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谓(古人有哪些关于年龄的称谓)_之年_垂髫_总角

本文目录

  • 古人有哪些关于年龄的称谓
  • 关于古代年龄的称谓
  • 古代对年龄的称呼
  • 古代年龄称谓由大到小

古人有哪些关于年龄的称谓

古代用来指小孩的词:襁褓、孩提 、黄口、豆蔻、垂髫、髫年、总角、襁褓、童龀、孺子……

人初生叫婴儿,“襁褓”一词,指的是不满周岁的儿童;

襁,指的是背负婴儿的宽带子;

褓,指的是婴儿的小被子;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这里的“孩”,不是“孩子”的意思,而是幼儿笑时发出的“咳咳”之声;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7岁称韶年;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垂髫”和“总角”,“垂髫”即指短发自然下垂的样子。《桃花源记》中写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其中“垂髫”就是指小孩子;

10岁以下称黄口;

而“总角”则指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十三岁到十五六岁的女孩成为“豆蔻”,所谓豆蔻年华,形容青春正茂;

古时,十三岁至十五岁还称作“舞勺之年”;

女孩十五岁称及笄之年; 十六岁称碧玉年华; 二十岁称桃李年华;二十四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古时候女子十五岁行笄礼,表示已经成年,可以结婚了。所以十五岁的女孩又称为“及笄”;

我们祖先,把十五六岁的少年则称为“束发”,小孩渐渐长大了,需要开始学会约束自己~所以古人不管男女都是不轻易理发的,头发长了终究要梳理,束发为髻;

男女小孩十五岁至二十岁称“舞象之年”;

到了二十岁,即男子成年之时,要行弱冠之礼。所以成年男子又称为“弱冠”……

另外,“赤子”值得注意:原意是指婴儿刚生下来,是赤色(红色)的,所以称为“赤子”;

“赤子”之词的引伸意:因为婴儿的心灵最纯洁,始终离不开父母,因此引申将品德高尚、对国家一片忠诚的人叫做“赤子”~显然,古代指代小孩的词还有很多,在此彰显出我们祖先的智慧……

古代用来指老人的词:皓首、白首、妪、叟、耄耋、古稀、花甲、期颐、耆艾、耋:《论语》中有一段孔子概述自己生平的话,他说:“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从此在语言交际和文字记载中便有了称:三十岁为“而立之年”的说法;

四十岁为“不惑之年”;

五十岁为“知命之年”;

六十岁为“耳顺之年”~再者,六十岁还有一个称谓叫作“花甲”,因为在干支纪年中以“甲子”为开头,六十年一个轮回,而人活到六十岁通常须发皆白,所以称之为“花甲老人”~另外,古代六十岁称为“耆”;

七十岁称为“耋”~另外,七十岁还称为“古稀”,取自“人生七十古来稀”~古时候因为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等限制,能活到六十就已经算高寿了,能到七十的是少之又少,“稀”就是稀少的意思了;

有时把八十岁或九十岁老人称作“耄”;

八九十岁称为“耆耋”,意思是年纪很大的人;

百岁老人叫“期颐”~

“期”是期待;“颐”是供养~意谓百岁老人饮食起居不能自理,一切需期待别人供养或照顾……

关于古代年龄的称谓

垂髫3、4岁至8、9岁的儿童,束发指15岁,弱冠指20岁,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知命(半百)指50岁,花甲(耳顺)指60岁,古稀指70岁,耄耋指80一90岁,期颐指百岁

古代对年龄的称呼

垂髫:3、4岁至8、9的儿童,束发:指15岁,弱冠:指20岁,而立:指30岁,不惑:指40岁,知命(半百):指50岁,花甲(耳顺):指60岁,古稀:指70岁,耄耋:指80-90岁,期颐:百岁。

古代年龄称谓由大到小

年龄由大到小顺序为:

期颐(jīyí)之年——100岁

鲐背之年——90岁

耄耋(màodié)之年——八九十岁的年纪

杖朝之年——80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70岁

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60岁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 

不惑之年——40岁

而立之年——30岁

弱冠——20岁

幼学——10岁束发——15岁左右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

黄口——本指雏鸟,后比喻幼儿,10岁以下。

襁褓——不满周岁

常见的称谓:

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丱’)。
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垂髫:亦作“垂龆 ”。指儿童或童年。髫,儿童垂下的头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