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竹青:白酒产销下降,企业收入何以增长?_白酒_中国_行业

作者 肖竹青 酒类分析师

近年来,中国白酒产销量双双下降。数据显示,2016-2021年,中国白酒(折65度,商品量)产量呈现下降的趋势。2022年1-11月,中国规模以上(简称规上)企业白酒产量597.3万千升,同比下降4.7%。白酒销量也从2016年的高点开始下降,2016年中国规上企业实现白酒销量1305.71万千升,根据测算,2021年白酒行业的销售量为703.43万千升。

白酒产销量下降,有消费市场环境变化、年轻消费者口味变化、限制“三公”消费、“禁酒令”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白酒行业连续多年产销下降之下,中国白酒行业收入并未随之下滑。2016-2021年,白酒企业的销售收入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2022年,白酒企业销售收入增长也比较明显,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当年1-11月,中国酿酒规上企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442.3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9.98%。

白酒行业产销下滑并未直接带来企业利润的下降,或有两点原因。第一是酱香酒白酒对浓香、清香型白酒的挤压所致。行业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酱酒产能约70万千升,约占中国白酒总产量的10%;实现利润约870亿元,约占中国白酒的40%。酱香酒在以约10%占比的行业产能,创造约40%的行业利润,这让“卖酱香酒有钱赚,喝酱香酒有面子”越来越成为白酒市场生产、消费中的一种观念,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酱酒生产,酱酒消费也十分火热。

第二是品牌分化的因素。在消费升级趋势下,“茅五洋”分得了更多的市场,老百姓婚丧嫁娶等更多消费场景都更倾向于选择全国性的名酒,叠加“茅五洋”渠道下沉对区域酒厂形成挤压,整个白酒市场份额都在向强势的头部品牌集中,头部酒企也有更强的盈利能力。白酒行业的趋势是“强者恒强”,强势品牌依托自己强势的市场定位,可以不断通过“小步慢跑”的涨价方式,在收入增长的同时取得更多的渠道、资金;而弱势品牌,因为有不良性的社会库存而不敢轻易涨价,因此在渠道、毛利方面占据劣势。

那么,白酒企业应当如何认识当前的变化,在激烈竞争中更好地生存?笔者认为,首先要认识到未来白酒行业K型的增长态势。K型分化一方面代表高端白酒的进一步扩容,消费升级和商务交流频次的增长,带动高端白酒业绩的提升。另一方面,由于过去三年间疫情对一些行业的冲击和老百姓消费习惯的改变,中低端白酒的市场萎缩成为明显的趋势。认识到白酒行业的K型分化,并从中找到产品开发、销售策略的方向是白酒企业发展的重点。

其次,注重营销和品牌的重要性。当今中高端白酒渠道结构发生改变。过去是依赖渠道大商、餐饮酒店渠道支撑发展,现在中高端白酒主要销售路径是“喝酒大户”和企业家等消费者意见领袖引领的圈层互动营销。此外,还有一些创新的营销方式,比如中高端酒企通过诗酒大会、酒主题大讲堂等,赋予酒文化符号与内涵,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它们围绕着中高端、高净值人群寻找精神上的关联点,可以积累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