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慷慨”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在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_燕赵_之士_淋漓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慷慨 燕赵 之士 淋漓

本文目录

  • 为什么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 “慷慨”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在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
  • 向死而生,活到淋漓什么意思
  • 有哪些激昂的四字成语
  • 你读过最慷慨激昂的句子/演讲稿/音乐/诗歌是什么
  • 为啥现在有些专家慷慨激昂搞讲座,台下坐的却都是老头老太太
  • 项羽之死重点词,翻译

为什么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感谢邀请。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语出韩愈。

他的《送董邵南序》的第一句话就是:“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韩愈说的是“感慨悲歌之士”,后来怎么就演变成了“慷慨悲歌之士”了呢?第一,一定是在流传中怎么就变了;第二,这个变化也没错。因为,韩愈自己的说法,无疑也是从《史记.刺客列传》来的,而司马迁使用了“慷慨”一词。

《刺客列传》,是《史记》中极为精彩的一篇,写荆轲临行的一段,尤为精彩。

司马迁说,燕太子丹欲遣荆轲刺秦,可荆轲迟迟未发,太子催之。“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流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这是说,荆轲发怒,质问太子老催是什么意思。荆轲说,去了不能完成使命,那是没出息的小子,况且只拿一把匕首就进入强盛的秦国?我所以停留,是在等一个同去的朋友。既然太子认为我耽误时间,那我就于此诀别吧。然后荆轲就出发了。

下面一段是重点——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慷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司马迁说,太子及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当然,为了保密,不可能让更多人知此内情——都穿戴着白衣帽为荆轲送行。在易水岸边,饯行,择路,高渐离击打筑弦,荆轲和声而唱,发出苍凉凄惋的声调,送行之人皆流泪哭泣,趋前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随后,又转为慷慨激昂的声调。送行的人都怒目圆睁,头发直竖,把帽子也顶了起来。于是,荆轲登车而去,头也不回地走了。

韩愈“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的说法,来自司马迁的讲述。后来演变为“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亦来自史迁。谁也不错。

清代吴楚材、呉调侯编《古文观止》,收入了韩愈的这篇《送董邵南序》。其注曰:“燕,今北京。赵,今真定,俱当时河北地。感慨悲歌,乃豪杰之士也。”

燕赵,确是今北京河北一带。不过司马迁具体说的,是战国时的燕国和赵国。

韩愈说,燕赵自古多感慨悲歌之士,有何具体具体例证呢?

荆轲肯定算一个了。

司马迁在《刺客列传》里,着重写了五个人——鲁庄公手下的曹沫;一百六十年后吴国的专诸;又七十年后晋国的豫让;再四十年后轵邑深井里的聂政;最后是二百二十年后的荆轲。

五个人里,只有荆轲一个人属于燕赵感慨悲歌之士。

其实,荆轲是卫国人,祖先是齐国人,后来到了燕国,被称为荆卿。

这些细节,可以不去管。司马迁在叙述荆轲刺秦这件事时,实际上还讲到了几个人。

一个,是荆轲刚到燕国后结交的朋友,就是前面说到高渐离。此人屠狗为生,擅长击筑。“筑”,是一种以竹尺击打其十三弦的乐器。他俩喝酒吃肉,当街击筑唱和,一会又旁若无人相对大哭。用现在的话说,大约就是“酒肉朋友”了。

不过在荆轲刺秦失败后,高渐离又易容混进秦宫,欲图刺杀秦皇。秦臣提醒秦皇高渐离这个人很危险,嬴政因为太喜欢其击筑才能,就用药薰瞎了高渐离的眼睛。但高渐离一意行刺,结果失败,被秦皇所杀。

高渐离,肯定也属于“燕赵感慨悲歌之士”了。

还有一个,是燕国的田光。此人为燕王太子丹设计了刺杀秦皇的计谋,并且说,他自己已经老迈了,有辱使命,于是向太子推荐了荆轲。田光去说服了荆轲。最后,他用自杀激励荆轲,刎颈前嘱咐说,告诉太子我死了,表明我不会泄露机密的决心。

田光,亦属于“燕赵感慨悲歌之士”无疑。

司马迁身上,有一种侠客的气概。或如此,他也极敬重豪气干天、大义凛然的人。在《刺客列传》最后,他说,从公孙季攻开始,董生——应该是指董仲舒,司马迁是其学生,还有夏无且游,都了解荆轲的事迹并讲给我听,“自曹沫至荆轲五人,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太史公说,从曹沫到荆轲五个人,他们的侠义之举有的成功了有的没成功,可他们的志向决然明了,都没违背自己的良心,名声流传到后世,这难道是虚妄的吗?

还要说几句的,是韩愈的《送董邵南序》。

董邵南,唐贞元间人,举士不第,大感怀才不遇,于是要到北方藩镇手下谋事。韩愈写了临别赠诗《嗟哉董生行》,前述这篇是为序。

此序仅百余字,却婉转深藏,一波三折,大开大合,气魄恢弘。

吴楚材和呉调侯在篇首评论道: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开篇,是“兀然而起,以士风立论,奇。”

两人又在片尾赞道:“董生愤己不得志,将往河北,求用于诸藩镇,故公作此送之。始言董生之往必有合,中言恐未必合,终讽诸镇之归顺,及董生不必往。文仅百十余字,而有无限开阖,无限变化,无限含蓄” 。

这叔侄二人感叹,韩愈真不愧“短章圣手”。

强烈推荐大家读读韩愈此文。

特把文章附后。

附录——

韩愈《送董邵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彊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之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慷慨”是什么意思这个词在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

不计较个人得失,宁愿付出,不计回报,从不斤斤计較,这些都是慷慨之举!

向死而生,活到淋漓什么意思

活着就要勇敢而活,没有勇敢就会面对死亡。虽然活着淋漓,路还是走下去。虽然我们的心如刀般的淋漓,血在心中中流着,身体有着汗水与刀般的血迹,坚强着走下去。血的淋漓使我们没有屈服。

汗水的淋漓给了我们勇气,不要气馁。也不要轻生,因为生活的坚难给我们带来了勇气。这就是要对生活与事业充满了希望,无有淋漓怎么知道我们的成功的结果。没有淋漓的汗水和血汗,怎么知道幸福来之不易。多一份淋漓,就会带来我们前进的方向,有了淋漓的血迹就知道生活来之不易。事业的成功靠着自己的淋漓般血汗而成就。路就在脚下,淋漓离不开我们的精明的智慧。有了智慧方知幸福的来源靠自己的努力而实现!

有哪些激昂的四字成语

气宇轩昂,神釆奕奕。

慷慨激昂,气壮山河。

精神抖擞,意气风发。

斗志昂扬,横扫千军。

风卷残云,昂首挺胸。

阔步前进,勇往直前。

一泻千里,百战百胜。

赶尽杀绝,永不言败。

你读过最慷慨激昂的句子/演讲稿/音乐/诗歌是什么

谢谢邀请,我读过最慷慨激昂的句子,诗人泰戈尔的《生如夏花》,很喜欢的一首诗歌。

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

以寂寞的镰刀收割空旷的灵魂

不断的重复绝决,又重复幸福

终有绿洲摇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来如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败,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负荷和呼吸的累赘

乐此不疲

我听见音乐,来自月光和胴体

辅极端的诱饵捕获飘渺的唯美

一生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纯然

总有回忆贯穿于世间

我相信自己

死时如静美的秋日落叶

不盛不乱,姿态如烟

既便枯萎也保留丰肌清骨的傲然

玄之又玄

我听见爰情,我相信爰情

爰情是一潭挣扎的蓝藻

如同一阵凄微的风

穿过我失血的静脉

驻守岁月的信念

我相信一切都能够听见

甚至遇见离散,遇见另一个自己

而有些瞬间无法把握

任凭东游西顾,逝去的必然不返

请看我头戴簪花,一路走来一路盛开

频频遗漏一些,又深陷风霜雨雪的感动

般若波萝蜜,一声一声

生如夏花之绚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还在乎拥有什么

泰戈尔

为啥现在有些专家慷慨激昂搞讲座,台下坐的却都是老头老太太

专家?你有甄别过那都是“专家”吗?请别沾汚了“专家”的名字,因为那些专给老人“办讲座”的都是一些“鸡鸣狗盗”之徒,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如何让天下的老人上当受骗,而乖乖地把自己的“棺材本”掏出来买那些“一无是处”的“保健品”,这早已是社会上不争的事实,最终最悲惨的当然是那些“希望自己延年益寿”的老人了。

项羽之死重点词,翻译

解答:

1、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慷慨 为情绪激昂。   

2、力拔山兮气盖世:拔,撼动。盖,胜过、压倒、超过。   

3、项王泣数行下:泣,眼泪   

4、平明(平旦)天亮   

5、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6、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乃:副词,仅仅、只

7、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 购,悬赏征求   

8、我为若德 德,恩惠、好处

扩展资料:

赏析

本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题目为后人所拟。有人把《史记》誉之为悲剧英雄画廊,西楚霸王项羽则是悲剧群像中的绝代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断便是这部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喑叱咤,千人皆废”的英雄死了,留在人间的是历史长河中曾经“卷起千堆雪”的浪花,群山万壑中殷殷不绝的回响,两千年来无数读者掩卷而思、拍案而起的长叹息。

这最后一幕,由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场组成,其中包含了楚歌夜警、虞兮悲唱、阴陵失道、东城快战、拒渡赠马、赐头故人等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和细节司马迁怀着满腔激情,运用史实、传说和想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