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连连兵荒马乱(刘伯温早年游学,碰到朱元璋躺在地上,为什么就能预测他成为皇帝)_朱元璋_刘伯温_丞相

本文目录

  • 刘伯温早年游学,碰到朱元璋躺在地上,为什么就能预测他成为皇帝
  • 刘伯温在朱元璋创业团队里的实际地位是怎么样的为何建国后只被封伯爵
  • 刘伯温早年遇到放牛的朱元璋,是如何预测到他将来能成为皇帝的
  • 光武帝从史书上来看绝对是一朝明君,为何灾祸不断,战火连连
  •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经历了怎样的一生
  • 刘伯温临终前不准子孙学帝王之术,那他的后代过得如何
  • 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当丞相,说出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三人后,为啥无一例外全都惨死
  • 为什么“神机妙算”的刘伯温没有当丞相

刘伯温早年游学,碰到朱元璋躺在地上,为什么就能预测他成为皇帝

历史当中有两大神人,其中一个是诸葛亮,另外一个是刘伯温。但是由于《三国演义》的典故传播度太广,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要比刘伯温棋高一筹。
但是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时人把刘伯温比拟成诸葛亮。后来在明朝建立之后,又流传开了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说法。

两个人除了军事外,最出名的就是算命了。朱元璋当时只是躺在地上,为什么刘伯温就能预测他是皇帝?然而朱元璋无意中的两个动作,暴露了其天子身份。

正如前文所说,其实刘伯温是元朝末年的一名进士。后来因为仕途不顺,被调到了其他地方。就在这个调任的过程当中,刘伯温偶然路过了濠州,也就是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

当时朱元璋的年龄还比较小,也就是十岁左右的样子。但是正如我们所了解到的,朱元璋的家里面比较穷,小时候主要是靠给地主家放牛为生。

古代地主家一般都是找佃户来放牛,什么是佃户,其实就是租他家地的人。朱元璋的父亲名叫朱五四,在朱元璋五六岁的时候,就打发他去给地主家放牛。

但是因为朱元璋年龄还比较小,放着一会儿就累了。正好牛吃的也差不多了,他就把地主家的牛绑在地头上。然后自己跑到地头下的树下睡觉,而刘伯温恰好路过此地。

走了一路也累了,这边有棵大树可以乘凉歇息。看到树下有这个孩子后,正好路途有点无聊,就想逗他一逗。当时朱元璋平躺着睡在树下,头下面还枕着一块木头。
整个人就那样四仰八叉的躺着,就像是一个大字。大家上头下面的一根木头,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天”字。当时刘伯温一看这个姿势,心头不免感慨这个小娃娃还是挺有福相的。

随后刘伯温从地头旁边拽了一根狗尾巴草,然后在朱元璋的脚底下挠了起来。也是因为朱元璋家里面比较穷,甚至连一双好的草鞋都穿不了。

由于放了一上午的牛也累了,所以刘伯温逗他的时候没有太大反应。只是感觉脚下面有点痒,然后把身子调整了一个姿势接着睡。但是这一调不要紧,把刘伯温吓了一跳。

只见朱元璋的一个胳膊往下方伸去,另外有一条腿往后蹬开,模模糊糊的能够看出来一个“子”的样子。这是这里的“子”不是特别的工整,中间的一横好像是提起来的。

两个字组合起来不就是天子吗?看来这个人以后有帝王的样子。刘伯温现场掐指一算,确实还有这么一点可能。但是因为当时刚学数术,所以并不是特别肯定。

况且他年龄这么小,再加上世道这么乱,万一有一天天子没长起来,现在就选择跟着他,以后岂不是要亏大了?所以刘伯温没有动任何声色,只是记住他的面向和这里的地名,悄悄的退走了。

虽然之后刘伯温一直在元朝任官,但是越往后越发现元朝的黑暗,没多少年便决定辞官退隐。就在后来朱元璋起义,招揽了一个硕儒朱升,并且还给他推荐了金华四杰:刘伯温、宋濂、章溢和叶琛。
在朱升的推荐下,这4个人很快的就和朱元璋见了面。当时刘伯温看到朱升的信件之后,认真打听了一下要见他们的人是谁。最后得知是朱元璋,但是在他印象里面,好像并没有这号人。

随后又多了几句,他老家是哪里的?只见来人说道是濠州,刘伯温听后一拍大腿,是不是真的就是当年见到的那个孩子。早已经归隐了多年的刘伯温,准备冒一次风险,看看他到底是什么人。

当见到朱元璋之后,只见此人脸特长,颧骨高起,脸上还有大大小小的土斑。一位长得如此有特点的人,刘伯温肯定是难以忘记。再和当年的小孩对比一下,果然从中看到了痕迹。

于是一拍大腿,索性跟他一起造反。虽然当时的朱元璋,只不过是韩林儿麾下部队的指挥官。然而刘伯温自打那次之后,又学了多年术数,断定此人以后是帝王之相,并且顺势还给朱元璋提出了时务十八策的建议。

果然在刘伯温的辅佐下,朱元璋一路平步青云,最后成为了开国皇帝。

刘伯温在朱元璋创业团队里的实际地位是怎么样的为何建国后只被封伯爵

从刘基在明王朝开元建国之后得到的职位来看,刘基在明太祖朱元璋“创业团队”中的地位并不算高。刘基的职位是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大致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监委主任,顺带负责点修史之类的工作。那么,为什么洪武三年,刘基仅仅被朱元璋封为了诚意伯呢?

首先,自从宋代推行重文抑武的国策之后,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是给武将高位弱权,而给文臣低位强权。爵位这种东西,绝大多数都给予了武将,给文官授爵者,很少!整个明初的封爵系统中,公爵、侯爵两级,除了韩国公李善长,几乎一水儿都是武将。李善长是谁?中书左丞相、号称明朝开国第一文臣。而且,籍贯安徽定远的李善长还拥有淮西背景,属于朱元璋的嫡系班底。即便是伯爵,实际上文官获得者也寥寥无几。朱元璋授予刘基伯爵并不算低,已经算是给了面子了。因为,即便不给文官授爵,也无可厚非,挑不出太多理来。

其次,作为文官,刘基之上还有李善长。李善长此人和淮西籍官员、将领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关联。作为朱元璋起家的班底之一,他的地位是刘基这些外来户永远无法达到的,如果朱元璋给刘基授公爵,哪怕是侯爵,也势必会让李善长感到压力,不利于班子内部的团结。更何况,如果给刘基授公爵,那么给地位、功劳远在刘基之上的李善长什么?王爵吗?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为避免让李善长产生一些想法,朱元璋也不宜给刘基过高的爵位。

再其次,刘基和朱元璋实际上并不贴心。朱元璋内心相对信任的还是淮西子弟兵。对于来自对手张士诚地盘的浙东士子集团,朱元璋既要用他们,实际上也防着他们,对刘基亦然。同时,元朝进士出身的刘基颇为恃才傲物,骨子里对于农民出身的淮西勋贵、甚至朱元璋本人都不太看得上眼的。但是,刘基又不甘心无所作为、老死乡里,这才出来为朱元璋所用。在天下未定之时,朱元璋迫于形势以及拉拢人才的需要,对刘基和浙东士子集团还算客气、也尚能容忍。一旦江山坐稳,这帮人的地位立即下降为普通文臣,一次科考就可以录上数百。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元璋刻意晾一晾浙东士子集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能给刘基一个诚意伯已然是给了脸面了。

实际上,刘基的能力和贡献被一些野史演绎过分夸大了。他在朱元璋阵营所扮演的始终只是一个智囊的角色,而没有成为像李善长、甚至后来的胡惟庸那样、独当一面的角色。由于智囊工作的特殊性,主要偏向理论、规划方面,而非实施、执行。因此,刘基真正能够量化的“功”并不多,而授予爵位之时,除了朱元璋的信任之外,最大的参照就是量化的所谓的“功”。这一点上刘基完全不占优势,甚至可以说有些吃亏。因此,被授予伯爵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刘伯温早年遇到放牛的朱元璋,是如何预测到他将来能成为皇帝的

当然来元章有过人之像,这都是下面作家在神话刘伯温有超人奇才,刘伯温一见到朱元章就能断出他有帝王之像才,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总之就是作家扩张刘温的才略和智慧,也表明朱元章气貌不凡。

光武帝从史书上来看绝对是一朝明君,为何灾祸不断,战火连连

谢谢邀请。光武帝刘秀绝对是明君,登基后灾祸不断,战火连连也事实,这跟时机环境有关。
公元25年,31岁刘秀登基,当时存在多股割据势力,直到公元36年,刘秀消灭割据蜀地公孙述势力后才完成了统一,统一战争经历长达十二年。刘秀不是穷兵黩武之人,刘秀完成统一任务后不主张对匈奴、羌等异族用兵,而是抓紧恢复农业等方面生产建设,实现了“光武中兴”局面。
34岁赵匡胤是搞军事政变登基,遇到的战争较少。41岁朱元璋登基,朱元璋搞“缓称王”策略,是在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多股割据势力后才当皇帝,所以当皇帝后遇到战争较少。
刘秀不同,刘秀是在占据河北等土地面积不多情况下,在部下多次劝进,恰逢此时关中儒生强华来献《赤伏符》,为了凝聚人心,增加号召力而称帝的。称帝后,又战火连连进行了多年的统一战争。
刘秀是集萧何、张良、韩信能力于一身的人物,也是开国皇帝当中学历最高的一位。伟人毛泽东说刘秀是“历史上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皇帝”。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刘伯温经历了怎样的一生

刘基为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之武阳村(今浙江文成县南田镇岳梅乡武阳村)人。

刘基,12岁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即府学)读书。泰定四年(1327年),刘基十七岁,他离开府学,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

元统元年(1333年),二十三岁的刘基赴元朝京城大都(今北京)参加会试,一举考中进士,元末,兵荒马乱,战火连连,在家闲居三年。

至元二年(1336年),被元朝政府授为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

至正三年(1343年),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的支持,还给他许多责难,他只好上书辞职,任期约一年。

至正六年(1346年),过了半隐居的生活。

至正十二年(1352年)七月,徐寿辉攻陷杭州,朝廷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政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特别以方国珍为对象。元左丞帖里帖木儿欲招安方国珍,刘基认为方氏兄弟为首犯,不诛无以惩后。方国珍重赂官府,终被招安,并授以官职,反而谴责刘基擅威福。刘基一怒之下辞官还里,以表对元朝腐败昏聩之不满。

至正二十年(1360年),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委任他为谋臣,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共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以刘基为太史令,刘基呈上《戊申大统历》。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8)即皇帝位,定都应天(今南京市),国号大明。明王朝正式建立,授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又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赐刘基还归家乡。

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偶感疾病,经过药物治疗,不愈。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以上就是刘伯温的一生,宦海沉浮,先为元朝,后为明朝。并没有历史演义和小说里讲的那么璀璨绚丽。

以上图片皆来自网络。

刘伯温临终前不准子孙学帝王之术,那他的后代过得如何

1375年,明太祖洪武八年,明朝开国功臣刘基刘伯温因病去世,从此刘伯温家族伴随着整个大明王朝不断起起伏伏!

刘伯温的遗训:子孙不要出仕,否则不利。

据刘伯温的神道碑铭记载,刘家子孙曾经流传着一个刘伯温的遗训。

刘伯温临死前告诫自己的儿子刘琏和刘璟,你们不要再出仕为官,也不要让子孙出来做官,否则对刘氏家族非常不利。

刘伯温还宽慰儿子说,刘家自他死后虽然会短暂衰落,但是,再过九世刘家将会再次兴起!

刘伯温这一预测果然没错!

刘伯温因为帮朱元璋建国有功,被封为诚意伯,后来这一伯爵禄位到了他长孙刘廌这里就中断了。

刘廌之子本来应该继承伯爵爵位,可是明成祖嫌刘廌之子年龄太小,不能到朝廷履职,干脆不封了。

就这样,刘伯温的伯爵爵位中断,由于刘伯温两个儿子先后死去,刘家再无挑大梁者,家道就此中落。

富不过三代,果然有它的道理。

刘家家道中落的原因,两个儿子出仕为官却早死!

刘家家道中落,跟刘基两个儿子死得早有很大关系。

刘基因为谈洋陵墓的事儿,被丞相胡惟庸攻击——实际上是胡惟庸跟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与刘基为首的浙东集团的斗争——被朱元璋怪罪。

刘基赶紧进京谢罪,后来朱元璋念在他是功臣份上没有怪罪,把刘基赶回老家,然后刘基回家没多久就病死了。

刘基的死因现在有三种说法,一是胡惟庸派人以看病为由,将刘基毒死,二是朱元璋指示胡惟庸毒死刘基,三是刘基确实是自己得了重病,中风或者是风寒,病死的。

无论如何,刘家势力开始衰落,刘基长子在刘伯温死后,继续为官,然后受到胡惟庸攻击,无奈之下投井自尽。于是朱元璋把刘基伯爵爵位给了刘基长孙刘廌。

刘基次子刘璟还活着,朱元璋念在他是功勋之后,对刘璟很是重用,一开始封刘璟为合门使,带在身边培养,后来又外放到谷王府做长史,同时提督边关六七个王府的军事,以历练他的军事才干。

然而,刘璟千不该,万不该,没有听刘伯温的遗训,出来做官,做官也就罢了,在靖难之役时,还站错了队。

刘璟小时候就被朱元璋带到皇宫培养,自然认得朱元璋的儿子们,因此,刘璟跟当时的燕王朱棣有过争执和矛盾。

有一次二人对弈,刘璟棋艺比朱棣高上一筹,朱棣脸上挂不住,让刘璟让让他,由于当时刘璟还是小儿辈,不懂得权衡将来的利害得失,没有让朱棣,把朱棣得罪了。也许,从这时候起,刘璟就不喜欢朱棣。

靖难之役时,刘璟在谷王府,听说燕王造反,巴巴地跑到南京给建文帝献上平燕计策,建文帝没听,反而把他派往李景隆军中,李景隆大败给朱棣,刘璟只身跑了三十里才逃出来没做俘虏。

建文帝于是把他打发回老家了。

等到朱棣做了皇帝,想起刘璟,征召他,刘璟不从,朱棣派人强行将之押到南京。

令朱棣没想到的是,刘璟见了朱棣,不尊称皇上,还以当年旧时的殿下相称,朱棣大怒,把刘璟关押了起来。

刘璟在狱中自尽,朱棣的臣子里有人提议将刘家满门抄斩,朱棣念在他是功勋之后,没有同意。

无论如何,刘家已经衰落,伯爵爵位没了,朝廷里面当官的人没了!

刘伯温说什么来着,不要让子孙出仕,你们不听,你们两个都去做官,结果把刘家折腾光了。

好好地守着伯爵爵位,享着朝廷的俸米,吃香的喝辣的,不好吗?

刘家“九世再起”,伯爵爵位又回来了!

自从刘家伯爵爵位被明成祖收回,刘基两子自尽,刘家一直处于衰落状态,历经好几代,刘家都没人出来做官。

这似乎是一件很是讽刺的事儿,刘基留下遗训,刘基的子孙不听,非得让大明的铁拳教训一顿,才肯就范。

刘家虽然在朝廷没了势力,但是,终究还是大明开国功勋家族,大明皇帝没忘记他们,大明的同僚们也没忘记他们。

在此期间,出身浙东——刘伯温就是浙东的文学领袖——的不少在朝为官的知识分子,不断在朝廷里上书,要求表彰刘伯温的功绩,刘家终于看到了一点希望。

明代宗景泰年间,刘家的子孙终于有出来为官的了,刘基七世孙刘禄始授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到了明孝宗弘治年间,刘基九世孙刘瑜授处州卫世袭指挥使,世袭了一个小武官。

到了明世宗嘉靖年间,有人上书嘉靖帝,再次历数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为大明做的贡献。

嘉靖帝大发洪恩,不但让刘基配享太庙,还恢复了刘家的伯爵爵位,刘基的九世孙刘瑜成为刘家第三个诚意伯。

不过,刘伯温预测刘家九世再兴,有可能是刘家后人杜撰的,无论如何,刘伯温家族沉寂一百多年后,又一次兴盛了。

一直到明朝灭亡,刘家伯爵之爵位,再未长时间中断,南明小朝廷甚至加封末代诚意伯刘孔昭为诚意侯。有了伯爵爵位,就有了铁饭碗,刘家子孙自然可以吃香的喝辣的。

纵观刘基家族这二三百年,它不像有的家族,在朱元璋时代就被屠戮殆尽,也不像有的家族,长久兴盛,算是在相对平平安安中,度过明朝这个朝代。

这也许是刘伯温另一个遗训起了作用,就是不准子孙学习他的那些异术。

因为,对很多人来说,谋国反而比谋身容易。就像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指挥百万大军,攻城掠地,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却意识不到伴君如伴虎,狡兔死,走狗烹,最后死于妇人和小人之手。

明朝对刘家算不上多好,也没有多坏,平安安安过了二三百年,不折腾,反而不会招来杀身之祸!

朱元璋问刘伯温谁能当丞相,说出杨宪、汪广洋和胡惟庸三人后,为啥无一例外全都惨死

文献记载,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其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分为两派: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安徽西部)集团和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浙江东部)集团。

淮人集团的核心人物李善长不仅是朱元璋的老乡,还很早就追随元璋,元璋起兵之初就任幕府书记,元璋称吴王时任他为右相国,后登基称帝时封其为左相国、左丞相,朱元璋曾点赞他“论功当属第一”。李善长与明太祖朱元璋是儿女亲家,其子是明太祖的驸马都尉。李善长为相后喜用淮人,他的同乡、亲戚胡惟庸被他从一介小小县令一路提拔至丞相尊位,接了他的班,两人先后掌相权长达十七年。李善长、胡惟庸在位期间极力排挤非安徽籍人士,除非你是淮人,否则不许掌实权。浙东集团的中心人物刘基(字伯温)也是明朝开国功臣,是朱元璋最为倚重的亲信谋士,元璋曾对太子朱标说:“我到婺州时,得了处州 。它(处州)那里东边有方国珍,南边有陈有定,西边有张士诚,刘伯温那时挺身来随着我......鄱阳湖里到处厮杀,他都有功”。在与陈友谅、张士诚的鏖战中,刘伯温都积极献计献策并被元璋采纳,且有奇效。后来,刘伯温设计出一套军卫制,为建立大明军队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还亲自参与组织、设计、修建了南京(元称应天府)城墙与明宫,也算功勋卓著吧。

朱元璋登基后大封有功之臣,立有大功的刘基只封诚意伯,年禄二百四十石。李善长则封韩国公,俸禄四千石。好在刘基一向淡泊名利,没有计较。

《国初事迹》记载,朱元璋曾到汴梁(今开封)慰问北伐诸将,丞相李善长和御史中丞刘伯温留守南京,李善长的心腹中书省都事李彬犯法,善长出面为他求情,嫉恶如仇、执法如山的刘伯温不给面子,坚决向元璋汇报,获元璋批准后将李彬处死。淮西集团素与浙东集团(核心人物除刘基外,还有宋濂、叶琛、杨宪等大儒)有矛盾,一向视其为眼中钉,加上这次刘伯温执意将淮系干将李彬诛杀,更加深了这种仇恨。洪武四年,屡受明枪暗箭偷袭、预感到山雨欲来的刘伯温索性告老辞官(有史料说遭李善长威逼)归里,到原籍浙江青田武阳乡下闲居去了。

《明史·刘基传》记载,在此之前,朱元璋曾和刘基商量丞相的最合适人选,彼时有人正攻讦李善长,刘基却不念旧怨,说李是淮系元老勋贵且为大明立下过汗马功劳,而且他处事公正,能协调诸将的关系。元璋讶异道:“他多次要加害于你,你怎么还替他说好话?我看丞相还是由你来做吧”。刘基很清楚在淮人一手遮天的情况下,自己很难站住脚,更别说有施展才干的空间了,于是说自己生性骨鲠刚直,口无遮拦,难以调和诸将,予以婉拒。元璋见他再三辞谢,遂作罢。

元璋又问:“杨宪、汪广洋、胡惟庸这三人如何”?杨宪是朱元璋的亲信,也是刘基的好友,但刘基却说杨宪虽有相才,但器局、肚量偏狭,不能容人,汪广洋有些能力,也有智谋,但识见偏浅,没有登高望远之能,胡惟庸更不行,德才均不配位,丞相好比驭者(车夫),胡惟庸不但驾驭不了马车,恐怕连车辕都会被他毁掉。

《明史》对上述三人的评价都不低,可在刘伯温眼中,除李善长外,其他三位都不是相才。山西人杨宪办事干练,长于外交,江苏高邮人汪广洋以书法和智谋著称于世,胡惟庸则起自基层,在地方上摸爬滚打多年,熟悉明王朝的基层情况,古人云:“宰相必取于州郡 ”,胡惟庸应该是做丞相最合适人选。可刘伯温认为三人都不适合做丞相,尤其是胡惟庸。

其实,朱元璋找刘伯温咨询丞相的最佳人选,自有其难以明说的深意。自古以来,皇权和相权的博弈就是封建政治无法回避的矛盾焦点,皇权独大时,宰相只能做幕僚长,皇权衰弱时,宰相就会大权独揽,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无冕之王”。彼时的朱元璋,对独断专行的李善长日益不满,已有换相的意思,但他还需忍耐,因为他还没找到一个能完全替代李善长的人选。但他心里已有三个人选。如今,他把这三人一一列举给慧眼如炬的刘伯温。这是朱元璋一箭双雕之计,一是想听听刘伯温这位高参对三人的真实看法与评价,第二只能想不能说:这三人是除李善长外对皇权最具威胁的人,必须早做防范,为下一步彻底废黜相权做好铺垫。

朱元璋没有细问刘伯温对三人尤其是对胡惟庸的恶评思路从何而来,刘伯温也没具体解释。自己心目中三个丞相人选都被刘伯温给否定了,这让元璋多少有些难堪,但还有更复杂的情绪只有他自己知道。

数年后,胡惟庸专权,他早就恨刘伯温说他的坏话,于是找由头在朱元璋面前攻讦,说刘基在家霸占有王气的吉壤作坟茔,最终削夺了刘基的俸禄。本已辞官回家养老的刘基惶恐异常,只好亲赴南京请罪,不敢回家 ,忧愤成疾,胡惟庸特意差遣医生来给他治病,吃了药,病势反而愈发沉重,于洪武八年不治死去。胡惟庸案发后,有人告发,说刘伯温是被胡惟庸下毒害死的.....

史载,明初第一任左、右丞相分别是李善长和徐达,李善长为人处世异常谨慎小心;徐达则长期在外统兵征战。他二人都没有和朱元璋形成大的矛盾冲突,但相位传到胡惟庸时,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明史》载,胡惟庸是大明头号开国功臣李善长的女婿。在李善长的提携下,他从一个小县令一路扶摇直上,很快当上了左丞相,在朝中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官员的升迁、任免、奖罚大事,都自作主张,不向元璋请示;他还将不利于自己的奏书全数扣押;他大开竞奔之门,大肆卖官鬻爵;他聚敛了如山的财货;他培植亲信,遍树党羽,排斥异己,称霸朝堂。胡惟庸如此嚣张跋扈,不仅危及明王朝的安定,而且和权力欲望极强的朱元璋也必然会发生尖锐冲突。胡惟庸“谋反”案发后,朱元璋顺藤摸瓜,借题发挥,将三万余人罗织进“胡党”并全部诛戮殆尽,连位居“勋臣第一”,早已年迈退休在家的李善长以及全家70多口男女老幼也一齐被杀。在此之前的洪武二年,任中书省执政的杨宪因“专决省事,罢黜旧吏,更用亲信,杀侍御史刘炳,弹劾右丞相汪广洋”被李善长奏劾“放肆为奸事”,被元璋处死。而受封忠勤伯,曾担任右丞相的汪广洋,在洪武十二年时因受胡惟庸案牵连(有人告发他与胡惟庸合谋毒死刘基)被元璋赐死。之后,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罢去了丞相,经过一番改革整顿与无情镇压,朱家皇权得到最大程度的强化。

【插图源自网络】

【写作不易 严禁剽窃】

为什么“神机妙算”的刘伯温没有当丞相

在中国几年的历史上,智慧和谋略最受后人推崇的,当属汉之张良、三国之诸葛亮和明之刘伯温三人。刘伯温原名刘基,字伯温,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他辅佐明太祖朱元璋,为其出谋划策,平定天下,功勋卓著,成为明朝的开国元勋,多次被朱元璋称赞为“吾之子房也”,将其比喻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由此可见,刘伯温在民间的神秘和高深,甚至超越了前人张良和诸葛亮。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却只授予刘伯温弘文馆学士、资善大夫、上护军这些没有实权的闲散之职,爵位也仅仅是诚意伯,连侯爵都没封上。那么如此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智谋之士刘伯温,为什么没有得到朱元璋的重用,当上丞相呢?

明朝的中央行政机构设置及丞相的职权

明朝建立初期,朝廷的官职架构和体制的设计,基本上沿袭元朝的旧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中书省门下设六部,中书省总揽国家行政大权。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由丞相总摄,权力居百官之首。中书省丞相为正一品,平章政事为从一品,左右丞为正二品,参知政事为从二品,其下才是六部尚书,为正三品,侍郎为正四品。由此可以,六部的最高长官尚书,与丞相的品衔,相差好几个等次。由此可见,丞相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权力仅次于皇帝一人之下,居所有群臣之上。

关于丞相的职能,汉初丞相陈平,与汉文帝的对话中,有一段精准的描述。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史记—陈丞相世家》)

丞相的职责,对上是辅佐皇帝,理顺各种关系;对下是协调各级官员,使其各司其职 ;对外则是镇抚诸侯和外邦;对内则要规划各项大政方针,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丞相这个职位,虽然历经了千余年的发展演变,但总体职权仍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到明朝初期,丞相的职权甚至超过了汉代的丞相。

从明朝中央官职体系的设置和丞相职能职权来分析,担任明朝丞相的人选,一定同时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

一是要皇帝绝对信任。丞相总领百官,权力集中,必须是皇帝绝对信任和放心的人,否则一旦与领兵的将领暗中勾结,天下就危险了。

二是要资历绝对老道。明朝建立时间不长,一大帮打天下的骄兵悍将、功臣元勋,都正处在各个关键的位置上,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一定是资历比这一帮开国元勋都要老,只有如此才能镇得住。只有镇得住这些元勋宿将,新生国家的一切政策方针,才能顺利实施下去。

三是要协调能力一流。丞相有一项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协调各个方面关系,沟通好各个利益集团,保持帝国正常运转。所以,丞相不但要资历老威望高,还必须要为人灵活,善于协调,长袖善舞才能胜任。

如此来看,一个新兴帝国的开国丞相,其实不需要选择,是在帝国建立的过程,自然形成的人选,就如同汉朝的开国丞相,就一定是萧何,不会是张良,也不会是陈平;明朝的开国丞相,就一定是李善长,绝不会是刘伯温。

明朝初期的朝廷政治形势分析

大明帝国开国之初,除了一大帮开国元勋,自恃与皇帝朱元璋一同打天下的功勋,并占据着朝廷的各个重要职位之外,还有一个特殊的政治形势,就是淮西集团的存在。

淮西集团,都是一帮从起事之初,就追随朱元璋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的老班底,又与朱元璋是老乡,都来自淮西,共同的地域、共同的乡音、共同的习俗,以及在战斗中凝结成的生死情谊,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政治利益集团。这些人,人数众多,力量庞大,占据了明朝开国功臣的大多数。与此同时,处在高层的淮西元勋宿将的下面,还有更多的淮西子弟,遍布整个朝堂的各个角落,占据着朝廷的各个要害部门和职位,盘根错节、利益攸关,自成体系。

这些人与皇帝朱元璋关系亲近,深得宠信,同时在帝国建立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明朝建立之后,他们成为了朝廷的新贵,被称为淮西集团,像李善长、徐达、汤和、蓝玉等最杰出的军事将领和功臣都是淮西集团的人。这些人,绝大部分自认为与朱元璋的感情深厚,开国功勋巨大,除了朱璋本人以及淮西集团中公认的领袖人物李善长、徐达等,其他人谁都指挥不动、协调不了。刘伯温对此,也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当朱元璋逐渐对李善长生出不满之意后,几次打算换相时,刘伯温都极力劝阻。

“初,太祖以事责丞相李善长,基言善长勋旧,能调和诸将。”《明史—刘基传》

所以,作为百官之首的丞相,从帝国的正常运转的要求来选,必须是也只能是淮西集团中的领袖人物,而刘伯温恰恰不是淮西集团中的人,他来自另一个与淮西集团相对立的浙东集团,这也决定了刘伯温无缘丞相之位。

刘伯温自身的缺陷分析

刘伯温虽然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为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重大攸关的战略方针,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盖世无双的功绩。但,人无完人,刘伯温自身的缺陷也非常明显。

一是书生意气。刘伯温十四岁入府学读书,十七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二十三岁高考元朝的进士。他不但是明朝最著名的智谋大臣,同时也是明初的文化鸿儒,他融会理学诸派而又以儒道互补的儒学思想,对明初的学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了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所以,刘伯温原本是一书生,书生的清高、寡欲,不食人间烟火和理想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成为他不可能成为丞相的一大缺陷。

二是性格耿直。刘伯温性格过于耿直,刚正不阿,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主管御史台时,对待像李善长这样的帝国第二号人物,也毫不留情。正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需要协调各方关系,处理各种利益的丞相,这样的性格将成为致命的缺陷。

三是不善交际。由于书生的清高和耿直的性格,使得刘伯温不愿意与朝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不善于与各种性情各异的人士交际往来,只能是独自阳春白雪、曲高和寡,门前冷落鞍马稀。而善于与各种各样的人群打交待,也是做好丞相工作的必要条件。

刘伯温没有当丞相的志向

以刘伯温的超人智慧和卓识远见,早已洞察了朝堂的种种危机,功臣宿将骄横跋扈,皇帝朱元璋的薄情寡恩,也早已明白“鸟尽弓藏”的道理,做丞相实则是死无葬身之地的大火坑。在刘伯温的心中,早就有了归隐山林的打算,他要学越国的范蠡和汉代的张良,功成身退,悠然南山。

所以,朱元璋数次打算让刘伯温为相时,他都非常清醒而又坚决地拒绝了。

“帝曰:吾之相,诚无逾先生。基曰: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明主悉心求之,目前诸人,诚未见其可也。” 《明史—刘基传》

“太祖曰:是数欲害君,君乃为之地耶?吾行相君矣。基顿首曰:是如易柱,须得大木,若束小木为之,且立覆。” 《明史—刘基传》

大明王朝刚刚建立的洪武四年,刘伯温便主动向朱元璋辞官,得到了批准,被赐归老于乡,在老家乡下的山林之中,做了一名闲云野鹤。

综上所述,刘伯温没能当上丞相,着实与其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智慧无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