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大爷113元买一箱27斤苹果,回家发现箱子里灌了5斤水泥_店家_大爷_纸箱

山西,太原。石大爷花了113元买了一箱27斤重的苹果,无意中发现箱子足足有5斤重,撕开纸箱夹层后发现里面灌满了水泥,找到店家讨要说法。店家却称:我也不知道!要知道我怎会进这样的苹果?

石大爷特别爱吃苹果,每次逛街,他总会特别留意苹果,要是看到价格便宜的就顺便带点回家。那天,石大爷路过一家水果店的时候,发现里面的花牛苹果挺便宜的,就进去问了一下。

店家说,这花牛苹果是批发价,一箱27斤重,只要113元,算下来是4.2元/斤,外面零卖一般都要5元/斤,还价后至少也得4.8元/斤。

石大爷掐指一算,这一箱苹果还真能便宜20元,想想还是挺划算的,于是,便买了一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苹果很快就吃完了,可是,当石大爷拿起纸箱想去扔掉的时候,却发觉了不对劲,这纸箱拿在手里感觉特别重,心存疑虑的石大爷赶忙把箱子拿去称了一下。

不称不知道,这一称吓一跳,纸箱居然有5斤重,而正常的话,装苹果的纸箱也就一斤多,石大爷仔细算了一下,这箱苹果非但没便宜,甚至比零售的还要贵一些。

石大爷实在想不明白,这纸箱咋会这么重?单从外表看,这纸箱和正常的水果纸箱没啥两样,石大爷左看右看也没看出个啥名堂来,难道是纸箱的夹层里藏着什么猫腻不成?

展开全文

想到这,石大爷赶紧撕开了纸箱的夹层,没想到接下来的一幕,让石大爷彻底惊呆了。

原来,纸箱的夹层里灌满了水泥,难怪纸箱会这么重。气不过的石大爷叫来调解员,一起找到店家讨要说法。

面对调解员,店家也觉得自己非常无辜,他说,这批苹果是刚进的,他也不知道会有这种事,要知道的话,他是肯定不会进的。

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调解员走访了别的水果店,结果发现有好多家店都有相同的情况,于是,调解员便把此事反映到了市监局。

一、装苹果的纸箱一般重1斤多,这是消费常识,而店家就是利用这一点,在纸箱上做文章,使用在纸箱的夹层里灌水泥这种隐蔽的方法来增加纸箱的重量,从而达到克扣苹果重量的目的,以此来谋取暴利。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店家的这种短斤缺两的做法,属于消费欺诈。

《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第三条规定,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二、虽然店家可能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苹果卖给石大爷的,但是石大爷是从店家手里买的苹果,他只和店家存在买卖合同关系,所以,这事店家是脱不了干系的,石大爷应该找店家讨要说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因此,石大爷可投诉维权,要求店家退一赔三,根据以上法规的规定,店家不但要退还石大爷买苹果的113元,而且还要增加赔偿货款的3倍,因113元的3倍不足500元,所以店家还得另外赔偿石大爷500元。

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因此,假如店家确实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的这批货,那么,店家在对石大爷作出赔偿后,可以向供应商追偿。

最后,因为店家说自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的这批货,所以,市监局责令其重新换好包装后再卖,或者作退货处理,如果发现再有此类现象发生,会对其进行处罚。

大家觉得装苹果的纸箱夹层灌满水泥这件事,店家是否知情?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