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刘兵变勤王救驾,韩世忠、张俊、刘光世都参与了,岳飞为什么没有参与?粱山与大宋对抗时期,宋朝为什么不派宗泽灭掉梁山那时宗泽在干什么_岳飞_宋史_中原

本文目录

  • 苗刘兵变勤王救驾,韩世忠、张俊、刘光世都参与了,岳飞为什么没有参与
  • 粱山与大宋对抗时期,宋朝为什么不派宗泽灭掉梁山那时宗泽在干什么
  • 如何评价北宋名臣宗泽
  • 北宋未南宋初两位抗金名将忠臣李纲和宗泽如何评价
  • 岳飞是如何被宗泽发现的
  • 南宋抗金明将宗泽是浙江义乌人吗历史上的宗泽是怎样的一个人

苗刘兵变勤王救驾,韩世忠、张俊、刘光世都参与了,岳飞为什么没有参与

谢邀





搞清楚这些人所在的位置本来就足以说明问题,不过在答主立(装)场(逼)公(现)正(象)比(非)较(常)普(严)遍(重)的大师兄平台不得不多说几句



苗刘兵变发生在建炎三年三月五日,平息得也很快,四月一日赵构就把他儿子从龙椅上抱开成功复辟。

五月,刘正彦、苗傅先后被擒



宗泽死后,东京留守司就由杜充负责。杜充把宗泽好不容易招纳的各路义军、盗寇又成功地纷纷逼反,从建炎三年正月王善、张用等围攻汴梁起,岳飞一直在杜充手底下协助稳定河南局势

正月,东京保卫战,岳飞因功由武功郎转武经大夫;岳飞率部解东明县围,再转武略大夫;

二月,岳飞随都统制陈淬解陈州围,战后转武德大夫授真刺史;

四月,岳飞再随陈淬与王善作战,直到六月二十日后还师汴梁,七月下旬随杜充赴行在

苗刘兵变这段时间岳飞没有闲着



岳飞的顶头上司是陈淬,陈淬的顶头上司是杜充。赵构下台的内禅诏书和杜充升资政殿大学士节制京东、西路的委任状是发给杜充本人,而不是发给杜充的手下的手下岳飞

作为统兵一两千的中下层军队干部,统制官岳飞没有权力获知苗刘兵变的消息;

即使岳飞获知兵变,他也没有权力擅自领兵赴行在,那是死罪;

即使岳飞硬要勤王,从时间推算,他还没走到杭州赵构就已经复辟,那就尴尬了



如果题主真的去看过《会编》就应该知道这个问题其实根本就没有讨论的必要

粱山与大宋对抗时期,宋朝为什么不派宗泽灭掉梁山那时宗泽在干什么

看着水浒传写的梁山108将对抗朝廷挺轰轰烈烈的,实际上却被宋将张叔夜用死士数千人平定,根本不能与朝廷出动数十万大军,国防部长童贯亲自带队花费一年多平定的方腊相比。算起来,宋江一伙不过是一群由36个头目组成的类似民国土匪的毛贼而已。而且,宋江属于流窜作业的团伙。自宣和元年,即1119年起事后,史载“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震。”此外,宋江一伙在流窜作案两年期间,又先后败给梁圆,王师心等人,最后被张叔夜于宣和三年收编。可能被收编后待遇不好,宋江趁着宋廷主力围剿南方方腊起义的空档,于当年再反。谁知,这次却遇上了征灭方腊回来的西北大将折可存,随即被平定。

宋江的事迹隆重被正史记载的是《张叔夜传》

“宣和三年二月……淮南盗贼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诏讨之。”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 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喊径趋海瀕,劫钜舟十余,載卤获。于是慕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距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擒其副将,江乃降。”

当然,史料中所记载“官军莫敢婴其锋”的原因,一者是因为宋江一伙空间跨度太大,广袤的齐魏大地除了大面积的平原外,还有一定规模的泰沂山脉。他们完全可以顺利则掠夺,不利则退守山林。二则宋军此时的主力都用于镇压宣和二年,即1120年起义的方腊,无暇顾及宋江。至于后来被擒获,可能是因为宋江等人的流窜作业手段太残忍,惹起了宋廷的关注。后来在靖康之难中被俘且痛骂金帅完颜宗翰的宋朝官吏李若水曾写了一首诗记载了宋江一伙手段的残忍。

“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翦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黪意气骄,士女骈观犹骇愕。”

大意是说宋江等三十六人被诏安后,站在城头观看他们鱼贯进城的百姓们,看着他们的感觉就像美国人瞅着本拉登基地组织入驻华盛顿一样。

再者,梁山泊号称八百里,此言非虚!它的成型原因还是五代时开封的朱温为抵挡太原李存勖的兵锋,导致的人为决口所致。因为梁山附近地势地洼,黄河决口后随即奔来,将此地的大小湖泊尽数囊括。而且,它的名字在古代就被称为巨野泽。同时,北宋的赋税多来自南方,为了漕运方便,宋廷充分利用了这个横亘数百里的梁山泊作为南北漕运的中枢一部分。所以,如果宋江占据梁山泊,又发展到了水浒传中的规模,距离梁山泊不足200公里的宋廷也不会答应!至于年近60的名将宗泽嘛,此时还没有摆脱官司,被发配到了镇江管制了起来。他重获自由还要等到宣和四年,既1122年宋徽宗大赦天下了!

如何评价北宋名臣宗泽

江苏镇江东有座宋代古墓,墓碑有近两米之高,是由岳飞主持修建的,并且历代岳家子弟多有修缮。究竟是什么人值得岳飞如此尊敬呢?他就是靖康之耻后,收复汴京,召集义军抗金的老将宗泽。这个老人在大宋危难之际,第一个扛起了抗金大旗,多次请求赵构返回汴梁,可屡屡被拒绝。最后忧愤而死的名将,临死都在高呼:渡河!渡河!渡河!

幼年的宗泽,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可历代国家危亡之刻,中华儿女不乏投笔从戎,立志兴国之人。党项、契丹等族骁勇善战,大宋对外大多呈防守态势。宗泽拿起了历代兵家典籍,钻研起了治国平天下之法。这一时期的学习,为宗泽日后的作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宗泽真正大方光彩的时候,是在靖康之耻前后,那时他已经年近七十了。“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臣忠”。往往最危机时刻,最能考验一个人的品格。金人南下,汴京告急,白发苍苍的宗泽率军勤王。同时,他还发书信给各地留守将领,请求他们救援京师,可得到的只是无情的拒绝。宗泽悲痛之余,一人领军赶往汴京。

由于各地守军多持观望态度,宗泽前往汴京的路途中,受到了大批金军阻击。宗泽用兵灵巧之余,善于鼓舞士气,可以说是刚柔并济的良将。多次击败金军,一路势如破竹,赶赴汴京。但由于金军越来越密集,宗泽孤立无援,一度被击败。全军士气低落,宗泽下令:死战不退,险中求胜。全军将士见再无退路,纷纷死战,斩杀金军数千人。

可毕竟是势单力薄,当宗泽率军赶到汴京时,入眼的是断壁残垣、枯草白骨。昔日繁华的宋都,满目疮痍,徽钦二帝和宗室妃嫔全被掳掠北返。宗泽率军截杀金军,意图救回二帝,无奈各地宋军全都隔岸观火,不能成功。之后上书赵构,谏言他锐意进取,收复山河。

宗泽在靖康之耻中,孤军勤王的义举,得到了仁人志士和各地军民的一致赞许。和李纲为首的主战派,相谈洽欢。可对于宗泽的收复失地,北伐大业,赵构态度很暧昧。宗泽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在李纲的举荐下,率军收复汴京为中心的中原地带。

由于久经战乱,百姓流离失所,中原盗贼横行。宗泽没有鲁莽处理,仔细分析下,他觉得民众是难以生存才会落草为寇的。于是宗泽决定降服他们,一致抗金。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骑着战马,开始了劝说群寇的壮举。各地盗贼纷纷依附,宗泽获众上百万,他选择青壮练军,余者屯田。满目疮痍的中原,渐渐恢复了秩序,焕发了新的生机。

金军在河北整军,准备南下,宗泽多次请求赵构返回汴京,鼓舞士气,依托黄河对抗金人。可赵构总以各种理由加以拒绝,汴梁就像曾经的澶渊一样,留得下忠良,却留不下它真正的主人;唯一的不同,是宋真宗好歹走过过场,赵构却连踏入中原的气魄都没有。这使宗泽感到分外伤心,中原各地义军难以真正归心。

无奈之下,宗泽只能精练义军,整军经武。岳飞就是在宗泽的提拔下,脱颖而出的青年将领。宗泽去世后,岳飞以恩师事之,亲自送棺到镇江安葬宗泽。对于宗泽的请求,宋廷有很多争议:建都金陵、建都成都、建都建康等等,但没有还师汴京的提议。赵构直接退守江淮一线的举措,使黄河南岸的宗泽忧愤至极却又无可奈何,也在之后阻碍了宗泽的北伐大业。

金军的铁骑很快迈过了黄河,再次肆虐在了中原大地之上。宗泽派出部将刘衍迎敌,自己率军夹击,金军大败。之后宗泽派人收复西京郑州,义军多而不精,战败而还。滑州之战,张捴死战不退,虽然身亡,但打出了汉人的骨气,之后金军被赶来支援的宋军击败。宗泽指挥下,汴京成功抵挡了金军的南下,而且败少胜多,中原义军士气大振。

宗泽的声望一时间达到顶峰,成为了抗金代表人物。富有战略思维的他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宗泽很清楚江南宋廷的态度,无奈之下只能利用个人威望号召各地义军。由于金人残暴不仁,北地多有反金组织,他们纷纷以宗泽为首,形成了一定的秩序。金人虽然骁勇,但人马不多,各地组织的反抗,给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金人对于宗泽越发头痛,他就像一面树立在中原的抗金旗帜,许多金军基层士卒都叫他“宗爷爷”。

在抗金局势大好的情况下,宗泽二十多次上书请求赵构返回汴京,总督军政。书信中一方面言明义军良好的局势,另一方面以国事家事劝解赵构,请他回京。书信中极尽哀求之意,让人为之伤心,可赵构最终没有返回汴京。

年迈的宗泽积劳成疾,加上忧愤,很快就卧床不起了。在病床之上,他告诫众将,不要忘记收复山河的北伐大业。对于国仇家恨,宗泽痛苦不堪,可又无可奈何、力不从心。临终前,他没有说任何关于家人的私事,而是大呼三声“渡河!渡河!渡河”,然后与世长辞。岳飞将他的尸骨送回了镇江,安葬在了青山之下。

之后,赵构任命杜充接任汴京留守,接手江北抗金大业。可杜充志大才疏,恐惧金人,一方面放弃支援河北义军,另一方面镇压中原义军。宗泽苦心经营的布局,毁于一旦。中原陷入混乱,金军很快控制了河北,再次攻陷汴京,江淮以北,不复为大宋所有。可杜充却因贿赂朝廷,连连升任,最终投降金人。宋朝控制区由黄河沿线,争夺河北,变成了退守江淮,国力正式衰微。

参考资料:

《宋史.列传第二百三十四》、《盛世危言:卷六.兵政》、《宋宗忠简公集》

本文系头条号据实论史原创首发,欢迎关注,了解更多历史趣闻~

北宋未南宋初两位抗金名将忠臣李纲和宗泽如何评价

李刚,宗泽,乃南宋时顶天立地的文臣武将。发生靖康之耻时宗泽李刚两人皆是宠辱不惊的栋梁之材,李刚立主抗金是主战派,很可惜康王赵吉被金兵吓被了胆,不用李刚之策,终抑郁而死。宗泽为武艺高强的大帅,但怎奈年事以老力不从心,他慧眼识珠发现任用了岳飞,并鼎立支持岳飞坑击金朝,临死前仍在喊过河还我河山。

岳飞是如何被宗泽发现的

宗泽是怎么发现岳飞的?或者说岳飞与宗泽是怎么相识的?对这个问题,最权威的记载应该看《宋史》。但是可惜的是,在《宋史》这一部书里,不同的地方对于此事的记载竟然完全不一样。

在《宋史 宗泽传》中记载为:

“秉义郎岳飞犯法将刑,泽一见奇之,曰:“此将材也。”会金人攻汜水,泽以五百骑授飞,使立功赎罪。飞大败金人而还,遂升飞为统制,飞由是知名。”

而到了《宋史 岳飞传》中,记载则变为:

“康王至相,(岳)飞因刘浩见,命(岳飞)招贼吉倩,倩以众三百八十人降。(岳飞)补承信郎。(岳飞)以铁骑三百往李固渡尝敌,败之。......(岳飞)迁秉义郎,隶留守宗泽。(岳飞)战开德、曹州皆有功,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泽是其言。“

比较这两处记载,几乎完全不同。

《宗泽传》中说是岳飞犯法将受刑时,被宗泽看到,一见而奇之;这个时间是在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而《岳飞传》中却说,因为岳飞战开德、曹州有功而宗泽奇之;而开德之战是在1127年正月(此时还是靖康二年)。

这两处记载如此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原来,据史学界考证,《宋史 宗泽传》的取材来自于《宗泽遗事》,而《宗泽遗事》是宗泽子孙所写。《宋史岳飞传》则取材于南宋史官章颖所著《南渡四将传》。《南渡四将传》中的岳飞传,又是取材于哪里呢?是岳飞之孙岳珂的《鄂王行实编年》。章颖对岳珂的文字稍加概括,就成了岳飞传,而宋史则直接将其照搬。

至此,分歧的原因明白了:宗泽的后人写了《宗泽传》,岳飞的后人写了《岳飞传》,因此产生了宗泽与岳飞交集的不同版本。

那么,读者该采信哪一个版本呢?史学界诸多名人如邓广铭、王曾瑜等人进行了多方考证,但至今依然不能达成一致。因此,愿意相信那个版本,只能由读者自己选了。

再追问一下的话,可能要怪《宋史》的编撰者犯懒了。元朝距离宋朝不远,史料当比今天丰富,当时稍加严谨功夫,这个问题恐怕就不是问题了。

参考文献:1,严文儒,《《宋史 宗泽传》取材考详》;

2,元 脱脱等,《宋史》。

南宋抗金明将宗泽是浙江义乌人吗历史上的宗泽是怎样的一个人

是浙东乌伤即今浙江义乌人

宗泽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是两宋之间抗战派将领之一,制定了完全的收复中原还都东京的方略但是均未被采纳,忧愤而死。

每一次想到宗泽大呼的三声过河,都一阵头皮发麻,英雄迟暮,壮志未酬,不自觉的就会有些许难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