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涛:推进教学变革的新路径_作业_研究_教育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从“课例研究”到 “作例研究”

——推进教学变革的新路径

作者|李政涛

作者丨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其实,作业作为“中介”的重要作用,一直以隐匿的方式存在,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彰显,它的功能与力量逐渐放大,足以撬动学与教方式的变革,成为推动当代教学变革的杠杆或支点。

李政涛:什么是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

李政涛:高品质学校未来发展的四条路径 ‍

1

为什么是“作例研究”?

任何问题的探讨,都是从“价值”或“意义”出发的。在理解和界定“作例研究”的内涵之前,有必要先行展开对“作例研究”价值的探讨,对于这一研究的价值的理解不同,将会带来不同的概念内涵和实施方式。

作例研究的提出与实施,具有多重意义。

对于作业改革而言,“作例研究”通过选择并聚焦具有典范意义的作业案例,为作业改革提供了新的载体,而且这个载体能够全程渗透于作业实施的全过程。

对于教学改革而言,作业既是一次教学全流程的终结性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更是教学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没有作业改革的教学改革,不仅是不完善的,还有可能造成教学改革的“功亏一篑”,让先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倒在终点之处。

展开全文

对于教师发展而言,作例研究让教师的作业设计与实施“有例可循”的同时,也在课例研究之外,为培养研究型教师提供了来自“作例研究”的新的发展路径。由于有了作业改革,作业设计与实施能力成为当代教师发展的教学新基本功,化为教师能力的重要构成,而“作例研究”能力是这一能力结构的核心之一,它与“课例研究”一样,都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载体,进而变成未来教师专业技能评价的新指标。

对于课例研究而言,由于作业是完整课堂的有机组成,基于这一前提认识,作例研究可以被视为课例研究的延伸、拓展和深化:将课例研究延伸到作例研究那里去,成为课例研究的组成部分或分支,作例研究因此可以被视为课例研究新的拓展点、深化点和生长点。

对于教学研究而言,如果只是在与课例研究关系的层面上展现作例研究的意义,就窄化或弱化了后者的重要价值。尽管在一定程度上,作例研究被视为课例研究的一部分,但正如课例研究不能替代教学研究一样,课例研究也不能替代作例研究。

特别推荐:新课标、新课改、新教法学习资料合集

特稿|张卓玉:向作业改革、考试秩序、命题素养要质量

2

什么是“作例研究”?

作为一个具有全息性、体系化的研究领域,作例研究是一个结构化、层次化的复杂系统。

从内涵上看,总体上,如果说,课例研究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研究,那么,作例研究,则是关于一份作业的教与学的案例研究。具体而言,作例研究是通过选择具有典型或典范意义的一份作业,运用一定的教育观念和理论范式,聚焦这份作业的设计、实施与成效,从观念、过程和评价等方面展开描述、分析与建构,揭示其所蕴含和呈现的价值与规律,使之成为教师个人反思的对象和载体、理论研究的素材和成果、他人学习的内容和范例。

从性质上看,“作例研究”的要义不在“作例”,而在“研究”,是将研究的态度、意识和方式全程贯穿渗透于作例的搜集、描述、分析和建构等全过程之中,成为“研究性作业变革实践”。

首先,它是一种“实践研究”,而非“理论研究”,致力于解决与作业有关的“实践问题”,是为了作业实践,基于作业实践和在作业实践中的研究; 其次,它是一种教学实践研究,是通过“作例”这一研究载体,进入教学和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再次,它是一种教学实践的案例研究,如前所述,它以作业案例为核心研究对象,构成案例研究的形式与内容之一,在这个意义上,作例研究也是对案例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最后,它是一种融合研究,涉及到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文献研究与田野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的融合。之所以需要多种研究方法的融合,是因为作例研究要解决的问题,经历的过程十分复杂,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够独立解决。

从目标上看,作例研究的首要目标,是提供值得学习、借鉴和推广的“作业范例”,适应并且推动作业改革,进而影响和撬动教学改革,这是成事意义上的新目标,即成就作业改革之事和教学改革之事,在现阶段,是完成双减任务,在长远,是实现高质量教育;其次,是培养善于进行“作例研究”的好教师,将“作例研究”嵌入教师的职业生涯和研究生涯之中,成为新的专业技能,这是成人意义上的新目标,即成就作业改革之人和教学改革之人,养成适应作业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新型教师,这样的教师,可以称为“作业设计师”。

从内容上看,尽管“作例研究”旨在“研究”,但这一研究,却都是围绕“作例”展开的。作例之“例”,不是一个简单的“例子”,背后蕴含且承载着整体化、结构化、层次化的内容体系,包括观念体系、方法体系、技术体系、评价体系等。例如,作例研究的观念体系,具体探究和挖掘制约、影响作业案例的价值观、过程观和评价观等。再如,方法体系,既有与作业实践相关的方法案例,如作业设计的方法、作业布置的方法、作业评改和讲评的方法等,也有围绕作业研究的方法案例,包括案例的搜集方法、描述方法、解释方法、分析方法等。又如,技术体系,它和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工具有关,尤其是服务于作业布置、批改与评价的信息技术工具及其有效使用,也有提供典型范例的现实需求。

王月芬:作业改革的六大建议

崔允漷:作业,想说爱你不容易——中小学作业怎么了?该怎么办?

3

如何做好“作例研究”?

一旦经验性的“作例总结”变成研究性的“作例研究”,如何做好“作例研究”,做出高水平高质量的“作例研究”成果,就成为必须厘清的重要话题。

理想的“作例研究”,需要完成如下任务并具备相应特性。

一是把握价值原点。观念是“作例研究”的原点或起点。不同研究者的教育观和作业观不同,会导致完全不同的作例研究的方式与成果。赫尔巴特的作业主张和要求,如强调作业练习和作业的德育作用,之所以和福禄贝尔、第斯多惠等不同,其根底在于各自的教育观的不同。包括作业改革在内的任何教学改革,在源头和根子上,都是观念的变革,而非策略、方法与技术的变革,“观念改变类似基因突变”一个习惯吃肉、无肉不欢的人,要想改变他的行为,单凭告诉他过多吃肉对健康的影响和各种戒肉的方法是没有用的,只需让他信奉佛教,一夜之间就会改变行为,因为他有了“不杀生”的观念,这个观念会迅速彻底地改掉吃肉的行为。

基于如上认识,如若通过作例研究推动作业改革,首先要厘清作例背后的作业观,与作业有关的观念:“主要是指教师对作业地位与功能情况的认识,包括作业是否能提升学生学业成绩、巩固知识与技能、培养习惯、发展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科地位等。教师对作业的功能定位,会直接影响作业目标、内容、类型、难度、时间等,从而影响作业效果。”

随后,再进一步挖掘每一份作例背后的价值观,其表现为并渗透在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之中。理想的作例研究,既要展现合理的作业价值观,提供正面“价值示范”,也要揭示作例背后的负面价值观,为他人带来警醒和启迪。拥有什么样的“学生观”,是“作例价值观”分析的核心内容。

倘若再往深里挖掘,“学生观”的背后是“育人观”和“育人价值观”,即作为作业设计师的教师,希望通过作业来培养什么样的人,具备什么样的“核心素养”,什么样的作业最具有“育人价值”,最有助于通向并形成“核心素养”。

二是明晰作业标准。从“作例”深处所依循的价值观这一“价值原点”出发,需要进一步“化观念为标准”,首先提出并回答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好作业”?只有明确了好作业的标准,才会做出好的“作例研究”。同时,这也意味着每一位投身于作例研究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如同“课例研究者”必须明晰“什么是好课”一样,都要以厘清阐明自身好作业的标准,作为思考、实践和表达的前提。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作例研究的核心目的,是解决作业改革要针对的问题,“如作业功能单一、作业目标意识缺乏、作业难度过高或者过低、作业呈现类型单一、作业内容要求针对性不强、作业结构不合理、作业差异性缺乏、作业时间过长、作业内容与教学相脱节等”。

四是建构作例体系。构成“体系”的关键,在于“一定范围内或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体系具有结构性、系统性、关联性、序列性等特征”。与“作业体系”和“课例体系”相应,建构“作例体系”也可以作为作例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五是探究作例理论。作例研究需要有理论支撑和理论创生。在理论的意义上,作例研究至少有三种方式,与其建立内在连接:一是普及已有的教育理论,与作业一样,作例也是教育科学理论普及的基本路径,是连接理论和经验的具体中介,更是通过教育的实践经验去表现教育理论的重要形式;二是寻找自身的理论基础,如建构主义理论、情境主义理论、现象学理论、话语分析理论等、视频图像分析理论等。

六是凝练中国经验。作为孕育并诞生于中国本土,从中国作业改革实践中长出来的“作例研究”,天然具有“中国基因”“中国风格”“中国个性”。未来的作例研究,除了将散点式、碎片化的中国经验系统化、体系化之外,还要将作例研究放在中国特色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的大背景下,去阐明成果价值、探明发展路径,实现“以小见大”和“以大统小”的结合。与此同时,借鉴中国课例研究的发展经验,强化国际比较,以“他人之眼”,洞见我们的独特与不可替代。

总之,脱胎于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改革,植根且受惠于“课例研究”的“作例研究”的提出,为当代中国教学改革提出了新方向和新路径。我相信,它的出现、完善和发展,将会进一步撬动学与教的变革,因此,将会有更多的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进入这个领域,驻足其上,走出一条因“作例研究”而来的教学改革新道路。

节选自《基础教育》,来源丨政涛谈教育、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守望新教育。 ‍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深圳这位校长的演讲火了!落实“双减”,他把作业和考试变了样

倪闽景:做好这三件事比家庭作业更重要

寒假作业如何有意义又有意思?快来看打开寒假作业的不同方式!

改变一所学校,最好让教师们敞开教室的大门开展教研!

读懂教研:教师成长的云梯——让教师走上教育科研的“幸福之路”

张志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新生态

柳夕浪:基础教育课程新形态——实践型课程是情境、活动、工具三要素的有机整合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帮助师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

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