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医药牛股行业!_新药_行业_亿元

最近医药行业回调明显,尤其是在大盘不振的情况下,资金做多意愿不太强烈。究其原因,我认为无论是医药行业还是大盘涨多回调是一方面,至于是“风险蓄积”还是“牛市初现”,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似乎没那么重要。

都说2023年不会有普牛,甚至有利空的消息出现,但无论是什么行情,结构性机会还是需要寻找的。

最近我关注较多的创新药行业在行研和公众号文章都有和大家提及,虽然现阶段不少企业的估值偏高,但2023年创新药企业的业绩值得期待,而且有望引领医药行业的长期发展。

对标创新药行业,我想起来医药行业前几年的牛股赛道——CXO医药外包行业,今天我们就来复盘一下,借此看看这个行业未来的机会。

一、一家十倍牛股的兴衰起伏

医药研发生产外包企业能够以较低成本且高效地完成药物研发及生产商业化工作,是医药研发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国内创新药2016年以来迎来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国内创新药企研发积极性明显提升。

展开全文

医药研发外包企业因此受益于国内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浪潮,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全球医药产业链条向新兴市场的转移。跨国大医药公司的技术更为领先且研发需求更大,一开始CXO行业发展反而更受益于后者。

昭衍新药于2017年上市,主营业务为以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服务为主的药物临床前研究服务和实验动物及附属产品的销售业务;

它的崛起便在上市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而且经历了2020-2021年的医药牛市的疯狂。

不得不说,即使站在风口上,昭衍新药的十倍经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何况牛市的预测更难以把握,所以牛股的出现需要我们的坚守。

(2017年昭衍新药上市后的业绩表现)

但让人费解的是,为何2021年-2022年昭衍新药业绩很好,股价却一直在下跌呢?关于答案,我认为大家应该可以略知一二,包括之前估值相对较高,以及昭衍新药未来业绩增速预期下滑等。

时至今日,昭衍新药的动态PE下降至36倍,达到历史新低,企业未来预期表现将值得我们关注。

二、昭衍新药2023年的业绩预期并不乐观

首先,针对昭衍新药,券商分析师对于2023年企业的一致预期不太乐观,尤其是净利润,预计2023年净利润增速仅有3.73%。券商分析师的一致预期具有参考性,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但准确度尚可。

(数据来源于萝卜投研网站)

基于此,我们可以通过PEG指标来判断昭衍新药目前的估值高低(大家也可以采用现金流折现法综合来看)。

仅取一年的业绩增速较为片面,可以取2023-2024年两年的业绩增速均值/复合增速,大约为13.5%左右。

一般来说,医药行业高成长赛道的PEG为2都不为过,但考虑到2023年的悲观预期,我们在这里取PEG为1.5、2分别进行计算,通过公式PEG=PE÷业绩增速G,最终算出来PE合理估值分别为20.25、27;

那么基于2022年的业绩预期基数(业绩预增公告为10.11亿元~11.23亿元),算出来昭衍新药的合理市值应该分别为204亿元~227亿元、272.97亿元~303.21亿元。

所以,从目前昭衍新药的市值(310亿元左右)来看,股价持续下跌或者不涨的原因便在于此。

但也逐渐趋于合理。

三、CXO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未来,市场预期的悲观以及不确定性是否会消失,我们还要从企业经营状况以及行业发展上得出结论,其中企业的经营状况将会反映在2022年甚至2023年的报表中,今天我们则主要来看看CXO行业的发展。

1、CXO行业受下游医药市场发展扰动,但回暖趋势可期

2022年,受医药行业发展萎靡情况影响,CXO行业也相应处于不乐观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国内以及全球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金额的下降,而预期不仅会落脚在业绩上,而且直接影响着行业或企业的估值表现。

(数据来源于民生证券研究所)

但我认为这种现状是一时而非长期的,一直到2022年三季度,生物医药市场的投融资情况虽然仍处于同比下滑的状态,但处于边际回暖趋势。

而且从总投融资总规模来看,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生物医药行业仍然处于高景气度发展周期,且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速度要快于全球市场。

2、国产创新药进入收获期,CXO行业将持续受益

2021年底《“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我国“十四五”期间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

2022年2月,《药审中心加快创新药上市申请审评工作程序(试行)》(征求意见稿)则提出要加快创新药品种审评审批速度。

我国创新药迎来收获期,CXO行业尤其是临床后期和生产研发服务企业将持续受益。

当然,文章开头也说到不仅是我国创新药NDA上市数量在增多,IND获批临床数量也在增多,从而为CXO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据悉,2019年-2024年全球CRO(合同研究组织,不包括生产相关服务)市场规模由626亿美元增至960亿美元,CAGR(复合增长率)达9%;

国内CRO市场则由68亿美元增至222亿美元,CAGR高达26.7%,保持高增长态势。

与此同时,虽然近几年CXO企业普遍出现超预期增长,但经过2022年的全年业绩表现,我们似乎可以认为这份增长便是行业高景气度兑现的结果(不能完全将其归结为新冠病毒疫苗或药物的研发),即使会对后期增长带来压力,也没有改变CXO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

2022年,因为预期不好的原因,CXO行业整体处于持续下跌的趋势中,而2023年便有望成为CXO行业投资的拐点。

注明:以上分析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作为具体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