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能武,下马能文,诚不可多得之当代儒将。”
这是孙中山先生对辛亥革命元勋李烈钧的由衷称赞。
作为参与反清革命、辛亥革命、又为护国运动打响第一枪的民国上将,李烈钧在无数将士眼中,是一位铁骨铮铮、从腥风血雨中杀出来的传奇将军。
而在无数百姓的心中,这个一生戎马的英雄,更是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亲自将五个儿子送上战场,创造了“五子从戎”的佳话;纵观李烈钧跌宕起伏的一生,无不被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所笼罩,一生为国而生,最终也为国而死,而那场隆重的国葬,则是国人对他的由衷敬意。
这样的革命先勋,留下的尽是传奇。
但同时,又让人遗憾的是:李烈钧似乎在私德上拥有无法磨灭的污点。
在许多人的评价中:他因垂涎好友美妻,而设计杀友夺妻,这场卑劣手段,绝不是坦荡大丈夫能为之。
那么,这样的传闻究竟是真是假,其中是否有着不为人知的难言之隐?
接下来,就让我们再次穿越那历史的迷雾,来到峥嵘浩荡的岁月,清晰探寻有关李烈钧的人生往事。
1882年,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一家普通的农户中,迎来一个男婴的诞生。
日子贫困的李家夫妻,对于这个孩子的到来不知所措;但谁也不曾料到,就是这个取名为李烈钧的孩子,日后成为凭一身热血和本领,护佑中华命脉和探索民族出路的中流砥柱。
李家父亲曾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后期虽因生活所迫,回乡务农;但多少也算是有过见识。
在基础教育得不到改善的情况下,父亲便成为李烈钧的人生启蒙老师;父子相处的大部分时光中,李烈钧经常听到的,便是太平天国的历史事件,以及男儿从军的热血豪迈。
展开全文
久而久之,父亲的教导也在李烈钧心中留下了痕迹,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个生长于贫困农家的男孩,亦有了自己的投戎报国之志。
1901年,性格直爽、做事认真的李烈钧得到了武宁彭县令的赏识,后期被选送到江西武备学堂;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烈钧的人生迎来真正的改变。
1904年,李烈钧凭借学术兼优的成绩,由北京练兵处选赴日本学习陆军。
就是在日本留学期间,他与黄兴等人共同组织了以反对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为宗旨的“攘白团”,在国外开展浩浩荡荡的反帝国主义运动。
次年8月,孙中山抵达东京,由黄兴等人介绍,年轻的李烈钧与孙中山正式相识。
后期,李烈钧又接触了孙中山对于推翻满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的主张和见地,内心对革命的向往和追求和油然而生。
最终在1907年,这个立志报国的男儿,正式加入中国同盟会。
次年,也就是光绪三十四年,学有所成、心怀壮志的李烈钧正式结束学业,自日本返国,后期来到江西混成协第五十四标第一营。
在此期间,他积极组织革命活动,为革命事业奔走牵线;多次受到清政府的通缉而被迫逃亡,直到辛亥革命正式爆发。
在那场浩浩荡荡的推翻帝制运动中,李烈钧凭借缜密的战斗计划,迫使北洋舰队投降,使得新生的民主政府不费一兵一卒,便拿下了长江流域的胜利,也为革命的整体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此后,他被黎元洪封为“苏、皖、粤、鄂、赣”五省联军总司令。
后在民国初年,再次回到江西任职。
那个时候的江西,可谓乱得“一塌糊涂”。即便恢复了所谓的“共和”,半年时间也先后换了三任“总督”。这样的乱状,直到李烈钧横空出世才短暂得以终结。
也是因此,李烈钧的名字响彻半个中国,名声大噪;而后更是凭借过硬的学识和出众的谋略,成为孙中山先生最得力的左膀右臂。
清政府倒台后,袁世凯势力试图复辟帝制。
得知此事的李烈钧不顾生命危险,立刻通电全国:
“中央免除吾职,吾即起义,是反也,非义举也,袁世凯违法,重袭帝制,以民意伐之,吾赴听命。”
而后又立刻赶往上海,同孙中山先生筹商反袁事宜;成为打响第二场革命的总司令。
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心怀救国之志的李烈钧,就这样开始了他战斗而传奇的人生:
从讨袁到北伐,从北伐到抗日…种种功勋和贡献,让国人深感敬重。
但属于他的光辉人生,却因迎娶美妾华世琦而发生了改变。
遇到华世琦,李烈钧似乎被剥夺了英雄的称号,成为私德有亏、手段卑劣的“小人”。
迎娶华世琦之前,李烈钧有过一段包办婚姻。
一心报国的他,始终觉得结婚这件事,其实是履行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任务而已;所以与原配陈玉祯的婚姻中,两人更多是无话可说,相敬如宾。
袁世凯叛变共和革命后,李烈钧在组织江西各方力量,打响了轰轰烈烈的“讨袁”战役。
也是这个时候,感到事务繁忙的他想为自己寻个帮手,于是找到了在福建做官的好友龚永。
据说:两人本就是多年挚友,得到李烈钧的求助电报后,龚永果断辞去职位,马不停蹄,风尘仆仆地赶到江西,以来相助。
三个月后,龚永请假回家结婚;再回到江西部队时,言语间也多了些对新婚妻子的思念和赞美。
时间久了,一心忙于军务、毫不沉迷儿女情长的李烈钧有些不满,便提醒好友龚永:
“我们身为司令部官员,要时刻注意言行,话太多容易招惹是非。”
听到这句话后,龚永又忍不住向李烈钧炫耀自己的妻子,并拿出了结婚照给李烈钧分享。
没想到,就是这张照片,让李烈钧心中沉寂多年的情愫,终于破土而出。
据说,照片上的女子清丽绝伦,笑眼盈盈,仅是一瞥,便让人不再舍得挪开眼睛。
此后,这个照片上的女子,也彻底占据了李烈钧的情感和思念。
而这个女子,便是李烈钧“身败名裂”的第二任妻子——华世琦!
她是出生于书香世家的女子,才识过人、相貌倾城。
嫁给副官龚永,虽是父母之命,但却是门当户对。
随着对这个女子的了解越多,李烈钧对她的思念和爱慕也就越深。
久而久之,便有了“杀友夺妻”的传闻。
据说,有一天,李烈钧将好友龚永叫到办公室,让他将一份秘密情报送到福建。
可龚永不知道的是:自己这一去,却再没有归期。
刚刚到达福建后,福建总督孙道仁便以“龚永泄露情报、畏罪潜逃”的罪名将其抓捕,并在没有仔细审理的情况下,将其匆忙定罪和处死。
而这一切事情,恰是李烈钧致电孙道仁的结果。
当龚永死后,作为上司领导的李烈钧及时出现在龚家人面前,称龚永可能是被人陷害的,并愿意替龚永照顾家人。
就这样,龚永的妻子华世琦也受到了李烈钧的悉心照顾,她的哥哥华苕臣成为李烈钧的秘书,而李烈钧更是每月给年轻守寡的华世琦寄去充裕的生活费。
久而久之,李烈钧也展开了对华世琦的热烈追求。
面对这个叱咤风云的将军,无所依靠的华世琦也逐渐被感动,最终愿意做妾,嫁入李家。
虽然是妾室的身份,但李家上下并没有人敢小看这个女子。
李烈钧与原配并无感情,但对华世琦却倍加宠爱;而华世琦又是出身名门、才学过人,嫁给李烈钧以后,她更多承担起宴会交际的重任:陪着李烈钧出入重要场合,与各界政要见面。
这种谈吐优雅的表现,也让华世琦彻底成为李家的女主人。
以至于到后来,所有人都只知道李烈钧身边有一位华夫人,少有人知他的原配正室其实姓陈。
若是杀友夺妻,那么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当年的福建都督孙道仁卸任后,继任都督李厚基在遗留的文件里,翻出了当时李烈钧给孙都督的电报,于是李烈钧害死好友、娶其妻子的丑事,也被宣扬了出去。
据说:得知此事的华世琦也曾痛苦不已,但又感念这些年与李烈钧的朝夕相处,早已是感情深重,最终也选择原谅了对方。
后来的日子里,两人恩爱有加,先后生育了10个孩子,其中七个儿子,更是各有建树。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有关李烈钧杀友夺妻的传闻愈演愈烈时,一些真正的历史也被我们忽略:
首先,孙道仁担任福建都督的时间很短,并且和李烈钧素来不对付;不管如何推理,他不可能接受仇敌李烈钧的指使和摆布;况且“讨袁”战争爆发后,孙道仁宣布福建独立,而后又被袁世凯势力驱逐,最终定居在上海;在此期间,两人毫无交情和联系,孙道仁更没有机会在福建帮助李烈钧杀死好友兼情敌。
其次,李烈钧的夫人华世琦本就是福建人,她毕业于福州女子学校,文采斐然、谈吐优雅。
嫁给李烈钧之前,并没有嫁给过其他人;两人的缘分始于李烈钧的热烈追求,但这番追求却遭到过她的拒绝,最终是在好友宋庆龄的牵桥搭线下,两人才走进婚姻的殿堂。
流量为王,物欲膨胀。
有多少真相在添油加醋中被造化成荒唐的谣言;本该让我们敬重的历史和传奇,最终在荒唐文字的堆砌下,成为上不得台面的卑劣手段。
这样的谣言,可悲,更是可叹!
作为立志报国的铁血将军,李烈钧为曾经疮痍遍布的国家和民族,付出了太多太多。
早在“九一八事变”时,面对蒋介石寄希望于国际调停而采取的不抵抗政策,早已卸任、毫无实权的李烈钧依旧频频致电对方,不顾身家安全,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后来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身患重病的李烈钧又是拖着一副病躯,四处奔走、呼吁团结抗日;为了拯救这个水深火热的国家,他更是不顾身体恶疾,亲自去庐山面见蒋介石,说服对方共御外侮。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历经枪林弹雨的李烈钧早无杀敌之力,但面对战场的凶险,他坚持将7个儿子中、5个已到服兵役年纪的儿子全部送上战场;就是这番举动,让蒋介石亲自送他一幅牌匾——五子从戎!
后来这五个儿子,有2人进入黄埔军校,1人就读海军学校,还有两人参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如此拳拳报国之心,天地可鉴!
1946年2月,作为辛亥革命元老的李烈钧最终因病去世,终年64岁。
得知消息,众人悲痛不已。
在国民政府为他举行的隆重国葬上,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等人亲往吊唁。
还有民主爱国人士,为他写下这样一幅挽联:
湖口烽烟,珠江弹雨,滇池骏浪,燕塞征尘,当年砥柱中流全凭一旅;
鲁连仗义,武乡用兵,高蛮英名,伏波韬略,屈指复兴元老几见斯人。
排满倒袁、兴邦建国…这无疑是对李烈钧一生的由衷评价。
他这一生,铁骨铮铮可踏万里山河。
他这一生,浩然忠义可贯日月乾坤!
可这样令人敬仰、钦佩的传奇英雄,却在这个流量为王、娱乐至死的时代中,逃不过谣言的纠缠和捆绑,这究竟是英雄的悲哀,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头条创作挑战赛#
————END————
其他推荐——
扶持黄金荣30年,晚年却遭小三夺位;被离婚后,她的反应令他绝望
郭沫若去世后,妻子从遗物中发现几封书信,内容真相让她绝望自杀
作者:初拾
从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淬取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源网络,侵权立删!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个赞再走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