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湖州德清是江南文化的重要源流?今天,社科、文化界专家学者给出答案_德清_文化_江南

“江南文化不只是风花雪月与小桥流水,而是古今贯通,面向未来,是不断重新发现的文化,是越来越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古典中国与现代中国的重要结晶。”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葛剑雄在主旨发言中表示,德清地处丘陵和平原的交汇地带,这里往往是人类文明选择的生存之地,茶叶、陶瓷器、竹制品、石料矿产等物产丰富,赋予了当地更顽强的生命力,为经济文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此外,德清地处历史上重要的交通线,交通带来了物流和人流,促进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商贸的发展催生了市民阶层,他们拥有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受教育条件,有广泛的兴趣,类似于现代的中产阶层,这个群体对近代江南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也推动了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学习与传承。”葛剑雄说,德清莫干山之所以成为闻名中外的避暑胜地,正是得益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强化了避暑概念,吸引了很多文人、政客在莫干山游玩集会,对政治经济文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则探讨了如何做好德清源文化建设这篇大文章。“我国正处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关键时期,政府应花更多时间精力在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上,对文化文脉进行梳理,推动江南文化的品牌打造和数字化转型。湖州德清拥有深厚的文化资源,是个巨大的IP资源库,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创新带动文化传承与发展。”

展开全文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利根在致辞中表示,江南文化不只是风花雪月与小桥流水,而是古今贯通,面向未来,是不断重新发现的文化,是越来越有生命力的文化,是古典中国与现代中国的重要结晶。江南文化在不断传承,也在不断裂变。发展好江南文化品牌,需要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寻根溯源,寻找到江南文化新时代下创新发展的突破口,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文化创意引领社会风尚,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论坛现场,德清县“江南之源”文化研究中心揭牌成立。从古至今,德清的地理区位优越、自然禀赋丰盈、文化底蕴深厚,名山、湿地、古镇交融汇聚,山青、水清、人亲成为德清鲜明特质。

德清欧诗漫

当前,德清正以加快建设精神富有县域样板为动力,推动江南园文化的不断传承和发展。依托名山莫干山,以打造“环莫干山创新生态圈”为载体,大力建设“莫干论剑谷”、“江南之源”“大仙潭”等板块,把科技人才植入美丽山谷,推动莫干山发展从单一旅游度假向“科创文旅体”融合转变,实现了好风景与新经济的比翼齐飞。

依托珠之源,德清将南宋叶金扬的人工育珠技术发扬光大,德清企业欧诗漫培育出首批人工淡水珍珠,并将珍珠产业做精做深、做优做强,由饰品向药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延伸,打造成为省级“未来工厂”,德清的淡水珍珠传统养殖与利用系统被认定为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依托“德文化”,德清在全国首创“公民道德教育馆”,常态实施“讲道德”六大系列工程,涌现了2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人,在全国率先出台《县域精神富有评价指南》地方技术性规范,为探索精神共富提供了德清经验。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