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词牌名和曲牌名?你知道哪些经典的词牌词牌的由来是怎样的_词牌_曲牌_词谱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词牌 词牌 曲牌 词谱

本文目录

  • 怎么分词牌名和曲牌名
  • 你知道哪些经典的词牌词牌的由来是怎样的
  • 词牌名还有哪些
  • 宋词有词牌名,词牌名是怎么来的
  • 历史上的词牌名都有哪些
  • 词牌和曲牌的区别是什么
  • 各种词的词牌名和字数有什么规定
  • 《天雷一部之春花秋月》之前春花和秋月什么关系
  • 《天雷一部之春花秋月》和《青囊传》你们最喜欢哪部呢为什么
  • 古诗词中的词牌名、曲牌名是什么意思

怎么分词牌名和曲牌名

所谓词牌就是词的格式名称。词牌原是词的音乐曲调名称。牌就是谱,词牌就是歌谱的意思,犹如现代民歌有《杨柳青》、《紫竹调》等,写作时可以按照它们的曲谱填上歌辞一样。所以,古人把按照词牌写词叫做“填词”。后来,词的曲调逐渐遗失,词牌就由乐曲名称变成种种特殊的格式,即专供人们填词时遵循的有关字数、句数、分段、平仄、押韵等的文学格式。

词牌的来源大致有三:

乐曲名。例如,《苏幕遮》原是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舞曲,舞时要相互泼水,“苏幕遮”就是防水用的油布帽子,所以用它作为乐曲的名称。又如,《菩萨蛮》是因为蛮国(今缅甸境内)进贡时,梳高髻,戴着金冠,身上佩挂珠宝,人称“菩萨蛮队”,乐工就谱成了“菩萨蛮曲”。等等。

二,词的题目。例如,《渔歌子》是歌唱渔夫生活的,《踏歌词》是歌咏舞蹈的等等。

三,摘取词的部分字句命名。例如《忆秦娥》是由于这个词牌的第一首歌词有“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句,因而得名的;《忆江南》原名《谢秋娘》,后来白居易填写的本词有“能不忆江南”句,因而改名,等等。

词牌广泛流传之后,早以失去了题目的作用,仅仅表示一种格式。所以,在填词时往往要另加题目。例如毛泽东的《蝶恋花》,这只是词牌名称,题目是《答李淑一》。

曲继诗、词而兴起的一种古典诗歌体裁,盛行于元代以后。它是配乐歌唱的诗,由于音韵的关系,有北曲与南曲的分别。北曲兴起于金,以中州(河南)音为主;南曲兴起于南宋的温州一带,浙东方音很重,以后在音调上虽多变化,但始终以南方音为主。曲又有散曲与剧曲之分。曲的体制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曲有曲牌和宫调。曲牌又叫牌调或曲调,是一支曲子的谱式,每一个曲牌都隶属于一个宫调,每个宫调都有若干个曲牌。如《双调.寿阳曲》、《正宫.端正好》,(寿阳曲)、(端正好)是曲牌,(双调)、(正宫)是宫调。

宫调就是乐曲的调式,它标志着乐曲音的高低、强弱以及不同的声情。古人对各种宫调的声情也作过一些分析,比如说(仙吕宫)清新绵邈,(南吕宫)感叹伤悲,(正宫)惆怅雄壮等等。这些分析虽不一定确切,但也说明不同宫调有不同的音乐特色。

二、曲韵另有韵部,与诗词的韵不同。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韵》中,把当时元曲的韵整理成十九个韵部,即:东锺、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寻侵、监咸、廉纤。

曲韵的特点是没有入声,因为入声已分别派入平、上、去三部;允许平、上、去三声通押;一支曲子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可以在一首曲子中出现重韵。这些都是曲与诗、词不同的地方。

曲有衬字。根据曲牌规定写出曲句,在形式上也是长短句,但由于演唱的需要,可以在规定的字数之外再增添字,所增加的字就叫衬字。衬字可以加在句首,也可以加在句中,但不得加在句尾。衬字可以是实字,也可以是虚字,加在句中的多是虚字。一支曲子里所加衬字多少不拘,平仄不限。所以曲比诗、词在语言上更活泼自由,更加口语化。曲子中相比较,剧曲衬字多,散曲衬字少,而在散曲中,是套数衬字多,小令衬字少。

你知道哪些经典的词牌词牌的由来是怎样的

谢邀!你知道哪些词牌?词牌的由来是怎样的?什么叫词牌?通俗地说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具体地说,包括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心格式不同,律词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也可以称为词谱。词的特征有长句、短句、句子,人们为了便于记忆和使用起名叫词牌。那么,词牌是怎样由来的?词牌出处与取义很多,一是摘自诗词的句子,如《西汀月》即李白《苏台览古》只今只有西江月诗句。二是出自人名,地名的,如《念奴娇》唐明皇时有个歌女名念奴,历史上称为眼色媚人,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三是有描写渔夫的《渔歌子》四是由大曲,字数,故事得名的,如《水调歌头》是大唐曲首段。有时侯是同一格式的若干变体,几个格式合一个词牌,有时侯各家叫名不同,同一格式又有几个词牌,可见,词牌的由来格式的多样性,灵活性,词义性,近义性。现在,历史以来词牌很多,比如巜十六字令》、《鹊桥仙》、《苏幕遮》、《如梦令》、《忆仙姿》、《宴桃源》、《相见欢》、《鸟夜啼》、《秋月夜》、《上西楼》、念奴娇、赤壁怀古》、《点锋唇》、《雨霖铃》、《鹊踏枝》、《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祝英台近》、《定风波》

词牌名还有哪些

自古从皇朝宫庭流传记戴记录。以及民间词人增创的词牌名录数不胜数。只能以被作者应用多寡来区分。被广泛填写有如:蝶恋花、木兰花、浣溪沙、踏莎行、清平乐、永遇乐、鹧鸪天、生查子、虞美人、满庭芳、念奴娇、贺新郎、阮郎归、定风波、菩萨蛮、渔家傲、卜算子、青玉案、江城子、临江仙、西江月、沁园春、水龙吟……。

⭐️应用少见的词更多,枚不胜举,比如:喜迁茑、宝鼎現、金明池、紫萸香慢、大有、戚氏、薄幸、三台、法曲献仙音、绮寮怨⋯等等,还有更冷辟的少被应用。

宋词有词牌名,词牌名是怎么来的

宋词的每一词谱都有相应的词牌名。词牌名的来源主要有几种:

一、采用原曲名

词的曲谱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根据既存乐曲改编,例如改自唐代的教坊曲或原乐府曲,这部分的词牌名大多延用原曲名,如《临江仙》、《浣溪沙》、《虞美人》等词牌名,均为采用了原唐教坊曲名。《过秦楼》等词牌名则延用《乐府雅曲》名称。

二、作曲者命名

词曲当中,亦有一部分为词作者的自度曲,作者可能会根据词曲的主题或用途,进行命名,例如吴文英的自度曲《高山流水》,此曲原是为其妾作。其妾善琴,便以《高山流水》作为调名。又如姜夔自度“仙吕宫”曲,因为咏梅花所作,故命名为《暗香》、《疏影》,而后来张炎用此调改咏荷花,又将调名定为《红情》、《绿意》。也有词人以自己调中之句命名的,如《一剪梅 》,就是周邦彦借起拍“一剪梅花万样娇”命名。

三、后人根据调中之句命名

词谱除了正格外,还有别格(别体),这是因为有些作者在填词时,可能会根据主题,对原曲进行一些改编(也有没改编),但仍延用原曲名,后人则用其调中之词句作命名,以便识别。例如,刚说过的《一剪梅》,因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被名为《腊梅香》。又因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秋”句,被名为《玉簟秋》。这类命名方式在词牌名中占比很高,但今人大多惯用正格作调名。

四、根据乐曲改编特性命名

我们都知道,词的句度和声韵,在定调后都必须依词谱填写,不允许私自修改。但在歌唱时,音乐家在配乐和声腔方面,均会有所伸缩。如采用和声﹑散声﹑偷声等方法以调节曲调的抑扬缓急。所以出现了一些相关的调名,例如:

《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入“林钟商调”。

《减字木兰花》,因在一﹑三﹑五﹑七句中各减去了末三字,故得名,入“仙吕调”。此调后又由宋教坊复演为《木兰花慢》,入“南吕调”。

《偷声木兰花》,因其把上下阕的第三句各减去了三字,并且将三﹑四两句的仄韵改为平韵。而这平声韵不知是从何处偷来的,故得名,入“仙吕调”。

此外,根据对曲调改编或演绎的方式不同,还会出现如“犯”、“摊破”等名称,摊、破、犯的形式则有很多种,非一篇小答能讲完,就不展开了。

历史上的词牌名都有哪些

谢谢诗友邀答!

问题:历史上的词牌名都有哪些?

但凡喜欢填词的人,看到这个题目,实在感到无语也无奈。我作为一个诗词爱好者,同样感到滑稽搞笑!

古人词作,通常用于吟唱,用于唱便谱调,犹诗之有格律。每一个喜欢填词的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词谱”。就我本人来说,选用的是清康熙年间的《钦定词谱》,由陈廷敬、王奕清等奉康熙命编写,以万树《词律》为基础,查漏补缺,并予以增订,826词牌,2306体。所以,若按题主要求一一列举,实乃无稽之谈!

我之所以选择《钦定词谱》,是因为它被《四库全书总目》誉之为“分刌节度,穷极窃眇,倚声家可永守法程”。

《钦定词谱》也有不足之处,那就是在这个词谱中,有不少唐、宋、金、元词人的调体亦遭遗漏。但相比较而言,虽未能包括现存全部词调,但在未有更完备的词谱之前,《钦定词谱》算是最善本,是诗词爱好者需掌握的重要的词谱之一。

现将词家最常用的词牌介绍如下,希望能够说明问题:

【自由体•词牌歌】

宋词今填谱为珍,首选曲调趣味深。

赋得春意暖,歌唱明月归。

关西大汉琵琶起,执牌妙龄乱心扉。

天仙子,一翦梅,声声慢将彩云追。

凤仙引蝶春光好,玉簟歌头佳人催。

两行离亭燕,一路正北飞。飞入汉宫涎美酒,琼浆溢满荷叶杯。

钗头凤,画蛾眉。

美人怨怅凤箫吹。

秋风空染恨,明月自盈亏。无意画堂江南柳,何日待得阮郎归?

再次感谢文友邀答!感谢悟空问答平台!

【温馨提示】兵法天下,诗词文化。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

词牌和曲牌的区别是什么

应"悟空小秘书"邀答!

词牌和曲牌的区别是什么?

从字意上看,词指的是诗词,曲指的是曲调,都有牌,那牌一定是格式!有什么区别,这是两码事,你看懂了各自的格式就看出区别了!

1⃣️词牌

律诗只有几种形式,而词牌有一千多种,词牌的名不是题目,而是一种格式,比如常见的水调歌头,卜算子,念奴娇,如梦令等就叫词牌,它规定了字数,第几句什么平仄,每行多少字数,你要写必须按这规格形式去写,才能在你写的诗词名下挂个如梦令的牌子,这些规矩格式是古人定下了的,比如卜算子,主题内容是讲的算命,后人就按卜算子的字数格式也写一首诗,但其内容与算命无关,但只要你总字数,每对的字数和平仄与卜算子的规格相似,你就可自己的诗词命名卜算子,说白了,就是前人打好了框架,只要填上你要的词句就成了!由此让你几天学不懂的内容一下子开窍了吧,这就是词牌!下面举个例子:如梦令
33个字,格式:

昨夜两疏风骤,(仄仄仄平平仄)

浓睡不消残酒。(仄仄仄平平仄)

试问卷帘人 ,(仄仄仄平平)

却道海棠依旧。(仄仄仄平平仄)

知否, 知否 ,(平仄, 平仄)

应是绿肥红瘦。(仄仄仄平平仄)

你若诗兴大发了,去找古诗词欣赏,按各自的词牌规矩填上适合的字词也成了你的佳作了!

2⃣️曲牌

曲牌也太多了,比如前人按照一首诗,又谱好了曲,这首曲就有了曲名,比如《二泉映月》,有人在曲下面填了词,这是先曲后填词,我们就可称为《二泉映月曲牌》,我们常见的京剧曲牌《夜深沉》
这曲牌用在《霸王别姬》京戏中的霸王自刎乌江前夜,虞姬舞剑为项羽助乐的一段京胡伴奏,从此这段曲就定下名字:京剧的曲牌《夜深深》

⬇️公演:二胡曲牌《夜深沉》
戏剧中的曲牌太多了,二胡,笛子,唢呐等都有曲牌,比如戏中皇帝上殿就有唢呐吹奏固定曲叫曲牌。

我们熟悉的《紫竹调》就出自沪剧,把它摘出来,听说老年人都知道把这些调拿来填上词就可在宣传队演文娱节目。

这些固定名称的曲牌当初都有词,而且古人(哪怕是词作家阎肃老师所作的)《红梅赞》都是十分讲究韵脚的: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

你看一三四字末的韵音都是ai、所以ta才经典,而不是流行曲随口说白话,还把词句切分开来唱,这就短寿了。

如果你想去钻研词牌和曲牌那就不是一年半载可以的,本文只用简短篇幅让你感到原来如此几句话就理解了词牌和曲牌的区别!

谢谢你的阅读?!

各种词的词牌名和字数有什么规定

宋词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代文学一颗夺目的名珠,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它不同与唐诗的是句子的长短不齐,呈现出别样的参差美。流传至今有一千多种词牌,这里不能一一列举,只就几个常用词牌进行简单说明:《蝶恋花》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韵。《鹊桥仙》双调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两仄韵。《念奴娇》双调一百字,前后段各十句,四仄韵。《菩萨蛮》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也有的是同一个词牌有单调、双调之分,如《江城子》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双调前后段各七句,五平韵。同一个词牌也有字数不同的,如《临江仙》有双调五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也有双调六十字的,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今天,我们学习宋词,要灵活运用,除去应该压韵的地方,平仄规律难以避让的如一些称谓、地方名称等,就不用避让,这只是个人看法。希望喜欢宋词的朋友们能将宋词发扬下去。

《天雷一部之春花秋月》之前春花和秋月什么关系

对于喜欢穿越剧的伙伴们有眼服了,最近有一部搞笑穿越爱情网剧《天雷一部之春花秋月》强势来袭,该剧在优酷播出后便受到广大网友的欢迎。这部电视剧是根据蜀客原著小说《穿越之天雷一部》改编,剧中女主春花是来自未来的人,活泼可爱,古灵精怪,通过穿越到了古代,那么上官秋月和春花两人是什么关系昵?他们两人是亲兄妹吗?

其实春花与上官秋月两人并不是亲兄妹,而是一场乌龙事件,误会两人的关系了。春花穿越过来后以为睁开眼看到的第一个人是萧白,便认定未来的夫君是他,其实不然,而是上官秋月。她偶然间碰到了上官秋月,秋月见她失去了记忆,十分好玩便骗春花他们是亲兄妹。

春花联想到“春花秋月何时了”这句诗,而且秋月对她很好,便轻易相信了他的话,以为他是自己的哥哥,其实两人根本没有血缘关系。其实春花便是雷蕾,她是一名现代少女,以“春花”名字穿越到一个架空的武侠世界,一个天马行空的女孩,时常脑洞大开。

  他是武林中的大魔头,腹黑妖孽美男,经常调戏春花,偶尔温柔宠溺,面容温雅却心狠手辣。刚开始利用春花,后被春花吸引,为 了春花放弃一统江湖的野心,最终与春花成为了夫妻。

  

《天雷一部之春花秋月》和《青囊传》你们最喜欢哪部呢为什么

春花秋月更好看,说实话青囊传整个剧看过两集之后就会发现毫无新意和看点,而且男女主的造型都不太好看,抛开演技不谈单看电视剧你就会发现,很多细节和某些类型的言情偶像剧别无二致,观众看着看着很容易失去耐性。

而春花秋月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虐恋,并且处处留下伏笔。相比于李宏毅规规矩矩的短发造型,魅惑的长发和邪魅一笑更吸引人,况且这一次男主并不是正牌角色反而会更吸引人。毕竟如今的影视剧市场上,观众们只喜欢看一些有心意,别出心裁的东西。

古诗词中的词牌名、曲牌名是什么意思

谢邀!

词牌名一一词的格式名称。

曲牌名和词牌一样,就是曲的音乐谱式。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