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竹意:早春二月诗意浓|中原作家_早春_春风_飞花

作者:钟竹意

来源:银川日报

春二月,乍暖还寒。美好的二月,也是许多古代诗人笔端的灵感。

昔日里枯黄的草丛,不知何时一簇嫩芽破土而出,外围深绿,向内浅绿,芽茎嫩绿,轻巧、明亮,如涂了油的碧玉般温润。怯怯地、淋漓尽致地在光影中绘制着盎然的生气。

唐代诗人韩愈有诗云:“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把雪花比作翩翩起舞的飞花,装点出一派欢快灵动的春色景象。

早春二月,寒流一拨接一拨侵袭大地,偶有零散小雨浸润街市,虽给出行的人们带来了几多不便,却为渴盼暖春的心灵平添了几分曼妙,真是“暮雨衣犹湿,春风帆正开”。只要人们细心观察,这个姗姗来迟的春天其实早已春心荡漾、充满诗情画意。

春天也寒冷,大自然似乎在考验人们的耐心,春天来了,但还要经受料峭春寒。范大成在其《晚步西园》中写道:“料峭轻寒结晚阴,飞花院落怨春深。吹开红紫还吹落,一种东风两样心。”苏东坡也曾写过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春风柔和、丝丝暖意中,诗人白居易写下了《早春持斋,答皇甫十见赠》“正月晴和风气新,纷纷已有醉游人,帝城花笑长斋客,三十年来负早春”。诗句通俗易懂,描写了进入正月(阳历二月)以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年前还寒冷的风现在温柔了好多,出门散步也有了春风沉醉的感觉。

鸟雀声声,吵得花儿们抱枕无眠。“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时,也不难觅到“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唐诗人张仲素《春游曲》里就有“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之句;韩愈《早春》里也有“绝胜烟柳满皇都。”玉兰树也长出了新的枝叶,满树飘摇的浅绿,如美人临水梳妆,撩动一头飘逸的长发。含情脉脉的春姑娘还为完全揭开她那神秘的面纱,风信子已捎来了燕啄春泥、莺啼暖树的气息。那光秃秃的树干上也逐渐繁华起来,虫唱鸟鸣、柳芽吐蕊赶趟儿似的天天翻新。

“绿柳才黄半未匀,桃红又是一年春。”送走霜重凝寒的寒冬,一定会迎来春色满园的喜悦,一定会有“出门俱是看花人”的兴奋,更有“今年花胜去年红”的感慨。岁月更迭,时序交替,二月,再次奏响了新的生命序曲,拉开了充盈着希望和美好的春天的帷幕,历经冬日蛰伏的万物又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