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行业荣誉拿到手软,被称为宏观第一分析师的姜超,在两年前开启了自己的职场新旅程。
2021年从卖方海通证券加盟买方中泰资管后,姜超在当年4月12日开始管理资管产品中泰超新星1号,成立规模为9400万元。
中泰资管自身就投入了1300万元,足以看得出公司对姜超的信任。
如今两年过去了,擅长指点别人的姜超显然对于亲自操盘这事有些水土不服。
截至今年4月7日,姜超在管的中泰超新星1号的单位净值更新为0.7580。年初至今,该产品净值回报为0.34%,同期沪深300涨幅为6.5%。产品成立以来回报则为-24.2%,同期沪深300下跌18.11%,不仅亏了钱,还跑输了基准。
中泰超新星业绩 图源天天基金网
姜超的惨淡业绩也印证了一个尴尬的事实,“纸上谈兵”的明星分析师亲自下场炒股,也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轻松。
展开全文
姜超毕业于清华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国泰君安研究所,7年后的2013年,他加盟海通证券研究所,2021年离任时担任海通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
姜超从业经历
新财富分析师是业内衡量分析师能力的重要荣誉,姜超自2006年入行以来便是新财富的常客,他所在的团队也多次斩获新财富奖项。
在入行当年的2006年,他所在的团队就获得了新财富债券研究第一名,随后每年都能入围新财富榜单。
2014年姜超更是获得新财富宏观经济研究和固定收益研究的“双料”冠军,次年,获得新财富固定收益的第一名和宏观经济的第二名,2016年,再次取得宏观经济的第一和固定收益的第三。他和任泽平在当时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实力最强的宏观分析师。
在2021年入职中泰资管担任联席首席投资官后,姜超曾经坦言,从研究转型投资是个巨大转型,投资不易,想要取得不错的收益更是难上加难,多年的研究经历给予了他坚定的信念。
回头来看,姜超的信念可能更多的来自K线图。
2020年12月初,姜超离开海通证券的最后一次年度策略会上,他对2021年资本市场的表现表达了相对谨慎的看法。
然而在短短的四个月后,姜超对于资本市场就瞬间乐观了起来。
在一场分享会上,姜超表示:“展望未来10年,持有优秀企业的股权,将是享受中国经济增长成果和对抗货币的长期贬值的最佳选择。这也是我选择从研究转型做资产管理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在姜超发表年度策略到其跳槽后谈论股市的四个月间,上证指数连续上涨,期间涨幅8.82%。
不知道是不是小牛市给了姜超错觉,姜超为他的乐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截至2021年底,他的产品净值为0.8076,成立以来的回报为-19.24%,在同类725只产品中排名717名。
面对惨淡的业绩,中泰资管曾经回应表示,公司认可投资是长期的事,也努力为投资经理和基金经理提供与这个认知匹配的环境,可谓是给足了姜超面子。
到了2022年,姜超依然是看走了眼。
2021年底,中泰资管官方公众号发布了《经济重启,通胀到头——2022年中国经济与资本市场展望》一文,内容为姜超在中泰资管同业私享会上的发言整理。
姜超发言相关报道 图源华尔街见闻
在发言中,姜超认为新冠疫情在2022年有望告一段落,陷入困境的地产行业也会出现转机,商品通胀或将会走到尽头。如果2022年经济可以重启,他看好制造业和大消费行业。
如今回头来看,姜超的这些预测不能算大错特错,但他实际的操盘结果并不够令人满意。
2022年,A股市场整体迎来较大调整,中泰超新星1号的净值在前三季度继续回撤。数据显示,该产品净值在去年10月28日时,一度触及产品成立以来的低点0.5903,回撤幅度超40%。
在缺乏足够细节的情况下,完全掌握中泰超新星1号业绩下滑的原因并不可能。
但从净值等一系列信息推测,还是能够发现一些问题的。
首先,该产品大概率是没有很好的对冲风险,否则无法解释为何净值跌幅会远远大于同期的部分宽基指数。
其次,该产品对于重仓资产的收益性判断可能出了些许偏差。一些资深的专户管理人士认为,中泰超新星1号在管理中,很有可能阶段性的缺乏下行风险很小但上行空间较大的“阿尔法”资产。这导致组合中的资产更多是大跌大涨,大开大合。
其三,该产品应该没有很严格的降仓和止损操作。以至于一个产品的净值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连续跌破10%、20%、30%、40%四道防线。
这给后续净值反攻、扭亏为盈造成了比较大的难度。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多年前曾在《我为什么不去做私募?》中表示,买卖双方的角色对人的性格和才能的要求完全不同。
卖方分析师的角色是‘分析局面、判断趋势、为人设谋’;买方投资者的角色是‘察言纳谏、采取行动、面对结果’。
姜超并不是第一个面临转型困境的分析师。
2020年9月,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原副所长李少君加入国泰君安资管,出任副总裁、投资研究院院长、组合投资部联席总经理。
同年12月7日起,他担任国君资管君得益三个月持有混合FOF的基金经理。不过,任期不足2年,他去年10月中旬离任这一转型后的代表作,原因为工作调整。
截至离任时,他的任职回报为-9.35%。目前,他在管产品1只,天天基金数据显示,在转型投资的2年多时间里,他的最佳基金回报为0.04%。
中泰证券研究所原副所长笃慧则是在2021年3月创立上海领久私募基金。截至4月7日,领久复利永、领久稳健2号等2只显示基金经理为笃慧的产品在私募排排网更新了净值数据,成立以来收益分别为-13.51%、1.71%。
原兴业证券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德伦则是加盟兴证资管,去年9月起任兴证资管金麒麟3个月(FOF)基金经理,与斯苑蓓共同管理。截至目前,任期回报为2.79%。
根据相关爆料,姜超在海通证券的年薪已经超过千万级别,但来到中泰资管后,他的薪酬预计将比当明星分析师时大幅下降,而且个人奖金也将更多的和产品规模、业绩表现挂钩。
2022年6月,姜超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从研究转向投资后,目标就是战胜货币增速。
然而仅仅战胜货币增速、货币超发对于资管产品而言,可能还稍显不够,当然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为了投资人,还是为了自己的收入,比起跑赢印钞机,姜超现在更需要操心的是,如何将产品做到回本。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