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忠、阎柔、阎行,汉末三国3位阎姓豪杰之士_皇甫_公元_鲜卑

读史书有一个乐趣就是总能发现一些让你眼前一亮的人或事,而这些人或事是不为大众所熟知的。比如今天我想聊的这三位阎姓豪杰之士,即使是许多三国迷恐怕有的也不是太熟悉。

阎忠——曾劝皇甫嵩造反,慧眼识贾诩

阎忠,武威郡姑臧人也,曾任信都县令、凉州名士。阎忠最让人惊讶的是他曾经劝皇甫嵩造反!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汉灵帝派皇甫嵩、卢植、朱儁等率军平叛,皇甫嵩几乎凭一己之力扫平了黄巾军。

当时皇甫嵩挟平定黄巾军之威名,统兵十万威震天下,阎忠当时刚刚离任信都令,看到东汉朝廷日渐衰弱。于是阎忠对皇甫嵩(两人同乡)说:“夫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至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常顺时而动,智者必因机而发。”大体意思其实就是劝皇甫嵩抓住时机,乘势而动,起兵代汉自立。皇甫嵩没有听从,阎忠于是逃走。

展开全文

阎忠第二件比较出名的事就是慧眼识贾诩,贾诩和阎忠同是凉州姑臧人,贾诩少时并不出名,只有阎忠异之,说贾诩有张良、陈平的英奇才略(也因此有人说阎忠是贾诩的老师)。公元188年,阎忠被韩遂、马腾胁迫为新一任叛军首领,统领三十六部叛军,称车骑将军。但不久后,阎忠因为不肯助纣为虐,而愤然就死。

阎柔——曹操待其如子,坐镇幽州

阎柔,燕国广阳(今北京市附近)人,自少在乌丸、鲜卑为俘虏,后为其所亲近信任。鲜卑帮助阎柔杀害护乌桓校尉邢举取而代之。公元195年,原幽州牧的刘虞旧部鲜于辅、齐周、鲜于银等因阎柔的名气而推举他为乌桓司马,得到鲜卑的帮助对抗杀害刘虞的公孙瓒,与公孙瓒将领邹丹战於潞河之北,大破其军,斩杀邹丹等四千余人。

公元199年,因阎柔深得乌桓心而为袁绍所宠慰以安北方。公元200年,官渡之战中,阎柔遣使曹操,获封护乌丸校尉。曹操在击败袁绍後又攻破南皮,阎柔领导乌丸、鲜卑等归附,因功被封关内侯。在官渡一战后臣服于曹操,对曹操讨伐乌丸很有贡献。曹操待其如子,曹丕也将其视若兄弟,镇守北方,统帅幽州兵马。

阎行——韩遂女婿,投降曹操

阎行,生卒年不详,字彦明,金城人(今甘肃省兰州市附近)。阎行最牛逼的事迹是和马超单挑,差点杀了马超。据《魏略》记载,阎行年轻时有一定名声,作为小将跟随韩遂,韩遂与马腾发生冲突时,曾经试图用矛刺马超,矛折断了,接着阎行用断矛击打马超脖子,几乎杀死马超。

建安十四年(209年),韩遂派遣他为使节拜谒曹操,受到曹操厚待,表为犍为太守。阎行请求让他的父亲搬到京城,然后回去见韩遂,向他传递曹操的指示:“你起兵的情况有迫不得已之处,我已知道,应当及早来归顺,共同辅佐朝廷。”

此后阎行多次劝韩遂归附曹操,韩遂不肯,为了笼络阎行还把女儿嫁给了他。公元211年,曹操亲自讨伐韩遂,正好韩遂此时命令阎行去管理金城西面的西平郡,于是阎行纠集自己的部下,转而攻击韩遂。但是阎行最终无法得胜,于是他带着家人去了曹操处,曹操拜他为列侯。

之所以把这几位阎姓人物放在一起说,是因为一开始我总以为他们有什么关系,但后来发现他们其实没什么关系。只不过都出身边的,在汉末三国这样的乱世之中,各自有一番自己的作为,所以简述一下,分享给大家。

暑假期间是阅读的好时机,给孩子入手一套《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让孩子从少年时代就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绝对会让他以后的人生受益匪浅,这套书内容详实,物美价廉,值得入手。

参考资料:《三国志》裴松之注、吕思勉《三国史话》、《三国演义》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收藏、评论+关注,这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小凡读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