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洞大槐树移民小故事 | 漫话扶沟姓氏(一)_刘氏_嘉靖_静宁

河南扶沟古称桐丘,为黄河古文化发祥地之一隅,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早在8000多年前便有先民在此渔猎农耕、繁衍生息,因时间久远、历代兴替、兵燹。灾荒及内迁外徙无常等多种原因致使姓氏庞杂,支派纷乱。据练寺吕庙现存明嘉靖三十年(1552)《重修三官庙碑》载,扶沟县当时就有姓氏101个,经过几百年的岁月沧桑,现已达279姓,且各姓氏源远流长,徙居本县的时间、原因也各不相同,溯其根源,因古祖遗绪、族谱大多毁佚于战乱,世系脉络大多已无从考证,故难以尽述,现仅就发现的古碑刻、古籍将我县部分姓氏来扶起源及其名人浅述如下:

刘氏:刘氏始祖刘伯亮,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来扶,在城外种植蔬菜为生刘伯亮虽贫穷,但乐为慈行善举。后其子孙昌盛,名彪史册。其子刘原弼,明洪武17年(1384贡,官刑部主事,廉洁自持,济以仁恕。七世刘柬,嘉靖七年1528乡荐举人第9名,官任南康府今江西九江同知等职,皆有政声。八世刘自修,官至静宁(今甘肃静宁、庄浪)知州,再迁祁州今河北安国,屡著卓绩。其弟刘自强,嘉靖二十三年巧4进士先后官任户兵、刑三部尚书,为官清正,多良政,后告老归田,年75岁卒,晋阶资政大夫加宫保。刘自存,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出使安南今越南,不辱使命,升兵部职方主事转刑部郎中,秉公执法,肃清吏弊,迁湖广按察司佥事,辞官归里后,事亲以孝远近闻名。刘自养,生而颖异,二十岁中嘉靖三十一年(1552)乡试举人,四岁堕马而亡,英年早逝,时人惜之。

九世刘懋武,由恩荫出守下定(今属云南)等处以政绩显著,特擢升福建盐运使。本支刘氏有明·代满门荣耀,在县东街曾为刘自强立“大司马”、“大司寇”、“大司徒”、“大总宪”、“天官大夫”五座牌坊,为刘懋武立“显承斯在”坊,扶之人历代无此荣耀者。现本支刘氏后人散居于城关镇大寺、农牧场刘庄、大李庄等村。

此外,有刘氏始祖刘道本者,和上述刘氏不属同支,其后代散居于鄢陵南街、小胡庄、唐岗店胡刘庄刘河涯黑蟒寨、季历岗、朱口、洼刘、崔桥、孟亭、马坊、沟刘等地。其名人有明代刘泽深,登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官刑部尚书,不畏权贵,案无留牍,日断刑案数十宗,积劳成疾.卒赠太子太保。其弟泽汇,明末拔贡,清顺治二年(1645)任西华知县,任上安抚明末农民起义军改兵为农,招还流移数百家,开垦荒地千余顷,积谷140石以备赈济,设学田500亩周济贫苦生员。在刘街为刘泽深立“三世叠封坊”以旌其荣。另一支刘氏始祖刘应吉,于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汴盖村迁到韭园镇曹台村,现散居于曹里乡顾家.徐家等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