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美国的特级上将和六星上将是怎么回事
- 吉林有哪些历史名人
- 民国时期的“中将加上将”是个什么样的军衔你怎么看
美国的特级上将和六星上将是怎么回事
美国军队的实际最高军衔的确五星上将(请注意实际两个字),但是在实际军衔之外,还有一个叫做荣誉军衔的东西,那就是特级上将,也就是俗称的六星上将!
五星上将
五星上将是美国特有的军衔,是美国军队体系中最高的军衔,就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元帅。但是五星上将不是常备军衔,属于一个战时军衔。也就是说如果不爆发大规模战争时,美国军人不得被授予五星上将,最高就是上将(美国的上将就是4星,中将3星)。
美国自从设立五星上将以来,一共只产生了10位五星上将(陆军4位、海军5位、空军1位),而这个10个人无一例外的都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比如说我们熟悉的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马歇尔等。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本土从未遭遇过大规模的战争,因此五星上将一直就只有那么10位参与二战的人。随着那10位五星上将的先后辞世,目前来说没有新的五星上将产生!
关于五星上将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流传着这么一个小故事:
1943年,美国国会决定授予时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的马歇尔“陆军元帅”的军衔,马歇尔认为他的名字Marshall和元帅marshal发音几乎一模一样,听起来有点怪,所以拒绝了元帅的军衔,因此美国国会才将元帅改成五星上将。实际上,马歇尔之所以不愿意接受元帅的军衔,则是因为一个人,潘兴。潘兴是美国陆军的传奇,被授予了陆军特级上将的荣誉军衔。潘兴是马歇尔的老上级,对马歇尔多有提拔。因此马歇尔非常的尊重潘兴,不愿意自己的军衔在潘兴之上(即便是特级上将,也在元帅之下)。特级上将(六星上将)
美国的特级上将属于荣誉军衔,整个美军的历史上也只有3名特级上将。分别是美利坚合众国特级上将华盛顿、海军特级上将乔治·杜威、陆军特级上将、约翰·约瑟夫·潘兴。
美利坚合众国特级上将
这是仅仅只属于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荣誉军衔,名字听起来就非常霸气,不是陆军、不是海军、也不是空军,而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特级上将。
1976年,美国建国200周年。为了纪念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时任美国国会决定授予华盛顿一个独一无二的军衔:美利坚合众国特级上将。
海军特级上将
海军特级上将也是只属于乔治·杜威一人的荣誉军衔。
190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为了表彰海军上将乔治·杜威在1898年马尼拉湾海战中取得的胜利,决定授予杜威为海军特级上将。并且规定:杜威逝世后这一军衔便自动取消。由此可见,海军特级上将完全是为了杜威一个人而设立的。
当然,海军特级上将只是荣誉军衔,杜威平时的军服上依旧只有4星。
陆军特级上将
陆军特级上将也是只属于潘兴一人的荣誉军衔。
为了表彰潘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美国国会于1919年授予潘兴陆军特级上将的军衔。
陆军特级上将的军服也是特别设计的,肩章为金色四星,并不是五星。
吉林有哪些历史名人
吉林历史名人众多,推荐其中的几位,共同欣赏!
——朱德海——
朱德海(1911—1972),吉林和龙人,朝鲜族。
中共八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委第一书记、州长、州政协主席,延边军分区第一政委。
——赵南起——
赵南起(1922—2018),吉林永吉县人,朝鲜族。解放军上将。
曾任总后勤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刘居英——
刘居英(1917—2015),吉林长春人。开国少将。
曾任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海军政治部主任。铁道兵副司令员。
——南仁东——
南仁东(1945—2017),吉林辽源人,满族。
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获“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被誉为中国“天眼之父”。
——陆平——
陆平(1914—2002),吉林长春人,原名刘志贤。
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七机部副部长,全国政协副秘书长。
——彭桓武——
彭桓武(1915—2007),吉林长春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获“两弹一星功勋”国家荣誉称号。
——关山复——
关山复(1915—2010),吉林伊通县人。
曾任中共中央东北局统战部副部长,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处书记,东北局宣传部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秘书长、副检察长。
——李永泰——
李永泰(1929—2015),吉林通化县人,空军中将。
曾任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
民国时期的“中将加上将”是个什么样的军衔你怎么看
在我国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一套对应的军衔制度。到了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也制定了一套军衔制度,共分为六等,分别是将、校、尉、准尉、军士和士兵,未设立元帅军衔。
当时的将官共分为五级,分别是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和少将。这套军衔制度也与美国的军衔制度颇为相似,特级上将对应美国五星上将,一级上将对应美国四星上将,以此类推。
(国民政府的军衔制度)
尽管这套军衔制度看起来十分完备,但在抗战中,有不少将军却是“中将加上将”这样的奇葩军衔,这是怎么回事呢?
所谓“中将加上将”,是中华民国陆军的一阶军衔,其全称是“陆军中将加上将衔”。简单来说,就是让中将拥有上将的职权,但并不予以授星,薪俸也是按照中将的最高标准来给。
那么,既然让中将得到了上将的权力,为什么不直接授予上将衔,反而还那么麻烦地搞出一个不伦不类的“中将加上将衔”呢?
实际上,国民政府在1935年就颁布了铨叙条例,该条例特别规定,陆军上将的名额有限,不管出现何种情况,都不能再扩编。从铨叙条例的安排来看,陆军特级上将有1人,一级上将8人,二级上将12人,共计22个名额。
当时的具体分配情况是这样的:
特级上将:蒋中正。一级上将:冯玉祥、何应钦、张学良、陈绍宽、李宗仁、朱培德、唐生智、陈济棠、阎锡山。二级上将则是包括了白崇禧、刘湘、顾祝同等在内共12人。
(一级上将何应钦)
对于军人来说,想要晋升就必须得积累战功,一步步向上爬。虽然在抗战中有不少二级上将都拥有了足够晋升的战功,但由于国民政府限定死了名额,因此这些人只能老老实实待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待一级上将之中有人去世,才能够取得晋升的机会。
比如白崇禧,就是在一级上将朱培德病故之后,才补位晋升成功。
但对于国民政府来说,由于当时的国内环境并不平静,再加上占据东北的日本人也渐渐表现出了入侵的态势,上将名额开始显得有些不太够,而且国军部队中不少将领都已经有了晋升资格,却苦于名额限定,迟迟不能得到晋升。因此在多重压力下,国民政府于1936年补充了《陆军中将加衔暂行条例》,创造出了“中将加上将”这一特殊军衔。
在条例出台之后,国民政府就立即拟定了一批获得“中将加上将”的将军名单,他们包括:陈诚、张治中、卫立煌、薛岳、钱大钧、张发奎等人。
(一级上将白崇禧)
而国民政府之所以向他们授衔,实际上是在向他们传达一个信息:你们几位的战功、资历实际上早就已经够得上上将了,但由于政策原因,只能暂时授予你们这样一个意义重大的军衔,一旦上将位置出现空缺,你们就是优先替补的将军。
国民政府在逃往台湾之前,共将该军衔授予了55名将军。到了台湾之后才停止了授衔。虽然听起来是类似于“准上将”这么一个意思,但不少人始终觉得是拿着中将工资,操着上将的心,并不愿佩带这个特殊军衔。
值得一提的是,刘湘在1938年死后也被追授为陆军一级上将,虽然国民政府的上将名单有着名义上的人数限制,但死去的将军被追授为上将衔,却是不受到影响的。
(参考资料:《中华民国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