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龙腾飞之际:缅甸还有谁可以依靠?_缅甸_美国_援助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两次工业革命都是始于欧洲,自此西方迅速崛起,真正确立了自己的领先性优势。

再反观当时的亚洲,牵系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几次工业革命,一次都没完整赶上,生产力处于落后水平,花了好多年时间去拼命追赶。

进入21世纪以后,亚洲各国纷纷各自启动发展改革,在经济技术文化制度上都进步飞速,沉寂沉寂的亚洲巨龙已经苏醒,处于腾飞之际。

但除了缅甸。

缅甸地处东南亚,森林覆盖率极广,拥有种类极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是以盛产质地优良的宝石、翡翠玉石而闻名世界,水资源也丰富,境内江河纵横,水资源蕴藏量位居东南亚各国之首,渔业资源也绝对不愁。

缅甸的劳动力资源也多,普遍素质较高,不仅识字,很多还会说英语。

但坐拥这么多资源,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缅甸,却依旧只能用一个“穷”字来形容。

屡次错过全球经济发展的众多好时机,什么都赶不上热乎的,成为全球发达程度最低的国家之一,国内政治状况也是动乱频频,政权更迭。

一把好牌打得稀烂的缅甸又该抱紧谁的大腿求带飞?

展开全文

美国对缅甸的援助史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缅甸一定要依靠别人带飞,难道不能自主奋斗吗?

不是不行,但只能说现如今单打独斗对任何一个落后国家来说都是很难的,尤其当其他国家早就发展到领先自己一大截时,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还是需要一定的援助支持的。

而且缅甸一直都是亚洲的“中等弱国”,别看它小而穷,政治也混乱,但它的战略地位却很独特,加之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各国都是竞相主动为它提供援助。

那么如今纵观欧洲、亚洲各国,到底谁才能成为缅甸最能依赖的对象呢?

第一个想到的对象恐怕就是美国。

美国不仅实力强盛,对缅甸的援助历史也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缅甸建国初期。

1948年1月4日,缅甸刚赢得独立,就马上与美国建交了,美国也随即启动了对缅甸的援助计划。

美国之所以援助缅甸,是担心这个脚跟都没站稳的国家会沦陷于共产主义的潮流中,所以就及时给它点好处,多喂点饭,省得被拐去对家阵营里了。

抱着这样的目的,美国与缅甸于1950年签订了《经济合作协定》,标志着美对缅的援助关系正式开启。

之后的八年里,缅甸从美国那里得到了共计约1.1亿美元的经济援助。

1962年,缅甸发生政变,开启奈温政权,一个新政权的上台,引起了美国的警惕。

进入70年代,美国的野心越来越膨胀,对缅甸表示想在你家后院设立军事基地,并希望缅甸加入处于自己控制下的亚太理事会,美国手伸得太长,引起了奈温政府的反感。

缅甸表达对美国此举的抗议举动,就是宣布停止接受美国的援助,双方关系开始呈敌对之势。

从1958年到1970年停止接受美援助为止,这期间美国给缅甸提供了8800万美元的军事援助。

结冰几年后,出于战略考虑,美国又主动给缅甸抛出和好的橄榄枝,表示愿意继续给缅甸提供经济援助,还主动邀请奈温访美,于是两国关系逐渐回暖。

之后美国又在经济、军事、缉毒等方面给缅甸提供了不少援助。

以上大致属于美国对缅甸援助政策的第一阶段,观察这一阶段,也发现了一个规律,那就是美国对缅甸的援助并不稳定,随着双方关系的波折而断断续续。

不过虽有波折,总体却没太大影响,但进入第二阶段就明显不行了,不再是过去分分合合的小打小闹,直接闹到了制裁的地步。

1988年缅甸又发动了政变,但军政府不肯交权,不久后美国就开始制裁缅甸,给缅甸军政府施压,逼他们交权给缅甸民盟,并释放昂山素季。

美国不仅自己制裁,还拉上了欧盟、联合国、东盟等老伙计一起给缅甸施压,试图达成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缅甸的孤立。

之后双方关系就没好过,一路朝谷底跌,美国又是将缅甸和朝鲜伊朗一起列入危险国家的名单,又是加大对缅甸的制裁力度,禁止进口缅甸的玉石珠宝制品。

要知道缅甸没什么东西能拿出手,但生产的宝石玉石可是世界一流的水平,平时就是靠出口这些东西来挣钱,美国此举意味也很明显,就是要切断军政府的财政来源。

第二阶段鸡飞狗跳,进入第三阶段,也就是奥巴马上任执政到现如今,美缅的关系又回暖了,美国继续给缅甸提供援助的同时,对缅甸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愈发强硬,要缅甸尽快实现政治转型、改革宪法等等。

总之,回顾美国对缅甸的援助历史,会发现美国从来都是主导的一方。

美国对缅甸的援助夹杂着自己的利益需求,第一阶段的目的是拉拢缅甸进入资本主义的势力范围、第二阶段就给缅甸吃制裁“大棒”、第三阶段眼见着缅甸不吃棍棒这一套,于是又开始丢胡萝卜。

所以美国的援助并不可靠,美国是民主国家,对同盟国的援助自然也建立在对方与自己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一致的基础上。

所以美国才会一直要求缅甸顺应自己,赶快实现政治转型、走民主路线、保障人权等等,但缅甸军方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始终是横亘在美缅之间的一块石头,也就意味着美国对缅甸的期望短时间内很难实现。

再加上现如今经历了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难关后的美国,是否还有精力、又是否愿意给缅甸提供经济上的支撑,还很难说。

日本能否成为缅甸的支撑?

美国不行,那么像英国、欧盟这种跟美国同属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和组织呢?

那就更不行了。

缅甸对英国确实熟,毕竟英国作为曾经的世界霸主,可是把缅甸作为自己的殖民地统治了很长时间,从现如今很多缅甸人英语说得几乎跟母语一般溜也能看出,缅甸的制度文化风俗的确受到英国很大影响。

但现在的英国还能配得上世界霸主的称号吗?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从二战后就明显不行了,颓势肉眼可见,直接被美国后来居上。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英国相比之前虽然发展慢了,但实力依旧雄厚,但欧盟的经济危机也波及到了它,所以跟美国类似,很难说英国会愿意分精力去援助隔了十万八千里的缅甸。

西方阵营就先不看了,那么像韩国、日本呢?

日本、韩国可是和缅甸同处亚洲,和美国相比算是近邻了,而且日韩又是亚洲的四个发达国家之二。

不过韩国就算了,近些年来内政状况也是不理想,跟缅甸也没什么往来,两个国家一副不怎么熟的样子,而且韩国自己都要抱美国大腿,怎么愿意对缅甸慷慨解囊,这属实有点难为它。

那就来分析日本。

毕竟日本比韩国还发达,虽然两国面积都不大,但受惠于战后的迅速振兴,日本的综合国力强出韩国好几个层次,比起韩缅的不熟,日本跟缅甸是早有交往的。

日本的对外援助起步得很早,最初援助目标也是亚洲国家。

也是因为日本太喜欢发动战争,到处侵略,到哪都能点燃战火,给东南亚很多国家都带来损害,结果最后还战败了,根据条约规定,日本这个战败国要对造成损害的国家们进行赔偿。

所以日本的对外援助就起步于赔偿时期,同时日本也是借这个机会修复自己的对外关系。

缅甸也是其援助名单上的国家之一,日本为缅甸的灾后重建、基建等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

但进入90年代,日本经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冲击,2008年的次贷危机,也令日本这个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和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严重冲击。

这也是日本自战后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喘过来气。

日本要援助缅甸,但也别低估缅甸的穷和落后,要援助缅甸,就绝不是给小恩小惠那么简单,而是要带着它一起腾飞。

有日本专家研究过,光是给缅甸建设交通方面,就得花近千亿美元,这个惊人的数字令专家们直呼带不动。

日本也是一个信奉自我实力至上的国家,怎么可能愿意在缅甸身上投注那么多精力?

总而言之,大家看上去都发展得不错的样子,但要让谁直接拖“拖航母”,实在是够呛,放眼望去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对象。

最后的希望

究竟还有哪个国家与缅甸交往历史悠久,为缅甸提供过援助,且愿意不遗余力地帮助其他贫困国家?

那就是最后的希望,中国了。

和美国一样,中国对缅甸的援助从缅甸建国时就开始了,但中美的援助理念却不相同。

中国自己就是走独立自主的路线,也一向主张各国发展独立自主,将外援建立在“不干涉内政”的基础上,在给别国给予援助的同时,不会提出任何附加性条件。

但美国却丝毫不回避各种干涉性质的附加条件,说好听点就是“好为人师”,把自己的发展道路当作其他国家发展时也必须遵循的路线。

美国将自己和受援国之间定位成主被动关系,提供援助的自己是主动房,受援国是接受援助的被动方,因着这种定位,美国在提供外援时,经常忽略受援国的自主性,援助被扭曲成一种施舍,甚至是命令。

而中国对受援国采取何种执政方式、走哪条发展道路是秉持着不干涉的尊重态度。

比如2021年,缅甸外交部表示,中国将向缅甸政府提供超过6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资助缅甸21个发展项目,这是自缅甸军政府推翻民选政府以来,中国与缅甸恢复合作的迹象。

与谴责军政府罔顾民主、杀害并监禁反对者的西方国家不同,中国采取了更温和的态度,表示优先考虑的是缅甸的国情稳定,而不是干涉他国内政。

2008年,缅甸发生飓风灾害,得到了大量国际援助,但缅甸军政府表示只要物资送来就行了,至于派来的救援组织和人员就别想进缅甸的门。

这让美国十分恼怒,又想方设法找缅甸的茬,美国故技重施,又想促使联合国出面,把缅甸问题国际化,不过这一算盘却没成功。

因为在安理会上,中国、俄洛斯等国对美国试图将缅甸问题国际化的行为表示明确反对。

这次灾害后,中国给缅甸政府提供了10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后又提供价值3000万人民币的紧急援助。

在援助领域上,相比更注重缅甸政治建设的美国,中国显得更加务实,目光主要集中在缅甸的民生和经济发展,重视当地的基础设施等建设,对缅甸的政治问题则采取不干预,甚至是回避状态。

中国援助缅甸的领域很包罗万象,初期重视工业、80年代中后期转向经济基础设施,还包括教育领域、医疗卫生方面的援助。

总之可以说是除了政治外全方位开花,对政坛本就动荡的缅甸来说,中国这种不干涉内政、互利共赢的援助模式才是真正的雪中送炭。

缅甸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国家,援助缅甸也是中国对缅外交政策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一带一路上还有一个很值得缅甸参考学习的样本,那就是巴基斯坦。

电力匮乏曾一度严重影响巴基斯坦经济发展,但在中国的援助下,每年近百亿度的清洁电力被源源不断输送至巴基斯坦的中北部地区,救了巴基斯坦的“电急”,经济效益也得以迅速提升。

中国是缅甸可以依赖的对象,这一点也不是自吹自擂式的主观分析。

之前在缅甸社交网站上就有一篇类似文章,分析缅甸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情况,提出创造性见解,认为中国才是缅甸最后的希望,与中国合作百利而无一害,文章一经发出,引起很多缅甸有识人士的响应与共鸣。

缅甸已经错过了太多发展本国实力的时代机遇,在呼吁缅甸抓住未来契机时,也需要提醒一句,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如果眼中只有利而没有义,那么永远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能抓住机遇是一回事,能维系友好合作关系又是另一回事,希望未来的缅甸能在做到这两点的基础上迎来真正的曙光。

参考资料:

于靖园.缅甸:亚洲发展的新“前沿”[J].博鳌观察,2014,No.7(01):98-109.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