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铺就新生“向阳路”——全国监狱戒毒系统优秀人民警察速写_监狱_戒毒_罪犯

你或许很少有机会看到他们的身影,但他们是不可或缺的看守者、管理者、服务者……他们以身为炬,守卫着社会的安宁,呵护着万家灯火,建设着平安中国。他们,就是监狱戒毒人民警察。

专啃“硬骨头”

走进北京市监狱三监区,民警们争先创优、罪犯们积极改造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这一切都离不开北京市监狱三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王凤宝的努力。

在同事们看来,王凤宝就是三监区的一面旗帜,永远飘扬在监区一线。担任监区党支部书记期间,他抓党建、带队建,建立“党员微积分管理办法”,为监狱工作打造“利剑”。面对监狱里难啃的硬骨头,他总是主动认领,悉心帮教,用温情感化。在王凤宝的不懈坚持下,民警们一心为监狱事业谋发展的干劲越来越足,监狱踏实改造的罪犯越来越多。

2016年9月,高秋华调任福建省建阳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自调任以来,他团结带领广大干职真抓实干,建阳监狱被列为“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培育对象、被司法部评为“清廉监狱”……

罪犯吴某犯重罪,被限制减刑。为了帮助其改造,高秋华一行前往吴某的家中,想让家属配合做工作。刚开始,吴某的家人连门都不让进,表示早已不认吴某这个儿子。大家一次次被拒绝,又一次次上门,家属最终被民警的真诚感动,答应愿意配合民警拍摄帮教视频。当吴某看到视频时,当场下跪,表示自己一定会好好改造,重新做人!“面对这些灵魂扭曲、深陷绝望的限制减刑罪犯,我们从‘重系亲情纽带’入手,让他们在亲情关爱中感化、在希望中改造。”高秋华表示,将切实履行好教育改造罪犯、预防减少犯罪的光荣使命。

唐学兵是江苏省镇江监狱的党委书记和监狱长。多年来,他见证了很多牺牲小我、敢于奉献的故事。

“我们很多一线民警,为了教育改造罪犯、确保监狱安全稳定,默默付出。”唐学兵说,“这是新时代监狱警察‘铁一般担当’的最好诠释。”

争做“终结者”

2020年6月,山东省淄博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承担了全省戒毒人员新收工作。所政管理科科长刘剑峰第一时间进驻隔离点。

从警15年间,刘剑峰经历了多次转型,工作岗位也几经变化,但是他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管一行像一行。为了圆“天下无毒”的梦,他坚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锤炼本领,确保对戒毒政策业务了如指掌、烂熟于心,大墙内外到处是他奔波奋斗、勇毅笃行的身影。

赵智,湖南省麓山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在他的管理下,湖南省麓山强制隔离戒毒所秉持“精医博施、崇法善行”理念,锚定“全国一流特色示范所”的目标,制定实施“院所一体”发展战略,以服务全省禁毒人民战争为己任。

针对病残人员病种交织、病情复杂、感染风险大等特点,他们成立了6个医疗课题攻关小组,构建药疗、心疗、理疗、体疗、食疗相结合的“三诊五疗”康复体系,大幅提升戒毒医疗水平。“我们坚持早发现早处置,对重点病人、危重病人每周定期进行查房、专家会诊,制定‘一对一’治疗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医疗安全风险。”赵智说。

巾帼力量,攻心治本

展开全文

云南戒毒所一大队的警察们遇到什么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杨队,她一定有办法。”他们口中的“杨队”,就是一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杨睿。

扎根基层16年,杨睿成了大队警察眼里“严谨的领导和坚强的后盾”。作为一名戒毒人民警察,杨睿深知责任重大与使命光荣,她患有严重的颈椎和腰椎间盘突出症,但经常带病坚持工作。每一次的急难险重任务,她有召必回,从警职责始终放在心中第一位。杨睿摸索出以“观、问、究、查”为重点的工作方法,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超过35岁的年轻队伍,奋战在教育戒治一线上,让戒毒人员走好新生“向阳路”。

周琼,湖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我们所坐落在野芷湖畔,不仅美在风景,更美在忠诚、美在担当、美在躬耕、美在底蕴。”周琼自豪地说。

在周琼的带领下,湖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奋力培养打造有情怀的“五大中心”团队。“我们10余次邀请省妇联、木兰花家政等单位联合帮教,帮助50多名戒毒人员修复家庭和社会关系。用心用情做好戒毒典型‘回娘家’帮教,让‘毒难戒但一定能戒’成为戒治主旋律。”他们推进共同缔造,协助地方建设无毒校园、无毒社区。

“改造好一名罪犯,就是挽救一个家庭、和谐一片社区、稳定一方百姓。”四川省成都女子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许灵述感慨。成都女监聚焦主责主业,一体推进政治、廉政、业务等风险防控,实现5年来民警零违纪、零处分。

他们刚柔并济,攻心治本,持续强化心理干预矫治,构建“彼岸矫正文化”体系。近年来,成都女监已办理罪犯离监狱探亲102人次,有力促进罪犯洗心革面、重新融入社会。

文章来源丨光明日报

记者丨靳昊

通讯员丨童文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