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一早,他戴着口罩对我说:我喉咙不舒服。我一个激灵:生活毫不留情的打碎心底仅存的一丝侥幸——他的确“羊”了。都说一人感染,全家感染。那就“该防护防护,该接受接受”。于是,我开始了家人保卫战——
郑小博
这是郑小博第3962原创作品
从乐观到警惕,很快
12月9日,周五。办公室离我最近的同事发烧,彼时,甚至那一周,我在办公室都没有戴口罩。
“封控”许久,全线复工,我从心里多了很多乐观,即便发烧,我也觉得只是一个偶然,不足为怪。
过了一个周末,回到办公室,得知数位同事发烧,陡然间心增警惕,在办公室也老老实实戴了口罩,半晌更换一个。
从12日起,身边的、朋友圈的、自己或家人,一个个都在感染,速度之快、面积之大、难受之剧、种类之繁,超出了我的认知。
单位雪中送炭,发药包、抗原、KN95、酒精湿巾等系列抗疫物资,身边的人还是一个个、一片片、一家家迅速感染、蔓延。
复工第二周的周四,我们开始轮班,每个部室每天保证有人在岗,其他同事居家办公。
警报,开始解除,家里有了“羊”
我是能上班的那个(自己没“羊”、家里没“羊”、能自己开车),每天回到家都要酒精喷喷,且佩戴口罩。毕竟,我是在危险环境里暴露的。吃饭,我也很自觉的和家人错峰。
如此三天,没有异常,“警报”解除,我在家摘了口罩。
又是周末,我看着云同学不停的一趟趟的外出取快递、买菜,莫名的心生不安。尽管每次他都在门口进行消杀,尽管每次进屋都会再喷喷衣服鞋底,再换掉外面的衣服和鞋子,尽管我们都很注意。
我交代他,多买一些菜囤着,这几天别出去了,外面实在危险。
周一一早,他戴着口罩来到我和妞的房间,说:我喉咙不舒服。
我一个激灵:是那种跟平常不一样的不舒服么?
他说是。
“快回你的屋子,别出来了。”我当下立决。
周一一早,他戴着口罩来到我和妞的房间,说:我喉咙不舒服。
我一个激灵:是那种跟平常不一样的不舒服么?
展开全文
他说是。
“快回你的屋子,别出来了。”我当下立决。
生活毫不留情的打碎心底仅存的一丝侥幸——他的确“羊”了。
开始与“羊”共处的生活
他在第一天,迅速经历了低烧、高烧、喉咙疼、腿疼等多种症状,整个人精神还好,甚至略显兴奋,给闺女出了一道数学题。
供图:博友“颜色”
我一面以为他会和某些“幸运株”一样,跨越式缩短感染期;另一面,也不敢掉以轻心。
如果一人感染、全家不可避免,那么照顾好一个成年人、尽可能的减少或拉长感染的时间间隔,是当下之重。
第一时间,我告诉爷爷,不要上楼(我家挑高层,爷爷楼下,我们楼上),也不要外出;给闺女交代,以后咱俩用楼下的卫生间;出入房门一定要关好。
接下来的几天,老人孩子都很配合(听话),我作为主要负责人,开始了小心翼翼“赶羊记”。
首先是退烧
在朋友圈翻了好几天积攒的“丰富经验”,都被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使用了。比如,纸尿裤加点水冰箱里冻一下,套头上,去热面积大;加热用的洗脚盆装水,恒温,泡脚;葱姜红糖煮水,发汗。当然,真是高烧了,还得布洛芬救急。
喉咙疼、咳嗽等,我就给他不断的煮冰糖梨水、冰糖萝卜水、蒸冰糖橙子,尽量减少不适感。
供图:博友“颜色”
“羊”的胃口还好,每天都有想吃的,我也都予以了满足。毕竟能吃才有更多的能量去支持自己的免疫系统决战啊。
照顾人多少是有些累的,而相比“保护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这些累倒是算不得什么了。
为了1%而努力
一人感染,全家感染,专家说也不是绝对的。那么,为了那剩下的1%而努力吧。
我的心态很好:“该防护防护,该接受接受”。温和而坚定。
我和妞与“羊”一起住在楼上,所以我们俩也戴着口罩。每天大量饮水,让她减少下楼的次数——除了吃饭、上卫生间,基本都不出房间。给爷爷交代不出门,各自吃饭不围桌。
供图:博友“颜色”
我每天需要上下楼来回的“奔波”:烧水,送水;做饭,送饭;取走饭碗;……所以,我的消杀更重要。
衣服两个兜,一个手机,一个酒精小喷壶,都不离身。家里厨房课堂卫生间的垃圾桶,没事就喷几下;用完马桶,喷几下;常用的几个开关,喷几下;上下楼的小楼梯,每天酒精湿巾擦;楼下地板,两天拖一次,水里要加点消毒液。
“羊”的碗筷单独盛放,每次取回,仔细清洗后,我都用开水煮沸消毒(我家每个人的碗筷都是有标识的,平常也不混用);给他保温壶里加热水,我也会用酒精湿巾将壶的外围仔细擦拭。“羊”从屋里放到过道里的物品,他自己第一遍喷,过几分钟后我再取,第二次喷。基本上与“羊”接触的物品,尽量消杀——对病毒,我心生敬畏(恐惧),不敢盲目自大,更不敢小觑。
“羊”自己也很小心,我们离得近,他需要上厕所会提醒:不要出门;避开与“羊”的“相遇”。从他屋里的打印机出来的资料,他小心的用纸巾夹着,塞到门外。
第二天,抗原的T浅红,我以为是“温柔株”,孰料只是开始;第四天,抗原T黑红,宛如“夺命符”,吓得我一个打颤;第六天,抗原T红色变细,看着美观不少。我想,这是向好的趋势吧。
供图:博友“颜色”
“羊”在屋里呆着已然觉得无趣,尽管有电脑有手机;他觉得自己状态很好,“想出来”的念头被我“一棒子打回去”:还没转阴别出来投毒——转阴后再隔离3天!
朋友圈的第一批“羊”陆续恢复,第二批“羊”正在努力抗争和恢复中,这一波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高峰似乎缓了缓节奏。
我还在照顾“羊”、保护家里老人孩子的路上,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我们都为了更自由的节奏、更健康的生活而努力。
对美好的向往,道阻且长,终不可挡。
我还在照顾“羊”、保护家里老人孩子的路上,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我们都为了更自由的节奏、更健康的生活而努力。
对美好的向往,道阻且长,终不可挡。
作者简介
王慧娟,博客名:颜色。郑州教育博客主编,一位郑州教育系统的老兵,一个温暖陪伴孩子成长的妈妈。
温馨提示
郑小博的文章来源:
这里的每篇文章都选自于郑州教育博客官方网站,是郑州教育人的原创作品。您可登录郑州教育博客官网( ),按照提示 注册属于自己的 博客, 发布文章,您的作品就有可能被推荐至微信。
本期图片来源:
图片均为原创,如有转载需要,请和值班编辑联系。
特别声明:
每月郑州教育blog微信公众号阅读量前三的文章即为“月度最热博文”, 郑州教育博客编辑部有精美礼物赠送。
责任编辑: 小 丫
值班编辑:善善有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