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只是战败,为何刘备突然就病死了呢?_刘备_蜀汉_孙权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三国 刘备 刘备 蜀汉 孙权

  刘备在221年四月称帝(昭烈帝),国号汉(史书一般称之为蜀、西蜀或蜀汉),定年号为章武,立刘禅为皇太子,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赵云为翊军将军。

  荆州的失守,对刘备是一个沉重打击,不仅使原来准备分兵两路北取中原的计划破产,而且失掉了一个重要战略地区。

  刘备不甘心自己的失败,决意夺回荆州,称帝后不久(同年七月),便亲率 五六万大军,东征孙权。

  01、东征孙权

  对于刘备的东征,在蜀汉内部,有些人是持异议的。如赵云就曾对刘备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如果我们先灭掉曹魏,孙吴自然就会降服。现在曹操虽死,但曹丕篡汉,应当利用人们对篡汉不满的情绪,早日出兵占据关中,控制黄河、渭水上游,讨伐凶逆。关中、关东地区主张正义的人,一定会带着粮食赶着马车来迎接王师。因此,不应把曹魏搁在一边,先和孙吴争战。战争一起来,一时解决不了,将造成不良的后果。”

  赵云这一先进兵讨伐头号敌人曹魏的意见,是可取的。但刘备听不进去,他夺回荆州的决心下定了。

  这时的孙权,对曹魏则抱着靠近的态度。曹丕称帝后,孙权立即派人祝贺,并将投降关羽后落在自己手中的魏将于禁送回许都。曹丕封孙权为吴王。

  孙权称臣于魏,是为了争取时间,稳定新占荆州的统治,免得曹魏进攻自己;当蜀汉进攻时,希望曹魏能保持中立,防止两面受敌。因此,当曹魏使臣携带吴王的印绶来到东吴时,孙权表示非常欢迎。他对部下说:“以前刘邦也接受过项羽的分封,当汉王,这是权宜之计。现在曹丕封我为吴王,又有什么不好呢?”于是接受吴王的封号,定年号为黄武。

  对于蜀汉的进攻,孙权是做了一些准备的。他把都城从建业迁到长江中游的武昌(今湖北鄂城),以便于扼守荆州;又任陆逊为镇西将军,统领李异、刘阿等进驻巫县(今重庆巫山)、秭归(今湖北秭归),加强西线防务。他还派使臣到蜀汉,要求重归旧好,刘备不同意。

  刘备率军东下后,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领朱然、潘璋、韩当、孙桓等大将及战士五万人,西上拒敌。

  02、张飞之死

  刘备率军出发时,派人送信,调驻守在阆中(今四川阆中) 的车骑将军张飞,领兵万人到江州(今重庆)会合。张飞虽然作战勇猛,有万人敌之称,但性急如火,而且对部下态度粗暴, 动不动就鞭打士卒,引起部下对他的不满。

  刘备曾劝诫张飞说:“你刑杀过分,又经常鞭打健儿,还让他们不离左右,这是取祸之道。”刘备要张飞改变对部下的态度和提防左右生变,张飞不听。 这次张飞领兵出发时,帐下将领张达、范强伺机将他杀害,带着他的首级,投奔孙权去了。

  张飞被杀的消息传来,刘备更加震怒,继续领兵东进。当刘备到达白帝城(今重庆奉节东)时,孙权又派遣使者前来求和,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字子瑜),当时任孙吴南郡太守,也写信给刘备,劝他解仇继好,停止用兵。刘备不听。

  蜀汉军队的先头部队,在将军吴班、冯习率领下,首先打败吴军李异、刘阿部于巫县,然后进兵秭归。当刘备从秭归领兵出发时,治中从事黄权谏阻说:“吴人悍战,而且我们水军顺流东下,进易退难,我请求当先锋同敌人较量,试探其虚实,陛下应该为后镇。”

  刘备不听,以黄权为镇北将军,督长江北岸诸军,防备魏军进击蜀军侧翼,自己亲率大军在南岸沿山势东进。刘备还派马良到沅水流域"蛮族”地区,争取他们出兵配合。武陵郡的少数民族首领沙摩柯率众北上,协助刘备作战。

  03、猇亭对峙

  222年二月,蜀军进至猇亭(今湖北宜都北,长江北岸)设立了大本营。前部则到达夷道(今湖北宜都),将孙权侄儿孙桓率领的一部分吴军包围了。

  当时,吴军的一些将领要求主动迎击,但陆逊考虑到蜀军来势很猛,数量又不少,强攻硬打是要吃亏的。他对诸将说:“刘备举兵东下,锐气正盛,而且凭借高处,据守险要,很难一下子攻破,即使攻破,也难以获得全胜。如果出击不利,影响大局,问题就严重了。现在我们可以奖励战士,多多出谋划策,等待形势的变化。蜀军是沿山地行军的,兵力难以施展,自然要拖得很疲乏,我们可慢慢抓住他的弱点对付他。”

  于是,陆逊采取了先让一步,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他命令吴军退出山地,将几百里的崇山峻岭让给蜀军,把部队集中在猇亭地区。

  刘备对于陆逊这样的对手,没有放在心上,他在夷陵(今湖北宜昌东南)东西一线,安下了许多营寨,分散了兵力。

  当刘备派兵挑战时,陆逊坚守营寨,就是不出战。双方在猇亭对峙达六七个月之久。蜀军被阻在猇亭夷道一线,一直找不到同吴军决战的机会,运输困难,天气渐热,斗志逐渐涣散,士气越来越低落。

  这时,刘备放弃了“水陆俱进”的有利条件,将水军移到陆上,命令军队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于是,陆逊决定反攻蜀军。

  对于陆逊决定这时反攻,手下的一些将领困惑不解,说:“进攻刘备应当在他初入境的时候;现在已经让他深入五六百里,拒守已经有七八个月,一些要害的地方,他已经加固守备。这时进攻一定是不利的。“

  陆逊回答说:“刘备是一个狡猾的敌人,经历多,见识广,他的军队开始集结时,各方面考虑得很细致,士气也旺盛,我们不应该同他们硬拼。现在他们在这里驻扎了很久,没有得到进攻我们的机会,兵士已经疲劳,斗志已经消沉,策划不出什么好计谋。 所以,现在正是我们发动进攻,打败蜀军的好时机。”

  诸将认为说的很有道理,决心在反攻中取胜。

  04、火烧连营

  为了做到有把握,陆逊先作试探性的进攻。他先攻蜀军一个营寨,结果失败了。但是他却从这次交锋中摸到了蜀军的弱点,想出了打败蜀军的办法。他命令战士每人都带一把茅草,到达蜀营外,在放火的同时,猛攻蜀军,结果很成功。

  接着,他率领诸军,全线出击,用同样的办法,连破四十余营,杀死蜀将 冯习、张南和"蛮族”首领沙摩柯。蜀将杜路、刘宁等被追得无处可逃,只好投降。在夷道包围孙桓的蜀军,也溃逃了。

  刘备率领残兵败将,登上夷陵西北的马鞍山依险据守。陆逊不给他喘息时间,集中各路兵将,四面围攻,结果蜀军溃败,被杀死一万多人。刘备带领少数人马,乘黑夜冲出重围,逃归白帝城。

  这一仗,刘备人马大部分损失掉,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丧失殆尽,元气大丧。刘备又是羞愧、又是怨恨地说:“我竟至为陆逊所折辱,岂不是天意!”

  不久,在江北的黄权,由于道路被截断,回不去蜀汉,被逼之下,率众投降了曹魏。蜀汉有关官员请求扣押黄权妻子。刘备说:“不是黄权辜负了我,是我辜负了黄权,没有接受他的劝告。”对待黄权家属,仍如同往常一样。

  战争结束后,孙桓见到陆逊,称赞说:“以前我被包围时,埋怨你不派兵相救,如今大获全胜,才知道你的指挥调度,实在有方啊!“孙权当然更高兴,加封陆逊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

  05、白帝城托孤

  刘备逃回白帝城之后,吴军的一些将领如徐盛、潘璋等主张乘胜追击,捉拿刘备。孙权询问陆逊的意见,陆逊考虑到曹魏虽然外示友好,内里实有奸心,很可能乘机袭击东吴后方,不宜深入蜀境,便建议孙权下了退军的命令。

  刘备逃归白帝城后,改鱼腹(县治白帝)为永安,自己驻在这里,命赵云来这里守护。

  刘备惨败的消息传到了成都,诸葛亮大为震动,他叹息说:“如果法孝直(法正字孝直)不死,一定能够劝阻主上(指刘备)东征,即或东征,也不致遭到这样的惨败。”

  这说明诸葛亮原来在伐吴的问题上,并没有持坚决反对态度。因为荆州的丢失,影响他的整个战略部署,他是不甘心的,他不能以放弃荆州为代价,来维持吴蜀联盟关系。他以为,刘备的东征是可以取得胜利的,没想到结果竟造成这样的局面,于是想起法正,来了一个事后叹息。

  夷陵之战结束后不久,曹丕果然发兵进攻东吴。原来曹丕想利用孙权有赖于曹魏的时候,加强对东吴的控制。

  他要求孙权送儿子孙登到洛阳作人质,以表示忠心,还索取大量珍宝等贡物。孙权对曹丕物质上的要求尽量满足,索要的贡物,一一凑足奉献。但对送子入质,孙权则以“孙登年幼,不宜入洛”为辞,婉言拒绝。

  222年九月,曹丕以孙权不送质子、不听命令为由,亲率大军南征。面对曹魏大军的进攻,孙权一方面调兵遣将,分路迎击;一方面派使臣到蜀汉求和。兵败之余,无能为力的刘备,既担心孙权的继续进击,又担心曹魏灭掉东吴,对自己不利,便同意了孙权的和议,派使者往东吴复命。

  虽然吴蜀双方讲和了,但猇亭之战的惨败,对刘备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不仅荆州没有夺回来,而且使蜀汉的元气大伤。忧心忡忡,加上年老和过度劳累,终于使他一病躺倒了。

  223年二月,刘备自知不久于人世,便派人去成都将丞相诸葛亮请到白帝城来,安排后事。他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干,比曹丕高十倍,必定能够安定国家,成就大业。假如嗣子刘禅可以辅佐,你就辅佐他;如果嗣子不行,你可以取而代之。“

  诸葛亮说:“我一定竭尽全力,效忠贞之节,死而后已。“

  刘备又告诫刘禅和另外几个儿子说:“我死之后,你们要把丞相看作父亲一样,和他共同治理蜀汉。“四月,刘备死于白帝城永安宫,终年63岁。

  刘备还给刘禅留下了一个遗诏,其中有这样的话:“人活50岁就不算是短命,我已60多岁,死了没什么可遗恨的,只是非常挂念你们兄弟。你们一定要奋勉,不可懈怠。凡事不能以为是小恶就去做,也不要以为是小善而不去做。你们要努力学习,可阅读《汉书》、《礼记》;闲暇时要看诸子及《六韬》、《商君书》,可以增长人的智慧,锻炼人的 意志。听说丞相已把《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书抄写了一遍,你们可以向他请教。”

  刘备这样的托孤,在历史上是少有的,这说明他对诸葛亮的器重和信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