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驷为什么要车裂商鞅?为何秦惠文王要车裂商鞅_秦国_商鞅_车裂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车裂  秦国 商鞅 车裂

本文目录

  • 赢驷为什么要车裂商鞅
  • 为何秦惠文王要车裂商鞅
  • 如何评价车裂商鞅的秦惠文王
  • 李斯为秦始皇助纣为虐屠戮百家时,是否想到自己会有车裂的下场
  • 被车裂的商鞅,变法算是成功了吗
  • 如果你是商鞅,你要如何保住自己不被车裂,甚至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 中国历史上,车裂之刑最早什么时候开始的它是最残酷的刑罚吗
  • 商鞅最后是被车裂死的还是死后才被车裂
  • 大家都知道,商鞅死于自己的发明的“车裂”之刑,为何呢
  • 商鞅变法的利弊得失如何,为什么后来商鞅受车裂之刑

赢驷为什么要车裂商鞅

赢驷要车裂商鞅是因为,商鞅在赢驷当太子的时候推行商法,嬴驷触犯了商法,商鞅就割了他老师的鼻子。

嬴驷为太子时,一度触犯了禁条。当时正值有人反对新法,法令行不通。商鞅说:“法令行不通在于宫室贵族的干扰。国君果真要实行法治,就要先从太子开始。太子不能受墨刑,就用墨刑处罚他的师傅。”这样以来,法令便畅行无阻,秦国越治越好,但却得罪了太子。

等到秦孝公去世,太子登位,一想起当年受罚之事就很不高兴。加之这时商鞅威望极高,家家户户都知道商君之法, 惠文王对商鞅有所顾忌,公子虔等一帮人就乘机捏造谣言说商鞅造反,于是,惠文王便借此将对秦国有功的商鞅车裂而死,并族灭其家。巩固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拓展资料: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 人,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 。

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经济上商鞅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商鞅作为统帅率领秦军收复了河西。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秦孝公去世的同年,商鞅因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为何秦惠文王要车裂商鞅

公元前338年,商鞅起兵谋反被杀,死后其尸身被带回了秦都咸阳,以五马分尸示众,行刑后百姓们拍手称快,守旧贵族们弹冠相庆。

秦惠文王踩着商鞅用血铺就的霸主之路,稳稳地坐上了秦国君主的位置。

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西周的诗酒年华早已成为了昨日的美梦,中原大地上到处都是鲜血横流的战场,列国连年混战,为了抢夺地盘,尔虞我诈,如同嗜血的恶狼,互相厮杀。

列国当中,唯秦最弱,居于西陲之地,被贴上了野蛮的标签,各国都不屑与秦国为伍。列国卑秦已久,百年来士子不入秦已成列国共识。

可是,商鞅的到来让秦国一扫往日颓废的局面,将它从灭亡的边缘拉了回来,甚至还一步步走向了强盛。百年后,秦始皇更是带领百万雄师,横扫六国,一统天下。

可是,当秦国正一步步走向强盛的时候,商鞅却在封地起兵谋反,被秦惠文王起兵反杀,尸体更是遭受车裂之刑。为何为秦国鞠躬尽瘁的商鞅会落得如此下场呢?

这一切,还要从他出走魏国说起。

01

投奔秦国

公元前361年,春寒料峭的夜晚,魏国丞相府内气氛有些紧张相国公叔痤正躺在病榻上养病,路过的仆人都轻手轻脚,来去匆匆,生怕扰到了这位大人物。

突然,寝殿的朱红色大门被推开,一个高大的身影从门外走了进来,随后坐在了公叔痤的床榻边,烛光闪烁,温热的光喷洒在男人的脸上,他便是魏惠王

眼见公叔痤已然病得下不来床,魏惠王忧心忡忡道:“丞相,魏国可不能没有你啊,你要走了,寡人可怎么办啊!”

公叔痤闻言,断断续续地回道:“大王不必担心,我有个学生名叫商鞅,现在是我的侍从官,此人是个奇才,大王放心将国事交予他处理。”

公叔痤的时间不多了,他想借此机会将商鞅扶上魏国丞相的位置,辅佐魏惠王。可是话刚说出口,魏惠王就一言不发,紧锁眉头,他知道这事没戏了。

“如果不能用他,就将他杀了吧,一定不要让他走出魏国。”

魏惠王的脸上还是没有任何表情,坐了一会儿后,扔下一句:“好好养病!”就离开了。

走出相国府的魏惠王不禁喃喃自语道:“好好的一个人,怎么生了场病之后,竟有些疯癫了呢?”

商鞅是卫国人,本姓公孙,据说是卫国国君的后代。他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公叔痤身边当个小小的侍从官,在魏国没有任何资历。

所以,即便是公叔痤亲口推荐,魏惠王也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任用一个毫无根基的外国人。可魏惠王看不上,不代表别的君王看不上。

在魏国的西面,有个邻居叫秦国,秦国的君王秦孝公年轻而富有野心,可他的国家始终徘徊在灭亡的边缘,其他六国连个眼神都不屑于给他。

皆以夷狄同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

在当时的六国诸侯眼里,地处西陲的秦国如戎狄杂居,好勇斗狠,像是未开化的野兽。被人如此瞧不起,秦孝公心里极度不甘。

两百六十年前的秦国是何等辉煌,东平晋国之乱,西霸戎狄之地,更是将河西之地收入囊中。可如今,大片国土被抢,秦国在周天子和六国诸侯的眼中就是个蛮子。

既然如此,你们看不起我,我就挖你们的人才,壮大我秦国。于是,秦孝公向列国所有人发送了招聘通知,美其名曰求贤令:

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大致意思就是,列国诸侯抢了我的土地,还连带看不起我的人,我现在要收复失地,若有能人异士能献上强国大计,壮大秦国,我必定封侯拜相,赐予土地。

求贤令很快就发到了魏国,商鞅一看,还是秦国适合我,于是,在公叔痤死后不久,商鞅就怀揣着求贤令和李悝的《法经》,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来到了秦国。

此时的魏惠王早就将公叔痤的嘱托抛在脑后,压根忘了有商鞅这号人,使得商鞅顺利地走出了魏国的边境。

商鞅跨在马背上,心中理想的火苗不断升腾,他回望来时的路,下定决心,不实现理想,绝不东归,若有朝一日踏入魏国,必定是为了征服和杀戮而来。

商鞅的此番决心若是让魏国人听到了必行笑掉大牙。当时的魏国,经过吴起的变法,训练出了一支精锐步兵魏武卒,这支军队曾创下一战未败的惊人记录。

凭借着这支精锐部队,魏国直接大军压境,秦国眼见打不过,割让了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国土,自己则被迫迁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苟延残喘的活了下来。

秦国想征服魏国,简直是痴人说梦。可坏就坏在秦惠王这人太过自信,坚信有了魏武卒秦国肯定不敢蹦哒,于是就放松了对秦国的钳制。

这么一来,秦国从无限的压迫中嗅到了一丝生机,而商鞅的到来让这次生机无限放大。

商鞅也不是书呆子,来到秦国后和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攀上了关系,通过景监的引荐,商鞅第一次见到了这个敢向东方六国挖墙脚的年轻君主。

秦孝公见到商鞅后直奔主题,问了一个问题: 列国纷争,秦国当何以自处?

商鞅沉思片刻,回答道:“各诸侯国为了一座城池,一方土地,彼此间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皆因人心思变,贪欲是无穷的,而秦国应当反其道而行之。”

秦孝公好奇地问道:“该如何反其道而行之?”

商鞅侃侃而谈,将自己的帝王之道说了出来:“因效仿黄帝、炎帝,行帝道,顺天而行,无为而治,百姓安居乐业,军士解甲归田…………,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秦国必强!”

商鞅搬出了五帝之道,侃侃而谈,居然将秦孝公说睡着了。这次会面的结果可想而知,秦孝公以为商鞅是个骗子,满口帝王之道一点用都没有。

景监见君上对商鞅的五帝之道不感兴趣,于是想让商鞅离开,可商鞅却再次求景监为他引荐,希望能跟君上再谈一谈。

景监心想,若事情有了转机,日后也能多个盟友。于是,在景监的劝解下,五日后秦孝公再次召见了商鞅,想看看商鞅是否还有高见。

这次,商鞅又搬出了王道之论,表示,若能用孔子的兴国之道,秦国必将成为礼仪之邦。可不待商鞅说完,秦孝公就冷哼道:“若食不果腹,破衣烂衫,文明礼仪又有何用?”

商鞅随即沉默不语,秦孝公见状,挥了挥手,将商鞅赶出了大殿,这次,他怒火冲天,将景监也骂了一顿,是不是脑子出了什么问题,一次又一次地为商鞅引荐。

同上一次一样,被赶出来的商鞅还是厚着脸皮再次求到了景监面前。这次,商鞅不再遮遮掩掩,直言要与君上讲一讲霸道

也不知道是商鞅特别会忽悠人,还是景监特别看重商鞅,冒着被秦孝公斥责的风险,景监第三次将商鞅带到了秦孝公的面前。

秦孝公见商鞅如此执着,不禁有些好笑,问道:“先生这次有何高见啊?”

这次商鞅也不含糊,直奔主题道:“君上,今日我们来讲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五霸之道。”

见商鞅提到穆公,秦孝公不禁感慨道:“自穆公去后,我秦国再也不复往日雄风,也不知道我有生之年,能否振兴秦国。”

商鞅见状,心下更加明了,掷地有声地说道:“君上,秦国再现五霸雄风。秦国如今虽弱,却有沃野千里,居华山天险,易守难攻,与戎狄为伍,民风彪悍,能练强兵,君上有一颗称霸列国的帝王之心,若能辅以臣的法家之术,何愁大事不成。”

法家之术,强国之术,这是商鞅手中的王牌。在当时,各国诸侯皆是以人治国,遇贤明君主则国盛,遇守城之主则平庸,遇残暴之主则国灭。

而法家思想讲究的是以法治国,上到君王贵族,下到平民百姓,事事皆以法令行事,如此,整个社会都会以法令为依据有序发展,不会因为出现不贤的君王而导致国家大乱。

商鞅的话说进了秦孝公的心坎里,这不就是他想要的强国之计吗。

当时,周氏衰微,各诸侯国都在拼命抢夺地盘,扩张生存空间,秦国被挤压得毫无还手之力,随时走在灭亡的边缘,他要的就是这样立竿见影的强国之道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原来以为是个青铜,没想到是个王者。就这样,一个胸怀霸业之心的秦孝公和掌握着法家治国之道的商鞅一拍即合。

一场以法家思想治国的变革已经悄然形成,即将席卷整个秦国。

可是,秦孝公同意了,秦国的大臣们未必同意,守旧的权贵未必同意,乃至秦国的百姓也未必同意。根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卫鞅欲变法,秦人不悦。

当时的秦国长期与戎狄为伍,很难适应中原的那套制度。所以,想要将变法顺利地推行,光得到秦孝公的支持是不够的,还需要得到诸位大臣的支持。

这一日,商鞅早早起床梳洗,随后直奔秦王宫方向,今天他要去参加一场史无前例的辩论,他要用他的三寸之舌撬动秦国大臣们守旧的思想,这场辩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大殿之上,列位臣工早已站定,秦孝公坐于高位之上,朗声道:“今日早朝,只议强国大计,商鞅献策欲变法,诸位可畅所欲言,恕尔等无罪。”

秦孝公话音刚落,便有大臣走出来反对道:“天下诸侯皆以古法治国,臣从未见过哪个国家动荡不安,反而是那些总想着改革的倒会闹出一些乱子来。”

商鞅随即也反驳道:“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不以常人之法本就会惹世俗非议,成大业者不与世俗合流,不与常人共谋,只要能使国家强大,不必非要沿用旧法,只要能够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

商鞅这一番聪明者不与愚人共谋的挑衅言论一出,满朝哗然,朝臣们纷纷开始攻击商鞅。

“你一个卫国人,难道比我们这些秦国的臣子还懂秦国的形势吗?”

“弃祖宗家法于不顾,倒施逆行,是何居心?”

“我秦人岂是人人都可捏的软柿子,不容你在这妖言惑众。”

见众人在朝堂上吵作一团,没个结果,太师甘龙制止道:“请大家稍安勿躁,听我辩一辩。”

随后,他对商鞅说道:“客卿所言我不赞同,真正的圣人不用移风易俗便能教化民众,真正有智慧的人可以改变成法就能天下大治,使用成法就能治理国家,不但百官顺应,人民也能安定。”

商鞅毫不退缩地继续反驳道:“先生所言,世俗尔,普通人安于旧俗,书呆子拘泥于书本,这两种人奉公守法尚可,却不能和他们讨论变革。聪明的人制定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变更礼制,寻常的人被礼制约束。”

商鞅的一席话让甘龙无话可说,时任司空的杜挚又站出来辩驳道:“古人有云,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古法没有过错,遵循亦不会出现过失。”

商鞅见大臣们都是一成不变的发言,瞬间失去了耐心,厉声说道:“治理国家怎可一成不变,守旧必不能强国,夏殷便是前车之鉴,而汤武之所能王天下是因为敢于改变。所以,反对旧法不应被非难,沿袭旧法也不值得被赞扬。”

商鞅的质问响彻大殿,保守派还想再继续反驳,却只听秦孝公哈哈大笑道:“商鞅说得好!”

秦孝公已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变法势在必行,众大臣见状,也不再辩驳,以沉默收场。其实,秦孝公安排这场辩论是有私心的。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自古变法者都没有好下场,他了解这些守旧贵族们的手段,关系错综复杂,阴谋潜滋暗长,此前的两代秦王便是死于世族权贵之手,他不想步先王的后尘。

所以,他不能正面得罪这些守旧贵族们,他深知,若是将自己处于暴风之中,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他只能试探一下贵族的态度,也顺便试探一下商鞅的决心。

好在,商鞅没有让他失望,他相信商鞅能强大秦国,不负他的期望,而他只要坚定不移地站在他的身后,全力支持他便可以了。

秦孝公要的就是商鞅这样面对守旧贵族毫不退缩的勇气,他知道,只有砍去他们的臂膀,刺穿他们的心脏,秦国才能真正强大起来,而商鞅就是那把最锋利的刀。

02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开始主持变法。

一日,秦国国都栎阳城的南门外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四周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不一会儿,一位白衣官员前呼后拥地登上了高台,此人便是新官上任的商鞅,见气氛已经烘托地差不多了,商鞅高声说道:

“只要有人能将这根木头从这搬到北门,我赏十金。”

围观的老百姓闻言一阵骚动,可大家还是比较理智,只是轻声质疑起来。

“这官老爷是在拿我们老百姓寻开心吧?”

“搬根木头就给这么多钱,别是骗人的吧?”

“官家的赏金哪有这么好拿的,别是陷阱?”

商鞅见众人讨论如此激烈,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于是又大声说道:“谁来?我给五十金。”

闻言,老百姓顿时炸开了锅,这可是五十金,相当于一户上等人家的全部财产了,搬根木头就白白给了,简直是不可思议。

终于,从人群中走出一个人来,这五十金的诱惑足以让他冒一次险

众目睽睽之下,在众人的质疑声中,他成功将木头从南门搬到了北门,商鞅见状,大手一挥,将五十金赏赐给了他,围观的老百姓顿时一阵惊叹,随即又陷入后悔之中。

这便是徙木立信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这是商鞅走的第一步,他要立信立威,他要让老百姓知道,只要是他商鞅说过的话都要相信,他商鞅颁布的法令都要遵循。

商鞅这一举动在守旧贵族看来就是妥妥地阴谋,想让他们完全听从商鞅的法令,简直是痴人说梦,质疑声一片接着一片飞向商鞅。

可商鞅不在乎,他第一步就是要削弱并剥夺这群守旧贵族手中的权力。

当年,周天子分封天下,这才有了齐、楚、秦这些诸侯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诸侯国的势力不断做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的权力被架空,诸侯国掌握了话语权。

而各个诸侯国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各国的君主为了笼络有功之人,将国家的土地不断分给士大夫们,这些人坐拥权力后,开始欺上瞒下,利欲熏心,威胁王庭统治。

当时,晋国就被他的三个大夫韩、赵、魏给分了,齐国则由田氏做大,最后篡夺了江山,秦国的症结也在于此,民和财都集中在贵族手中

所以,只有将他们的权力削弱,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不然,秦国就只能等着被大臣们瓜分,或是在诸侯混战中走向灭亡。

很快,他就颁布了第一条法令

第一、令民为什伍,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变法的第一条就是将老百姓十家编成一什,五家编成一伍,互相监视检举,一家犯法,十家连带治罪,为此还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此谓“什伍连坐”

秦有刖刑,称断足或称斩趾。“五人盗,赃一钱以上,斩左趾”——《秦简》

商鞅执法严苛,手段残酷,一直为世人诟病,称他是重刑重罚的罪魁祸首,可是,这对于有灭国危机的秦国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在当时社会,人口是第一生产力开垦土地、耕种粮食需要人,当兵打仗、保家卫国需要人,秦国有多少人?秦孝公不知道!这些人产生多少税收?秦孝公也不知道。

可等到要打仗修水利需要钱的时候,各个贵族就开始哭穷,找谁要钱都费劲,更可气的是,秦孝公明知道他们有钱,却也无可奈何。

所以,为了能摸清秦国的人口数量,商鞅第一件事情就是令民为什伍,百姓登记造册,这样的话,权贵们再也不能隐瞒人口,瞒报税收,相当于将民都集中到了君主手中

贵族们没有油水可捞了,势必会针对商鞅,于是他提出了第二条法令

第二、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父子、兄弟到了年纪必须分家,否则就双倍收取他们的赋税。

百姓们从一大家子变成了小家小户,发布征兵令和征粮令都能落实到户,如果有一家拖延,其他为了避免连坐也会及时举报,贵族们拦都拦不。

这样做的结果便是百姓的户数增加了,税收增加了,兵源也增加了,贵族们看似捞到了好处,可家族却因为分家,组织能力被打破,自身的反抗能力也一同被削弱了。

没过多久,商鞅就下了第三条法令

第三、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

建立军功爵制,意味着底层人民可以通过打仗建立军功获得爵位,贵族们几百年来的世袭罔替制度被打破,奴隶也可以翻身做贵族了。

可即便贵族们对这条法令颇有微词,可没有人敢出来反对。贵族之所以能享有特权,依托的是秦国的存在。当外敌入侵,毁城池,占土地的时候,贵族就需要出钱出任上战场。

可若是不想自己上战场,就只能鼓励别人去,所以好处自然要分点给别人。虽然这条法令让贵族们恨得牙痒痒,但是占着家国大义的名分,谁都不敢置喙,可他们又实在不甘心。

这日,秦国都城栎阳涌进了数千老百姓,他们纷纷控诉着商鞅变法的种种不好,为了能上达天听,甚至有人跑去了秦孝公接见列国使臣的驿馆去闹。

商鞅非常清楚,这次的抗议就是冲着他来的,这群老百姓的背后定有人指使,他不着急,他要等那个背后之人自己跳出来。

于是,抗议持续进行了两天,商鞅始终不予理会。于是就有大臣上奏秦孝公,称刁民聚集驿馆,是对君上的大不敬,是造反,应让商鞅速去平乱,以儆效尤,保护变法。

秦孝公看着奏章,露出了耐人寻味的表情,回复道,此乃商鞅自己的事情,无需他人置喙操心,还是此事与你有关。

大臣见状,只得不再提及此事。

面对这次阻挠变法的行动,秦孝公不管,商鞅不管,君臣之间达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默契。权贵们的把戏就在君臣的装聋作哑中被击溃。

没过过就,这数千百姓见闹着没什么结果,自己就散了。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商鞅快速地颁布了第四条法令

第四、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为了增长税收,国家鼓励生产,施惠于民。凡是努力生产,让粮食和布帛增加产能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而那些不从事本职工作,非法得利的人,要被收为奴隶。

随秦国国力日益增强,商鞅也获得了极高的声望。按理说,商鞅应该趁此机会将权贵们一网打尽,尽快完成变革,可是他还是觉得时机未到。于是,一场蹊跷的战争被发动了。

《史记·秦本纪》记载:

秦孝公八年,与魏军在元里交战,秦军胜。

当时,商鞅已经被任命为秦国大良造,率军包围了魏国的都城安邑,这一次,秦军大胜。可是,魏国投降了,商鞅却没有进一步占领城池,连秦孝公朝思暮想的河西之地都没要。

秦孝公见商鞅劳师远征,发兵魏国,打了场胜仗,什么都没要就回来了,不禁大动肝火,可秦孝公哪里知道,商鞅是另有目的的。

若是此次灭了魏国,列国诸侯绝不会作壁上观,秦国虽然国力日盛,可也实在挡不住列国的铁蹄,即使拿回河西之地也守不住。

这次出兵魏国,也是打了魏国一个措手不及,魏国实力和军力尚在,若是恋战,秦国必将陷入苦战,于变法不利,商鞅要的不是这些。

他真正想要的是军功!

通过这次战争,秦军迫降安邑,一些随军出征的将士因骁勇善战而得了军功,被破格提拔,而这部分人大多都听命于商鞅,使得商鞅对军队的掌控更进了一步。

之后,商鞅对国家体制和行政进行了更为严苛的改革,被贵族们瓜分得支离破碎的秦国重新归于中央权力管理之下,权贵们被打下了一片又一片。

贵族们早已恨得咬牙切齿,恨不能啖其肉,喝其血,他们绝不会坐以待毙,阴谋潜滋暗长,一场疯狂的反扑正在酝酿。

03

血色理想

商鞅变法一步步深入秦国,越来越触及到守旧贵族的根本利益,矛盾日益加深,商鞅知道,此时想要他命的人数不胜数。

为了以防不测,他为自己制定了周密的安保措施。

每次出门的时候,他的车驾后面都跟着几十辆随行马车,车上都载着披甲的武士,车队旁还有手持矛和戟的卫士,将商鞅的车围得水泄不通。

可是,刺客的暗杀容易防备,政敌的陷阱却悄然张开。

这夜,秦都栎阳一片肃杀,商鞅在府中来回踱步,他的内心早已不复往日的平静,他必须要做出一个抉择,这个抉择关乎他一生的命运,他微微叹了口气,内心做主了决定。

这一夜似乎特别漫长,商鞅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日,天光大亮,商鞅便急急地入了宫。刚进秦孝公的大殿,便看见了战战兢兢跪倒在地的太子嬴驷和怒不可遏的秦孝公。

商鞅知道,这是对手给他编织的一张大网,将他和太子网在一起,太子犯法,如何处置?不处置,那新法就是一张废纸,处置了,得罪了未来的储君,性命堪忧。

此时的商鞅早已做出了决定,他对秦孝公拱手道:“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太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

嬴驷一听,连忙磕头求饶,可内心早已将商鞅骂了千百遍了。

商鞅顿了顿又说道:“太子乃一国储君,上天加命,不得受刑。且太子年幼,无知,他之所以犯法,皆因太傅太师管束不严,所以,理应由他们代太子受刑。”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

太子首傅公子虔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的亲兄弟,仗着身份地位,一般人不敢惹。可商鞅不怕,当场对公子虔用了刑,太子不敢拦,而秦孝公压根就不准备拦。

太子虽然免于责罚,可是他心中并未有半分感激,太傅被用了刑,太师脸上被刻了字,这相当于昭告天下,天子曾经是个罪犯,人人都能戳他的脊梁骨,这口气如何咽的下。

商鞅知道,自己已经彻底得罪了太子殿下,将来太子登基,恐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他如今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将变法推行得更彻底

据西汉史学家刘向在其著作《新序》中记载:

一日临渭而论囚七百馀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

为扫清阻挠变法的势力,商鞅下了狠手,在渭水边杀掉了七百多人,鲜血将渭水染得鲜红,哭声震天,这是商鞅在向世人展示他的决心。

面对商鞅的铁血手腕,守旧贵族们都退缩了,没有人会嫌命长,再去商鞅面前找死了。

公元前350年,秦国将国都从栎阳迁往咸阳,商鞅为秦国下了第二剂猛药。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这一次,商鞅将分家制度彻底的法律化了,之前不分家者赋税双倍,这对下层的民众来说可能是泰山压顶,可对上层贵族来所根本不算什么,很多贵族还是只交罚款不分家

而这次,商鞅明文法令,不分家就是违法,任何人没有例外,这一步不仅将劳动力挖掘得更加彻底,还将门阀贵族打得支离破碎。

借此机会,他改革了土地政策,将土地重新丈量,登记在册,将贵族们手中的闲散土地收回,使中央完全掌握了土地数量并能合理分配,从而将军功受爵赐田制度发挥最大的作用。

商鞅走的每一步都让秦国变了个样,可他每走一步,守旧贵族们的地位、金钱、权力就一再受到挑战。于是,就有不怕死的公子虔再次触犯了法律,而商鞅也不怕事,下手更狠。

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商鞅将公子虔的鼻子给割了,这次他终于老实了,躲在家里八年没有出过门。

商鞅的第二波变法推行到第五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秦国终于大步踏上了国富兵强的道路,拳头硬了,列国诸侯也不敢再来侵犯。

如今的秦国,百姓温饱,士兵勇猛,军队锐利,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随时可能向列国奔袭而去,这种不怒自威,霸气外露,让各个诸侯国再也睡不安稳了。

居五年,秦人富强,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周天子终于正视了秦国的强大,赐来了祭肉,各国诸侯不敢再藐视秦国,纷纷赶来祝贺,此时的秦孝公终于扬眉吐气了。

此时,与秦国相邻的魏国正与齐国交战,大败而归,元气大伤。商鞅趁此机会,向秦孝公谏言,魏国乃秦国的心腹大患,不如趁此良机,发兵魏国,夺取河西之地,成就帝王霸业。

公元前340年,秦魏边境,商鞅率领大军进攻魏国。时隔多年,他终于重返这片土地。他想起离开时许下的诺言,他日若再回到这片土地,他必将征服这片土地。

两军对垒之际,商鞅派人给魏军统帅公子卬送去了一封信。

吾始与公子驩,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

意思是,我当初在魏国受公子照顾,如今两国交战,作为将领,不得不向公子刀戈相向,军令如山,非我本愿。我愿意与公子订立盟约,痛饮几杯,各自罢兵,从此秦魏相安无事

其实,与秦国交战也非公子卬本愿,魏国连年征战,军力大损,秦军进犯之时,魏军正在与赵军交战,分身乏术,不得不派遣公子卬应战,实在是赶鸭子上架。

如今,见商鞅如此顾念旧情,公子卬不疑有他,便想着去秦军大营会会老友,借此休战。

席间,公子卬与商鞅推杯换盏,共同聊起在魏国的岁月,商鞅举杯,感谢公子卬当年在魏国的照顾,更是替两军将士感谢公子卬,前来赴约,避免一场厮杀。

公子卬听罢,开怀大笑,正准备举杯饮酒之时,商鞅将手中酒杯掷于地上,随即,从暗处窜出了一队秦军士兵,他们一拥而上,将公子卬抓住。

此时的公子卬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破口大骂:“商鞅,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

魏军群龙无首,很快就被秦军击溃。面对如此强大的秦军,魏惠王终于屈服了,他以割让河西之地六百里作为求和的条件,又将都城迁往大梁,远远地躲开了秦国。

此时的魏惠王无比后悔,他后悔没有听公叔痤的话,将商鞅杀死在魏国,可惜,为时已晚。

打败魏国的商鞅回到秦国后,权势与声望都达到了人生的巅峰。秦孝公也兑现了当年的诺言,封商鞅为列侯,领商於之地十五城为食邑,封号商君。

也就是这一年,这个为秦国忧心忡忡的君王,商鞅变法最坚定的支持者终于病倒了。他知道,商鞅为了变法树敌无数,已然没了后路,他更深知,太子继位后,不会放过商鞅。

为了保全秦国,保全变法,保全商鞅,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禅位于商鞅。

《战国策》记载: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秦孝公知道,商鞅与太子日后必有一争,以如今商鞅在秦国的声望和权势,太子未必能讨到好处,他如此做,不过是希望商鞅继位后,能保全太子嬴驷。

此时的商鞅处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可面对如此诱惑商鞅还是拒绝了,他向秦孝公承诺会好好辅佐太子。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嬴驷继位,史称秦惠文王。此时,蛰伏多年的公子虔再度复出,他伙同其他贵族,罗织罪名,诬陷商鞅谋反

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到边境关口,想要住店,可店家不知道他是商鞅,要求带了证件才能入住,不然会获罪

商鞅闻言不禁仰天叹息道:“制定新法的遗害竟然到了这一步。”

于是,商鞅离开秦国逃到了魏国,可是魏人恨他欺骗公子卬,致使魏军大败,将他捉住,送回了秦国,回到秦国的商鞅逃回了封地,发兵攻打郑县。

秦惠文王见商鞅还想做困兽之地,于是出兵讨伐,将他杀死在彤地。商鞅死后,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示众,并诛灭了商鞅全家。

商鞅用自己的血为秦国铺就了霸主之路,依靠法家治国打下的基业,秦国羽翼渐丰,势不可挡,正式走上了讨伐六国的征途。

04

变法本质

商鞅死后,百姓们拍手称快,贵族们弹冠相庆,君主如释重负。

据《战国策·秦策一》记载: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商鞅活着的时候,秦孝公甘愿退居二线,成了一位“虚君”,导致当时的百姓只知商鞅而不知秦王,所以,对于刚刚继位的秦惠文王来说,想要树立君威,商鞅便是最好的祭品。

杀了商鞅,可以换取贵族们的支持,杀了商鞅可以抹去自己曾经的耻辱,杀了商鞅可以让天下人知道,如今是他嬴驷掌权!

可商鞅死了,秦惠文王并没有舍弃商鞅的法令,秦国依然继续着没有商鞅的商鞅变法。此后,秦国的每一代君主都坚定不移地推行着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看似是动了守旧贵族的利益,其实他是一个专制驭民政策的推动者。有道之君,务在弱民!其变法的本质在于制民。

怎么制民?将人划分成分。

  • 喜欢谈抱负谈理想的人,具有自我的意识形态,不容易听从国家的号令。
  • 喜欢论政治谈时弊的人,具有政治思想,容易轻视朝廷法令。
  • 好勇斗狠的人,具有反抗意识,不易受君主统治。
  • 做买卖的人,有钱有闲,荒废田地,到处迁徙,不利于户籍管理。

这些人有独立的意识形态,不容易受君主的控制。在秦国,百姓只能有两种职业,一种是农,一种是兵,商鞅将他们称为“耕战之民”。

闲时开垦土地,种植粮食,战时披坚执锐,上阵杀敌,这是他的疲民政策。商鞅要的是强化意识形态控制,使民众见识短浅,思想局限于君主的控制。

所以有人说,读了《商君书》以后,会被商鞅思想的狡诈、残酷和冷血深深震撼。

穷民以便君用,愚民以利役使,弱民以削反抗。

民穷,就会对君主的赏赐感恩戴德,更方便民为君用;愚民,就不会轻视朝廷的命令,思想受限能更好地受君主统治;弱民,消灭民众的组织,使其不能反抗君主。

自始至终,商鞅出台的一系列法令看似是在削弱权贵以富民,其实是将民众完全控制在股掌之中,将其限制在在饥与饱,贱与贵的边界上。

所以说,商鞅变法表面上是依法治国,以法强国,而更深层次的则是高明的君主役民统治术

昔之能制天下者,必先制其民者也;能先胜敌者,必先胜其民者也。

可见,商鞅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君主统治的集大成者,这便是,商鞅虽死,变法犹在!

黄泉之下,商鞅若再见秦孝公,也能说一句,臣不负君上所托!

如何评价车裂商鞅的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名嬴驷,是秦孝公的儿子,是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国君,在位期间带领秦国逐渐走向强大繁荣,为后期秦始皇一统全国奠定基础。

商鞅,原名卫鞅,是卫国公姬妾生的儿子,是秦国变法变革史上的重要领导者,为秦国扩张疆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秦惠文王和商鞅都是在秦国发展历史上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

但是秦惠文王车裂商鞅的举措,一是为了报仇,二是收买人心巩固政权。

第一,为了复仇

商鞅年轻喜欢研究刑名发书之学,在秦孝公谋求变法强国之际,来到秦国主持变法,即历史上有名的“商鞅变法”。

变法意味着利益的冲突,商鞅在推行变法变革过程中就不可避免的侵害到了部分秦国权贵间的利益,得罪了不少权贵,而且颁布实施的法令也使得不少秦国百姓苦不堪言。

其中受害人士就有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在法律实施之初就曾经触犯法律,商鞅趁机向秦孝公建议:“法律推行不通在于宫室贵族的干扰,若要实施变法,从太子开始即可。”最后太子老师公孙虔和公孙贾代为受刑,于是年幼的太子嬴驷就和商鞅结了仇。

第二,为了收买人心,巩固政权

秦惠文王登基之初,个人的威望并不能和商鞅相提并论。

由于商鞅在秦孝公在位期间推行一系列变法举措,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统一度量,建立县志,推行连坐制等,使得秦国经济迅速发展,军事力量雄厚,走上崛起之路。

大国崛起免不了扩张疆土,在卫鞅带领的几次军事战斗中都取得胜利,秦孝公表其功绩,分封商邑,封号为商,商鞅也在秦国的名声威望也越来越高。

为了给自己巩固政权,也为了消除自己的威胁,在宗室贵族高发商鞅造反,要求处决商鞅时,秦惠文王立刻抓住机会,选择顺水推舟,将商鞅车裂,既收买人心,又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可谓一举两得。

不可否认,作为君主,秦惠文王对于秦国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但是为了报仇而车裂商鞅是小气行为,因为在国家发展之际网罗人才,人尽其用才是真理,商鞅无疑是秦国强大的关键 ,车裂商鞅着实不可取。

但是当商鞅威望极高,又蓄谋造反,在威胁到君主地位和声望时,秦惠文王及时消除对自己不利的隐患,也是对于自己利益的维护和政权的巩固,车裂商鞅又是可取的。

所以秦惠文王车裂商鞅有利有弊,他只是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一条路,巩固自己的政权,车裂商鞅,既能安抚宗室百姓,又能笼络人心,并且在商鞅死后依然延续变法,没有废除,所以使得秦国逐渐强大,逐渐吞并周边国家,最后成为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李斯为秦始皇助纣为虐屠戮百家时,是否想到自己会有车裂的下场

秦始皇怎么成“纣”了?哪里残暴了?哪里屠戮百家了?不就是杀几个儒家读书人嘛?儒家读书人不该杀?

儒家、法家本来就是对立面的,后来儒家站起来了,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大湿不也残忍对待法家嘛?

《亮剑》看了吧?李云龙岳父田墨轩,就是儒家的代表,很多人喜欢这种人,觉得谦谦君子,高瞻远瞩,胸怀宽广。

问题是,外族入侵,这些有钱有权的读书人就躲起来,明则保身,让其他人保家卫国,等天下太平了,他们就站出来,谴责对方没文化,然后以文化人的身份,来夺取权力,

儒家就是这样,以文化人自居,瞧不起没读书的人,他们垄断仕途,垄断知识,压迫穷人,禁止穷人读书。

不知道现在人怎么了,怎么读书的,不知道几千年来受读书人的压迫,刚刚站起来,就开始骂让他站起来的人,为曾经压迫自己的人申冤呐喊,

秦始皇杀儒家大湿有什么问题?不该杀嘛?康熙、雍正、乾隆这些有些人眼中的“千古一帝”,杀读书人比秦始皇更多吧?怎么成了读书人眼中的明君圣主呢?

李斯是法家代表,秦国也是依靠法家夺得的天下,儒家那些人没贡献,还叽叽歪歪的,说错话了,被杀了不很正常?儒法之争总会有牺牲品的。

把屠戮百家这种帽子扣在秦始皇身上,觉得合适?李斯又有什么错呢?

哪朝哪代不杀儒家的读书人?没想过为什么?真的是皇帝残暴?不是儒家大湿自己的问题?因为他们眼中的圣人,杀他们最多吧!

被车裂的商鞅,变法算是成功了吗

谢谢邀请!战国时期,商鞅是改变秦国走向强盛最大的改革家,他的变法得到了人仁志仕者的青睐,他奖励有功之士,只要为国家做出贡的人都有酬劳,那怕是平民百姓都能得到奖赏。才有了秦国后来的强大。

后来商鞅遭受叵测,原因很简单,自古将军定太平,不许将军见太平。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凡有能力有大理想的名人,无不遭人妒忌受小人奸党算计,正如大浪滚滚终归于平静,但没有滚滚的浪涛,谈何有平静的安宁。

商鞅是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他的车裂虽然惨遭悲切,但商鞅的变革制度是历史前进的动力,也是出进人类走向辉煌的前提。???

如果你是商鞅,你要如何保住自己不被车裂,甚至能继续享受荣华富贵

商鞅必死无疑。

商鞅,辅助秦孝公变法改革,把秦国从一个荒蛮落后之国拉上正轨,渐渐成为一个富强之国,让秦人可以东出,可以实现扩张和统一。放眼整个秦国历史,包括国君、大臣所有人在内,超越其价值的人物几乎没有。

但是商鞅变法过程中也严重触犯了贵族的利益,伤害了人民的安危,导致其后来被车裂而死。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让商鞅存活下去,甚至享受荣华富贵呢?

秦孝公晚期,一位叫赵良的贵族曾劝过商鞅。其大意是说商鞅变法得罪了太多贵族和人民,像公子虔这样高级别的人都被商鞅劓刑,八年闭门不出。此外商鞅入廷则以秦师自居,居家则南面称君,出门则大驾护送,以至于世人只知商君不止秦君。因此劝商鞅放弃权利,告老还乡,或可保全性命。

事实证明,这个方案行不通。秦孝公去世不久,商鞅也确实感到害怕了,就想告老还乡。贵族们哪肯善罢甘休?在一众贵族的支持下,秦惠王全力抓捕商鞅。商鞅自知敌不过,不得不选择流亡、被迫造反,直至被捕车裂。

商鞅流亡期间,曾一度想入住民宿,却被以商鞅之法拒绝,可见商鞅之法造成了多大的民间恐慌。如果他把身份亮出来,应该会被人民送到朝堂,或者直接群殴而死。

可见,商鞅在秦国是待不住了,那么国外是否有容身之地?

流亡期间,商鞅还试图去魏国避难,但是被魏惠王拒绝,理由是曾用奸计生擒公子卬。魏国这一条路行不通,其他的国家有没有可能呢?韩国,身在秦国身旁,国家弱小,不敢得罪秦国,肯定不敢收留。赵国呢?远在天边,想要入赵,必须途经韩、魏,韩魏不会借道,所以赵国行不通。齐国、燕国也和赵国一样,路途遥远,更有韩、魏、赵阻隔,也是没机会。

从客观上讲,楚国是有机会的。因为楚国经过楚悼王到楚宣王几代人的努力,国力已经得到恢复和发展,是比较有实力的大国,对付秦国也是具备条件的。此外商鞅封地是商於,与楚边地接壤。沿商於古道南下便可直达楚国南阳,然后到楚国核心区,地理上也是没问题的。但是问题出在楚威王刚刚继位两年,政治上缺乏底气,致使楚国不大可能会接受商鞅。更为重要的是楚国正在奉行“联秦抗魏”的策略,秦惠王刚继位的时候,楚威王还去秦国致贺。所以楚国这条路也行不通。

再看看巴国,其实楚人拒绝了商鞅,已经使商鞅离不开商於,即便楚人不管不问,西面汉中也已经归秦国,还是逃不脱。至于戎狄之间,那就要跨越秦国本土,当然也不行。

其实,商鞅之死,秦孝公在位时就已经埋下伏笔。秦孝公临终之前,曾想把秦国让给商鞅。大家仔细想一想,这和后来的刘备白帝城托孤不是异曲同工吗?如果诸葛亮敢答应继位,结局肯定是刀斧手就地正法。商鞅也同样没有就范,所以暂时躲过一劫。然而这或许正是秦孝公高明之处,他知道商鞅不敢或者不会答应,只是故意刺激太子驷。本来商鞅就功高震主,现在又差点夺其王位,你说太子继位以后还能容他吗?可见秦孝公就已有杀商鞅之意,只是留给太子来杀更好,可以立威。

所以我要是商鞅,也不跑了,作法自毙吧,反正杀也杀不过,逃也逃不了。

中国历史上,车裂之刑最早什么时候开始的它是最残酷的刑罚吗

中国历史上,车裂之刑最早应该是在周朝,车裂就是五马分尸的刑法,确实是很残酷的一种死刑。

商鞅最后是被车裂死的还是死后才被车裂

战国时代人们虽然斗争十分残酷激烈,但是在杀人方面还是讲究快刀斩乱麻,通常都是斩首,一刀两断对双方都是一个痛快。五牛分尸、凌迟等酷刑都是针对尸体,而不是针对活人。比如法家巨子商鞅就是先被处死(一说战死)后被五牛分尸的。

《商君列传》中记载道: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可见秦军与商君的私家军队战于黾池,秦军击杀了商鞅,再将他的尸体带回咸阳,秦惠文王下令车裂了商鞅的尸体。战国时代的车裂就是五牛分尸,后世发展成了五马分裂活人。

车裂这种酷刑最开始不是用于人的,而是用于神的。相传共工怒撞不周山,导致天庭塌陷,女娲娘娘用五彩石补天,才拯救了人神鬼三界。《大秦帝国.黑色裂变》中儒家博士赵良如此解释:车裂乃天地古刑,即五牛分尸也。非万恶之人,不施此刑。此刑出于禹帝诛杀共工。共工罪大恶极,身长无以斩其首,故以五牛之车裂其躯体,复斩其首。

上大夫景监对此反驳到:越地昔年掘出长大骨架,无人能识。求教孔子,孔子考订为共工躯干之骨。若车裂共工,何来完好躯干?尔等欺圣灭智,玷污刑典,不畏天道昭昭乎?

赵良博士又解释到:车裂共工,乃孟子大师所考,岂有荒诞之理?商鞅罪行,发九州四海之水,无以洗之!此千古不赦之罪,自当受千古奇刑!上大夫说没有出典,难道禹帝之时也有你么?

商君制订的秦国新法中死刑有:绞刑、斩首、腰斩、弃市等,并没有车裂之刑。处商君以车裂之刑后,车裂也进入了死刑之列。战国时代,铁质兵器刚刚发展,青铜兵器还是主流,用青铜兵器行千刀万锅之刑难度过大,因此都是千刀万锅尸体。后世铁兵器发展快,铁质小刀锋利无比,故开始千刀万锅活人。后世死刑有折磨人的身体用途,战国时代死刑仅仅是剥夺人的生命,并不折磨活人。

大家都知道,商鞅死于自己的发明的“车裂”之刑,为何呢

智慧是把握、平衡所用技术的度;而巧智聪明是把技术用到极致。我们有很多成语:人满为患,物极必反等等之类,都是讲一个道理-凡事有度。任何事都有至少两面,一颗树在林中张的又高又大,但是受到的风沙摧残就比其他低矮的更多。我们看到的特别好又稀有的东西特别喜欢,但是这份喜欢又生出欲望,反而让它在争夺中毁坏。

商鞅是鬼谷子的徒弟。鬼谷子以权谋术术而闻名。术术这个东西一样有两面,一面为人所用取得成果,但是过度了又变成吞噬自己的因。这个度,是没有固定标准的,根据事情环境等形式随机应变的,所以智慧哪里那么容易。商鞅是在冷酷严法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啊,触了物极必反的律呀。

商鞅变法的利弊得失如何,为什么后来商鞅受车裂之刑

先说观点:

从秦国的角度看,商鞅变法打造了当时效率最高的行政系统和最为公平的军功制度,将秦国变成最适合战争的国家,最终统一六国。但弊端在于过于严苛的刑罚和“重农抑商”的思想,也为秦朝的覆灭埋下祸根。而商鞅本人最终被车裂,也是改革受到旧势力的反扑导致。

积极影响

01 推行郡县制,国家动员能力提升

商鞅废除传统的分封制,在秦国推行郡县。并且编订户口,正式居民都要登记,按照人口进行征税。这相当于秦国有史以来第一次进行全国人口普查,从此以后,国家有多少常住人口,有多少青壮劳力,能收上来多少税,都会有明确的数据统计。

同时,实行郡县制之后,国家的行政命令能够通过“郡---县---村”这样一层一层迅速传递到百姓面前,整个国家的人口和资源能迅速地被调动起来,这就是在大型战争中,秦国的后勤保障能力远远强于其他六国的原因。

02 明确奖励制度,军队战斗力强

变法中废除的还有世袭制,不论之前的身份如何,贵族和平民一样,只能通过获取军功来得到爵位。清清楚楚的二十等爵制度,让士兵明确地知道,砍了多少颗首级,就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爵位,军功意味着一切。秦军随即成为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士兵们甚至“闻战则喜”。这都是和商鞅制定的激励制度分不开的。

03 统一度量衡,影响后世

商鞅在秦国国内制定了统一的度量衡标准,这一举措在变法的时候并不显眼,但是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受到商鞅思想的影响,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从此车同轨、书同文,中国形成了高度的文化认同感和统一感。

改革弊端

01 律法太过严苛

商鞅在秦国颁布的法律,基本上沿袭李悝在魏国实施的《法经》。但是商鞅在律法中明显增加了刑罚的力度,比如连坐制,比如种种残忍的肉刑,动辄使人残废。这一点在秦国变法的时候弊端还没有显现,但是在统一之后,秦国严苛的刑罚激起了原来六国百姓极大的愤慨,直接导致了揭竿而起的“大泽乡起义”。

02 “重农抑商”太过极端

商鞅是典型的法家思想,强调“重农抑商”,在农业社会,重视农业发展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商鞅过度的打压商业的发展,并且将这一思想发挥到极致,整个秦国只需要做两件事,“耕”与“战”,将整个社会变成了一部战争机器。这其实对于后来的封建王朝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没有商业的繁荣,就无法激发社会的活力,这在后来的历史中也得到了印证。

商鞅结局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为成功和深刻的变法,但也因此得罪了一大批贵族。在支持变法的秦孝公去世后,商鞅被秦惠文王和旧贵族联合清算,不得不逃回封地起兵造反,最终兵败被杀,尸首也被车裂。

虽然商鞅本人结局不是太好,但其变法本身却被一代又一代秦王推行了下去。秦国的实力得以不断壮大,最终实现了统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