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庭筠送别爱人,用一个少见词牌,一个绝妙比喻,成一首凄美情词_词牌_指的是_寒潮

温庭筠送别爱人,无限感伤,用了一个别人很少用的词牌,写下一首送别词。这首词的的绝妙处有三:第一是词牌沿用唐教坊曲名《河渎神》,鲜有此词牌作品流传后世;二是开拓了“谢娘”意蕴,一般谢娘或指的才女,或言歌姬,此处指的是爱人;三是比喻绝妙,用筷子比眼泪,可谓妙绝古今。这样一首别具一格之作,加上情真意切,自然凄楚动人,流传千古。

《河渎神·孤庙对寒潮》唐代:温庭筠

孤庙对寒潮,西陵风雨萧萧。谢娘惆怅倚兰桡,泪流玉箸千条。暮天愁听思归乐,早梅香满山郭。回首两情萧索,离魂何处飘泊?

这首诗的大意:孤零零的破旧老庙,被江上的阵阵寒风肆虐。西陵峡风云萧萧,无限怅惘。我们在这破庙相送最后一程,知道江边,依依不舍。你愁肠百结,登上兰舟,眼泪早已像玉箸千条,晶莹剔透,不曾断绝。黄昏时分,耳畔响起思归之乐(实则是杜鹃声声,哀怨凄怆),早早开放的梅花的香气洒满整个山郭。然而蓦然回首,两情已经隔绝这千山万水。一点相思的游魂,又何时才能还乡,何时才能重聚呢?

展开全文

这首词写的极其哀婉深沉。首句用两个意向说明萧瑟,凄凉,一为“孤庙”,一为“寒潮”。这个孤庙,是这对情人分别前最后的经过之地。在这里,还有太多话儿言说不尽,还有太多衷情不能倾诉。然而前途多荆棘,再会遥遥无期,何其伤感。

第二句,镜头转向离别的江畔。古代人远行,多乘船。然而这个离别的岸口,竟是如此风雨凄迷,寒风瑟瑟。那个美丽的谢娘,依靠这兰舟的船栏杆,含情脉脉,潸然泪下。谢娘并非是指的一个姓谢的姑娘,在此指的就是那个爱人。其实谢娘这个词历史上颇多含义,有的指的是谢道韫一样的才女,有的指的是唐宰相李德裕家谢秋娘那样的歌姬。此处的谢娘,指的是心爱女子。

而温庭筠词中最绝妙的一句便是“泪流玉箸千条”这句,泪水怎么会像筷子呢?因为玉的筷子晶莹剔透,就如泪珠串联不断。此处以筷子比泪,是说起泪落不止,晶莹、惨凄!分别之后,独坐兰舟的谢娘听见杜鹃声声,更添神伤。此时纵然早梅飘香,然而已经是两情萧索,天涯各自漂泊之感了。

在写情词方面,不得不说温庭筠确实是高手,他总是善于抓住细节打动人心。这首词大家喜欢吗?欢迎和小编讨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