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学校开除到声名显赫,他是这样逆袭的:为知识而读书_读书_时间_书本

读书重要吗?重要,但阅读方法更重要。

在经济学界,有一位声名显赫的奇才,他小时候常常逃学,两次被开除出校,中学都没毕业,却成为了著名的经济学家。

凭借一篇博士论文,震动整个西方学术圈。论文还没等到答辩,就被连载到了顶级经济学期刊之上,后来成了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从被学校开除到享誉国际,张五常用他独特的成长经历和读书体验鼓励我们:只要有独立的思考、自主的人格,学习并不是难事。

张五常

经济学界奇才、现代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之一

首先声明,我要谈的是为知识而读书的方法,不是为考试而读书的方法。为知识而读书可以帮助考试,为考试而读书却未必可助知识的增长。

知识是读书的目的(An End);考试只是一个方法(A Means)。

若能习惯运用以下实用的读书方法,不但可以减轻考试的压力,而对更重要的知识投资会是事半功倍。

方法一:以理解代替记忆

很多人都知道:明白了的课程比较容易记得。但理解其实并不是辅助记忆——理解是记忆的代替。

强记理论不仅很难记得准确;当需要应用时,强记的理论根本无济于事。明白了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含意,你会突然觉得你的记忆力如有神助。

展开全文

道理很简单,明白了的东西就不用死记。但理论的理解有不同的深度,也有不同的准确性。

理解越深越准确,记忆就越清楚,而应用起来就越能得心应手。

所以,读书要贯通——理论上不同重点的连带关系要明白;要彻底——概念或原则的演变要清楚。

要在这些方面有显著的进步易如反掌,也不需多花时间。只要能改三个坏习惯:

1、不要上课狂抄笔记

笔记是次要、甚至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抄笔记有一个无法补救的缺点——听讲时抄笔记分心太大。将不明白的东西抄下来,而忽略了要专心理解讲者的要点,得不偿失。

笔记有两个用途:

① 将明白了的内容作为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

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

② 在课上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① 将明白了的内容作为笔记要点。但若觉得只记要点都引起分心,就应放弃笔记,明白了讲者的内容是决不会在几天之内忘记的。

很多讲者的资料在书本上可以找到,而在书本上没有的可在课后补记。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分别,就是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上课主要是学习老师的思想推理方法。

② 在课上听不懂的,若见同学太多而不便发问,就可用笔记写下不明之处,于课后问老师或同学。换言之,用笔记记下不明白的要比记下已明白的重要。

2、忽略课题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坏习惯,就是将课程内的每个课题分开读,而忽略了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因此无法融会贯通。

要改这个坏习惯,就要在读完某一个课题,或书中的某一章,或甚至章中可以独立的某一节之后,要花点时间去细想节与节、章与章、或课题与课题之间的关系。

能稍知这些必有的连带关系,理解的增长就一日千里。

这是因为在任何一个学术的范围内,人类所知的根本不多。分割开来读,会觉得是多而难记;连贯起来,要知要记的就少得多了。

任何学术都是几个单元的基础互辅而成,然后带动千变万化的应用。学得越精,所知的就越基本。若忽略了课题之间的连贯性,就不得其门而入。

3、选课只选容易的老师

第三个坏习惯,在选课的时候,只想选较容易的或讲课动听的老师。

其实定了某一系之后,选课应以老师学问的渊博为准则,其它一切都不重要。跟一个高手学习,得其十之一、二,远胜跟一个平庸的学得十之八、九。这是因为在任何一门学术里面所分开的各种科目,都是殊途同归。

理解力的增长是要知其同,而不是要求其异。老师若不是有相当本领,就不能启发学生去找寻不同科目之间的通论。

方法二:思想集中才有兴趣

我们都知道自己有兴趣的科目会读得较好,但兴趣可不是培养出来的。

只有思想能在某科目上集中,才能产生兴趣,可以培养出来的是集中的能力。无论什么科目,无论这科目跟你的兴趣相差多远,只要你能对之集中思想,兴趣即盎然而生。

对着书本几小时却心不在焉,远比不上几十分钟的全神贯注。认为不够时间读书的人都是因为集中力不够。就算是读大学,每天课后能思想集中两三小时也已足够。

要培养集中力也很简单:

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

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

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第一,分配时间——读书的时间不需多,但要连贯。明知会被打扰的时间就不应读书;

第二,不打算读书的时间要尽量离开书本——“饿书”可加强读书时的集中力;

第三,读书时若觉得稍有勉强,就应索性不读而等待较有心情的时候——厌书是大忌。要记着,只要能集中,读书所需的时间是很少的。

将一只手表放在书桌上,先看手表,然后开始读书或做功课。若你发觉能常常在三十分钟内完全不记得手表的存在,你的集中力已有小成。

能于每次读书时都完全忘记外物一小时以上,你就不用担心你的集中力。

方法三:学会提问比回答重要

很多学生怕发问,是怕老师或同学认为他问得太浅或太蠢,令人发笑。但学而不问,不是真正的学习。发问的第一个黄金定律就是要脸皮厚。

就算是问题再浅,不明白的就要问;无论任何人,只要能给你答案,你都可以问。从来没有问题是太浅的。正相反,学术上很多重要的发现都是由几个浅之又浅的问题问出来的。学术上的进展往往要靠盲拳打死老师傅。

很多做高深研究的学者之所以要教书,就是因为年轻学生能提出的浅问题,往往是一个知得太多的人所不能提出的。求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学什么问题是愚蠢或是多余。若不发问,就很难学得其中奥妙。

当然,老师不能在每一个学生身上花很多时间,认真的学生就应该在发问前先作准备工夫。这工夫是求学上的一个重要过程。

孔子说得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要分清楚“知”与“不知”,最容易就是做发问前的准备工夫。

这准备工夫大致上有三个步骤:

第一,问题可分三类:

A.“是什么”(What?);

B.“怎样办”(How?);

C.“为什么”(Why?)。

要先断定问题是哪一类:A类问的是事实;B类问的是方法;C类问的是理论。

问题一经断定是哪一类,学生就应立刻知道自己的“不知”是在哪方面的,因而可免却混淆。若要问的问题包括多种类型的,就要将问题以类分开。这一分就可显出自己的“不知”所在。

第二,要尽量去将问题加上特性。换言之,你要问的那一点越尖越好;

第三,在问老师之前,学生要先问自己问题的答案是否可轻易地在书本上找到。若然,就不应花老师的时间。

如果问题问得好,答案就往往得了过半,以发问作为思考的指引,还有几个提问的建议要补充:

① 问题要一针见血;要试将一个问题用几种形式去发问,务求达重点的所在。

② 问题要问得浅;

③ 要断定问题的重要性。

方法四:书要分三读

学生坐下来对着书本,拿起尺,用颜色笔加底线及其它强调记号。读了一遍,行行都有记号,这是毁书,不是读书。书要分三读。

01 快读:读大意

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地翻一次好;

02 慢读:读细节

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它底线或记号却不用;

03 选读:读重点

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

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在研究院的一流学生,选读物的时间往往要比读书的时间多。花一两年的时间去养成这些读书的习惯,你会发觉读书之乐,难以为外人道。

本文转自《读书的方法》,作者:张五常。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