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的买官卖官制度,从未真正消失,让平民也可当大官_官制_官位_清朝

全文共1900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华夏历史源远流长,从封建王朝雏形的周朝到封建制度达到顶峰的清朝,出现了很多让人出仕的道路,从九品中正制的寒门无贵子到唐朝科举制的相对平等,我们也看到了封建制度在选举才能这方面的进步性。

除了这些可以进入朝廷外,还有一条令人不齿但是始终存在的道路,那就是封建王朝的买官卖官制度。“贪权窃柄,卖官鬻爵”这个罪名,是在对臣子的罪状中最常见的。

但是从汉到清一直都不能完全遏制这种趋势。买官卖官这种行为可以追溯到汉代,当时有了汉武帝的默许,这个行为出现的越来越频繁,虽为人所不齿,但是的确是一把双刃剑,他极大的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但与此同时,因为这些人并不是凭借真才实学进入官场的,所以再买官成为朝廷官员以后,要不就是为官不仁,要不就是大肆敛财。

在古装影视剧中常常会看到花大价钱买官的情节,那么在真实的封建王朝上,一个普通百姓最多可以买到多大的官呢?

一、买官卖官制度汉代初兴,初衷为好但后患无穷

买官卖官这种行为最开始出现在汉朝汉武帝时期,当时皆因汉朝建立初期,经过了频繁的内忧外患,百姓迫切需要休养生息,所以在汉朝初期皇帝主张无为而治。

这虽然可以让百姓得到喘息,恢复因为战争而出现的伤害,但久而久之也出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国库空虚,且突厥也开始蠢蠢欲动。

展开全文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采取了买官卖官这一制度,筹集到了大量的资金,让国库逐渐充实,在此背景下派遣霍去病大败突厥,但是汉武帝作为一代明君,不可能让买官的人得到一个掌握实权的官位。

他所贩卖的官职更多为荣誉职位,也根本不会危及朝廷的根本制度。但是东汉末年买官卖官制度没有得到遏制,让这种行为达到了猖獗的水平,不再区分官职大小,有无实权等。

而是出价高者都可以为官,不论职位。直到曹操建立大魏,推行唯才是举,这种风气才得到了控制。

二、清朝时期封建专制达到顶峰,买官卖官制度再次掀起

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与此同时买官卖官制度也比以往更加规范。在清朝初期,虽然君主默许卖官,但是如果只要买得起就可以卖的话,这样真正有才能的人反而会被逼的远离朝堂,所以卖官也有所规定。

首先吏部的官位不可以随意买卖,因为吏部乃是六部之首,如果吏部都可随意买卖的话,那么封建王朝的其他制度就会陷入混乱,而为了一时的钱财而破坏百年基业显然是不划算的。

因此,无论平民百姓能花多少钱买官,都不可以买卖吏部的官员职位。其二就是,买卖官员的话只能交易一些小官,重要的官位是不可以买卖的,不然这样对寒门子弟并不公平。

比如周星驰的电影《九品芝麻官》中他买的官就是最低等的官位。之前已经说过买官卖官制度并不是一个只有坏处,而是要看他在什么人手中。

汉武帝曾经重视这个制度,而清朝的康熙与乾隆两位帝王也曾经买卖官位过,他们并没有把这视为一种耻辱的行为,因为他们是从国家大局入手,而这一制度并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

三、清朝末期内忧外患,买官卖官猖獗不已

清朝末期,早期买官卖官制度的硬性规定形同虚设,因为长期闭关锁国政策让清朝落后于世界,经济仍以小农为主,更不发达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由于慈禧垂帘听政,各地暴动四起战乱连连,在加上当时清朝皇室生活奢靡成性,再有不断对西方列强割地赔款,致使国家财政出现赤字,收支极其不平衡。

在此情况下,除了吏部的官职外,所有官位明码标价,价高者得。虽在清史中没有记载,但是始终存在。最为轰动的就是海防捐事件,当时慈禧太后准备修建清漪园,然又恰逢李鸿章组建北洋水师。

在此情况下既需要大量的军队花销支撑也需要修建拨款,所以在慈禧太后的暗示下,开展了最大规模的捐官行动,海防捐。

据史料记载,当时一个富人能够得到的朝廷非正常官职最高的是四品官,这是一个时而有实权,有时没实权的官位。

这种四品官在当时要价是1.6万两白银,这是什么概念呢?比如,那时候六个铜板就可以买两个烧饼,而一两白银就可以兑换1200个铜板,普通百姓一年的收入可能不超过十两。

因此这1.6万两白银可谓是一笔巨款,这样清朝一方面可以积累钱财,另一方面也相当于设置了准入门槛,不是所有普通百姓都可以买官卖官。

买卖官位这种行为得到当权者的助长,愈发猖獗,造成的后果就是朝廷的封建统治更加的腐败,军队战斗力也始终得不到大幅度提升,而很多通过买官成为朝廷官员的人又继续大肆敛财,最终导致了整个清王朝的覆灭。

士农工商,一直是封建王朝奉行的阶级分类。这也就让有钱的商人想要摆脱自己的身份,而买官卖官则给他们提供了一条合理的渠道。这种行为并非只有庸君倡导,古代许多贤明的帝王也都默许过这种行为。买官卖官制度虽然可以充盈国库,但是始终很难把握,稍有不慎,便会害人害己。

参考文献:《清史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