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山东高唐:“锦鲤村”游出“甜日子”_锦鲤_产业_高唐县

喜迎春节乐乡村,1月16日,腊月二十五,山东省高唐县三十里铺镇徐马新村社区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儿。

“今年咱村春节按人头领福利了:每人4斤豆油、二斤白糖、每户春联两副、米面各一份……”徐马新村一年一度的集体福利分享会正在进行。

“靠发展锦鲤产业,咱村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村集体收入今年达到25万元。马上就要过年了,给乡亲们发点‘年货’福利,祝大家新年快乐!”徐马新村党支书夏光顺乐呵呵地给前来领福利的村民说。

一位村民展示领到的春联等年货。王保文摄

近年来,徐马新村党支部领办锦鲤养殖合作社,锦鲤产业迅速发展壮大,促使集体收入年年增加。为此,徐马新村党支部连续5年为村民发放年终福利,每年集体分享的福利越来越丰盛。

曾经,地处黄河故道的三十里铺徐马新村是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全村没有一个产业支撑,乡亲们只能在贫瘠的沙土地里“刨食”。

“徐马新村百姓日子由‘苦’变‘甜’,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得益于县、镇发展锦鲤产业,让俺们这个小村庄也跟着富了起来。”夏光顺介绍说。

素有“中国锦鲤第一县”“中国锦鲤之都”美誉的高唐县,靠持续壮大锦鲤产业,让“小锦鲤”做出乡村振兴“大文章”。高唐以三十里铺镇为核心,推动锦鲤产业向四周辐射,将锦鲤文化产业与休闲渔业、旅游服务业、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等相结合,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高唐县拥有水产养殖企业47家,养殖面积超8000亩,涉及锦鲤品种近30多个。

展开全文

游弋的锦鲤,图为养殖场工作人员在投食。赵永斌摄

依托“高唐锦鲤”品牌优势和当地良好的锦鲤养殖产业基础,三十里铺镇抓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积极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构建起了锦鲤全产业链。目前,该镇锦鲤产业园区规模达到1000余亩,年创产值2亿元以上,带动2000余人就业增收。

锦鲤产业大环境,惠及养殖小村庄。在县、镇扶持带动下,徐马新村靠锦鲤产业走出了强村富民路,实现了由过去土里“刨食”到如今水中“捞金”的华丽转身。

“镇上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培育农村经济增长点,逐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为解决困难群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发挥重大作用。”夏光顺说。“俺们村越来越多的村民靠锦鲤养殖走上致富路。”

村民夏清军在集体领办企业光顺锦鲤养殖合作社免费学到了相关技术,创业致富的想法油然而生。2021年果断承包了90亩荒沟,开发出了鱼塘,办起了大型锦鲤养殖场。同时采用电商直播营销战略,各地客户纷至沓来。

“养锦鲤,让俺的腰包越来越鼓啦!”夏清军喜滋滋地说。

电商销售卖也很火,图为工作人员直播卖锦鲤。赵永斌摄

如今的徐马新村,一方方碧绿的鱼塘孕育着乡村振兴的蓬勃力量,一尾尾五彩斑斓的锦鲤“游”出了富民大产业。目前,徐马新村锦鲤产业年创产值3亿元以上,村民家家住上了“小别墅”,群众致富路越走越宽广。

水中“捞金”惠百姓,“锦鲤村”游出“甜日子”。靠锦鲤产业,在三十里铺镇,涌现出越来越多像徐马新村这样的“锦鲤村”,群众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宋翠 赵永斌 王保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