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历史名人 (补)八十一 温序_祁县_太原_公元

温序(?-公元30年),字次房,汉朝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出身太原温氏,曾任州从事。

网络图片,侵权联删

王莽篡汉,致使天下大乱。在东汉初年的战争中,太原祁县人温序,亦在历史的浩浩长卷上就写下了浓墨一笔。

汉光武建武元年(公元25年)年六月,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刘秀虽然在鄗城(今河北柏乡县)千秋亭五城陌称帝建立东汉政权,可张步、董宪、隗嚣、公孙述等诸多豪强依然拥兵自重,称霸一方。故而,在随后的一段漫长岁月里,刘秀东征西讨,南征北战。

汉光武建武二年(公元26年),汉骑都尉弓里戍率兵平定北州叛乱。到了太原,他遍访贤良俊彦,得以结识温序。当弓里戍第一眼看到温序的时候,不禁暗暗为这个地方小吏的相貌暗暗称奇:温序身材魁梧,英俊挺拔,胸前那乌黑浓密的飘飘长髯,给他平添几分威武气概;更让弓里戍惊奇的是,温序见识超群,韬略不凡。回朝以后,弓里戍将温序举荐给朝廷,光武帝任命温序为侍御史,不久又升他做了武陵都尉。就在温序雄心勃勃准备一展抱负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令他卧床不起,他只好辞官回家养病去了。

汉光武建武六年(公元30年),温序病愈,出任护羌校尉,驻守边防重地。其时,汉军正与称霸西北的隗嚣战得难解难分,如火如荼。一天,温序出巡襄武(今甘肃漳县),被隗嚣部将苟宇拘劫落入叛军之手。温序的才德,苟宇早有耳闻,所以他便想将这个汉将拉入自己的阵营当中。苟宇诱劝温序:“将军若能与我们同心协力,则天下可图。”温序则正气凛然,义正词严:“我担当国家重任,理应尽忠效命,岂能贪生怕死,背负皇恩!”苟宇心想,假以时日,施以恩惠,温序也许就会回心转意,遂经常金银珠宝,慷慨赠送;美酒佳肴,殷勤伺候

过了些时日,苟宇似乎觉得火候已到,便同他的手下再次劝降温序。不料,温序双眉倒竖,眼喷怒火,指着苟宇破口大骂:“胡虏焉敢胁迫堂堂大汉将军。”话音未落,以所持铜节击杀了几个敌人。苟宇的手下一看情势不妙,便拔出刀剑扑上前来。苟宇摆摆手,示意手下收起兵刃,便去回报隗嚣。隗嚣听了苟宇的报告,无奈地叹息道:“这是真正的有节义士啊!给他一把剑让他自尽吧。”于是便有一个侍卫战战兢兢递给温序一把宝剑。

温序美髯飘动,他从容地捋捋被风吹乱的长髯,缓缓地抬眼看看围在自己四周的叛军,说:“今日虽然丧命贼兵之手,却也不能让我的须髯沾染污垢。”说罢便将自己秀美的长髯含在口中,然后自刎而死。

一个连自己须髯都不许陷入尘埃的义士,怎么会让自己的心灵蒙受污垢?温序的忠义赢得了敌手的尊敬,苟宇让汉军收拾他的尸体回朝安葬。汉光武帝也为这种忠贞许国的壮举感动至深,下令厚葬温序于洛阳城下,并让他的三个儿子全都做了郎中。

后来,已然封侯的温寿梦见父亲温序来到他的面前,深情地告诉他:“为父客居异乡已经多年,思归之情日盛一日。”说罢温寿便从梦中惊醒,恰才梦境,历历在目,慈父之语,依稀在耳。次日,温寿上表辞官,请求将父亲骸骨移归家乡。皇上体恤他一片孝心,准其所奏。南北朝时,南梁文学家庾信的《哀江南赋》中感叹“班超生而望返,温序死而思归。”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文章如果还看得过眼,就请赏小可一个赞,然后分享一下吧!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