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昌邑市北部海域海岸线35公里处,海上升压站平台正在高效运作,在潍坊移动的全力支撑下,智慧海洋牧场和三峡300MW海上风电融合实验项目按期投产,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潍坊移动扎实推进5G网络建设,打通5G网络“大动脉”,以“走在前列”的政治自觉,在助力“海上粮仓”建设和“蓝色能源”发展中,展现移动人的责任担当和智慧力量。
主动服务显担当,解决信号覆盖大难题
智慧海洋牧场和三峡300MW海上风电融合实验项目,是国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对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昌邑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海洋牧场和风电产业条件优越,但是由于近海处无岛屿,海洋周边及内海未实现通信信号有效覆盖。对于三峡项目团队来说,实时监控、通信交流和数据回传是项目开工建设的必要条件,信号问题一天不解决,项目推进就举步维艰。
通信网络建设迫在眉睫,潍坊移动成立专项支撑组,主动对接三峡集团和海洋局,凭借技术和服务优势接下了海上平台网络信号覆盖的重任。期间,专项支撑组先后8次前往海岸实地勘察评估,仔细研究平台数据和资料,与各专业部门沟通讨论,群策群力提出了陆海联合分层覆盖、4/5G双网协同组网的近海网络覆盖方案。
规划建设三处站点,用来保障近海、远海的连续覆盖,为北部海域打造一张超远距离连续覆盖的大带宽、低时延的5G精品网络。支撑组东奔西走忙“取经”,集思广益研究出的建设方案得到了三峡集团和海洋局的一致认可,为解决项目推进“卡脖子”的信号覆盖难题交上了满意答卷。
展开全文
靠前支撑强本领,打赢海上施工攻坚战
有了信号覆盖方案,迎面而来的是另一个挑战,那就是组装调试。海上施工受风浪影响较大,海上风电平台只能采取陆地施工搭建、桥架封装入海的策略,这就意味着支撑组需要在平台入海之前完成基站和天线的搭建。
提着电线、装好光缆、拿上辅料,组员们踏上了赶赴烟台龙口海工建造基地的征途。抵达基地后,他们立即投入到安装设备的紧张工作中。炎炎盛夏,空气闷热无比,支撑组成员心里却畅快得很,因为他们知道,这次安装完毕后平台入海就指日可待了。
平台桥架封装入海后,海上5G基站的建设就进入了正式施工阶段。“海上风大浪大,一来一回,每次数小时的海路让人苦不堪言。”支撑组成员说道。为了节省施工时间,抢抓潮汐和天气的时间窗口,他们在出发前就要先把设备调试好,此外还要克服颠簸晕船、人工背负设备等困难。不畏艰难和险阻,无惧风浪和挑战,他们靠前支撑勇挑重担,用行动诠释责任担当。
海上坚守快响应,展现数智潍移新作为
海上施工过程中,风急浪高,晚上无法回岸的组员只能躺在地上休息,用纸箱遮住身体御寒;在岸边负责建设和拉网测试的组员,为抢抓施工时机,每天只能在车里睡几个小时;负责传输的组员为了保障信号测试和基站开通,更是24小时“连轴转”。海上风电平台开站成功后,他们轮班驻扎海上,随时响应和解决客户需求,为项目快速、高质量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海面来往船只轨迹清晰可见、海上风电机运行数据一目了然、海洋环境观测数据同步上传……在移动千兆互联网专线的支撑下,三峡风电项目集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观测网”便能“足不出户”查看海面动态和海底情况。
出海渔民只能依靠对讲机沟通的情景不再,近海区域养殖产区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提上日程,移动5G将不断激活渤海湾这一方海岸数智发展的澎湃动能。
潍坊移动海上支撑团队是无数踔厉奋发、埋头苦干的潍移人的缩影,正是因为他们的担当和坚守,才不断构筑起数字化生活和服务的新图景。下一步,潍坊移动将以海面优质的5G通信网络为“底座”,持续探索5G海上赋能路径,为海洋信息化建设贡献更多移动智慧和力量。通讯员 尹艺媛 张帅
责任编辑:陈晓芳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