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暴打30岁女儿育儿启示:面对孩子的叛逆,家长只能使用暴力吗_孩子_家长_就会

今天早上看到一个热搜“母亲暴打30岁女儿”,没看内容之前,我有些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妈妈打30岁的女儿,我想一定是这个女孩做错了,然后点开之后我先是笑了,后来陷入了沉思,看着身旁的孩子,眼看也到了叛逆的阶段,我该怎么去帮他度过呢?

【母亲暴打30岁女儿】背景:

母亲王某说,女儿今年都30岁了,还没嫁人,之前都一个人在外面工作生活,没混出个啥名堂。一年前女儿回到家中店里帮忙,矛盾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王某还有个儿子,自己开饭店生意不错,一家人一起奋斗为儿子买了一套房子。王某说,在她们老家,父母给儿子买套婚房是合情合理的,也是做父母的责任。

这件事引起了女儿林某的强烈不满。“她的意思就是我们护着儿子,重男轻女,给儿子买房子没给她买。”王某说。

总结一下就是:

母亲王某嫌弃女儿30岁了没嫁人也没混出个名堂女儿林某不满父母只给儿子买婚房矛盾产生后,母女二人经常因琐事争吵。母亲王某只要数落女儿几句,必然遭到女儿的回嘴。这让她无法忍受,多次用棍棒、徒手殴打过女儿多次。

看完之后我在想:教育孩子真的只能用暴力吗?

一、暴力育儿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01.会让孩子从心里抵触父母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犯错或者不听话的情况,这时候有些脾气比较急躁的家长,都会大声的责骂孩子,有时候还会出手打人,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好的,有可能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如果对孩子出手重了,孩子会从心底里慢慢记恨父母,一定程度上还会影响亲子关系。

展开全文

02.变得越来越内向

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母亲是最亲近的人,如果一旦母亲出现了打人或者骂人的行为,孩子从内心就会觉得非常羞愧。父母经常的打骂孩子,也会使孩子形成一种十分错误的观念和影响,孩子长大以后就认为打骂,才是最正确的方法,所以对性格的形成是有一定影响的。

03.影响身体健康

使用暴力去教育孩子,势必会伤害母子两人的和气,两个人肯定都会很难过,对于发展期的孩子来说,伤害更大,如果经常性的使用暴力育儿,会让孩子心理出现一些问题。

经常在孩子的打骂下成长的孩子,由于缺乏肯定,而且长期存在暴力之下,因为智商也得不到开发。

孩子小不懂事,经常做一些让家长生气的事情,其实也挺正常的,但家长要知道孩子这几个部位打不得:

01.脑袋

很多家长在看着自己孩子学习的时候,教了一遍、两遍、三遍……还是不会,家长的脾气就上来了,耐心也没有了,就开始责备孩子,然后有时候会下意识的拿着笔去敲打孩子的脑袋,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记住。但脑袋是孩子身体上最脆弱,同时也是最宝贵的一个部位,频繁的打孩子头部会加大患上脑部疾病的概率。

02.肚子

有些家长会在孩子吃饱饭的时候,去拍打孩子的肚子,给孩子说“西瓜熟了!(想表达孩子吃饱了)”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肚子中是有很多器官的,大力的撞击会伤害到孩子体内的内脏,尤其是女孩被家长打了肚子,还会造成子宫的损伤。

03.脸

现在的孩子无论大小,都爱美,然而脸是每个人的门面,能够彰显颜值的地方,打脸最容易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一巴掌下去很快脸上就会有印记,消退也要好几天,打脸也是最伤害孩子心灵的事!

04.后背

有些家长知道孩子的脑袋,打不得!到了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就想着打后背对孩子的伤害应该没有那么大,很多时候我们的想当然往往会害了孩子。后背受到家长的巴掌,就会震到身体内的内脏,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也是极其不利的。

综上所述,孩子打不得,教育得靠方法!针对孩子不听话,我列举了以下几种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家长们!

二、孩子不听话,这样做比打孩子要管用的多

教育是一门科学,孩子身上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必须对症下药。就拿“不听话”来说,在问“能不能、该不该打骂”之前,应该先问“为什么”。为什么孩子不听话?他是不听谁的话?还是谁的话都不听?讲话的人是不被孩子喜欢吗?还是讲的没道理?把所有的为什么都摸清了,再来谈该采取哪种方法。

01.控制自己的情绪,承认孩子的脾气

有时候说是孩子在闹,不如说父母控制不好自己的脾气,每当孩子闹得时候,家长的生气值也会上升,当达到一定的生气值时,就会爆发出来,开始对孩子吼叫、或者骂,首先我们应该学会去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听不进去任何意见,因为在对孩子吼叫的时候,内心是被封闭的,心理保护机制会让孩子进行自我保护。其次我们需要去承认孩子的脾气。

当孩子任性不听话的时候,家长可以尝试着说:“你现在是不是有点生气?”“你现在是不是有点不满?”也就是替孩子说出内心的情绪。

年龄小的孩子,还不懂得正确表达、发泄自己的情绪,所当他们感到心情不悦时就会闹别扭。

如果家长能帮孩子把情绪说出来,一来,孩子会感到被理解、被关心,随之机会乖不少;二来,这也教会了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一味的耍性子。

02.不打不骂,选择正确的沟通方式

“你在不听话,警察叔叔就来抓你了吖!”“快把饭吃了,不然一会不让你看电视。”“在顶嘴就把你扔了,我不要你了。”……

这些话一出,就会发现畏惧的孩子立刻就有所收敛。但是,这个方法并不是长期有效的。你会发现使用的越频繁,失效的也就越快,大声威胁的次数多了之后,孩子就会习惯,看似在听你说,其实注意力早已经游离到别处去了,根本没再听你说什么。

在2岁之前的孩子处于原始感觉系统,此时如果想让孩子“听话”,“重复指令+坚持+冷处理+制止不当行为”,就可以让孩子听话,但前提是你的行为模式必须始终如一。

3岁以后孩子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就可以尝试着给孩子讲道理、简单的场景化练习,这个时候对孩子的协商也会有一定的效果。

总之,孩子年纪越大能力越高,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或者能感受到的运行规则就越多越复杂,此时再对孩子进行“打骂教育”也就越来越不合适。

03.简单干脆的要求孩子怎么做

很多孩子都是这样:当不耐烦随着被说的次数以几何倍数增加时,孩子就会产生“对抗”心理。说得越多,孩子就会用“不听话”来报复父母。

我们经常用疑问的口气去询问孩子要不要去做,或许我们可以把态度变得强硬些,告诉孩子“你如果在不快点可是要迟到了”“你再不听,下次犯错误可就不那么简单了”“我数三个数,你在不快点爬起来,后果自己想”……有些孩子,你必须态度硬点,他才会听话,适当的给孩子规定时间去做某件事,让孩子有紧迫感!

04.对孩子的批评,就事论事

上次遇到一位妈妈训孩子的时候,从今天的事情扯到前天,然后又继续往前扯,把孩子所有的旧账都翻了出来,同样是孩子因为粗心做错了一道题,导致这次考试没考好,不同的妈妈有不同的反应:

小A妈妈:你看看你又这样,上次不是已经说了你一次了吗?小B妈妈:孩子,如果你每次这样,想要成功就有点困难了!小C妈妈:每次都是这样,你看隔壁家XX人家都能做好,你呢?不觉得羞愧吗?

五分钟之后,每个孩子又重新开始,只有小B做对了,所有对孩子的批评要就事论事,他们不是不懂事,有时家长的态度会决定孩子的行为。

伊能静分享育儿经验的时候说过:“好妈妈、爱孩子不等于有智慧、会教养的妈妈。”面对孩子的叛逆应当“温柔而坚定”。“一个家,是所有人的,教养孩子绝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

孩子能在正面的思考中成长,那么即使他在将来会遇到挫折,他也不会畏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