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大发现 续十九 陈家沟与洪洞通背拳分道扬镳的原因 崔虎刚_陈家沟_洪洞_拳法

陈家沟通背拳与洪洞通背拳分道扬镳的原因

河南陈家沟陈王廷创拳之谜

我们经过简单的文献对比法可知,无论乾隆年间所传山西洪洞通背拳的郭永福,是否就是河南陈家沟的陈有孚,或者如山西洪洞通背拳传人抄本中记载的郭永福是山东人,结论都一样(况陈王廷也有山东的经历)。陈家沟的早期拳法是通背拳为主的拳法;与郭永福所传为同门。

前文已经证明,陈鑫没有把陈王廷作为陈家沟创拳人的意图,因此,陈王廷所遗长短句,自然不会是陈鑫伪造。

此外,实际上陈家沟有两个不同版本,也是旁证。陈家沟,民国21年陈子明出版的《陈氏世传太极拳术》一书披露一个版本:

陈鑫也披露了一个版本,唐豪先生还做过两个版本的比对。至于唐豪先生推断陈鑫所藏版本其中结尾有几句写得不好,有可能是陈鑫所加,也不过是他个人的一个猜测。

展开全文

不同版本有文字差别,这是传抄文献中常见的事情。至于差别如何产生的,是另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

说明陈家沟确实流传着陈王廷的这一文献。由于历史的时间比较长,才出现了有差别的不同版本。

三、“闷来时造拳”所指

如前所述,学界对陈王廷长短句中的“闷来时造拳”之造拳,有不同理解和解释。可以说,无论是操拳、造访,还是由浅入深的修炼打造,都在其中。陈王廷也好,其他有成就的武术家,无一能离开这些。从陈家沟早期拳谱内容看,其中也确有少林寺相关拳法器械。

四、陈王廷所造之拳

如果说陈王廷所留“闷来时造拳”只包括操拳、造访、浅入深的修炼打造并无不对,但似乎太平淡了一些。哪个武林好汉不是如此呢?

除此之外,陈王廷的闷来时造拳还包括什么?所谓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陈王廷这里肯定有些特别所指。是否也包括创造、改造?如果有,太极拳我们已经排除,那么陈王廷有为陈家沟陈氏创造、改造出了什么拳法?

陈家沟却多出了几套拳,这几套拳中的头套、二套、三套、四套(红拳)、五套。

五、陈家沟这多出的几套拳,从何而来的呢?

与拳经总歌不难发现,这些多出的基本上与一百单八势同源。实际上应该是从母拳中生出的子拳。这些子拳,从陈家沟历史看,应该就是陈王廷“闷来时造拳”所造之拳。

由于108势拳套毕竟太长,陈王廷根据其经验,进行了改造,将其精兵简政,取其精华,重新组合,编排出几套新的相对短小精悍的套路。如同将财产一分为几,“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陈家沟后人,取多快好省,将母拳108丢得干干净净。幸亏郭永福有保存。陈家沟这些第二代拳法的出现,开启了与洪洞继承的原通背拳分道扬镳的第一步。

六,版本显示其历史之长

此外,陈家沟这几套拳,在陈氏后人于道光,民国,及其之间不同时期的不同抄本中,无论是几套名称,还是相同套下,其文字、顺序、名称、内容多少等等都有差别,也是一个重要旁证。这些差别,真实地显示出它们流传的历史,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才会造成这一情况发生。

七、陈家沟108势从何而来

至于这108母拳,从何而来?这是又一个大课题,暂以陈鑫的看法,搁置。而且从山西文水,民间其他清代众多各地抄本拳谱看,通背拳的历史似有更早的历史。

上述情况明了后,我们再来看一下,为何陈氏家谱中陈王廷的旁注只是一个“拳手”,而陈长兴却旁注为“拳师”,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陈王廷还不及陈长兴?这一同治以前的陈氏家谱中的历史记载,又在透露什么真实消息?

勿道古人多欺伪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