的强国之道。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原来以为是个青铜,没想到是个王者。于是,胸怀霸业的年轻君主和怀揣以法治国理想的卫国客卿一拍即合,他们想用一场变革席卷整个秦国。
虽然,秦孝公同意了,但真的要实行改革,还要臣子们的同意。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
长期与戎狄为伍的秦国被贴上了野蛮的标签,很难适应中原带来的制度,所以,想要将变法顺利地推行,光得到秦孝公的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诸位大臣的支持。
这一日,商鞅早早起床梳洗,随后直奔秦王宫方向,今天他要去参加一场史无前例的辩论,他要用他的三寸之舌撬动秦国大臣们守旧的思想,这场辩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大殿之上,列位臣工早已站定,秦孝公坐于高位之上,朗声道:“今日早朝,只议强国大计,商鞅献策欲变法,诸位可畅所欲言,恕尔等无罪。”
秦孝公话音刚落,便有大臣夺步而出,说道:“古法乃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随意改革必将会引起国家动荡,请君上三思。”
商鞅随即反驳道:“疑行无名,疑事无功,若凡是都畏手畏脚,那就什么事都不要干了。况且成大业者向来与一般人见识不同,只要能让国家强盛,百姓富足,不必拘泥于旧礼。”
商鞅此番言论一出,朝堂上顿时吵闹了起来。
“你一个卫国人,难道比我们这些秦国的臣子还懂秦国的形势吗?”
“弃祖宗家法于不顾,倒施逆行,是何居心?”
“我秦人岂是人人都可捏的软柿子,不容你在这妖言惑众。”
见众人在朝堂上吵作一团,没个结果,太师甘龙制止道:“请大家稍安勿躁,听我辩一辩。”
他对商鞅说道:“客卿所言我不赞同,圣人之所以为圣,是不移风易俗便能教化万民,是不变旧法就能强盛国家,这般做法必能百官顺应,百姓安定。”
商鞅笑着反驳道:“我说一句,先生莫恼,先生所言,世俗之言,平庸者安于旧俗,书呆子拘泥书本,他们墨守成规,无法谈论变法之道。要知道,能人制定法度,愚人只能被法度制约,贤者变更礼制,庸者被礼制约束。”
商鞅的一席话让甘龙无话可说,时任司空的杜挚又站出来辩驳道:“古人有云,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古法没有过错,遵循亦不会出现过失。”
商鞅见大臣们都是一成不变的发言,瞬间失去了耐心,厉声说道:“汤武之所以能王天下是因为敢于突破礼法,而夏殷之所以亡国是因为抱着旧法死守,众位是想抱着旧法与大秦共成沉沦吗?”
商鞅的质问响彻大殿,保守派还想再继续反驳,却只听秦孝公哈哈大笑道:“商鞅说得好!”
秦孝公已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变法势在必行,众大臣见状,也不再辩驳,以沉默收场。其实,秦孝公安排这场辩论是有私心的。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他不敢正面得罪这些守旧贵族们,他深知,自古变法就是将自己处于暴风之中,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他想要试探一下贵族的态度,也想要试探一下商鞅的决心。
好在,商鞅没有让他失望,他相信商鞅能强大秦国,不负他的期望,而他只要坚定不移地站在他的身后,全力支持他便可以了。
秦孝公要的就是商鞅这样面对守旧贵族好不退缩的勇气,他知道,只有砍去他们的臂膀,刺穿他们的心脏,秦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而商鞅就是那把最锋利的刀。
02
变法风云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主持变法。
一日,秦国国都栎阳的南门外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木头周围围满了前来看热闹的百姓。过了一会,商鞅登上高台,郑重地宣布道:
“诸位,谁能将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我赏十金。”
围观的老百姓闻言一阵骚动,议论纷纷,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商鞅见状,又大声说道:
“五十金!谁来?”
终于有一人从人群中走出,五十金足够他冒一次险了。在一片质疑声中,他成功将木头从南门搬到了北门,商鞅也很爽快,立刻将五十金赏给了他。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这便是徙木立信!
商鞅此举是在表明,只要是商鞅说的,世人都不能怀疑,即便是错的,他们也只能遵循,不能反对。
商鞅从来都是不惧权贵们的质疑,他要的就是削弱他们的权力。
当年,周天子分封天下,这才有了齐、楚、秦这些诸侯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诸侯国的势力不断做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权力被架空,诸侯国掌握了话语权。
而各个诸侯国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各国的君主将国家的土地不断分给士大夫们,这些人坐拥权力后,利欲熏心,开始威胁王庭统治。
秦国的症结就在于此,民和财都集中在贵族手中,所以只有将他们的权力削弱,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不然,秦国就只能等着被大臣们瓜分,亦或是在诸侯混战中走向灭亡。
很快,他就颁布了第一条法令:
第一、令民为什伍,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变法的第一条就是将老百姓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坐,为此还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此谓“什伍连坐”。
秦有刖刑,称断足或称斩趾。“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趾”——《秦简》
商鞅执法严苛,手段残酷,一直为世人诟病,称他是重刑重罚的罪魁祸首。
可是,对当时的秦国来说,人口是第一生产力,开垦土地种粮食需要人,当兵打仗保家卫国需要人。
为了能摸清秦国的人口数量,商鞅第一件事情就是令民为什伍,百姓登记造册,这样的话,权贵们再也不能隐瞒人口,瞒报税收,相当于将民都集中到了君主手中。
这样的做法势必会引起权贵们的讨伐,于是商鞅便提出了第二条法令:
第二、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父子、兄弟到了年纪必须分家,否则就双倍收取他们的赋税。
民众的组织被打散,变成了小家小户,结果便是户数增加了,税收增加了,兵源也增加了,贵族们看似捞到了好处,但自身的反抗能力被一同削弱了。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商鞅更狠的招还在后面呢。没过多久,商鞅就下了第三条法令:
第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普通人可以通过带兵打仗获得军功,爵位不再被上层社会所垄断,奴隶可以翻身做贵族了。
贵族之所以能食邑千户,依托的是秦国的存在,可若是敌兵进犯,毁城池、占土地,坐拥封地的权贵们就要第一个上战场。
可若是他们不想自己上战场,就只能鼓励别人去。虽然这条举措让贵族们恨得咬牙切齿,但占着家国大义的名分,谁都不敢阻挠,可不代表他们会就此甘心。
这日,秦国都城栎阳涌进了数千老百姓,他们纷纷控诉着商鞅变法的种种不好,为了能上达天听,甚至有人跑去了秦孝公接见列国使臣的驿馆去闹。
商鞅非常清楚,这次的抗议是冲着他来的,背后定有人指使,他不着急,他要等那个背后之人自己跳出来。
于是,抗议持续进行了两天,商鞅始终不予理会。于是就有大臣上奏秦孝公,称刁民聚集驿馆,是对君上的大不敬,是造反,应让商鞅速去平乱,以儆效尤,保护变法。
秦孝公看着奏章,露出了耐人寻味的表情,回复道,此乃商鞅自己的事情,无需他人置喙操心,还是此事与你有关。
大臣见状,只得不再提及此事。
面对这次阻挠变法的行动,秦孝公不管,商鞅不管,君臣之间达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默契。权贵们的把戏就在君臣的装聋作哑中被击溃。
没过过就,着数千百姓见闹着没什么结果,自己就散了。
于是,商鞅快速地颁布了第四条法令。
第四、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为了增长税收,国家鼓励生产,施惠于民。凡是努力生产,让粮食和布帛增加产能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而那些不从事本职工作,非法得利的人,要被收为奴隶。
商鞅的这一系列举措下来,秦国国力在变法中日益增强,商鞅也获得了极高的声望。
按理说,此时的商鞅应该趁势将权贵们一网打尽,尽快完成变革,可是他觉得不够,还不到时机,于是,一场蹊跷的战争被发动了。
《史记·秦本纪》记载:
秦孝公八年,与魏军在元里交战,秦军胜。
当时,商鞅已经被任命为秦国大良造,率军包围了魏国的都城安邑,这一次,秦军大胜。可是,魏国投降了,商鞅却没有进一步占领城池,连秦孝公朝思暮想的河西之地都没要。
秦孝公见商鞅劳师远征,发兵魏国,打了场胜仗,什么都没要就回来了,不禁大动肝火,可秦孝公哪里知道,商鞅是另有目的的。
若是此次灭了魏国,列国诸侯绝不会作壁上观,秦国虽然国力日盛,可也实在挡不住列国的铁蹄,即使拿回河西之地也守不住。
这次出兵魏国,也是打了魏国一个措手不及,魏国实力和军力尚在,若是恋战,秦国必将陷入苦战,于变法不利,商鞅要的不是这些。
他真正想要的是军功!
通过这次战争,秦军迫降安邑,一些随军出征的将士因骁勇善战而得了军功,被破格提拔,而这部分人大多都听命于商鞅,使得商鞅对军队的掌控更进了一步。
之后,商鞅对国家体制和行政进行了更为严苛的改革,被贵族们瓜分得支离破碎的秦国重新归于中央权力管理之下,权贵们被打倒一片又一片。
贵族们早已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啖其肉,喝其血,他们绝不会坐以待毙,阴谋潜滋暗长,一场疯狂的反扑正在酝酿。
03
血色理想
商鞅变法一步步深入秦国,越来越触及到守旧贵族的根本利益,矛盾日益加深,为了以防不测,他为自己制定了周密的安保措施。
每次出门的时候,他的车驾后面都跟着几十辆随行马车,车上都载着披甲的武士,车队旁还有手持矛和戟的卫士,将商鞅的车围得水泄不通。
这夜,秦都栎阳一片肃杀,商鞅在府中来回踱步,他的内心早已不复往日的平静,这一夜似乎特别漫长。
第二日,天光大亮,商鞅便急急地入了宫。刚进秦孝公的大殿,便看见了战战兢兢跪倒在地的太子嬴驷和怒不可遏的秦孝公。
商鞅知道,这是对手给他编织的一张大网,将他和太子网在一起,太子犯法,如何处置?不处置,那新法就是一张废纸,处置了,得罪了未来的储君,性命堪忧。
此时的商鞅早已做出了决定,他对秦孝公拱手道:“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
嬴驷一听,连忙磕头求饶,可内心早已将商鞅骂了千百遍了。
商鞅顿了顿又说道:“太子乃一国储君,上天加命,不得受刑。且太子年幼,无知,他之所以犯法,皆因太傅太师管束不严,所以,理应由他们代太子受刑。”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太子首傅公子虔是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的亲兄弟,仗着身份地位,一般人不敢惹。可商鞅不怕,当场对公子虔用了刑,太子不敢拦,而秦孝公压根就不准备拦。
堂堂王子,锦衣玉食,金尊玉贵,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商鞅用了刑,简直是奇耻大辱,今日所受,他定要百倍千倍地讨回来。
太子虽然免于责罚,可是他心中并未有半分感激,太傅被用了刑,太师脸上被刻了字,这相当于昭告天下,天子曾经是个罪犯,人人都能戳他的脊梁骨,这口气如何咽的下。
商鞅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得罪了太子殿下,将来太子登基,恐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他如今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将变法推行得更彻底。
据西汉史学家刘向在其著作《新序》中记载:
一日临渭而论囚七百馀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
为扫清阻挠变法的势力,商鞅下了狠手,在渭水边杀掉了七百多人,鲜血将渭水染得鲜红,哭声震天,这是商鞅在向世人展示他的决心。
面对商鞅的铁血手腕,守旧贵族们都退缩了,没有人会嫌命长,再去商鞅面前找死了。
公元前350年,秦国将国都从栎阳迁往咸阳,商鞅为秦国下了第二剂猛药。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明文法令,不分家就是违法,这一次,商鞅不仅将劳动力挖掘得更加彻底,还将门阀贵族打得支离破碎。
借此机会,他改革了土地政策,将土地重新丈量,登记在册,将贵族们手中的闲散土地收回,使中央完全掌握了土地数量并能合理分配,从而将军功受爵赐田制度发挥最大的作用。
商鞅走的每一步都让秦国变了个样,可他每走一步,守旧贵族们的地位、金钱、权力就一再受到挑战。于是,就有不怕死的公子虔再次触犯了法律,而商鞅也不怕事,下手更狠。
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商鞅将公子虔的鼻子给割了,这次他终于老实了,躲在家里八年没有出过门。
商鞅的第二波变法推行到第五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秦国终于大步踏上了国富兵强的道路,拳头硬了,列国诸侯也不敢再来侵犯。
如今的秦国,百姓温饱,士兵勇猛,军队锐利,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随时可能向列国奔袭而去,这种不怒自威,霸气外露,让各个诸侯国再也睡不安稳了。
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周天子终于正视了秦国的强大,赐来了祭肉,各国诸侯不敢再藐视秦国,纷纷赶来祝贺,此时的秦孝公终于扬眉吐气了。
此时,与秦国相邻的魏国正与齐国交战,大败而归,元气大伤。商鞅趁此机会,向秦孝公谏言,魏国乃秦国的心腹大患,不如趁此良机,发兵魏国,夺取河西之地,成就帝王霸业。
公元前340年,秦魏边境,商鞅率领大军进攻魏国。时隔多年,他终于重返这片土地,终于要实现离开时许下的诺言了。
两军对垒之际,商鞅派人给魏军统帅公子卬送去了一封信。
吾始与公子驩,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
意思是,我当初在魏国受公子照顾,如今两国交战,作为将领,不得不向公子刀戈相向,军令如山,非我本愿。我愿意与公子订立盟约,痛饮几杯,各自罢兵,从此秦魏相安无事。
其实,与秦国交战也非公子卬本愿,魏国连年征战,军力大损,秦军进犯之时,魏军正在与赵军交战,分身乏术,不得不派遣公子卬应战,实在是赶鸭子上架。
如今,见商鞅如此顾念旧情,公子卬不疑有他,便想着去秦军大营会会老友,借此休战。
席间,公子卬与商鞅推杯换盏,共同聊起在魏国的岁月,商鞅举杯,感谢公子卬当年在魏国的照顾,更是替两军将士感谢公子卬,前来赴约,避免一场厮杀。
公子卬听罢,开怀大笑,正准备举杯饮酒之时,商鞅将手中酒杯掷于地上,随即,从暗处窜出了一队秦军士兵,他们一拥而上,将公子卬抓住。
此时的公子卬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破口大骂:“商鞅,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魏军群龙无首,很快就被秦军击溃。面对如此强大的秦军,魏惠王终于屈服了,他以割让河西之地六百里作为求和的条件,又将都城迁往大梁,远远地躲开了秦国。
此时的魏惠王无比后悔,他后悔没有听公叔痤的话,将商鞅杀死在魏国,可惜,为时已晚。
打败魏国的商鞅回到秦国后,权势与声望都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秦孝公也兑现了当年的诺言,封商鞅为列侯,领商於之地十五城为食邑,封号商君。
也就是这一年,这个为秦国忧心忡忡的君王,商鞅变法最坚定的支持者终于病倒了。
《战国策》记载: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嬴驷继位,史称秦惠文王。此时,蛰伏多年的公子虔再度复出,他伙同其他贵族,罗织罪名,诬陷商鞅谋反。
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到边境关口,想要住店,可店家不知道他是商鞅,要求带了证件才能入住,不然会获罪。
商鞅闻言不禁仰天叹息道:“制定新法的遗害竟然到了这一步。”
于是,商鞅离开秦国逃到了魏国,可是魏人恨他欺骗公子卬,致使魏军大败,将他捉住,送回了秦国,回到秦国的商鞅逃回了封地,发兵攻打郑县。
秦惠文王见商鞅还想做困兽之地,于是出兵讨伐,将他杀死在彤地。商鞅死后,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示众,并诛灭了商鞅全家。
商鞅用自己的血为秦国铺就了霸主之路,依靠法家治国打下的基业,秦国羽翼渐丰,势不可挡,正式走上了讨伐六国的征途。
04
最后
商鞅死后,百姓们拍手称快,贵族们弹冠相庆,君主如释重负。
据《战国策·秦策一》记载: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商鞅活着的时候,秦孝公甘愿退居二线,成了一位“虚君”,导致当时的百姓只知商鞅而不知秦王,所以,对于刚刚继位的秦惠文王来说,想要树立君威,商鞅便是最好的祭品。
杀了商鞅,可以换取贵族们的支持,杀了商鞅可以抹去自己曾经的耻辱,杀了商鞅可以让天下人知道,如今是他嬴驷掌权!
可商鞅死了,秦惠文王并没有舍弃商鞅的法令,秦国依然继续着没有商鞅的商鞅变法。此后,秦国的每一代君主都坚定不移地推行着商鞅变法。
而这也是商鞅变法的恐怖之处!
商鞅变法看似是动了守旧贵族的利益,其实他是一个专制驭民政策的推动者,有道之君,务在弱民!其变法的本质在于制民!
有人说,看过《商君书》之后,会被商鞅思想的狡诈、残酷和冷血深深震撼。
穷民以便君用,愚民以利役使,弱民以削反抗。
商鞅变法时,抓的唯一重点就是民,而民众的职业就只有一种,那就是“耕战之民”,闲时开垦土地,种植粮食,战时披坚执锐,上阵杀敌,这是他的疲民政策。
民穷,就会对君主的赏赐感恩戴德,更方便民为君用;愚民,就不会轻视朝廷的命令,思想受限能更好地受君主统治;弱民,消灭民众的组织,使其不能反抗君主。
自始至终,商鞅出台的一系列法令看似是在削弱权贵以富民,其实是将民众完全控制在股掌之中,将其限制在在饥与饱,贱与贵的边界上。
所以说,商鞅变法表面上是依法治国,以法强国,而更深层次的则是高明的君主役民统治术。
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先胜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
可见,商鞅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君主统治的集大成者,这便是,商鞅虽死,变法犹在!
黄泉之下,商鞅若再见秦孝公,也能说一句,臣不负君上所托!
夏朝灭亡是不是因为妺喜妺喜真的是间谍吗
红颜祸水是传统文人的陈词滥调,也是深入民间的一种偏见。看见特别漂亮的女人,有危险感的妇女都会鄙夷又嫉妒的骂一声狐狸精;男人呢,可能会像《大宅门》里面白七爷看见杨九红那样说一声:冤家啊;
当然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喜欢说红颜祸水,外国人也喜欢编排这样的故事,特洛伊战争不就是因为抢夺大美女海伦,最后厮杀的血流成河么。
言归正传,分两个部分来回答问题,第一部分,夏朝灭亡是不是因为妺喜?妺喜真的是间谍吗?第二部分:夏朝真的是亡国于妹喜这个女人之手么?真正的亡国原因是啥
第一部分,夏朝灭亡是不是因为妺喜?妺喜真的是间谍吗?
说说妹喜。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祸国殃民的代表,大家只知道妲己,不知道妹喜,要是按照时间排列的话,妹喜应该算是古代传说中,女人祸国殃民的第一人,只是因为讲妲己的《封神演义》流传太广,影响力太大,冲淡了妹喜的第一名光环。
关于妹喜的故事,古代典籍里面,《国语》、《古竹书纪年》,《吕氏春秋》都有记载,刘向《烈女传》里面讲的比较丰富一些。但是真正以妹喜为女一号的古代小说并不多,只有明朝人写的的《有夏志传》里面有比较详细的描写。在这本小说里面,妹喜有点像《权力的游戏》里的二丫:妹喜是有施国的美女,夏桀久闻美名,大兵压境强娶妹喜。
且说桀既求得妹喜,美艳才巧过绝天人。哪复知世间更有要紧事,便死亡在旦夕也顾不得。一连昼夜为欢,无有断绝。妹喜一开始只是个无知少女,这可惜宫廷里面步步惊心,本想和元妃搞好关系,没曾想被人家摆了一道又一道。
且说那夏桀自癸亥年五月二十三日避谏还宫,一连又与新妃为乐十余日,并不见元妃。却得一乳媪来视桀,是往时哺桀者也。于宴上乘间问说元妃何不见共宴?桀不应。妹喜恐中外人议论,事久有变,乃自求往见元妃。桀不往,就命乳媪领妹喜,二十宫娥引从之往正宫,朝元妃洛氏。乳媪先人启知,洛氏留之,命宫娥且合寝门。妹喜至正室不见乳媪,宫娥又合外门,妹喜与随从彩娥立正室以侯。要进内室求见,不得。要出门回别去,又不得。只在正室中站立。自午至申,饥困弊极,委身于地。实话实说正宫娘娘这个下马威有点太不地道,不见面不给面子就罢了,还四面落闸把人家困在屋子里饿上一整天。最后单纯少女逐渐黑化,明朝人写书不知道啥是黑化,用的词叫“逐渐阴毒”。也就是利用夏桀的专宠,把之前想弄死她的人一个个弄死。最后就像妲己祸害商朝一样,妹喜把夏朝祸害的天怒人怨,最后商汤起兵灭掉夏桀。
但是请注意,这部小说里面可没有提到妹喜是间谍的意思。
那么哪部史书里面说到妹喜是间谍呢。《国语·晋语》里面这么说:
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国语》我大哥,人狠话不多!几句话透露了一点玄机:夏桀征伐有施国,有施国人敬献妹喜。妹喜受宠,请注意,这最后一句话: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于是妹喜和伊尹的作用相同,让夏亡了国。
伊尹是干掉夏国的大谋士。妹喜是夏国最后一代宠妃,说她和伊尹作用相似,其中大有深意。
但是看到这里还只是一个弦外之音,妹喜似乎是个内鬼,毕竟没有明说。
那么谁明说妹喜是个间谍了呢?《古本竹书纪年》!
妹又作末,喜又作嬉。有施氏之女,嬉姓,夏桀之妃。相传桀伐有施氏(今山东滕州),施人以妹喜进献,桀爱而乱德,导致夏朝覆亡。或说桀命扁伐岷山,岷山进献琬、琰二女。桀宠琬、琰而弃元妃妹喜于洛,妹喜遂与伊尹交结,助商汤而亡夏。这个讲的就很明白了,妹喜一开始得到夏桀的宠爱,可是夏桀吃了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得了新欢琬、琰就忘了旧人妹喜。妹喜失宠反目成仇,和敌人伊尹结成同盟,帮助商汤灭掉了夏朝。
女人的嫉妒多可怕啊。哈哈。
此外在《吕氏春秋》里面也有记载:
汤与伊尹盟,以示必灭夏。伊尹又复往视旷夏,听於末嬉。末嬉言曰:“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伊尹以告汤。商涸旱,汤犹发师,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师从东方出於国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逐之至大沙。身体离散,为天下戮。这里的末嬉就是妹喜,以前古人字儿少,差不多都拿来通用了。
以上就是所谓妹喜亡国,做间谍的相关记载。
第二部分:夏朝真的是亡国于妹喜这个女人之手么?真正的亡国原因是什么呢?
《淮安子》里面有一长段论述夏朝灭亡的内容,不妨抽出来和各位共赏。
逮至夏桀之时,主暗晦而不明,道澜漫而不修;弃捐五帝之恩刑,推蹶三王之法籍;是以至德灭而不扬,帝道掩而不兴;举事戾苍天,发号逆四时;春秋缩其和,大地除其德;仁君处位而不安,大夫隐道而不言;群臣准上意而怀当,疏骨肉而自容;邪人参偶比周而阴谋,居君臣父子之间而况载;骄主而象其意,乱人以成其事。是故君臣乖而不亲,骨肉疏而不附;植社槁而裂,容台振而掩覆;犬群曝而入渊,豕衔藤而席澳;美人挐首墨面而不容,曼声吞炭内闭而不歌;丧不尽其哀,猎不听其乐;西老折胜,黄神啸吟;飞鸟铩翼,走兽废脚;山无峻干,泽无洼水;狐狸首穴,马牛放失;田无立禾,路无莎薠;金积折廉,壁袭无理;磬龟无腹,蓄策日施。
《淮南子》这部书其实是一个大杂烩,各家观点都有,各种文风都具备,说实话,文章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一段后面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做现象的描绘,什么狗掉进悬崖啦,美人不梳妆打扮啦,飞鸟断了翅膀啦,无非是一些不祥之兆的排比,这种写作方法要是放在今天会被老师给骂死,拖拖拉拉写这么多烦不烦?重点是前面那些问题:
君王倒行逆施,朝纲荒废;正直的士大夫明哲保身闭口不言;奸佞之徒大行其道;君主臣子离心离德。这样的局面,焉能不忘。写到这里铁锤忽然想到了崇祯皇帝最后那几年的光景,也是如此的混乱凄凉。崇祯皇帝恨恨的骂手下的臣子,我不是亡国之君,你们是亡国之臣。其实哪有那么简单。明朝的灭亡,从嘉靖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而夏桀的灭亡,主要还是他常年四方征战,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加上君臣同床异梦,国内统治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煎熬之中。妹喜的出现和所谓的间谍行为,充其量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把夏朝灭亡的罪过都推到妹喜一个女人的身上,那可真是没有担当的孱头了。
夏朝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朝代有什么著名人物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社会,还是我国第一个世袭制的朝代,以前的原始社会部落只有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劳动才能生存。人们各尽所能、平均分配食物。为了生存与发展,他们必须选举公正、公平、贤能的人当首领,以带领大家进行生产活动和抵御外来的侵扰,而自从夏朝开始,原始社会宣告结束,中华历史开始步入了奴隶制的社会,原始社会的氏族公社制度彻底瓦解,开始出现了国家的雏形,部落首领也由原先的“禅让制”变为“世袭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社会进步,到了奴隶社会,农业和手工业有了分工,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
夏朝的著名人物首先当数开国奠基的领袖人物大禹了,大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其父鲧被帝尧封于崇,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害严重,百姓愁苦不堪。帝尧命令鲧治理洪水,鲧受命治理水患,采用围堵洪水的办法,也就是在岸边设置河堤,但水势却越淹越高,鲧历时九年也未能平息洪水灾祸,《山海经·海内经》说:“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鲧虽被处死,但这时的洪水依然很大,尧也逝去,由舜主持部落联盟的大事,舜要求各个部族推荐治理洪水的人才,大家仍然推荐善于治理洪水的大夏部族首领大禹,《史记》记载:“禹为人敏给克勤,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而且人们还推荐了益和后稷,协助大禹治理洪水,大禹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百姓前来协同作战,他视察河道,并检讨其父鲧治水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改截堵阻挡水的方法以疏通引导河川治水为主,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属性,疏通了九河,大禹正是在父亲失败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地理形势,根据水土流向的特点,变阻为导,因水之力,因地制宜,开拓创新,取得了治理洪水泛滥的成功。史记载禹《史记·夏本纪》: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於沟淢。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暐。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可见大禹治水历经千辛万苦,踏遍祖国千山万水,事必躬亲、劳苦功高,三过家门而不入,不畏艰苦,身先士卒,体现了大禹公而忘私的情怀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大禹因为治水有功,后来虞舜禅让传位给姒禹。
大禹接受舜的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并在涂山举行部落会盟,大禹就是在这次盟会上创造了天下九州的说法,把当时人们生活的地区划分为九大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并铸造了九鼎,每一个鼎象征一个州,于是乎九州象征天下,九鼎象征掌握九州统治权,借以显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九鼎继而成为“天命“之所在的镇国之宝和重要礼器。一言九鼎表示天下从此一统。大禹通过涂山会盟重新规划了部落联盟的权力管控体系,为后来的夏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
大禹,以他彪炳的功勋,赢得了时人的称赞,以他卓越的品格,赢得了世人的敬仰,以他治水的精神,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大禹以他的奉献精神成就了自己,也造福了百姓,且塑造了中华文明。
后来,人民的深厚感情也恩泽他的子怀,禹的儿子启成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禹便被称为“夏宗神”。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