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苏联最富裕的国家,乌克兰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欧洲强国,反而成为一个失败国家?电影《追龙》中廉政公署的权利为什么那么大_乌拉圭_公署_巴基斯坦

本文目录

  • 作为前苏联最富裕的国家,乌克兰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欧洲强国,反而成为一个失败国家
  • 电影《追龙》中廉政公署的权利为什么那么大
  •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美国不腐败你有何看法
  • 明代官员薪俸低微,为何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 文在寅仕途之路,为何有人说如此幸运
  • 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GDP在东南亚分别位于第几名
  • 乌拉圭发达吗
  • 巴基斯坦为什么那么穷

作为前苏联最富裕的国家,乌克兰为什么没有成为一个欧洲强国,反而成为一个失败国家

乌克兰并不是前苏联最富裕的加盟共和国,1990年乌克兰的人均GDP为1500多美元,在前苏联欧洲地区加盟共和国中,比俄罗斯人均3000美元和白俄罗斯1700多美元要低。到2017年白俄罗斯人均GDP已经增长到9000美元左右,而乌克兰还徘徊在3000美元,不仅令人唏嘘。乌克兰拥有不错的底子,却沦为一个失败国家,我认为主要是乌克兰“谋“有问题,“道“亦有问题。

乌克兰独立后面临严重的经济结构问题

现在大家都说,前苏联发生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太过于偏重重工业和军工工业。而在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中,乌克兰的问题比俄罗斯还要严重。更为要命的是,苏联的解体彻底摧毁了乌克兰的工业体系。

乌克兰无论是重工业企业还是军工企业,要不是配件工厂就是组装工厂,离开了前苏联完整的工业布局,乌克兰的工业企业就陷入了极端困难之中。以黑海造船厂为例,作为苏联航母的总装工厂,是前苏联实力最强的造船厂之一。但是前苏联解体后,没有波罗的海造船厂等俄罗斯地区造船厂的互相支持,黑海造船厂迅速衰落,现在莫说制造航母,就是稍大型的船舶也非常困难。

乌克兰选择解决问题的“谋”,有很大问题。

乌克兰面临的严重经济结构问题,其实只有两个解决方法,要么与俄罗斯结合,维持前苏联的经济体系;要么连入欧盟,融入欧洲的经济体系。乌克兰独立后的大多数领导人都选择了后者。仅从经济角度看,融入欧洲经济体系确实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考虑到乌克兰的地缘政治环境,这个选择确实有些脱离实际。乌克兰位于俄罗斯欧洲区的腹部,乌克兰的局势对于俄罗斯的稳定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乌克兰加入欧盟,甚至加入北约,就相当于美国和欧洲把刀子直接怼在了俄罗斯的肚子上,这是任何一个有血性的大国都不能容忍的。在把俄罗斯已经逼到墙角的情况下,如果美国贸然出手帮助乌克兰,俄罗斯也不介意与美国拼命。由此可以看得很明白,乌克兰这个“谋“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不仅为自己的失败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来自己面对危险时,得不到真正的帮助埋下了伏笔。

乌克兰追求“谋”的“道”也出了严重的问题

在乌克兰第二任总统库奇马执政时期,虽然也想加入欧盟获得经济利益,加入北约获得安全保障,但是库奇马与俄罗斯的关系维持得不错。此时乌克兰的外部政治环境还相对稳定。对比乌克兰与俄罗斯两国,在2000年至2005年的经济增长率可以看出,乌克兰的表现还很不错。

但是乌克兰人选择的第三任总统尤先科,毫无政治智慧,一心倒向欧洲和美国。乌克兰的态度让俄罗斯非常紧张,让美国人非常兴奋。2004年橙色革命之后,俄罗斯、美国积极插手乌克兰国内政治。尤先科、季莫申科、亚努科维奇在两个大国的操纵下,时而联合,时而斗争,搅乱了乌克兰的政治局势,更是激化了乌克兰内部的乌克兰人与俄罗斯人的民族矛盾。

在乌克兰政治家10年的挑动下,2014年,乌克兰再次爆发严重的街头革命时,乌克兰人情绪已经失控,反俄情绪已经十分强烈,俄乌友好的基础已经荡然无存。为了维护俄罗斯在黑海的利益,和在乌克兰的俄罗斯人利益,俄罗斯出手拿下克里米亚,并且支持乌克兰东部地区俄罗斯人自治。从在某个角度上来说,普京也是在乌克兰人的苦苦相逼中出手。

现在的乌克兰国土分崩离析,国内政治斗争激烈,外部俄罗斯虎视眈眈,是欧洲地区最不稳定的国家。这样一个国家成为失败的国家,最贫穷国家也就可以理解了。

所谓谋定而后动,乌克兰在本身目标有问题的情况下,又选择了一条激进的道路,追求不切实际的目标,被俄罗斯残酷无情的打断,也是咎由自取。

图片来自网络,个人观点,欢迎讨论和持续关注。

电影《追龙》中廉政公署的权利为什么那么大

在如今的香港北角渣华道303号屹立着一座25层高的蓝色玻璃幕墙大厦,这就是在《追龙》、《寒战》、《反贪风暴》、《廉政风云》、《廉政行动》等影视作品中均有所提及的廉政公署。廉政公署简称廉署,英文写作Independent Commission Against Corruption(缩写为ICAC)。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黄赌毒异常猖獗,香港警队贪污受贿是公开的秘密:以吕乐、蓝刚、韩森、颜雄这“四大探长”为首的警察贪污帝国与黑帮勾结收取庞大贿款。历任港岛、九龙总华探长的吕乐更是一手建立贪污机制,纵横黑白两道,只手遮天,风光一时。电影《岁月神偷》所描写的就是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社会:在剧中尽管罗家家境清贫,但面对定时来收“保护费”的鬼佬警察依然要乖乖地将大部分收入上缴。 甚至当时的香港消防员到达火灾现场不是立即救火,而是先向遭灾的人家索取贿赂,如果钱没给到位,那么他们是不会救火的。对当时香港的公职人员而言:收受贿赂就像吃饭、刷牙、洗脸、睡觉一样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面对如此严重的贪腐现象当时的港英政府也并非无所作为:早在1948年香港就仿效英国法律颁布了《防止贪污条例》,1952年又成立了反贪污部,然而这些措施都没取得预期的效果。直到1973年的葛柏案终于使多年来累积的民怨来了一次总爆发,也正是这一事件促成了廉政公署的诞生。

1973年时任香港皇家警队的外籍总警司葛柏被发现拥有430多万港元的巨额财富,相当于其任职21年来收入的6倍,香港警方要求他在一星期内就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做出解释。然而令香港民众无法接受的事情发生了:葛柏利用自己的各种社会关系逃到了英国。这件事直接引发了香港的“反贪污、捉葛柏”大游行,沸腾的民怨终于使港英政府不得不正视这件事,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港廉政公署于1974年2月15日正式成立。在廉政公署成立之初港人对其不乏怀疑态度,这是因为此时香港的贪腐问题积弊已久,在香港的公务员队伍中已然形成了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网,在此之前港英政府也成立过反贪污部,然而在当时“你贪我贪大家贪”的局面下反贪污部本身也存在贪腐问题,就不要指望其能承担起反贪重任了,充其量上面逼急了就抓几个小喽啰出来顶罪——这种反贪模式被外界誉为“只打苍蝇,不打老虎”。 那么新成立的廉政公署又如何能保证自己不会像之前的反贪污部一样被腐蚀呢?这的确是一个困扰当时的香港政府和民众的难题,最终时任香港总督的麦理浩想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办法:廉政公署独立于香港已有的公务员体系,只对港督一人负责,其他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对廉政公署发号施令,也不得干预廉署人员的工作。当时的港英政府专门制定了廉政公署条例》、《防止贿赂条例》和《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条例》三项法规条例对廉政公署的行为进行规范,在这些条例之中廉政公署被赋予了相当大的权力:只要廉政公署认为有需要,那么就可以随时进入任何政府部门进行调查,而政府人员必须配合廉政公署的所有询问和取证,否则廉政公署有权对其进行扣押。如果廉政公署怀疑某名官员有贪污嫌疑就可以直接将其拘捕审问而不需要拘捕令。廉政公署这种独一无二的地位使现有的公职人员无论多么位高权重也难以通过自己手中的权力向廉政公署施压。制度是制度,但好的制度还需要有好人来执行,尽管从长远来看:行之有效的良好制度远比看不见摸不着的所谓人性自律靠谱得多,可在制度尚处于有待完善之时就需要执行制度的人必须有严格的自律精神,否则就会使新制度从一开始就变味走样。深知这一道理的麦理浩亲自邀请在香港威望极高、曾以辞职进谏反贪的姬达做首任特派廉政专员,同时他还从英国伦敦警察总部挑选人员为廉署提供专业协助。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之后新成立的廉政公署把解决葛柏案作为自己取信于民而必须完成的第一个任务。两个月后葛柏在英国的家中被当地警方拘捕。廉政公署为实现尽快将引渡回港审判的目的只选择了英国法院对葛柏认可的两项罪名提出引渡要求。1975年1月葛柏在廉署人员的押解下被引渡回港。最终香港法庭判定葛柏被指控的一项串谋受贿罪和一项受贿罪成立,葛柏因此被判入狱四年。 尽管当时香港媒体和民众中也存在认为判决过轻的声音,但能将一个出逃在外的前任总警司绳之以法还是大大提升了香港民众对廉政公署的信任。廉政公署自成立之始便制定了一套整体策略——设置执行处、防止贪污处和社区关系处三个职能部门:我们在影视作品中见到的亮出 ICAC工作牌的执法人员就是执行处的。这个部门是廉政公署最核心的部门,如今已发展到900 多人,占整个廉政公署人员的 70% 以上,分为近 20 个组,分别承担包括调查公营机构、私营机构、保护证人组、枪械组和内部监控组等在内的不同职能。葛柏案使廉政公署向香港公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随后廉政公署趁热打铁发动了一场空前的反贪风暴,而矛头所指首先对准了当时贪腐最严重的香港警察。以吕乐、蓝刚、韩森、颜雄所谓“四大探长”为代表的香港警察队伍中的大老虎纷纷因东窗事发而潜逃,廉政公署对他们的通缉令终身有效。1976年5月廉政公署发现在油麻地果栏一带查获的一起毒品案中存在大批警员集体贪污的线索,随即对其展开了深入调查。1977年9月19日凌晨廉政公署派出50多个行动小队采取大规模抓捕行动,在这次抓捕行动中有87名涉嫌受贿的警务人员被拘捕。1977年一年之内廉署便起诉了272名警务人员,其中有145名被定罪,仅10月25日一天就有34名警员被拘捕。如此大规模的肃贪行动使香港警察人人自危,终于在1977年10月28日警察与廉政公署这两大执法部门的矛盾公开爆发了出来:数千名警务人员及其家属到香港警察总部操场集会,要求警务处处长施礼荣向港督反映情况,为他们主持公道。集会过后又发生了数十名警务人员围攻廉政公署执行处总部的事件,在这一事件中有5名廉署人员被警察打伤。港督麦理浩为维持秩序进行了一定让步:1977年11月5日麦理浩颁布了局部特赦令:宣布除了已被审问、正被通缉、身在海外、犯了严重贪污罪行以及港督同意必须调查的人士之外,其他公职人员在1977年1月1日前的贪污罪行一律不再追究。这是廉政公署成立以来遭遇的第一次挫折,然而特赦令颁布后的第三天麦理浩就向立法局强调:特赦令只此一次,以后不会再做出任何让步。说白了麦理浩只是出于法不责众的原因而暂时让步,但从今往后再有贪腐行为的那就得从严从重了。同时立法局又修改了《警队条例》:授予警务处处长可即时开除任何不服从警队命令的警务人员的权力,警察系统的贪腐之风从此逐步得到控制。 警廉冲突虽然使廉政公署遭遇了一次挫折,然而这并没使廉政公署就此屈服:就在警廉冲突之后的第二年廉政公署又指控118名警员受贿,其中有22名警司。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后廉政公署依然不隶属于任何一个政府部门——其最高官员“廉政专员”由香港最高行政长官提名,报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任命。廉署专员有完全的人事权,署内职员采用聘用制,并不是公务员。廉政公署依然拥有不需要拿手令就可以直接逮捕所怀疑人员的权力,时限是48个小时。既然廉政公署有这么大的权力,那么廉署内部人员又由谁来监督呢?廉署对内设有负责自我监督的内部调查及监察组(又称为L组)。L组的历史和廉政公署一样长,专门负责调查涉及廉署人员的违纪行为和贪污指控以及涉及亷署或其职员的非刑事投诉。有关廉政公署人员的所有刑事投诉,不论是否涉及贪污指控,均须知会律政司司长,由他决定应否由廉政公署或其他执法机构调查。廉政公署必须就所有调查结果向律政司司长及审查贪污举报咨询委员会提交报告。一旦发现廉署人员操行有亏,则进行严惩,毫不姑息。香港前特首曾荫权曾因为公职人员行为失当罪接受廉政公署的调查并被判监禁20个月。在2008年之前根据一国两制的原则:回归后香港廉政公署的负责对象由之前英国派驻的香港总督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因此在香港的公务员队伍中存在唯一不受廉政公署监管的例外——特首。然而2008年香港立法会通过了《防止贿赂条例》修订,由此赋予了香港廉政公署调查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的权力。同时香港《基本法》规定:如果出现特首被投诉涉贪的情形,廉政公署的调查就直接向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报告,在律政司司长对调查的情况进行了解和考虑之后会向特区立法会交代。也就是说廉政公署关于特首被投诉贪污的报告不会被特首知道。事实上廉政公署不仅调查过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最高行政长官,也调查过本部门的最高长官廉政专员:2013年5月前任廉政专员汤显明就曾接受廉政公署的调查。在国际清廉指数2013年的排名中香港在全球175个国家、地区中高居第15位,超过了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反贪不仅成就了廉洁高效的公务员系统,更直接助力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在廉署40年的努力下公平、公义和诚信已成为香港人共同的核心价值,也因此造就了香港的竞争优势,这应了那句耳熟能详的宣传语:“香港胜在有你和ICAC”。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美国不腐败你有何看法

一权独大,二权分立,三权制衡。三权乃三必死,谁也不能乱动,相互监督腐败难生!

明代官员薪俸低微,为何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这与朱元璋有关,明朝税赋是历代王朝最低的,朱元璋赤贫出生,知道人民疾苦,爱惜百姓。同时官俸之薄也是减轻百姓负担,“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

明朝废除丞相只在朱元璋这个极为勤奋精力充沛皇帝手中实现,成祖时内阁权利已经与唐宋丞相地位相差无几,到了后期明内阁权利甚至大于历代丞相权利。明太祖在明初以建立一个尚武普及道德文化,公正开放的人才流动机制,勤俭民富国强的中国为目的,这一目标基本达到了,中国向心力,和自信非常强大,如对外政策是强硬不妥协的,这一点贯穿明朝始终。其强大在当时世界是无可匹敌的。

明朝灭亡与中华文化无关,不是经济不发达,明朝衰落和经济发展及官员权利增加有很大关系,由于经济高度发达,社会风气日益奢侈,即使平民也超过自己消费水平进行高消费,储粮很少,后期北方自然灾害是引起北方大乱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内阁权利大,官僚集团维护本集团,本地区利益,对国家长远利益考虑不足,同时对政府中有识之士抑制土地兼并和征收商业税百般阻扰,由于官僚和举人,秀才本身免税,明朝财政日益紧张。一方面明朝经济繁荣,但在国家应对灾荒和战争的财力严重不足。加上明中期有一个思想解放思潮,思想解放是对社会有益的,但是不可避免造成思想混乱,如王明阳、党争等现象,思想混乱一定程度造成对北方抵抗力弱,如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当时民众看待是为报君父仇。

明末三响被评价为亡国之举,这是共识,明政府当然知道加派的危害,只是迫不得已,明末三大征,特别同日本打了七年。明户部正常收入不过四五百万两,皇帝收入不过一百万两,只要节俭就能解决辽东边防上千万的问题吗?显而易见,三响加深人民负担,但明末赋税最重的是长江三角洲一带,其中苏州府最重占30%,为什么赋税最重地区没有造反起义。

黄仁宇是目前对明代经济考察的第一人,十六世纪明帝国税收不超过总产量10%,这符合明藏富于民的基本国策,如果三响田地产量10%是2100万两的话,那2100万两是明田地产量10%,三响不过两三年,还不是全部摊入田赋,至少三百万两来自其他方面,实际很多地区税收完成率从来没超过80%,有的只完成50%。可见三响造成百姓负担,但没耗尽明代的国力。

文在寅仕途之路,为何有人说如此幸运

我敢说文在寅现在是在中国最火的一个韩国人了。

文在寅一眼望去就是正人君子的面孔,浓眉大眼,很符合亚洲人的审美观。再看看他的履历,也着实是正义的化身。文在寅最初的故事上他还是学生时期,就组织学生举行反对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的示威游行,22岁的文在寅被学校开除,投进了监狱。

刚刚从监狱里面出来,文在寅去了军队,成为了一名特种兵,他在那里表现的特别优秀,在那里文在寅参加了韩国的司法考试,第一轮考试轻轻松松通过,第二轮考试刚结束他就一头扎进了针对朴正熙的抗议活动,于是又进了监狱,他在监狱里等到了第二轮考试通过的消息,但是已经无法继续参加考试,从此再也不可能成为一名法官了。

从监狱里出来的文在寅很难找到工作,做律师也没有人找他打官司,人生真是跌到了谷底,直到他遇到卢武铉,一个已经36岁的阿扎西,卢武铉说:我决心要当一个实实在在的律师,为人民发声。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文在寅又一次热血沸腾起来,从此后坚定的追随在卢武铉身边,不离不弃。

在后来,卢武铉参加了总统竞选,并且顺利的成为总统,文在寅也和他一起入住青瓦台。韩国的局势是复杂的,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握在各大财阀手里,而各大财阀又和国外的资本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在韩国织成一张巨大的网,任何人也不要妄想触犯到他们。但是卢武铉不信邪,他就是要实现公平,他就是要挑战韩国的财阀集团。同时他还清查那些韩奸,因为韩国很多大人物都有日本的血统,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当年就在日本侵华部队里面任过职,所以卢武铉和财阀,和朴槿惠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于是在卢武铉总统任期结束之后,朴槿惠对他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审查,但是这位干干净净的总统没有一丝破绽,于是又从他的身边人下手,终于给他们抓到了机会,卢武铉也因为忍无可忍而选择了自杀。那一天是文在寅最痛苦的日子,他曾经和卢武铉一起走过了很多艰难的日子,如今他的导师也是他的朋友被逼含冤而死,文在寅已经出离愤怒了。但是他很冷静,在卢武铉的葬礼上,逼死卢武铉的罪魁祸首之一李明博也出席了,一位支持卢武铉的议员冲上去要打李明博,让他给卢武铉道歉,但是文在寅制止了他,他平静的走上去给李明博鞠躬道歉,不是不恨,是他懂得了隐忍的力量,他要积蓄力量,一击必中。

2017年,文在寅当选总统,这一刻等的太久了,他立刻展开了对李明博的调查,77岁高龄的李明博被判处15年监禁,因为重兵缠身而被保释,而朴槿惠,因为是被弹劾下台,不能享受这项保释待遇,恐怕真要牢底坐穿了。

文在寅又开始对财阀宣战,借助李胜利事件,文在寅亮出了自己的拳头,他说的很悲壮:愿堵上性命彻查。恐怕真的要堵上性命了,因为韩国财阀的实力太大了,李胜利最近也被释放,不予起诉,这对文在寅来说真的是不好的消息,文在寅会不会在下台之后遭到清算真的不好说。而他自己似乎也已经做好了准备,他把家人都送到了国外,自己可以了无牵挂的决战了。

文在寅年轻的时候本来有着光明的前途,但是为了正义的追求而放弃了,在年老时本来可以有光明的前途,但是为了韩国的将来和自杀的卢武铉,他愿意奋力一搏。

虽然胜算渺茫,但是有句话叫虽千万人吾往矣,即便注定失败,也要倒在奔向光明的大路上。

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GDP在东南亚分别位于第几名

一、在东南亚地区各国中,拥有人口近2.67亿人(居世界第四位)的印度尼西亚GDP产值10109.5亿美元,居世界第16位,东南亚十国之首。中国台湾GDP产值5714.5亿美元,居世界第22位。泰国GDP产值4378亿美元,居世界第26位,东南亚十国第二位。中国香港GDP产值3341亿美元,居世界34位。菲律宾3212亿美元,居世界第37位,东南亚十国第三位。位列第四至第十位的国家依次为:马来西亚3099亿美元(38位)、新加坡3056亿美元(40)、越南2160亿美元(44位)、缅甸670亿美元、柬埔寨223亿美元。老挝172亿美元、文莱120亿美元。台湾GDP产值仅次于印度尼西亚,香港GDP产值仅次于东亚居二的泰国。

二、在东南亚十国中,人均GDP最高的国家为新加坡58665美元,世界第6位,是高度发达国家,东盟居首。香港地匝45848美元,世界第17位,是高度发达地区。文莱30110美元,居世界29位,东盟居二,是世界富裕国家。台湾地区23941美元,居世界第34位,是经济发达地区。马来西亚12192美元,居世界上61位,东盟居三。位列第四至第十位的依次为:泰国6336美元、印度尼西亚3859美元、菲律宾3022美元、越南2306美元、老挝1404美元、柬埔寨1390美元、缅甸1271美元。香港的人均GDP仅次于新加坡,台湾人均GDP仅次于东盟居二的文莱。

三、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是东南亚区域间的区域性政府组织。东盟面积447.9万平方公里,人口6.348亿人,GDP产值2.72亿美元,人均GDP4227美元,是世界上有相当影响力的区域性政府组织…

乌拉圭发达吗

先说结论:说乌拉圭是发达国家,应该没有错。

如果觉得他不像发达国家的话,可能是因为它是一个小国,因而造成了一些错觉。

(本号关注国际历史地理冷门知识,欢迎加粉。)

和巴西、阿根廷相比,乌拉圭当然是个人口小国。乌拉圭全国的人口仅仅344万,只是阿根廷的十三分之一,是巴西的六十分之一。

在中国,至少有155个城市的人口规模大于乌拉圭全国人口。而与乌拉圭全国人口十分接近的中国城市有:广西的百色市(346万)、陕西的汉中市(342万)。

乌拉圭人口不多,地方也不大。乌拉圭面积17万平方公里,比中国西藏的日喀则市所辖区域面积还要小一点。

但是乌拉圭天蓝水绿,人过得好吃得饱,玩的潇洒。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当然算得上发达国家他当然算得上发达国家。

乌拉圭面积虽小,却处在一块叫“南锥体”的风水宝地中。南美洲大陆的南部呈现一个倒悬的尖尖锥体,指向南极,这就是南锥体。这里矿产丰富,气候温和,平原、高山、渔场、森林、河流样样不缺。几乎没有种族矛盾,地缘政治条件也不差。

在南锥体国家中,乌拉圭位于发展农牧业的绝佳地带。乌拉圭用于农牧业的土地占全国国土面积的90%,远远高于拉丁美洲24%的平均水平。其中南部的土地土层很深、土地肥沃,是潘帕斯草原的一部分。

在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上,乌拉圭盛产出了高品质的羊毛、大豆、牛肉等农牧产品。乌拉圭的大豆产量列全球前十,羊毛条出口排名世界第2。如果把2015年乌拉圭出口羊毛总量全部制成羊毛衫,能制作出1.5亿件羊毛衫。如果分发给全体朝鲜人的话,每人能领到6件。

(这是乌拉圭开阔的土地)

而乌拉圭的牛肉更是远销到中国、日本等地球对角线一端。2016年,中国进口了18.8万多吨的乌拉圭牛肉。也就是说,这一年中国人吃的牛肉中,有2.5%来自这个几乎是距离中国最遥远的国家了。

农业其实挺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国家如果农业效率不高的话,是没法自诩为发达国家的。乌拉圭至少做到了农业效率高。

乌拉圭牛肉较澳洲牛肉价格更亲民,在中国超市或者网购的冷冻牛排不少来自乌拉圭

在世界第一、二大经济体之间贸易摩擦之际,乌拉圭和南美其他国家的大豆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帮助,乌拉圭绝大多数出口大豆目的地是这里。毕竟,第二大经济体所需大豆的85%要靠进口来满足。

再有就是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这一点上乌拉圭处理的也比绝大多数南美洲国家做的好。

在80年代,“新自由主义”在拉美国家大行其道。一时间拉美政客鼓吹“市场万能化”、“一切私有化”。南美很多国家因而出现社会保障私有化、城市因缺调控而无序扩张规模等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症状。

这期间,乌拉圭左派针对当时乌拉圭执政者将国家资源私有化的行为,开展了一系列斗争。同时,提高人民福利、缩小城乡差距和贫富差距也是左派的鲜明政治主张。

自2005年开始,左派总统巴斯克斯和穆希卡,先后执政已经14年了。截至2016年,乌拉圭国民总人均收入为21625美元。早已超过了世界银行定义的高收入国家标准。

穆希卡,也就是被网民成为“全球最穷总统”的这位老人。他以清廉简朴著称,又注重减少贫困现象。他任内,堕胎等行为合法化,天主教干预世俗生活的情况在乌拉圭得到遏制。

而在全球清廉指数中,乌拉圭紧随英国(并列17位)和美国(第19位),位列第20位,政治清明已经成为乌拉圭的特点。而位于乌拉圭河西岸的阿根廷,清廉指数则位列全球第102位。

左派总统巴斯克斯和穆希卡年轻时候都是绿林好汉式的人物。他们执政后,也没像年轻时候那样劫富济贫。乌拉圭的中产阶级占全部人口的60%,为拉美最高。

虽然仍有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但乌拉圭已经华丽转生,成为拉美为数不多的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

本号关注国际历史地理冷门知识,欢迎加粉。

巴基斯坦为什么那么穷

巴基斯坦这个国家和我国的关系非常好,这几年我国为了帮助巴基斯坦发展经济,推出了中巴经济走廊,但是巴基斯坦这个国家自建国以来都非常贫穷,巴基斯坦经济发展比较缓慢,整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也不高。在政治上文人官僚与军方也有着恩怨与纠缠,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政变,国内也很可能出现动荡局势。

前段时间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居然被巴基斯坦法院判处死刑,穆沙拉夫现在在迪拜疗养,巴基斯坦的法院却表示如果没有执行死刑就已经死掉了,还要挂在广场上展览三天。而巴基斯坦军方表示严重的抗议,可见巴基斯坦文人集团与军方的矛盾很深。另外巴基斯坦还面临着来自阿富汗塔利班武装的骚扰,这让南亚次大陆的第二大国长期生活在贫穷之中。

巴基斯坦可以说是一个缺水国,巴基斯坦有一个大问题就是缺少水资源,巴基斯坦有一条发源于昆仑山脉的印度河纵贯巴基斯坦全境,可以说印度河的水量不少,但是只有这一条河流是远远不够的,巴基斯坦的降雨量也是远远不够,平均年降雨量也不过300毫升,这导致巴基斯坦的农业一直发展不起来。

要是在古代的时候,这样保持原始经济还可能,但是到了工业文明时期对淡水的需求量就大大增加,巴基斯坦的陆域面积不过80万平方千米,所以随着人口的大幅增长,导致缺水严重,巴基斯坦还有一多半是荒漠戈壁以及山地。现在巴基斯坦的人口已经到了2亿,这导致水资源缺乏日趋严重。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巴基斯坦的国家安全战略很糟糕,东边的印度都一直在和巴基斯坦闹矛盾,西面的伊朗和北面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也有的冲突,伊朗和巴基斯坦虽然都是伊斯兰国家,但是一个是什叶派,一个是逊尼派,两个派别相互之间都有冲突。同时巴基斯坦和伊朗还对俾路支高原领土划分存在一定的争议。巴基斯坦内忧本来就很重,再加上严峻的外部环境,导致巴基斯坦这个国家正常运行都有很大的问题。以前巴基斯坦是英国的殖民地,所以巴基斯坦成立以后采用了西方式民主制度,但是这种制度在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的时候容易爆发内乱。

为了抵抗外部恶劣的环境,巴基斯坦必须把大量的经费投入到军事上,由于巴基斯坦的国力和印度差距很大,为了保持军事平衡,只能拼命的搜刮社会资源,这也导致了巴基斯坦民众的愤怒和反感。所以巴基斯坦民主政治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因此巴基斯坦在特别的情况下会直接搞军人专制,这就提到了穆沙拉夫的情况。所以巴基斯坦的法院要起诉穆沙拉夫。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巴基斯坦自身无法突破这样的环境,因此必须和各个国家发展密切的经济往来,世界的全球化为巴基斯坦带来了新的机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