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电影网专稿在伟大祖国广袤大地上,红色之光星罗棋布,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丽江,也正是这一连串的红色之地中的一处。
1936年,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经丽江,在丽江各族群众的支持下,红军顺利度过金沙江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会师。
今天20:15,电影频道将为您首播红色电影《红麦》。
电影讲述的正是在丽江石鼓抢渡金沙江的长征背景下,工农红军与纳西族群众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故事。
丽江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红军血染的征途,丽江有着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展开全文
“北渡金沙江,北上抗日。”
1936年春,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六军团一万八千多名将士在贺龙、任弼时、肖克、关向应、王震等率领下,长征进入丽江。
“盘江三月燧烽飏,铁马西驰调敌忙。炮火横飞普渡水,红旗直指金沙江。后闻金鼓诚为虑,前得轻舟喜欲狂。遥望玉龙舒鳞甲,会师康藏向北方。”
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在丽江各族人民的有力支持帮助下,用四天三夜的时间成功抢渡金沙江天险。
由于渡江后面临着进入藏区翻越雪山草地的严酷现实,红军把一部分红军伤员留在了群众基础较好的纳西族地区,其余人员北上四川甘孜州境内与朱德等率领的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并与红四方面军一起在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从而实现了长征史上主力红军部队三军大会师的伟大胜利。
身为纳西族的导演张春和,对红军的这段故事早已刻入骨里。
“我家在丽江石鼓,从小听长辈们讲红军的故事。红军也在我心里有了深深的烙印,我想有朝一日,自己也要拍一个发生在我‘家门口’的故事。”张春和说,这也成为拍摄电影《红麦》的初衷。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不断的采访让他得知红麦是红军过了螳螂坝以后,红军起的名字。
这一诗意的名字深深的激起了导演的创作热情,将剧本反复修改了20多稿后,开始正式的拍摄。
丽江等多地的实景拍摄为我们展现了丽江的风光美景和多彩的民族风情。
同时,导演在其中融入了大量纳西族独有的东巴文化。
纳西族的服饰、建筑、祭祀仪式,被誉为世界唯一存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象形文字等元素的精彩展现,将我们一瞬便拉入了那个光辉岁月的时代。
“小人物,大情感,小切口,大事件。”
导演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下选取了玉龙县太安乡红麦村人民群众抢救红军伤员,掩埋经过螳螂坝时牺牲的红军战士,世代守护红军墓的可歌可泣感人故事。
演员们的实力演绎在红色的基调下为影片增添了不少亮色。
青年演员康磊饰演的纳西族少年木承孝展示了玉龙世居兄弟民族团结、和睦、友善、纯朴的形象;
赵晓明和韩月乔两位老戏骨的精彩演绎将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善良朴实、大仁大义的民族气节展现的淋漓尽致。
饰演红军伤员田双妹的演员阳知则将女红军坚毅之下的巾帼不让须眉的血性和充满魅力的柔情女性形象都展露无疑。
长征路上红军的坚毅从容,人民群众拥护红军的坚决,红军和人民群众之间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的鱼水深情,都在影片中深深的感动着我们。
红军长征经过丽江,给这片厚重美丽的土地播散下革命的火种,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
正如饰演红军伤员田双妹的演员阳知所说:“我们现在活得很安逸,通过电影的高度还原,先烈的革命精神是值得我们年轻一辈学习的。”
电影《红麦》让我们一起重温长征故事中的丽江红色传奇,将满腔感动化作满腹敬仰。
今天20:15,电影频道将为您播出电影《红麦》,回忆长征之路下的红色故事。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