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来自10年前的答辩,让互联网飘起了九转大肠味儿_大肠_评委_节目

依托来自10年前的答辩,让互联网飘起了九转大肠味儿

不久之前,我盘点了一下2022年的“年度烂梗”。

当然,“烂梗”只是个不算很贴切的修饰词。在现在,我和我周围的朋友们其实早就习惯了在群聊里借梗飙图,也都希望新的一年能出现更多有趣的乐子。

但让人有些没想到的是,今年第一个称得上是现象级的热梗,竟然是“依托答辩”。

这个切片来源于一档名为《顶级厨师》的美食综艺节目,其中一期节目中,选手被要求烹饪“九转大肠”这道菜品。

其中一位名叫俞涛的选手,给评委曹可凡端上了要求的“九转大肠”,然后主动介绍到:自己在清洗大肠的时候主动保留了一部分“原味”,这样才能让人知道自己吃的是大肠。

随后,作为评委的曹可凡询问到“你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俞涛同样一脸认真的回应:故意的。

尽管俞涛的回答很有底气,但菜品跟他的配合显然不是很好。曹可凡将一块大肠送入口中后便立即戴上了“痛苦面具”,迅速将大肠吐在了餐巾上面——想刀一个人的眼神是藏不住的。

展开全文

然后镜头迅速调转,对准了脸上写满无辜的俞涛。

完全不需要任何旁白和语言,评委曹可凡从最初满脸笑容,贴心的询问这名17岁参赛选手的做菜细节,到大肠入口后想要“鲨人”的眼神,配合上俞涛的“精彩演出”,以及横亘在两人中间的“答辩风味”大肠,就已经提供了足够的节目效果。

就是这短短37秒的片段,在几天时间里已经有了1500万以上的超高播放量。

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那样,我跟其他朋友们已经开始用“九转大肠”飙图了。

有被誉为“互联网公厕”的孙吧版本

“你是故意在诸王峡谷玩滋崩的吗?”

“故意的!”(骄傲)

还有《APEX英雄》的其他版本。

战锤版本:

偷胶大户万代版本:

原本的爱情故事,也突然就没那么让人期待了。

当然,被祸害的并不仅仅是这一家动画电影……

除了各路梗图相继出炉,随着“九转大肠”的走红,也让长达十多分钟的加长完整版《顶级厨师》,同样拥有了数百万的播放量,各种二创也应运而生。

最为普遍的,便是通过配音的方式,将切片“迫害”的目标从评委曹可凡换成其他人。

比如将参赛选手俞涛换成了虚拟主播“阿梓”,而几位评委则分别由“七海”等多名虚拟主播担任。

比起原片中曹可凡本人“憋屈”地带上“痛苦面具”的情况,几位虚拟主播评委平日“口吐芬芳”的次数本就相当频繁,所以也直言不讳的对着选手“阿梓”进行输出。

最终的成片不仅很有节目效果,同时也算变相帮曹可凡出了一口“恶气”。

但别忘了,“涩情才是第一生产力”,尽管九转大肠看上去跟“涩涩”没有半毛钱关系,可网友的创造力是无穷的。

不仅将选手和评委的对话换成了日语,还给“大肠”赋予了人格,添加日语的女声音效。然后整个视频的画风一下子就变得奇怪了起来。

(诸位,我好兴奋啊!)

还有人从节目里挖出了曹可凡本人的“恶行”:比起“九转大肠”时候的自己,这时的曹可凡显然经验更为老道,直接要跟这位制作出了“泔水配拉面”的选手“一换一”——你陪我吃一点儿。

不管怎么说,“九转大肠”算是彻底成了这段时间的互联网热梗。

不过,随着这个“答辩风味”的九转大肠切片走红,很多人看到大肠就条件反射产生不好的联想。这使得一些美食UP主亲自下场(尤其是九转大肠所属的鲁菜系UP)进行澄清:真正的九转大肠不是这样的!

著名美食UP王刚更是恰到好处的,在前两天更新了“原味大肠”的制作教学,可以说是很有节目效果了。

话说到这里,可能不少人对于九转大肠这道菜产生好奇。

还好,虽然肯定不能实操,但是在文章中跟大伙聊聊应该还是可以的。

“九转大肠”这个名字其实就是红烧大肠的升华版,主要是为了形容这道菜的烹饪手法相当复杂,如同九转仙丹的炼制过程。而我也在UP王刚去年6月的“九转大肠”视频里,看到了这道菜完整地制作过程(网上版本较多,但差异不大)。

整个制作过程也被分成了洗、焯、煮、汆、煸、烧、煨、㸆诸多环节,可以说很贴合“九转”这个名头了。

“洗”这个过程,不仅需要仔细清理大肠上的淋巴和脏油脂,后续还需要依靠面粉的粘性来去除其余的杂质,之后更是需要反复清洗直到水清。

除此之外的烹饪环节,大伙看到名字应该就能了解一二,除了“㸆”可能会让人有些疑问。

这个相对生僻的字代表的同样是一种烹饪技法:先把原料炸透或两面煎黄,然后放进调料及汤汁,移到文火上收干汤汁。

完成了“㸆”之后,意味着这道九转大肠就顺利完成了。

在具体了解了九转大肠的制作方法之后,回过头来,再看看参赛选手小胖俞涛的这道九转大肠,就显得很耐人寻味了。

不少人表示,这个切片的节目效果不仅来自于选手和评委的表情反差,还来自于选手依靠“阳谋”实现了一换三,让评委吃下了“答辩”。

但在看过教学后,真相也就呼之欲出:真正让曹可凡带上“痛苦面具”的,是俞涛刻意没有清理的、留在大肠内的猪网油(也就是俞涛口中的“原味”),而非大伙想象中的“答辩”。

而最后对九转大肠进行收汁的时候,俞涛加入了猪网油焯水剩下的液体,这种“原汤化原食”的操作才是他“反杀”三位评委的关键。

当然,你或许会问:“原汤化原食”的操作听上去很有道理啊,到底是俞涛处理的问题,还是完全不存在这项操作?

其实是有的,但却是在“原味大肠”这道菜中。

可即便如此,所谓的“原味”,也只是先利用干净的猪网油来炼油,然后用这种油脂来炒制后面的大肠。至于将猪网油焯水后的液体用来收汁,就完全是俞涛自己的“创造力”了。

虽然这个操作有些离奇甚至“反胃”,但如果你有了解过俞涛在节目中完整地表现,或许就不会太过惊讶了。

在这期制作九转大肠的节目中,俞涛之前的那名选手因为处理的太过干净,下料太重,被评委评价为“丢失了食材本身的味道”。经过节目组的剪辑和拼接,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就好像是俞涛吸取前一位选手的教训,留下了“原味”在大肠之中。

除此之外,俞涛以往的参赛菜品中,还有比“九转大肠”更震撼的。

在那期节目中,节目组给出了西瓜、瘦肉等材料让选手发挥。大部分选手选择利用西瓜皮和瘦肉来做菜,瓜瓤则用来制作一道甜品。

俞涛呢?他选择的是自己以往从未尝试过的“西瓜羹”——将西瓜瓤、瘦肉和枸杞按照先后顺序加入锅中炖煮,然后盛放在西瓜皮当中。

这份担心果然还是应验了

西瓜瓤本身在加热后就会发酸的特点,在配合上瘦肉和枸杞这些食材,最终成品的味道如何可想而知。更何况,单看“西瓜羹”的卖相都很难让人下嘴(yue):

大伙玩梗玩的乐呵,UP主制作“九转大肠”二创的热情更是空前高涨,但在大伙儿都在转发长图时,却没多少人发现,这档将“答辩”端到三位评委面前的综艺,其实是10年前的节目了。

2010年,东方卫视收购海外综艺节目《厨艺大师》的版权之后,打造了这档中国本土的美食综艺节目《顶级厨师》。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爱好者在这里进行比拼,经由曹可凡、刘一帆等评委的评判遭到淘汰或是晋级。

最终的冠军则类似于原版的《厨艺大师》,能够获得百万创业基金和一份工作合约。

只是总览近些年引进的海外综艺,除了“跑男”、“中国好声音”等少数几个火热的现象级节目,不少海外综艺进入中国后都呈现出了一定的水土不服,《顶级厨师》更是只做了两季便草草收场。

单从几位评委拿着刀叉吃中国菜的场景,就能明显看出节目本土化上的不足。再加上本身的节目效果比起《厨艺大师》相去甚远,这种结局也算是意料之中。

即便现在突然翻红,也仅仅是因为选手制作菜品实在太过离奇的缘故。

对于观众而言,这份欢乐是共通的,但对于这档节目本身来讲,这样的翻红方式显然是有些“尴尬”甚至是羞耻。

此前选手俞涛本人还发了视频回应,对于自己封存依旧的“九转大肠”得到大家关注感到相当的荣幸。

视频介绍里更是提了一嘴:关注我,带你解锁大肠新吃法。

然后,这位老哥的短视频账号更新内容,就从原本很正经的美食视频,变成了接近“九转大肠”的重口画风。

只是,在没了曹可凡这位“可敬评委”来飙对手戏之后,这类视频好似成了真正的“依托答辩”,不再有那种反差感带来的欢乐。

还是说,这几个视频也需要像“九转大肠”一样等到10年之后,大伙才能品出味道来?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