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虞啸卿为什么只是上校军衔?戴笠的权利到底有多大,他能处理一个军长么_军衔_元帅_苏联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军长军衔 军衔 元帅 苏联

本文目录

  •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虞啸卿为什么只是上校军衔
  • 戴笠的权利到底有多大,他能处理一个军长么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军队中,部队的级别与军衔是怎样对应的
  • 23军军长黄浩55年是什么军衔
  • 俄罗斯的军衔与苏联时代有无不同
  • 《亮剑》邢志国当上副军长,作为李云龙的副手,授少将合适吗
  • 为什么胡琏当了那么多年师长直到18军军长才被授予少将军衔

《我的团长我的团》中虞啸卿为什么只是上校军衔

我老李是团长的铁杆粉丝,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虞啸卿估计是离家出走,加入军队的,这很符合他的性格。

虞啸毅拿鞘轻敲了张立宪的头,“我不坐,因为受过刺激。当年打出湖南,就想有和家乡不一样的一片天地。我饿了,在路摊上吃碗米粉,学生游 行,有人在我背上贴了个纸条。”

因为没有家族势力的介入,他很难直接进入中高层,很有可能是从一个大头兵开始服役的,因为他提到了:“这是二十岁时我自己铸的刀,我一直拿它砍人。日本人拿刺刀捅我们,我们拿刀砍他们。” 他提到了自己用刀去砍日本人,估计还砍了不少,因为一直在砍啊。这一问说明家族势力一直没有找到他,没有谁会放自己的儿子去近身砍人的,就算是精忠报国,也要当个指挥官。

在审问龙文章那一节,妖孽提到过,自己进了个军官特训班。

虞啸卿再次有了兴趣,“哪个特训班?”死啦死啦再度赧然起来,“前内政部长何健办的。就在湖南,就办了两期。” 他为什么有了兴趣,很明显,虞啸卿当然会因为突出的军事能力被提拔,而渠道,也是“军官特训班”,简直遇到校友了,可惜不是同一种特训班。

接下来,龙文章说出来就升了中尉,虞啸卿出口就打断:“没有升这么快的。”那代表虞啸卿升中尉很不容易,花了一番功夫的,因为虞啸卿就不是一个多嘴的人,不会为了小节去争执的,既然他说出话来,必定有原因。

而龙文章解释,自己从桂军出来偷了一坨子货,行贿上级,才升的中尉,大家都窃笑,虞啸卿呢?虞啸卿面沉如水地点了点头,“这样就合理了。” 这个点点头不是表演,其实就是在表示认同,那么虞啸卿升中尉也是极有可能是通过行贿上司这个手段,要不他不会“面沉如水”的,而是有一种“原来如此”的表情。

虞啸卿在低阶的军官爬升道路上,是很辛苦的,至少在当上团长以前就很辛苦:虞啸卿:“他们跟上我的时候都是小孩子。打得很苦。我跟你一样穷过。没东西可以犒劳。无赏即无罚,无赏无罚即无管治。我能给他们的只有娇纵,于是娇纵太过。抱歉。” 张立宪,余治,李冰,何书光等都在很穷的虞啸卿手下打仗,那时候的虞啸卿和现在炮灰团的龙文章一样穷困,同样也证明虞啸卿那时候还没有被家族势力找出来。

不过,他开始在基层军人里面有了自己的名声了:死啦死啦倒是忽然开始容光焕发起来,“找个豆子大的亲信来扛,就是说上边也知道战势紧急,没空争持。虞啸卿又是号极能打的,这回临危受命,东岸防御有三分数了。”

这时候,上级临危受命,抛开斗争,用最能打的虞啸卿顶了上去。虞啸卿估计因为脾气,上级也不大喜欢他,因为他喜欢自己的风格。我的上峰告诉我,如果去缅甸打仗,给我一个装备齐全的加强团!我说心领啦。 哪个上级会喜欢这样一个个性太强的下属,没有。就算是要用,也是因为下属的能力强,没办法才用的。

这不是,日军要居高临下一冲了,没办法,只好拿出不喜欢的属下虞啸卿去顶啦,虞啸卿倒是很喜欢,首先就把原来上司的亲信,远特务营的营长来了个爆头,然后再整治江防。

不过,他可没有圆了梦,江对岸横空出现的龙文章用 那些穿越于时空的中华战魂附体的战士们 ,用单动步枪硬生生顶住了日军一天一夜。然而,荣誉是给了虞啸卿的。

这荣誉,必须在全国电传的,那么,这个时候,老虞家才发现了自己的宝贝大有出息了,于是乎唐基被火速派来辅佐。所以就出现了个副团座了。

那么往上面具体报功劳,唐基就会说了:“报,那个龙文章,最多越级升为少校,给个营长当当。”

虞啸卿是不喜欢抢功劳的,估计还是要求报龙文章上去,那么唐基就会这样说:“如果报你上去,你可以升级当师长,于国于民,更好,何况你可以把那个龙文章纳入属下,给个营长当,这不是双方周全吗?”

我再猜虞啸卿会说:“营长不够,我要他当团长,升级当中校。”

因为不是自己的功劳,而当上师长,加上唐基的劝说外加家族势力的影响,虞啸卿对上级说了:“不克南天门不受将衔!”上级现在才知道虞啸卿来自于显赫家族(何绍周和何应钦家族),哪里敢不答应,只好击节赞叹了。

所以,虞啸卿就是团长军衔,师座的职务了。

不过,他经常不安,认为自己抢夺了龙文章的功劳,这种感情也保住了龙文章好多次。

唐基走开后,虞啸卿的脸色反倒生动些了,他终于用一种看人的眼色看了会儿死啦死啦,那种绷紧的愤怒终于开始活跃起来了。

他问道:“你觉得我欠着你的?”

死啦死啦看起来有点儿莫名其妙,“什么欠着?”

“南天门之战与我无关,我也从没想居你的功劳。但上边要想捧王麻子,就是会管他三七二十一的把张三李四做的好事全压王麻子头上…你不要因此就心怀不满屡生事端,那我对你的最后一分敬意也就没了。”

死啦死啦坚决否认有不满之心。

虞啸卿:“那你这么做死一样的搅些什么?!”

不过后来,虞啸卿升了少将了,小说里,虞啸卿副军长,虞啸卿军长。

戴笠的权利到底有多大,他能处理一个军长么

戴笠尽管军衔只是少将,但实权却很大。

一般来讲,他的权力比普通军长大得大,贺耀祖是蒋介石侍从室主任,戴笠照样不把他放在眼里。蒋介石特别重视情报部门,戴的特务势力,除了二陈CC系,还没有谁能够与之相比。

一个普通的军长,戴笠想收拾他们,根本不算事。当然,如果是杜聿名,邱清泉,孙立人那样的王牌军军长,戴笠也得让他们三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军队中,部队的级别与军衔是怎样对应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军队的军衔大相径庭,其中属苏联军队的军衔体系最为复杂(波兰的军衔同样比较复杂)。纳粹德国的军衔也比较复杂(主要是党卫军复杂),但对于纳粹德国的军衔,由于本人专攻苏俄因此就不在此班门弄斧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苏联仍然采用1935—1940年制军衔体系。

1935年至1940年间工农红军的军衔示意图

1935年至1940年间,苏联工农红军的军衔情况如下所示(从下至上):

作战单位的军衔体系:

陆、空军系:红军战士、班长、初级排长、军士长、中尉、上尉、大尉、少校、上校、旅级指挥员、师级指挥员、军级指挥员、2级集团军指挥员、1级集团军级指挥员、苏联元帅;

海军系:红军战士、班长、军士长、中尉、上尉、海军大尉、海军少校、海军中校、海军上校、2级旗舰指挥员、1级旗舰指挥员、2级旗舰司令员、1级旗舰司令员;

特务单位的军衔体系

军事政工系:

政治委员、高级政治委员、营级政委、团级政委、旅级政委、师级政委、军级政委、2级集团军级政委、1级集团军级政委;

军事后勤管理系:

2级军需技术员、1级军需技术员、3级军需官、2级军需官、1级军需官、旅级军需官、师级军需官、军级军需官、集团军级军需官;

军事工程系:

2级军事技工、1级军事技工、3级军事工程师、2级军事工程师、1级军事工程师)、旅级工程师(海军则对应的是3级旗舰工程师)、师级工程师(2级旗舰工程师)、军级工程师(1级旗舰工程师,)和集团军级工程师(海军总工程师);

军事医疗系:

助理军医、军医、3级军医、2级军医、1级军医、旅级军医、师级军医、军级军医、集团军级军医;

军事兽医系:

助理军事兽医、军事兽医、3级军事兽医、2级军事兽医、1级军事兽医、旅级军事兽医、师级军事兽医、军级军事兽医、集团军级军事兽医;

军事法官系:

助理军事法官、军事法官、3级军事法官、2级军事法官、1级军事法官、旅级军事法官、师级军事法官、军级军事法官、集团军级军事法官。

1940年—1943年,苏联红军军衔示意图

1940年5月7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下令施行新的红军军衔体系,实施将军制,这次军衔改革后一直沿用到1943年。具体情况如下:

陆、空军系:

红军战士、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大士、少尉、中尉、上尉、大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将、中将、上将、大将、苏联元帅(炮兵、航空兵、坦克兵、通信兵、工程兵和技术兵,上述兵种的将军衔则在少将、中将和上将的前面加上兵种名,增设岸防勤务兵将军衔分少中上3个级别、军需勤务兵设少中上3个级别的将军衔,以对应35—40年制该兵种原有的旅级军需官、师级军需官、军级军需官、集团军级军需官);PS:部分旅级指挥员军衔一直到43年才重新评定完毕,军事主官重新授予少将军衔、军事副职和军事院校任教人员授予上校军衔。

海军系:

红海军战士、红海军上等兵、2级海军军士长、1级海军军士长、总军士长、海军准尉、海军少尉、海军中尉、海军上尉、海军大尉、海军少校、海军中校、海军上校、海军少将、海军中将、海军上将、海军元帅;

政工系:

初级指导员、指导员、高级指导员、营级政委、团级政委、旅级政委、师级政委、军级政委、2级集团军级政委、1级集团军级政委、总政委;

其余特殊勤务兵种的军衔与35—40年时一致。

根据1943年1月15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下达的第25号命令,工农红军军衔实施改革,改为沙俄时期的大肩章式军衔,政工系高级军官按照陆军将军军衔重新评定,总政委授予苏联元帅衔(仅贝利亚一人),其余按照级别依次授予。军兵种增设军兵种元帅(除海军元帅以外,比大将稍低并上将级别高)和军兵种主帅军衔(级别比陆军大将高,比苏联元帅低),曾设医疗勤务、军事法官等将军衔。这次改革一直沿用到战后许多年。

43年军衔改革后的苏联各军种的军衔样式

23军军长黄浩55年是什么军衔

: 上校 1955授衔的标准就是根据1953年定级的结果 1953年的时候,他是23军,67师,201团团长 正团级,1955年授予了上校军衔

俄罗斯的军衔与苏联时代有无不同

前苏联的军衔之复杂,近乎举世无双!以至于一九五五年我国师承前苏联的军衔制时,不得不大刀阔斧砍去了其中的很多层级。前苏联的军衔最夸张恐怕的要数“帅”了,苏联大元帅、苏联元帅(包括苏联海军元帅)、军兵种主帅、军兵种元帅,整整四个层级!换言之,我国总共只有十一位的“帅”(包括没有接受大元帅军衔的伟人他老人家),前苏联却出现了一箩筐“帅”,甚至还要更多……

▲唯一的苏联大元帅斯大林

苏联大元帅就不去多说什么了,整个前苏联存在的七十余年里,只有斯大林一人。接下来便是苏联元帅,仅次于苏联大元帅、与我国一九五五年设置的元帅军衔大致相当。但前苏联为了彰显“贵族军种”——海军的特殊地位,还专门设置了苏联海军元帅军衔,级别与苏联元帅相当,主要授予出身海军的前苏联元帅。这里有必要说一说,苏联海军元帅是个整体概念,它就叫“苏联海军元帅”而不是“苏联 海军元帅”,与前苏联红海军的海军元帅军衔不是同一个概念!

▲苏联元帅(上)和苏联海军元帅(下)军衔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为了表彰在二战期间有着特殊贡献的将领,前苏联又在苏联元帅之下设置了军兵种主帅这一军衔,级别高于军兵种元帅。其军衔肩章的制式也基本介于苏联元帅与军兵种元帅之间;比苏联元帅少了前苏联国徽、改成了军兵种标志,比军兵种元帅的“元帅星”多了一圈外饰。军兵种主帅实际上是苏联“帅”级将领的最低级别,因为前苏联的军兵种元帅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能算作是真正的“帅”。

▲军兵种主帅军衔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说前苏联的军兵种元帅了,这个军衔其实非常鸡肋,因为连前苏联都明确规定:军兵种元帅与合成军大将平级。换言之,所谓军兵种元帅,其实就是大将,只不过叫了“元帅”这个名字罢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前苏联索性将大将军衔的肩章也由四颗星改成了军兵种元帅的制式,只不过以其他图案替代了军兵种元帅肩章上的军兵种符号而已。

▲军兵种元帅军衔

▲大将军衔

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联邦基本沿用了前苏联的军衔体系,只是取消了斯大林去世后就再也没有授出去过大元帅军衔和军兵种主帅、军兵种元帅军衔。在俄罗斯联邦元帅之下便直接设置了大将军衔,肩章为四颗将星。而俄罗斯联邦元帅的肩章制式基本与苏联元帅一致,只是前苏联的国徽被替换成了俄罗斯联邦的国徽。前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联邦只授出了一个俄罗斯联邦元帅军衔,它于一九九七年被时任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授予了俄罗斯联邦的首任防长谢尔盖耶夫。再之后,俄罗斯联邦元帅军衔再也没有被授予其他任何人,后来索性直接被取消了。因此,目前俄罗斯联邦的最高军衔是大将,没有元帅

▲唯一的俄罗斯联邦元帅谢尔盖耶夫

或许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俄罗斯联邦的现任防长绍伊古不是戴着“元帅”军衔吗?请诸君看仔细了,那不是俄罗斯联邦元帅军衔,而是类似于前苏联时期军兵种元帅一般的存在。本世纪初,俄罗斯联邦为了再现前苏联的雄风,普大帝下诏将四颗星的大将军衔重新改成了前苏联上世纪七十年代曾经使用过的大将军衔制式,即替换掉了军兵种符号的军兵种元帅式样。因此,绍伊古将军的军衔看起来好像和俄罗斯联邦元帅军衔很相似,但实际上那还是大将军衔,只是换了一个样式而已。

▲俄罗斯联邦现任防长绍伊古大将

至于上将及以下将官、校官、尉官和士官、士兵军衔,大体与我国一九五五年的军衔设置类似。当然,差异也是存在的,比如俄罗斯联邦、包括前苏联的校官军衔中没有大校军衔大校是中国、朝鲜和越南等国才有的军衔等级、朝鲜是“原创”,反倒是前苏联这个“蓝本”却没有。再就是大士这个士官军衔,前苏联有、我国一九五五年的军士军衔中却没有。俄罗斯联邦早年间取消了大士军衔,去年似乎年又恢复了大士这个士官军衔。

▲中国的大校军衔,前苏联和俄罗斯联邦没有

《亮剑》邢志国当上副军长,作为李云龙的副手,授少将合适吗

又是经典的亮剑话题,咱就简单的谈两句,权当交流!

在说邢志国之前咱们先聊聊他的上司,老战友李云龙,老李呢基本是军功与处分一样多,用他的话说就是经历了五上五下,光团长就被撤了三四次,这就严重影响了老李最后的定级,直接导致了55年的授衔,就像他老是看不起的程瞎子,55年就是中将,你上去下来的折腾,但是不耽误人家往上走!

言归正传,邢志国应该跟李云龙是四方面军的老战友,毕竟李云龙能看上和相处的人不多,除了大彪应该就属邢志国了,根据电视剧来说,邢志国应该是后于张大彪到的独立团,因为之前没看到,是山本特工队突袭赵家屿以后李云龙转移根据地以后才出现的,应该是后面调过来,估计也是为了平衡李云龙的暴躁脾气,毕竟邢志国跟老李资历不相上下,又是个老好人,也有能力,老李多少会给面子的,不得不佩服老总的用人之道!

解放战争初期,李云龙还是个团长,也是因为帮着华野打了一次援被华野留了下来,这就成了以后三野的人,最后能粟老总看这老李挺不错,提拔他任二师副师长,他还不干想当正的,结果还真的成了正的(小说描述,实际情况也存在,战争年代,能力突出,破格提拔没毛病),跟他的人也就鸡犬升天,职务卡卡就上来了,这时候邢志国是副师长,后面的事大家就基本清楚了,老李受伤捞了个老婆,后续部队只提到了进攻厦门,已经属于战争末期,至于金门战役,结合小说和军史记录,我军没有师一级军官参与,被俘最高职务为团一级主官!

下面我们预想一下邢志国的情况,李云龙受伤以后,应该是副师长带部队继续参战,那就是邢志国和大彪带队,一路南下,二师的战斗力那是绝对的头等主力师,战功当然不用说了,49年改编时,邢志国担任师长或者副军长完全有可能,因为所部没有参加朝鲜战争,所以其职务也就基本固定!

55年的授衔是根据52年全军干部定级而确定的,当时军级分三等,准军,副军,正军,老李估计应该最多副军级,他当时是副军长,代理军长主持工作,55年军事学院毕业以后回去才是军长,驻防沿海地区,邢志国的副军长可能也会定级为副军级,也可能是准军,因为当时的军参谋长是准军级,授衔时多以大校为主,考虑其战功资历可能会是少将,但是行政级别不会调整,少将对应享受行政七级到行政九级,一级差距,工资也差不少!

55年授衔更多的是平衡,毕竟从建立武装到现在时间跨度很大,经历了很多不同的时代,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国军投诚起义的一律高规格待遇,陈明仁是国共双上将,地方势力,比如新疆,西藏的一律都是正军,副兵团待遇,多数是少将,中将,还有不少没有军队级别的也会照顾一下,所以说有很多不确定性,个人更亲向于终身嘉奖!

至于邢志国的军衔,更倾向于就是副军级大校,因为当时野战军中不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将军,不像现在,但是他能不能当上将军呢,完全可能,因为在60年以后,少将一下就有普遍的晋升,以邢志国的能力,资历晋升少将是没有问题的!

邢志国是个虚构的人物,但同样个性鲜明!

欢迎大家讨论和指出不足!恭祝身体健康!

为什么胡琏当了那么多年师长直到18军军长才被授予少将军衔

胡琏是国军中有名的悍将,毛主席曾评价他是“狡如狐,猛如虎”,当年可是让老对手刘伯承、粟裕头疼不已。

胡琏属于土木系将领,背靠着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陈诚,1937年任67师119旅旅长,后任11师副师长,1941年任预9师师长,1942年任11师师长,1943年任18军副军长,1944年任18军军长,可是直到1945年6月才被国民政府授予少将军衔。我们再看胡琏的陕西同乡、蒋介石的爱将张灵甫,张灵甫在1941年已经升任74军58师少将师长,但是直到1945年2月才被正式授予少将军衔,是不是觉得很奇葩?

为什么张灵甫在1941年已经升任少将师长,可是到了1945年又授予他少将军衔?事实上,“少将师长”中的少将属于职务军衔,只要老蒋的一纸手令便可以了,说白了全看老蒋的喜好。但是1945年授予张灵甫的则是正式军衔,正式军衔由军事委员会铨叙厅负责资格审核,然后由国民政府颁发任官状。

胡琏很早便有机会或者说已经被蒋介石授予了少将的职务军衔,但是后来被人压下去了。

胡琏生于1907年11月16日,陕西华县人,1925年考入黄埔四期,很巧的是张灵甫也是这年考入黄埔四期。1926年黄埔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后又参加蒋桂战争和蒋冯阎战争,在土木系将领中,胡琏深得陈诚的赏识。随后,胡琏随部参与“围剿”,1933年8月因功升任18军11师66团团长。

1933年9月老蒋发动第五次“围剿”,11月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以及蔡廷锴等人发动“福建事变”,于11月22日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老蒋惊闻“福建事变”急忙回头清扫后院。蒋介石让陈诚部直驱赣南的黎川以切断我党的江西革命根据地与所谓的中华共和国政府的联系,当时胡琏的66团负责跟在36军东侧打游击。在出发的那天晚上,胡琏与黄埔同期刘景蓉喝得醉醺醺的,回去后便收到了要求出发的命令。胡琏率部没走多远便遭遇了红军,然后打了起来,当时胡琏借着酒劲弹出头观察敌情,“砰”,一颗子弹贯穿了他的脸部,嘴里满是血肉和碎牙,只听他吼了声:“冲啊!”

经过血战,以及援军的及时赶到,红军在国民党军猛烈的攻势下被迫撤退,胡琏成功夺取东沅寨。

在团村战役结束后,老蒋问陈诚,守东沅寨的是谁?陈诚马上笑着说,是11师66团团长胡琏,黄埔四期的,才26岁!老蒋听完很开心,尤其是听到胡琏是黄埔出身,好,很好,这个人可以重用,然后写了份手令,胡琏升少将团长!

少将团长!这是胡琏差点拿到手的职务军衔,张灵甫后来拿到的也只是少将师长,还晚了很多年!但是后来怎么又没拿到呢?当时很多人对老蒋的命令很不爽,尤其是11师师长黄维,他是黄埔一期,却只是个少将师长,这胡琏作为四期弄了个少将团长,我脸往哪搁?然后便去找陈诚上眼药水,什么资历不够呀,什么怕军心不服啊,陈诚想了想也觉得有道理,同时也考虑到这时候让胡琏升为少将团长也会让他树敌,于是胡琏的少将团长不翼而飞。

当然,胡琏当时的资历确实还不够,资历是阻碍他的军衔和职位晋升的主要因素。

胡琏在团村战役中因为资历不够,没能成功升任少将团长,所以他只能继续熬资历。

胡琏打过的最有名的战役是石牌保卫战,老蒋称“石牌乃是中国之斯大林格勒”,这场战役也为他攒够了升迁的资本。

1943年在日军逼近石牌要塞的时候,老蒋亲自发话必须死守石牌,后来胡琏和他的11师被陈诚安排去守石牌要塞。胡琏接到命令后,当即表示誓与石牌共存亡,随后写下五封遗书并交由崔焕之为他寄出去。

在写给父亲的遗书中,胡琏这样写到:

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当无他途,而成仁之公算较多。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亦足慰。唯儿子于役国事,已十九年,菽水之欢,久亏此职,今兹殊戚戚也。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

在写给妻子的遗书中,胡琏这样写到:

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只,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毋悲亦毋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

在石牌保卫战中,因为11师的浴血奋战,歼敌1000余人,使敌军始终无法攻破和占领石牌要塞,为友军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从而带来了鄂西会战的胜利。因为胡琏在石牌保卫战中的突出表现,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随后升任18军副军长。

1944年胡琏被调到侍从室,随后又被任命为18军军长。

1945年被正式授予少将军衔,胡琏通过在战功向所有人证明了自己,熬到现在,所谓的资历问题也不再是问题,也没人能够再拿资历说事去阻碍他的升迁。

1977年胡琏在台北病逝,名将陨落。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