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丨3月16日,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走向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教学变革”系列论坛暨课例展示活动(第三期)_杭州市_浙江省_跨学科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学科类课程标准中“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取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境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那么,为什么要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对学生的发展、对学科教学改革有什么意义?如何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才能做好跨学科主题学习?本期论坛将围绕这些问题,邀请来自北京、浙江等地的专家、一线优秀教师,分享他们研究与实践的经验和做法,帮助广大一线教师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的路径,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
一、活动主题
小学:小学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索
初中:初中数学项目式学习的思考
二、活动时间
小学:2023年3月16日09:00-11:00
初中:2023年3月16日14:00-16:00
三、主办单位
中国教师研修网、教研网
01
活动议程
▎小学
展开全文
▎初中
02
嘉宾介绍
▎小学
刘克臣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北京市儿童数学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北京市名师工程实践导师。主持、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市级科研课题的研究,部分成果已集结成册或公开发表。
郭帅北京小学天宁寺分校教研组长,刘克臣工作室成员。曾获得西城区教育系统社区教育“十百千”工程先进个人。多篇小学数学教学相关论文和案例获市级、区级奖项。
王楠捷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数学大组组长,刘克臣工作室成员,西城区骨干教师。曾被评为西城区教育系统优秀教师,“西城杯”教学比赛曾获得二等奖,多次参与区研修活动做案例介绍、展示课、研究课,多篇论文、案例在市、区级获奖。
▎初中
王红权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人教初中数学新课标教材核心作者,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名师、学科带头人,中国统计教育学会理事,浙江省数学会理事,浙江省教育学会中学数学分会常务理事.主持省、市重点规划课题1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教育部重点课题3项,获得浙江省基础教育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100余篇。
应佳成杭州市富阳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评价、初中数学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杭州市初中数学青年教师核心组一期学员,二期导师。多次主持浙江省、杭州市重点课题,参与第六届“浙江省义务教育精品课程”《数学印记》的研发,目前致力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初中数学课标及教材研究。曾主持编撰《初中数学平面几何30讲》、《初中数学同步培优新思路》(七、八、九年级)等书,撰写的多篇文章获浙江省一等奖、杭州市一等奖,部分文章在核心期刊发表。
李馨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中学数学教研员,高级教师。浙江省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杭州市初中数学核心组导师,下城教育名家,拱墅区首席研究员。曾获全国课堂展示特等奖,在教学基本功、教学论文、公开课、解题竞赛等各类教学评比中获得十余项杭州市一等奖及以上奖项。多篇论文在《数学教育学报》、《中国数学教育》、《中小学数学》、《中学教研(数学)》等核心期刊或国家级期刊发表,参与浙江省及杭州市拓展性课程的开发工作,主要从事数学课堂教学研究与数学解题研究。
李春梅杭州市丁蕙实验中学,杭州市上城区特级教师,高级教师。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杭州市初中数学青年教师核心组成员。
童永芳杭州市钱塘区金沙湖实验学校副校长,高级教师。衢州市名师,杭州市初中数学核心组成员。曾获衢州市优质课一等奖,全国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与评比活动三等奖,全国第九届初中青年数学教师优秀课展示指导奖。
邹尧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西溪校区教师,杭州市教坛新秀,西湖区优秀教师,杭州市青年教师数学核心组成员。曾获浙江省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浙江省“一师一优课”省级优课,杭州市初中数学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杭州市拓展性课程案例评比一等奖,杭州市数学问题研究(说题)比赛一等奖,杭州市论文评比一等奖,杭州市教改之星论文评比一等奖。
陈宇杭州育才中学教师,拱墅区优秀教师,拱墅区教坛新秀。
阮洲奕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教师。曾获西湖区优质课评比二等奖、教学论文三等奖等。
03
观看方式
电脑端:复制链接到浏览器中打开
- END -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