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涛:什么是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_教师_学习_现场

【置顶标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什么是教师最重要的学习能力

作者|李政涛

来源|教师博览

努力把现场中涌现的有用资源“钩”出来,有的钩出的是珍宝,有的钩出的则是不值一提的草芥,此谓“捕捉力”。把有价值的东西“钩”到笔记本上和自己的脑海中,依然不够,还要“钩”到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这叫“转化力”。这种“转化力”是教师现场学习力中最关键的能力,它集中体现了教师学习的宗旨:为转化而学习。

李政涛:六条路径,把握前沿——教育的趋势、热点和前沿

01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力,

根底是人格影响力

人格不是抽象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人格的具体体现。是否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也是教师人格的一部分。那种对学生大谈学习,自己却不爱学习的教师,是没有教育人格的教师。

李明新:教师的立业方式与自我选择——如何成为一个自主型、人格型、创生型的“大先生、大教师”?

校长能留下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校长最重要的人格特质——有动力、想做事

02

学习是为了丰厚教师的积累

展开全文

如果说年轻时比的是聪明,而后比的就是积累。一个教师积累的厚度和深度,决定了他职业生涯的长度。

如何做最好的自己?怎样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李政涛:高品质学校未来发展的四条路径

03

教师需要有三大积累:

阅读积累、实践积累和写作积累

能否实现积累,不仅取决于时间、精力的投入,更取决于习惯,尤其是有无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这是许多成功教师的秘诀。在极为艰苦忙碌的教学之余,他们养成了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有了“学习自觉”。而有些不成功的教师,只会抱怨自己多么忙和累,没有时间和精力看书学习。

新儒家代表人物牟宗三,年轻时学过文学、社会学、法学等,但这些学问都逐渐从他的生命中流逝了,最终他的治学落脚到了哲学。晚年,回顾这段学术历程时,他感叹道:“不是自己生命所在的地方,就不是真学问。”那些使他激动过的学问,为什么一个个地从生命中流走?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进入其生命的内核,没有成为生命所在的地方。

在教师的学习历程中,什么是教师生命所在的地方?怎么才能让所学之物进入教师生命的内核?需要什么样的载体,来安放教师的求知热情?这就是“教育现场”。

吴非:阅读量不足,诸事皆废

教师成长之路究竟该如何走?——新教育人的选择:职业认同与“吉祥三宝”

04

教师的学习能力,

最重要的是现场学习力

中小学教师不可能再像大学生、研究生或高校教师那样,可以坐拥书城,在书斋和图书馆中学习,他们大量的时间是在教育教学的现场。

对教师来说,至少有四种类型的现场:

1.教师自己每天的教学现场

我们能否把自己的教学现场作为学习反思的对象,让这样的教学日日滋养自我?

2.同行教师的教学现场

3.学校教研组、备课组日常教研活动现场

这是教师参加的最日常性的活动,包括集体备课、读书沙龙、专题研讨等多种活动形式。这样的学习活动到底对我们的教学有多大的提升?

4.各种培训、讲座现场

李希贵:如何让学习回归内动力?——所有的改革都应站在激发学生,激活教师的立足点上

程红兵:幸福感——学习的内驱力

读懂教研:教师成长的云梯——让教师走上教育科研的“幸福之路”

如何避免“听的时候很激动,听完很平静,回去很麻木,一动也不动”?

同样置身于上述现场之中,不同教师的收获会大不相同,区别在于每个人的现场学习能力的差异。

良好的现场学习能力表现为专注力、捕捉力和转化力。

有这些能力的人会带着两种东西进入现场:

1.钉子

我曾经陪同叶澜老师去听课。听课过程中,我的手机短信、电话不断。她马上提醒我,既然在听课现场,就要全神贯注。她听课时,手机处于关机状态,听课笔记从头记到尾,她的注意力牢牢钉住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不放过每一个细节。这就是“专注力”。

叶澜:教师劳动复杂、崇高、富于“生成性”——如何改变师生的日常存在方式?

2.钩子

努力把现场中涌现的有用资源“钩”出来,有的钩出的是珍宝,有的钩出的则是不值一提的草芥,此谓“捕捉力”。

把有价值的东西“钩”到笔记本上和自己的脑海中,依然不够,还要“钩”到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变成具体的教学行为,这叫“转化力”。即把听到的上出来,把上出来的说出来,把说出来的写出来。

这种“转化力”是教师现场学习力中最关键的能力,它集中体现了教师学习的宗旨:为转化而学习。

这种具有现场意识和现场自觉的学习,是最符合教师职业特性的学习方式:为现场的学习,在现场中学习,回到现场的学习。

文章 来源|教师博览。插图编辑|守望新教育。

李镇西:教育写作是为什么?——兼谈三类教育教师的写作(您是哪一类)

德鲁克的73条思考——学习是最强的竞争力

刘坚:学生学习幸福感的五项基本保障——如何提升学生的高阶学习能力?

朱永新:彰显生命的高度——新教育实验理论及教师成长之道

朱永新:新教育写作的实践探索

聂震宁:阅读力转化为学习力的关键是在哪里?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为什么是朱永新和新教育实验?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最新指南|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关于发展团体会员、个人会员的通知

分享美好,致敬原创!【守望新教育】,守望真善美!相约真善美,【守望新教育】!

《麦田里的守望者》有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陈东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 日新无已,望如朝曙。——日新集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埋下种子,以日以年;守望岁月,静待花开。——陈东强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帮助师生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智者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同道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

新教育实验,

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

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