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貌美女子三次行刺,全是大官,用一根树枝救了中国一个省!_行刺_毓秀_巴黎

郑毓秀是中国第一个女博士和第一个女律师,一生充满了传奇。

她最大的传奇,就是三次刺杀官员。

她为什么要刺杀?得从她本人的经历说起。

郑毓秀是广东省广州府人,出身富家。她的祖父在香港做生意,是大商人,获得过慈禧太后的赏赐;父亲在大清户部当官。她出身这样的家庭,怎么去刺杀大官呢?

扯远点,可以说是一桩婚姻所致。

郑毓秀13岁那年,突然得知祖母为她订了婚约,男方是两广总督的儿子。她大为不满,写信给男方,解除婚约。因此,弄得沸沸扬扬,惹了一场风波。之后,她干脆离家出走。之后,与姐姐一起去日本留学。

正是在日本,她加入了孙中山的同盟会,成为了革命党。

郑毓秀一生三次行刺,震惊天下。

展开全文

第一次是行刺袁世凯。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廷为了挽救灭亡命运,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镇压革命。

于是,郑毓秀等人决定行刺袁世凯——派4组人员同时行动,向袁世凯投炸弹——炸死他。

1912年月1月15日,行刺小组准备行动了。郑毓秀突然接到上级紧急命令,放弃刺杀。原来,阻止南北和议真正的障碍不是袁世凯,而是大清重臣良弼。郑毓秀连夜通知了8人。其他4人却没接到通知。第二天,他们照旧行动。郑毓秀赶到时,战斗已经打响。她立即用手枪向天空开了两枪,接着又开了几枪,击毙了一匹马。

但是,她没受过射击训练,开枪时,右拇指夹在板机上,痛彻心肺,鲜血直流。这一疼使她清醒过来:必须立即离开!急忙将枪一抛,把带血的手藏在衣袋里,并故意靠近警察,大声说:“岂有此理!无法无天了!光天化日,胆敢杀人!”

警察哪料这个20来岁的女孩,竟是暗杀行动的负责人。

这一次行刺,炸死了袁世凯的卫队长和几名卫兵,袁世凯捡回了一条老命。但是,几名革命党人当场被捕,真正的投弹者严济芬却得以幸免。

第二次是行刺良弼。

在刺袁行动后不过10天,郑毓秀等人决定刺杀坚决反对清帝退位的良弼。

这一次她接受了上次的教训,决定出奇制胜,派一人接近良弼炸死他。可是,这是一次自杀式行刺行动。她姐姐的恋人彭家珍自告奋勇,接受这个任务。

彭家珍乔装成一个清兵,说有重要军情面告良弼。良弼从外赶回家,彭家珍已等候多时,迎上去。良弼久经沙场,见来人不太对劲,立即躲避。彭家珍追上去,将炸弹甩在门口的石狮上,“轰隆”一声,彭家珍当场炸死,良弼被炸成重伤,两天后死去。

第三次行刺是在法国。

袁世凯上台后,郑毓秀于1914年去了法国巴黎,改名叫苏梅,进入巴黎大学读书,于1917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后来在法国参与外交工作。

1919年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巴黎和会。中国作为战胜国,却外交失败。国内要求拒绝签约。北洋政府把签约权推给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让外交总长陆征祥决定。陆征祥无计可施,装病躲进了医院。

就在巴黎和约签字的前一天晚上,几百名中国留学生和华侨包围了医院。中国驻法使馆参赞岳昭燏和顾维钧正在与陆征祥商量对策。事后,岳昭燏一走出医院的大门,便被几百名群众拦住,质问他为什么要签字,把他包围起来,喊打喊杀。这时,一个姑娘靠近了他,大衣袋里似乎是手枪的东西顶住了他的腰部,吓得他冒出一身冷汗,急忙跑回医院向陆征祥报告,再也不敢回使馆了。

他们商议到凌晨两点钟,岳昭燏才由顾维钧陪着出来,向群众申明:如列强不同意中国保留山东问题的条款,中国决不在和约上签字。这样,大家才让他们两人回去。

这个用“枪”顶住岳昭燏的姑娘,就是郑毓秀。

不过,她行刺用的“枪”,是从医院花园树上折下来的一段枯枝。

后来,中国拒绝了在合约上签字,维护了中国在山东的主权。郑毓秀回国时,把这段“救了山东省”的枯枝带回祖国,在自己的客厅里悬挂了多年。

(注:也有文章说郑毓秀用树枝顶住的人,是陆征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