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纯最近访谈:接受“抑郁症”,才是自我救赎的心灵妙药_抑郁症_接受_分享

女演员马思纯最近再次接受访谈,她就“抑郁症”这个话题做出了分享。在公开自己曾经患上这种情感困扰的时候,马思纯就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帮助同样患有这种情感困扰的人,并不断地呼吁大家正视这个群体。

马思纯说,她一直遵循“坦诚地面对自己生的这个病,才能救自己”的原则 ,希望大家也能学会面对和接受自己,不用害怕别人的看法。本文将结合马思纯之前的一些分享,来为大家详细介绍马思纯是如何克服抑郁症并成功走出困扰,帮助他人战胜心灵困惑的。

01. 马思纯之前的分享

之前马思纯曾在一段视频中分享过自己当年遭受抑郁症的折磨。在家庭教育下,她听到最多的话就是要听话,要懂事,不能自我表达,因此开始将情绪压在心里,重新成为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并被无意义的“懂事”和“要让别人”所困扰,导致她最后出行途中不敢上厕所,害怕司机师傅会觉得麻烦,再难受也只能憋着。

此前,马思纯曾在社交媒体上暖心回复抑郁症网友:“你的这些心态我都能理解,但是看看我好起来了,去正视它,把它和其他病想得是一样的,包括身边的人也不要把它特殊化。”马思纯的这番分享,很是感动人,让不少人对抑郁症问题的开始重视,并让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新认识。

展开全文

02. 马思纯的努力

面对家人的无奈,马思纯不断努力去改变自己。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乐观地看待生活,学会从微小的幸福和快乐中找到勇气。

为了重新找回信心和勇气,马思纯开始尝试不同的方法来克服心理问题。她开始将情绪调整回正常的水平,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来重新树立自信。马思纯开始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去关注并感受内心真实的想法、意见和感受。她学习了如何接纳自己、接受自己,而不是去抵制它们。

她也学会了如何减少焦虑和担忧,并且从重新开启运动的兴趣中找寻快乐。马思纯开始注意日常生活,将认识到的问题及时解决,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健康的环境。她也尝试着去实践前所未有的新事物,不再抑制表达情绪的能力,并放弃了害怕他人受伤的心理。

同时,马思纯鼓励自己“多说话”,有时她会选择主动和人一起出去,与他们分享心里的话语,帮助更多的人摆脱心理困惑。此外,她还会选择合适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写日记或者运动。在得到关爱的支持之后,马思纯变得越来越坚强,不断学习怎样去包容自己和他人,并最终成功地重拾了信心和勇气。这一切都归功于她不畏惧困难的决心与接受“抑郁症”的勇气。

在这样一段艰难而又漫长的旅程中,马思纯最终走出了困境。她成功地重新树立自信,学会接受而不是抵制自己。她也开始认真关注情感冲动,并能够用心去理解别人的感受,从而打破接受自我的障碍。

03. 马思纯对大家的建议

在马思纯谈及自己的抑郁症历程时,她并没有回避任何一个层面的问题,而是主动地宣传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疾病。她不断地强调:“抑郁症就是一种疾病,与其他病一样,不要把它特殊化。”

马思纯的这番话也反映出了她致力于帮助同病相怜者的决心。马思纯在一段视频中对于已发展到无法自愈的患者说道:“你们有权利求助,你可以去找医生帮助自己,也可以和其他人分享。”

除此之外,马思纯还在接受的采访中表明了自己对如何应对抑郁症的看法。她称:“既然你有问题,就要勇敢地去面对它,克服它。我身边的人常常说不能太难过,别再想了。但是抑郁症不是一个感情上的问题,而是一种疾病,我们应当直面这一现实。”

马思纯在社交媒体上曾经回复过一位抑郁症网友:“你的心态我能理解,也看到了当时决定起来不再麻木的自己。所以我相信你比我更难,愿意帮助你,好吗?”。

马思纯建议患有抑郁症的朋友,要懂得接受自己、克服困境。但首先,不要觉得自己“固执”或者“都是对的”;然后就是要正视它、如同其他病一样;接受它、不要将它特殊化或者试图去忽视它;最后是希望大家能够寻找到内心的平静。

此外,马思纯还主张在克服抑郁症时,应该从“实用思维”的角度来看待它。因为有时候,心里会充斥着太多的情感反馈;而当你学会通过一些实际行动来帮助自己摆脱抑郁症时,才能够有效调整心理上的不适。

结语

从马思纯的对抑郁症的分享和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为自己接受“抑郁症”,才是自我救赎。只有改变心态,重新树立自信 ,学会接受自己,才能从抑郁症中成功走出。马思纯的这番分享与实践又一次证明了:通过正确地看待并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去关注内心的感受,有效地处理情感困难,就能有效地克服抑郁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