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仙境张家界,山水画卷武陵源。_张家界_保护_遗产

晨雾初开,淡烟弥逝。孤云漂泊,万壑松涛。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土家人用自己的双手刀耕火种。与放浪不羁的大自然,由对立而融合,在这青峰绿水之间,垦出一块中国历代文人骚客心目中理想的世外桃源,“武陵源”因此得名。

2010年,张家界以独特的砂岩峰林地貌,被正式命名为成为世界唯一以地域命名的地貌类型——“张家界地貌”。

展开全文

他们是森林里孤独的守山“神”,为了守护这青山绿水,护林员们每周都需要背着20多斤柴米油盐,爬上1200多米的护林点,5天上班,5天休息,二十四小时值守,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三千奇峰,八百秀水”,茂密的阔叶林,经常笼罩在现场的薄雾和云层不仅增强了景观的美感,为许多受威胁的动植物物种提供了重要栖息地。首批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种子植物——珙桐,便散生于此。

猕猴,又称黄猴,是世界上地理分布最广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作为国家二级保护类动物,在这里也占领着一席之地。听着“猴歌”“猴语”长大的聂景明,从1992年武陵源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以来,整整喂养了这群朋友四十年。

由于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猕猴适宜的栖息地日益减少,种群数量下降。

如何有效进行珍稀野生动物的驯养、繁殖及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杨道德教授与团队,对武陵源生物多样性及野生猕猴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并给出了科学性建议。

武陵源水绕山转,素有“秀水八百”之称,给动物生活、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如果说山水是张家界第一张名片,有着“远古活化石”之称的大鲵,也成为张家界武陵源第二张金色名片。水下监控、仿生救护等措施让大鲵在这里得到了足够的安全感。

“天上峰林武陵源,地底山河黄龙洞”。作为武陵源遗产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最早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风景溶洞——黄龙洞,也曾是经野生大鲵被发现的重要生活区。

为黄龙洞护了一辈子的退休老人毛金初,今天又一次与当年第一批探洞的伙伴们一起来“转洞”。回想起第一次发现它时的惊喜,如同昨日,之后持续义务护洞,直到黄龙洞管理所工作几十年退休,他多次提出加强资源保护议案,以及多项切实可行的保护溶洞举措。如今从管理者岗位退下,毛金初对“黄龙洞”的关注,仍是丢不下,舍不掉。

风景溶洞是大自然赋予人类不可多得,又不可再生的稀世珍品,它不仅具有高度美学的旅游观赏价值,还有非常深奥的地质科研价值。在世界遗产地管理中,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往往是最激烈的一对矛盾。而作为地貌如此丰富的双遗产所在地武陵源,各有着不同的独特保护之路。

中国旅游崛起世界的典范

武陵源,不仅是一方地质奇观,更是一个人间奇迹。

2022年,是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列入名录30周年,在过去的30年间,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完成了从全面旅游开发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再到从严保护遗产的发展转轨。从转变旅游发展模式,提升遗产保护仪式,再到实施景区移民搬迁,恢复遗产自然本真,武陵源当地政府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为强化世界自然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无论是世代居住的武陵源人还是因一片风景留驻武陵源的新一代居民,他们有力地维护世界遗产地的良好形象,保持了世界遗产的完整性,也推动着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可持续性发展。

天子山守云人

张家界是一片神奇而又有魅力的非凡之地,她有着世所罕见的风貌,也有着无数的“铁杆粉丝”。他们因为热爱,从外地来到张家界,在这里扎根、生活、工作,他们为什么对这片土地爱得如此深切?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摄影与张家界武陵源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从1980年香港摄影家陈复礼到此采风拍摄,让“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张家界武陵源被世人所知晓,半个世纪以来,无数的摄影爱好者用影像的力量,承担起“交流共享,保护传承”的责任,把张家界武陵源从大山托向云端。

有人说,云海是张家界绝美山水的灵魂。为了留住这些美丽的云海景观,民间自发涌现出一批不畏寒暑、无惧风雨的摄影爱好者,他们以云海为主要取景对象,也被称为守云人。

周明发出生于浙江温州雁荡山。多年前,他是当地一所中学的英语老师,业余时间喜欢画画和拍照片。1995年的一天,30岁的他挎着一台老掉牙的国产相机,背起简单的行囊独自一人来张家界天子山旅游,仅一眼,他就被这里鬼斧神工的山水震撼。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只要有云海,周明发都会像这样早早来到天子山山顶,拍摄那些舞动在山间的精灵。

他从一名英语老师转变成为一名游走在张家界山水的自由风光摄影人。28年来,他拍摄了20多万张胶片,千余幅作品在专业摄影报刊、杂志上发表,并在日本、韩国参加国际摄影作品展,出版过多部个人摄影专辑。

在他眼中,云是张家界之魂,因为有了云海,张家界才生动灵秀。为了拍摄云海照片,他与日月同伴,与星斗同行,风雨无阻。摄影这门分享的艺术,不仅限于展示自我,努力打造更为紧密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摄影生态圈,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对于世界自然遗产的尊重,更迈进了一步。

景区移民彭齐云和他的“空中田园”

为保护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核心景区天子山、袁家界的村民已陆续搬迁下山,但是原生态的空中田园被保留下来,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拍照,成为张家界新的热门景点之一。

这片“空中田园”并不是旅游公司特意开发打造,它的主人是58岁的彭齐云,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天子山镇天子山村老屋场组村民。从1983年开始,彭齐云和妻子两人花了五年的时间,凭借双手一锄一锄挖出了这块田地。“‘空中田园’周围是二亩七分五,中间一亩一分五,一共三亩九。外围水域像一个‘8’字形,中间像颗桃心。”

从前种粮食,如今种风景。从80年代开始一锄头一锄头开垦田地的艰辛,到张家界的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选择易地搬迁的大山子民们并没有丢弃掉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间的深厚感情,相反再次做回了“专职”农夫。山还是这座山,田还是这块田,当“人”从景区逐步退出来之后,相反与这片山水联系的更为紧密,空中田园在为张家界增添一道风景奇迹的同时,也诞生了对外旅游宣传的一段佳话。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模式

尽管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存在一定矛盾,持续的供给给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才能有节制、可持续的发展遗产旅游。作为遗产地社区多民族文化的承载者以及小聚落乡村景观的创造者,武陵源区的村民们正努力将非遗文化技艺与遗产地风光两者结合,希望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更大的传播空间。

2022年3月,全国首家“遗产会客厅”在此落户,这是由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与交流中心,协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可持续旅游项目负责人、同济大学韩峰教授及其团队的指导下成立的。这也是中国世界遗产地第一个由民间发起,政府、产业、社区、研修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遗产保护交流平台。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这方青山绿水的所有开拓者、保护者、建设者、宣传者、热爱者,正以“严格保护,世代传承”的高度统一与全面认知,让武陵源世界遗产地在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溶解。“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武陵源正在从一个新的起点上,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迈步更为广阔的世界舞台。(来源于央视中文国际CCTV4)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