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填词的十种方法(如何填宋词)_平平_平仄_词牌

本文目录

  • 如何填宋词
  • 怎样才能写好宋词宋词的格律该怎么填
  • 宋词如何填词
  • 宋词的具体写作方法是怎样的
  • 宋词填词技巧
  • 谁知道宋词的填词韵律和格式
  • 宋词怎么填

如何填宋词

十六字令16字 捣练子27字 忆江南27字 忆王孙31字 调笑令32字
如梦令33字 相见欢36字 乌夜啼36字 长相思36字 生查子40字
点绛唇41字 浣溪沙42字 菩萨蛮44字 卜算子44字 采桑子44字
减字木兰花44字 谒金门45字 诉衷情45字 忆秦娥46字 清平乐46字
更漏子46字 阮郎归47字 画堂春 47字 桃源忆故人48字 摊破浣溪沙48字
贺圣朝49字 太常引49字 西江月50字 南歌子52字 醉花阴52字
浪淘沙54字 鹧鸪天55字 鹊桥仙56字 虞美人56字 南乡子56字
玉楼春56字 一斛珠57字 踏莎行58字 小重山58字 蝶恋花60字
一剪梅60字 临江仙60字 渔家傲62字 唐多令60字 河 传61字
苏幕遮62字 定风波62字 锦缠道 66字 谢池春66字 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 江城子70字 离亭燕72字 何满子74字 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 蓦山溪82字 洞仙歌83字 满江红93字 水调歌头95字
满庭芳95字 八声甘州97字 昼夜乐98字 双双燕98字 念奴娇100字
桂枝香101字 翠楼吟101字 石州慢102字 水龙吟102字 雨霖铃103字
永遇乐104字 望海潮107字 沁园春114字 贺新郎116字 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116字 六洲歌头143字
十六字令》,词牌名。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平。仄仄平平。
--------------------------------------------------------------------------------------------------------
《捣练子》,词牌名。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例词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
忆江南,词牌名。
亦被称为:
《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 《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词牌格式
平仄仄平平。
例词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
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调笑令,词牌名。
本调个别处有破格,但均不失吟咏和谐,可谓是有格而不拘泥的典范。词格本身是为了吟咏上的和谐,若有利于整体和谐,稍有破格,则也未尝不可。
词牌格式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如梦令》,词牌名。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
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
----------------------------------------------------------------------------------------------------------
长相思,词牌名。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
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点绛唇,词牌名。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
浣溪沙,词牌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菩萨蛮,词牌名。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
卜算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
采桑子,词牌名。亦称《罗敷媚》、《丑奴儿》。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减字木兰花,词牌名。亦称《减兰》。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每句不同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谒金门,词牌名。
上下阕共三十五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
诉衷情,词牌名。
双调四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又一体四十四字,将前阕四五句变为“仄仄平平”。
词牌格式
1。(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2。(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忆秦娥,词牌名。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清平乐,词牌名。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更漏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两仄韵、两平韵,后阕三仄韵,两平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前后阕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
阮郎归,词牌名。亦称《醉桃源》,《宴桃源》。
双调四十七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后阕起首两句要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
画堂春,词牌名。
本调四十七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
桃源忆故人,词牌名。
本调四十八字,前后阕同,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摊破浣溪沙,词牌名。亦称《山花子》、《南唐浣溪沙》。
双调四十八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贺圣朝,词牌名。
上下阕共四十九字。这一个词牌格式变体较多。但是不管是何种变体,两阕中凡五字句的节奏均为: ×、××××。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
太常引,词牌名。
亦称《太清引》,四十九字,双调,上下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
---------------------------------------------------------------------------------------------------------
西江月,词牌名。亦称《步虚词》、《白苹香》、《江月令》。
双调五十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仄韵,同部平仄互押,前后阕起首两句例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南歌子,词牌名。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
本调五十二字,前后阕相同。两阕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
醉花阴,词牌名。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浪淘沙,词牌名。亦称《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
双调五十四字,前后阕各四平浪淘沙,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鹧鸪天,词牌名。亦称《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
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鹊桥仙,词牌名。亦称《鹊桥仙令》、《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一 韵到底。前后句首两句要求对仗。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例词: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
虞美人,词牌名。亦称《虞美人令》、《一江春水》。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 每句不同韵,方式是“甲乙丙丁”。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
南乡子,词牌名。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
玉楼春,词牌名。亦称《木兰花》、《春晓曲》。
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
一斛珠,词牌名。
前后阕共五十七字。仄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踏莎行,词牌名。亦称《踏雪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三仄韵,前后阕开始两句例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
小重山,词牌名。亦称《小冲山》、《小重山令》。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
---------------------------------------------------------------------------------------------------------
蝶恋花,词牌名。亦称《鹊踏枝》。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一剪梅,词牌名。亦称《腊梅香》。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有一体只须前后阕的一、三、六句用韵。
词牌格式
仄平平。
---------------------------------------------------------------------------------------------------------
临江仙,词牌名。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渔家傲,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前后阕各五仄韵,句句用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唐多令,词牌名。
本调六十字,通常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
河传,词牌名。亦称《河转》。
本调六十一字。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
苏幕遮,词牌名。亦称《鬓云松令》。
前后阕无异。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
定风波,词牌名。
双调六十二字,前阕三平韵;两仄韵,后阕四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方式为“甲乙甲丙甲丁甲”。以平声韵为主,间以仄声韵。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
---------------------------------------------------------------------------------------------------------
锦缠道,词牌名。亦称《锦缠头》、《锦缠绊》。
本调六十六字。后阕首句节奏为上一下四。后阕第四句虽八字,实则七字句上加一衬字“问”耳,句法为上七下一,或以前三字为断。后阕末尾一句,上四下五,与前半阕结句相同;而上四字之平仄,则为“仄仄平平”或“仄平平仄”。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谢池春,词牌名。亦称《卖花声》。
六十六字,上阙下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上三下二)。仄平平、仄平平仄。
---------------------------------------------------------------------------------------------------------
青玉案,词牌名。亦称《横塘路》、《西湖路》。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上三下三)。(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
天仙子,词牌名。
双调六十八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去通押。第四、第五两句,平仄多不定,但是第二句第二字必用去声。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
参考资料:百度贴吧

怎样才能写好宋词宋词的格律该怎么填

填写好宋词,要根据词牌格律来填写;个人建议首先对词牌格律要认真推敲,每个词牌都有其产生渊源,以及主要情感特点。比如 “钗头凤”,一般“声情凄紧”;再如“小重山”往往“调悲”,歌词抒情,是最重要的。

填词时,首先要构思整首词的内容情感;平仄只是形式,一般唐宋词,虽说每首词都有具体的平仄要求,但平仄毕竟是为内容服务,形式是为了表达情感。很多宋词在平仄方面,就我个人的体会来讲,也是尽量讲求,不求完全合仄合韵,毕竟在写作时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毕竟“诗余”。

比如“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句“金”、“重”,后句“绮”“愁”一般不要求平仄,韵字是“空”。与对联的上下联对仄有一定区别。

开始练习就是要严格遵循这个格式,然后再要求意境等等另外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先学对联。因为无论格近体诗还是词,都会碰到对偶句,没有对联的功底是写不了诗词的。

作诗词,是需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的,如果你对事自然环境对生活对情感等等没有一个深刻的感悟,一种共鸣,也就写不出好诗词来, 有了这种感悟和共鸣后能够用诗词的语言表达出来别人也能够感受到就是好的诗词作品,这个完全靠学也不好说就能学到,只能看你个人的造化了。

关于用什么韵?本人是反对再用平水韵的,因为现在有几个人会读呢!诗词的韵律目的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为了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音乐感!虽然普通话已经没有入声字了,但是按照诗词的规律按照普通话韵仍然能够感受它的作用,如果你用平水韵,却用普通话读出来,反而没有了,难道不正是背离了词韵律要求的初衷!

宋词如何填词

  1.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2.词有大量不同音律句式的调和体,作者可以在极为广泛的范围内选择符合创作需要的词调。据清康熙时编的《词谱》所载,有 826调、2306体,还有好多尚未收入。

    3.各种词调的长短、句式、声情变化繁多,适应于表达和描绘各种各样的情感意象,或喜或悲,或刚或柔,或哀乐交迸、刚柔兼济,均有相应的词调可作为宣泄的窗口。
    3.词的格律宽严有一个发展过程。唐到北宋前期还比较宽松,而北宋后期至南宋则越来越严密。各时期不同作家对审音协律也有不同要求。如有人认为苏轼的词不协音律,有则为之辩护。

宋词的具体写作方法是怎样的

  1、词牌的写法: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关于词牌的来源,大概有下面三种情况:
  (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咏抛球,等等。这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
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
  2、填词方法:
  (一)依声填词,
细分为二种:
  (1)、词人精通音律,会自己作曲,可以直接按曲谱填词!又称“按谱填词”柳永、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等人属此。
  (2)、词人不会作曲,但是能听懂曲调,按曲调填词,又称“按箫填词”。苏轼、秦观、贺铸、辛弃疾等属此。
  
(二)依句填词
词人不懂音律,只能按前人作品的句式、每句的平仄格式填词。陆游、刘过等人属此,南宋多数词人都如此。这种填词法填出来的作品和依声填词的作品在平仄上是看不出来的,现在按词谱填词属此。
  (三)自度曲和自过腔
通晓音律的词人,自摆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曲调,这叫做自度曲,有时也叫自度腔。
宋代有不少词人,都深通音乐,他们做了词,便自己能够作曲,故词集中
常见有“自度曲”。一般说来凡是自度曲,至少都应当注明这个曲子的宫调,或者在词序中说明。
自过腔和自度曲的含义是不同的。“过腔”,仅是音律上的改变,并不影响到歌词句格。所谓“过腔”者,是从此一腔调过入另一腔调,念奴娇的腔调稍变,即可另外题一个调名曰湘月。但这仅是歌曲腔调的改动,并不影响到歌词句格。后世词家,已不懂宋词音律,只能以词调的句格同异为类别,无法从句法相同的两首词中区别其腔调之不同。念奴娇和湘月,永遇乐和消息,句法既然一样,从文学形式的角度来看,湘月即念奴娇,
消息即永遇乐。至于二者之间,腔调不同,却不能从字句中看得出来。
自过腔既然不是创调,它就和自度曲不同。但有些宋代词人还是把自过腔编到自制曲中,因此,有些时候仍把自过腔作为自度曲的。
  3、另外要注意各句的平仄声律和押韵对仗问题。

宋词填词技巧

宋词填词技巧
【研究要诀法】
词以空灵为主,而不入于粗豪;以婉约为宗,而不流于柔曼。音旨绵邈,音节和谐,乐府之正轨也。不善学之,则循其声调,袭其皮毛。笔不能转,则意浅,浅则薄;句不能炼,则意卑,卑则靡。
词要放得开,最忌步步相逢;又要收得回,最忌行行愈远。必如天上人间,去来无迹方妙。
词之章法,不外相靡相荡。如奇正实空、抑扬开合、工易宽紧之类是也。词之承接转换,大抵不外纡徐斗健,交相为用。所贵融会章法,接脉理节拍而出之。
空中荡漾,是词家妙诀。上意本可接入下意,却偏不入而于其间传神写照,乃愈使下意栩栩欲动。
词要不亢不卑,不触不悖,蓦然而来,悠然而逝。立意贵新,设色贵雅,构局贵变。言情贵含蓄,如骄马弄衔而欲行,粲女窥帘而未出,则得之矣。
白描之句,不可近俗;修饰之句,不可太文。生香活色,当在即离之间。
僻词作者少,宜浑脱乃近自然;常调作者多,宜生新斯能振动。
小令要言短意长,忌尖弱;中调要骨肉停匀,忌平板;长调要操纵自如,忌粗率。能于豪爽中著一二精致语,绵婉中著一二激厉语,尤见错综之妙。
词有叠字三字者易,两字者难,要安顿生动;词有对句四字者易,七字者难,要流转圆惬。
词中吞吐之妙,全在换头、煞尾。换头多偷声,须和缓,和缓则句长节短,可容攒簇;煞尾多减字,须劲峭,劲峭则字过音留,可供摇曳。
词之押韵,不必尽有出处,但不可杜撰。若只用出处押韵,却恐窒塞。
词之句语,有二字三字四字五字至六七八字者,若一味堆垛实字,势必读之不通,合用虚字呼唤。单字如正、但、甚,任之类,两字如莫是、却又、那堪之类,三字如莫不是、最无端、又早是之类,此等虚字要皆用得其当。若一词之中,两三次用之,便觉不好,谓之空头字,不若径用一静字,顶上道下来,句法又健,然亦不可多用。
填词必先选料,大约用古人之事,则取其新僻,而去其陈因;用古人之语,则取其清隽,而去其平实;用古人之字,则取其鲜丽,而去其浅俗。
填词之难,难于上不似诗,下不类曲。立于二者之中,致空疏者填词,无意肖曲而不觉仿佛乎曲。有学问人填词,尽力避诗而究竟不离于诗。一则迫于舍此实无,一则苦于习久难变。欲去此二弊,当于浅深高下之间悉心研究也。

谁知道宋词的填词韵律和格式

词: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词。词还有曲子词、长短句、诗余、乐府等名称。词萌芽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开始是用来为某乐谱配词,用于歌唱的。为谱配歌词叫填词,填词所选定的调子叫词调,词调都有名称(如“水调歌头“、“念奴娇“等),叫做词牌。后来成了与音乐失去联系的一种文学体裁,词牌也便成了说明文字声韵格式即词谱的名称。填词时为点明题旨,多在词牌下另标题目。如“早行“、“咏梅“等。 词一般按字句多少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类。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上为长调。一首词只一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一段叫一阕。双调中的两段,称上阕、下阕,或叫上片、下片,三叠、四叠中的段落按次序叫第一阕、第二阕……词在句式方面的基本特征是长短句,从一字句到十一字句都有。词谱中对每种词调的平仄、押韵都有规定。 可看看这里: http://www.eeqi.com/03wx/cipai/ http://ziyexing.nease.net/files-2/cpgs-4.htm

宋词怎么填

俗话说写诗填词,这词啊,还必须得按照那格式。
如果你要填词,首先我认为啊,你要读大量的词,所谓量变到质变。初学者最好先从小令填起,那个字数少,好填,不过写不出什么东西来,真的。如果你要内容的话,那么就一定要有生活,要有体会,平常得想法都可以填进去。注意啊,一定要有生活。要不然天出来的词又平淡无奇。
至于押韵啊,你不用管它,能压上就压,压不上拉倒。毕竟只是联系。等到真的写过几首词后再来讲究押韵。
告诉你个窍门,你可以找一首词排名,然后找一首古人的词,韵脚不动,你就把除韵脚外的字填上就行了。
其次就是多练,要找灵感。我平常在晚上回家得路上就经常能得到好句子,真的,不妨试一试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